03.05 中國古代史上結束紛亂後的大一統朝代,為什麼感覺王朝維持的時間比較短呢?

四海共享太平


秦王朝與漢王朝是一脈相承的。

隋王朝與唐王朝是一脈相承的。

元王朝與明王朝是一脈相承的。

秦王朝、隋王朝、元王朝都是以貴族思維取得天下,卻不能調整心態,以平民思維管理天下,所以必然導致王朝的更迭,由下一個王朝來完成這個未盡的步調,形成相對更為穩定的政權。

這個方面,清王朝相對完成的比較好,他們完全的融入了漢人平民儒家文化當中,也適度的保持了部分遊牧遺存,雖然由於缺乏工業的加入,後來遇到工業能力超群的西方列強,一下子就由“天朝上國”淪為了“東亞病夫”。

中國傳統文化,奪天下必須是道家貴族文化,上古軒轅氏遊牧工業部族的黃帝,與神農氏醫藥農耕部族的炎帝,結成了炎黃道家貴族聯盟,構成了一種“工牧醫農”聯盟,據傳黃帝作為領袖,著有《道經》一書,系統闡述帝王對整個國家的道家管理學問,其與後來老子《道德經》混合的理論,被稱之為“黃老帝王之術”。

也就是說,打天下是必須以“貴族思維”指導的“國人”打天下。

而要坐穩江山,則必須依靠被征服人群的力量才行,特別是被征服的人群數量較之徵服者遠遠超出時,中國的情況是,炎黃聯盟領導的“百姓”國人作為勝利者數量遠少於被征服的蚩尤九黎部落的“黎民”,雖然涿鹿之戰炎黃聯盟取得了勝利,但東夷部族的反抗一直不斷。

據猜想,炎黃聯盟後來的夏王朝因為東夷部族治理不力,被商王朝推翻。

因為,炎黃聯盟後來的商王朝也是因為東夷問題導致了“武王伐紂”的失利。

周王朝吸取了商王朝牧野之戰中“黎民”戰場倒戈的教訓,總結了“皇天無親,惟德是輔”的規律,提煉出“明德慎罰”的政治理念,系統的使“黎民”擺脫奴隸身份成為新國人(自由民),當時要明確奴隸身份必須實施琢瞎一支眼的刑罰,而周王朝的傑出理論家周公旦提出,按照“德”的登山活動,達到一定高度的“黎民”,就可以將名字記錄在榮譽板上,免除琢瞎一支眼的刑罰,成為一種新人(自由民),這種“根據需要而產生的人”,就被稱之為“儒”,他們的群體,就被稱為“儒家”,而這種系統選拔“民”(奴隸)成為“人”(自由民)的宗教,則被稱之為“儒教”。

後來的儒家,大家都認為有討好帝王的奴才嘴臉,根本原因就是因為他們是脫離“奴隸”身份的“自由民”,骨子裡是平民信仰,所以自覺或者不自覺帶有一部分文化遺存。

秦王朝快速滅亡的原因,是因為他們主觀目的就是為了達到極端道家主義,也就是道家的法派思想,徹底取得“人”心,卻徹底放棄“民”心,如果說道家道派是提倡“母神”信仰的話,而道家法派則是完全的“父神”信仰,而且是比較偏執的那種類型,所以後來漢武帝時期儒家上臺後,稱秦王朝為“暴秦”,而道家法派則被儒家開除出道家,被稱之為“法家”。

秦王朝本來可以在儒家幫助下浴火重生,因為儒家幫助秦王朝面對楚國後裔周文大軍的進攻,並取得了勝利,但秦王朝並沒有順勢而為恢復儒家被“焚書坑儒”取消的地位,反而繼續視儒家平民為奴隸,所以在後來儒家平民後裔劉邦率軍到來時,選擇了消極不抵抗策略,秦王朝只得開城投降。

漢王朝吸取了秦王朝的教訓,後來搞了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在國家層面不再選擇道家貴族當家,而是選擇儒家平民當家。

隋王朝其實可以說“漢族胡支”入主中原,他們完全接受了漢文化,已經產生了選拔儒家平民進入國家管理統治體系的“科舉制”雛形,但他們窮兵屠武,發動遠征高麗的戰爭,而他們“胡支”道家貴族的兵力不足,導致整個國家的潰敗。

接下來的唐王朝吸取了隋王朝的經驗教訓,通過“科舉制”吸納儒家平民參與國家管理,在武則天時期,還分化出了“武舉”,這樣,不僅可以選拔文儒進行行政管理,也可以選拔武儒進行軍事管理,使平民可以通過文武兩個方面進入國家管理體系,強化平民立國的理念。

元王朝的建立,是蒙古貴族征戰天下的成果,他們雖然接受了部分的漢平民文化,但並不是十分徹底,卻實施了類似於雅利安人在印度那樣的種性制度,將人類族群劃分為不同類型進行管理,這樣,導致社會的平民階層發起了此起彼伏的反對浪潮,很快被覆滅。

明王朝的開創者朱元璋是元王朝的平民,制度設計者劉伯溫是元王朝官吏,他們在元王朝制度基礎上免除了種姓規定,加入了儒家平民文化,使發源於元王朝的制度設計變得更加合理,而成就了明王朝的一時無二。

總結一句話,秦、隋、元的速亡,是因為他們雖然嬴得了貴族或者說道家的“人”心,但失去了平民或者說儒家的“民”心。

也就是清王朝總結的“可以馬上得天下,而不可馬上坐天下”!

相比之下,炎黃聯盟融合蚩尤九黎部落的“黎民”的過程直到周王朝才得以實現,而秦王朝忽視“黎民”轉化而來的儒家的社會治理作用,將一千多年的努力一朝化為灰燼,由此導致滅亡,所以被稱之為為“暴政”,確實是不折不扣!

至於魏晉南北朝,和這些統一王朝的區別在於,他們只是短暫的形式上的統一,實際上是天下混戰的局面,是典型的“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還沒有真正建立貴族核心,道家核心,由於國家實質沒有統一,也就無法體現平民,體現儒家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河東來


你問的這個問題好,這不僅是歷時問題,也是每一箇中國人都應思考的問題,我們以隋末唐初這段時期展開討論。

隋朝文帝開朝到煬帝結束總共只有38年曆史,而隋朝之前中國大地經歷了近400年的戰亂,這段歷時都是用血淚書寫的,每次翻開都心裡感覺像在流血;在經歷大亂之後百姓思治,隋文帝順勢開創了一個盛世,中國的創傷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恢復著,這些都要歸功於隋文帝惠民政策。

但這短暫的盛世被到了隋煬帝后戛然而止,楊廣改變了父親惠民政策,急於建功的他開始了殘暴統治;經歷短暫和平的中國百姓又一次陷入了火海,安定幸福的生活一下又沒了,於是農民起義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細算之下,隋朝滅亡速度之快可謂驚人,從李淵晉陽起兵到全國一統,只用了不到二年。

貞觀早年,李世民的政策仍是以恢復生產為主,面對突厥的不斷入侵,李世民沒有盲目展開反擊,大唐如受傷猛獸一樣在默默地舔舐傷口,直到貞觀四年李世民奮起反擊一舉消滅突厥,被北方少數民族推舉為天要汗;這分功績不可謂不大,從此貞觀之治正式上演,大唐王朝開始了200多年的統治。

自李世民之後,唐朝也並非歷代都出明君,為何大廈沒有像隋朝一樣分崩離析呢?其實史書早以給我們答案。還是從李世民說起,自從進入貞觀後,李世民不斷鼓勵大家暢所欲言,歡迎批評時政;大唐奇才馬周就有過一段關於以上問題的闡述,他認為歷代王朝傳祚多少皆由於是否積德累業所決定;

君王廣施德化、使恩有餘地,這樣就可以為子孫立萬世之基,他以周、漢為例,兩代王朝之所以傳祚久是因為前代君主廣施仁政,百姓得到很好的蓄養,因此國家長久,即使出現一兩位昏君,百姓因感恩於前代君王也不會反抗他;以周、隋為例,創業之君不樹德行,其政策僅夠自守,百姓沒有得到實在的恩惠,如後代之君政教少衰則各地百姓揭杆而起,推翻其統治。

馬周的說法在當時來看確實有開創性見解,從一定程度上督促君王施仁政、廣積德、累功業,不斷為後世子孫夯實統治基礎,以保傳祚無疆;我們用他的觀點分析秦朝統治,始皇統一天下後沒有行仁政而繼續行霸權,以犧牲天下百姓為代價鞏固其統治,結果到了二世被農民起義推翻;漢武帝窮兵黷武,以犧牲建國60多年來的積累為代價驅逐了匈奴,試想如無前幾代君王休生養性的政策漢武帝很可能就是後世的隋煬帝;以此來說馬周之見解能回答這個問題。

馬周的觀點用現在的眼光解讀,主要就是民生問題,不斷改善民眾生活,提高幸福指數,是社會穩定的重要基礎,只有這樣才能得到百姓的擁護,中國近幾年出現幾次區域性災難,中國百姓的表現讓世界驚歎,中國百姓對政府的擁護同樣彰顯了政府積德累業善果。


電視大燴


我是子夜羌笛,我來分析、回答這個問題。

秦、晉、隋、元這四個大一統王朝滅亡的原因其實是不太相同的。總的來說,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類。

其一,即民間所謂的“苛政”。秦朝和晉朝的滅亡就是屬於這種原因。秦朝不僅統一了疆域,還統一了文字、法度和度量衡。對於其它被秦國滅掉的東方六國來說,不僅意味著國破城滅,還意味著自己文化和原有生活方式的弱勢甚至消失。朝廷在秦初大興土木搞基建,同時派遣大量軍隊北征匈奴、南討百越,使得百姓揹負了很大的稅負和徵丁壓力。舊六國貴族心中的怨恨和百姓不堪重負的壓力導致了反秦烈火的爆發。而隋朝也是在建國初期即大興土木修建大運河等基礎設置,同時派遣大軍數次征討高句麗。對於一個新生的統一王朝,百姓歷經多年戰亂,心中所想就是休養生息好好過日子。如果統治者心太切,想做的事情太多,必然就會違背天下人心導致大的動亂。

秦朝疆域圖


隋朝疆域圖


其二,統治階級自身的混亂和內耗。西晉滅亡即屬於這種情況。公元265年西晉建國,公元280年滅吳,終結了自東漢末年以來九十多年的混亂局面。然而,司馬氏皇族很快就陷入了歌舞昇平、紙醉金迷的腐敗政治。晉武帝司馬炎死後,智力不正常的司馬衷繼位,國家的混亂由此可見一斑。更要命的是,在司馬衷在位期間爆發了司馬氏皇族之間的“八王之亂”,國家的實力受到了極大損耗。自東漢以來內遷的北方少數民族趁機作亂攻滅了西晉。中國北方歷史上最為黑暗的“五胡亂華”時代就此到來。

西晉疆域圖


其三,統治階級自身的侷限性。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就是因為其自身文明侷限導致滅亡。興起於馬背上的蒙古人可以說是“只識彎弓射大雕”。武力征服固然快速,但如果沒有先進的治國理念和執行,一切不穩定因素就可能隨時激變為武裝起義。元朝滅亡南宋以後隨即把國民分為了四等人,即: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總人口中佔絕對多數的漢族百姓大多都被分到了最低一等的南人中。南人不僅政治地位低下,設置在刑法上也受到相當嚴重的歧視。殺死一個南人只需要賠付一頭毛驢的價格即可草草了事。本來就是屬於漢族知識分子口中“披髮左衽”的少數民族政權,在國家律法上又如此露骨地歧視多數漢族百姓,國家的根基自然是一直處在相當不穩定的狀態下。一旦出現元末那種經濟大環境惡化、賦稅嚴重的情況,民間武裝起義的浪潮就再難以阻止了。

元朝疆域圖


子夜羌笛


歷史上亂世之後的大一統王朝有以下幾個:

戰國之後的秦朝,三國之後的兩晉,南北朝之後的隋朝,南宋之後的元朝。

那就說說這三個朝代:

秦朝前身即是戰國七雄之一,幾百年的列國紛爭,百姓早已沒有國家一統的概念,心中唸的是自己原來的趙國、楚國、魏國等,所以秦的統一全靠武力,沒有群眾基礎,加上秦朝暴政,短命是必然的。

再看兩晉,兩晉是接替曹魏完成的統一。曹魏靠挾天子以令諸侯起家,在百姓心中就是竊取了漢朝的江山。而後,被司馬家竊取,司馬家本是士族出身,士族的本性就是奢靡之極,貪圖享受,毫不顧忌民生。兩晉是最看中門第的朝代,普通人完全沒有出頭機會,因而富者越來越富,百姓越來越苦,最終又重回亂世。

隋朝結束了南北朝統一的局面,隋文帝當政說不上清明,但是還是有所作為,社會有了一定的發展,但是兒子不爭氣,好大喜功,在沒有強大國力的支撐下,征討高麗,修運河,勞民傷財,致使群雄並起。

元朝鐵騎東征西討,滅金、西夏、南宋等,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疆域最遼闊的朝代,奈何其征戰過程中,毫不體恤百姓,燒殺搶掠。雖完成了統一的局面,但是打江山易、守江山難,遊牧民族的習性和中原輝煌燦爛文化相差太遠,又不願學習,甚至打壓,最後走向滅亡是必然。





甲良生日記


中國古代結束分裂後的大一統朝代,往往時間較短,像結束戰國紛爭的秦朝存在14年,結束三國的西晉從滅吳統一開始到滅亡37年,結束南北朝的隋朝存在38年。

這些王朝雖然實現了統一,但卻都是曇花一現,多僅維持兩代,就匆匆謝幕。大致原因:

首先,雖然形勢上國家實現了統一,但是內部各方勢力仍然存在,短時間無法真正融合成為一體,只是在統一王朝強大的軍事壓力下被迫形成的鬆散體,一旦上面壓力減弱,舊有勢力紛紛乘亂而起。直到在之後的大亂中,經過一系列起義、戰亂,原有的舊勢力才會被徹底摧毀,新的王朝才會鞏固。



其次,沒有根據形勢的變化及時調整國策。用賈誼《過秦論》的一句話,就是“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不去鞏固國本,而是浪費國力,消耗民力。像秦朝北征匈奴,南討南越,修阿房宮,長城,驪山陵墓,導致民不聊生。隋煬帝三伐高麗,修大運河,營建東都等等,統一時期的思維,好大喜功的慣性直接導致了王朝的短命。西晉統一後,清淡誤國,八王之亂,奢侈之風充斥在統治貴族之中,對內遷遊牧民族缺乏足夠重視,最終導致滅亡。



最後,就是秦、西晉、隋三朝的二代君主們的不堪。秦二世繼位後除了殘害兄弟,殘殺大臣,大興工程,沒幹過一件正事。西晉更直接選了個白痴當皇帝,還加了又醜又狠的皇后亂政。隋煬帝到是有才,但本人好大喜功,數項百年工程硬是幾年就幹完了,雖然有的澤被後世,但卻揠苗助長,透支了隋朝的國力。



至於元朝將近百年,其實也算不得短命的大一統王朝。元朝滅亡更多是忽必烈死後,上層爭權奪利,紛亂不止,民族不平等政策無法讓各民族有效融合,還有元末的天災,最終導致滅亡。


一壺清茗品春秋


題主所謂的結束紛亂,指的是結束山河破碎、政治不行的亂世吧。

中國歷史上這種局面出現過幾次,影響最大的要數東周末年的戰國時期、東漢末年的三國時期和東晉末年的南北朝時期,以及唐朝後緊跟著的五代十國時期。那麼符合題主說的“感覺結束紛亂的王朝維持時間比較短”的朝代,要數戰國後的秦朝和南北朝後的隋朝,元朝國祚近百年,其實也不算短了。

秦朝和隋朝作為結束亂世、開創制度的朝代,為何會二世而亡呢?這叫要從兩朝開創者和繼任者說起了。


始皇嬴政,作為千古一帝,對於中華文明自然是作出了萬世不朽的功勳。他掃六合,坐擁天下之後,銷鋒鏑,聚天下兵器熔鑄十二座金人,人民沒了武器,也就無法抵抗,認為自此便可高枕無憂。紛亂釐清,本應輕徭薄賦,給人民休養生息,但是秦始皇並沒有讓人民喘息。

大局初定,秦始皇開始大興土木,修建龐大巍峨的阿房宮,為抵禦北疆匈奴,又修築長城,同時修建馳道等。此外,秦國時期以法制治國,延伸到秦朝變為苛政,浩大工程修建是需要人民自己帶工具糧食去幹活的,可謂苦不堪言,這裡人民之苦可參考《過秦論》《阿房宮賦》和孟姜女等故事。

焚書坑儒、強遷富戶等政策也是不得人心。始皇死後,繼位者秦二世胡亥實施殘暴的統治,又有“指鹿為馬”的趙高助紂為虐,我們不難理解為何陳勝吳廣會揭竿而起,為何秦朝可以開創新世界,卻無法千秋萬代了。


隋朝開創者楊堅經北朝周禪讓而建立隋朝,後平定南朝陳而完成大一統,是為隋文帝。楊堅在位期間勵精圖治,對內減輕賦稅,給人民生養,對外多以招撫,減少軍事衝突,開創了“開皇之治”,亂世創傷慢慢彌合了。

不幸的是,楊堅死後,他的繼任者隋煬帝楊廣,拿著老爹積攢的家產開始揮霍。對內,他先後修隋朝大運河,營建並遷都東都洛陽,濫用民力、窮奢極欲,為了個人的不世功勳,使得千萬人民苦不堪言;對外頻繁發動戰爭,西征吐谷渾、三徵高句麗,窮兵黷武。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橫豎都是一個死,人民自然會選擇為尊嚴而死,終於,人民不堪重負之下,隋末各地民變望風而起,隋朝也二世而亡了。


那麼三國後的晉朝和五代十國後的宋朝安然無恙呢?晉朝實際上由曹魏禪讓,說是結束亂世,但其實有了一定的緩衝,故不在討論之列。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而得天下。他坐了天下之後,杯酒釋兵權,鞏固了皇權,為政權穩定奠定了基礎,同時,他又是一位勤儉的皇帝,看見前朝後周的鑲著珠石寶玉的痰盂,都要憤怒大罵。此外,為避免唐末藩鎮割據,宋朝施行重文抑武的政策,尊重文人,保障了帝國的穩定,使得中華文明達到頂峰。

至於元朝,雖然忽必烈有與中原同化的趨勢,但實行的人等政策,可謂不得人心之至了,而元朝由於國土面積龐大,行政管理方式粗獷,百年國祚已不算短,可算是奇蹟了。這就是為何有些結束紛亂的大一統王朝,卻無法延續國祚、短命而亡的原因,皆繫於民心爾。


心快哉


歷史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偶然性是每個朝代都有自己的自身原因。必然性就是大亂之後社會制度崩潰,禮制破壞。對人民的苛政。再加上統治者的腐敗,必然導致滅亡。

秦亡於暴政,始皇帝至秦二世,六國餘孽復國之心不死,一直虎視眈眈。再加上秦以法治國,對人民太過苛刻,勞役繁重。二世暴虐無道,六國紛紛起立,推翻暴秦。

晉代魏取之,來位不正,再加上門閥勢力鬥爭,內部混亂,統治者的渾庸無能,最後被分裂而亡。

隋朝代北周而立,經隋文帝勵精圖治,與民休息。漸漸國力恢復,人民生活慢慢變好,可是因為隋煬帝沒有處理好門閥與新興地主階級利益,又好大喜功,耗空國力,最終成就了盛唐。

元朝滅遼滅宋,是一個外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可是統治階級沒有很好的學習漢族文化禮制,沒有與民休息,對人民採取殖民統治,最後導致滅亡,這應該向後世滿清學習。


V度


是必然,也是偶然,仔細分析其實都是施政不當引起的問題。

1.秦一統六國,十幾年滅亡的原因如下

商鞅變法為秦國滅六國建立了基礎,但商鞅的法度是戰時體制,統一六國以後並沒有及時修訂新的律法,正所謂“馬上打天下,不能馬上活天下",戰國打了幾百年,百姓需要的修養生息,即仁政,而秦的刑法是嚴酷的戰時刑法,而且始皇帝大修阿房宮,萬里長城這種大型工程,民眾又苦不堪言,二世皇帝又是個變態的昏君,所以秦二世而亡,但後來的漢王朝吸取了秦的教訓,於民修養生息,修改秦法,施仁政,所以存國407年。

2.晉統一三國,存國155年滅亡原因如下

〈一〉我認為從文化上講,當時的漢文明進入了一個誤區,士大夫階層(精英階層)善空談,男子畫妝,吸毒(吃五石散),不追求經世治用。

〈二〉晉朝建立之初,就沒有做到中央集權制,司馬家族掌控軍隊,而其它貴族門閥掌控了錢財,富可敵國,而且晉朝實施的是分封制,最後七王之亂滅亡了西晉。

〈三〉對北方遊牧民族政策出現重大失誤,可以看一下江充寫的《徒戎策》。晉朝時期土地兼併嚴重,為了轉移國內土地矛盾,縱容漢族百姓搶佔匈奴等民族(已經漢化)的土地,導致五胡亂華。

〈四〉晉朝司馬家的男人們太能折騰了,互相殘殺,殺到最後剩下個弱智盡然當了皇帝。

總之我認為晉朝於中華民族無任何貢獻,

3隋朝38年滅亡的原因如下

〈一〉在晉朝時期形成的貴族門閥沒有被消滅掉,隋文帝隋殤帝都沒意識到門閥是帝國最大的隱患,比如隴西李氏,宇文氏,宋氏。

〈二〉天下初定,需要修生養息,隋殤帝卻好大喜功,修建大運河,宮殿,耗盡民力。

〈三〉隋王朝三徵高句麗,死傷無數,一首《無向遼東浪死歌》揭開了隋末農民大起義的序幕。

4,元朝滅亡的原因就是因豬隊友大多了。

元朝之所以短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一個重要問題上搖擺不定,那就是到底是走哪條路線的問題。元朝的創立者忽必烈是個強有力的統治者,所以在他在位期間,元朝的政治形勢相對還算穩定。

忽必烈雖然是個蒙古人,但他對漢文化非常推崇,元朝的國號就是取自《易經·乾篇》中的“大哉乾元,萬物資始”這句話。不過,忽必烈去世之後,元朝的蒙古統治者就在路線問題上發生了激烈的衝突。一派堅持以蒙古為基礎的政策;另一派則是認為應該延續忽必烈的路線,以中國為基礎,採用儒家思想治理國家。

這兩個派系的蒙古統治者從爭論不休,發展到了兵戎相見,互相殘殺。在忽必烈去世後到元順帝即位前,短短39年時間裡,元朝更換了九位皇帝。中央政局的不穩定直接就導致了元朝總體實力的迅速衰落,後來全國各地農民起義軍呈現燎原之勢爆發,可是元朝的最高層統治階層還是在忙著內鬥。到了十四世紀中葉,曾經橫掃天下的蒙古鐵騎已經變得不堪一擊了。


幷州別駕


結束紛亂後的大一統朝代為什麼維持時間短,個人認為有如下原因:

一是武力一統,思想並未一統,長期的割據分裂直接催生大量割據一方的雄主和利益集團,雖然大一統朝代強力統一了全國,但和新生王朝的認同感沒有形成,大多在想著先朝復國,大一統王朝的滅亡都有先朝後裔的推波助瀾,這是結束紛亂後大一統朝代滅亡的現實基礎。

二是秦晉隋元等王朝特別是秦隋都開創了許多壯舉,為後世繁榮打下良好基礎,但王朝統治者的昏庸暴政或超過當時生產力的好大喜功,如秦二世橫徵暴斂、偏聽偏信,晉的八王之亂,隋的修運河、徵高麗好大喜功等等,這些是導致滅亡的直接原因。

三是歷史慣性,這些朝代時間短是相對的,相對亂時的朝代來說時間算長的了,運用唯物辯證觀點來說,他們是在總結前朝的基礎上的發展,但由於前朝的不完善導致依照前朝總結出來的統治矯枉過正,需要再總結再發展,這就是慣性,歷史發展螺旋上升和歷史週期論。

個人淺見,歡迎指評。


胡楊品獨


導讀:從歷史現象上看有幾分道理,但是並不存在必然的規律。宋朝結束五代十國混亂局面國祚超過三百年,秦、晉、隋開國都有傳承數百年的跡象。他們確實有一定共性規律增加了王朝崩潰負面效應,但是從根本上說還是帝王的施政有問題才是導致王朝國祚提前終止。下面我們從他們共性規律的負面效應以及這幾個王朝的施政缺陷進行詳細論述:


我國古代的王朝史在盛衰的客觀規律下也存在一定的哲學思想,所謂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即使這兩種的完美詮釋。如果說秦、西晉、隋三朝統一是應運而生的話,其與生俱來的負面因素也就融入了新王朝的基因。如果說這些負面因素是外因的話,真正導致王朝崩潰的施政缺陷才是真正的內因。


秦、晉、隋三朝的統一順天意應民心的同時,分裂的基因幾乎是與生俱來的

之所以說秦、晉、隋三朝的統一是順天意應民心,是因為在這之前中原大地都經歷過很長一段時間的分裂和互相攻殺的戰亂時代。秦朝統一之前七雄並起互相攻殺的戰國時代長達250多年;西晉統一之前經歷了東漢末年從軍閥混戰到三國並立長達七八十年的浩劫,人口十不存一;隋朝統一之前更是經歷了從五胡十六國到南北朝對峙政權頻繁更迭的混亂時期長達270多年。

雖然天下底層的老百姓和帝王都期待一個長久和平時代的到來,但是那些在分裂和相互攻殺中的既得利益者顯然不在此列。秦滅六國傳承最長的類似楚國都八百年了,六國王族後裔能輕易放棄嗎?顯然不能,秦末起義開時候六國後裔紛紛復國顯然說明了這個道理。

西晉統一後雖然三國後裔沒有叛亂的心思,但是架不住司馬氏王族自己內訌啊。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司馬懿、司馬昭、司馬炎都是如何上位的,司馬氏宗室會不知道?所以後代才有樣學樣的為了很多皇權爆發了八王之亂。

隋朝得國太容易,輕易取代北周後取得了天下一統的成就。與隋文帝楊堅曾經在北周同朝為臣的李淵、宇文化及能沒有想法?一旦天下動盪,北周國公、上柱國出生的李淵和宇文化及都先後稱帝無不是效仿隋文帝楊堅代周自立的過程。所以說秦、隋、晉三朝在完成統一後,其與生俱來的負面因素也就融入了新王朝的基因。



三朝滅亡的根本因素還在於執政失誤、人事不修這些內因,所以才黎民圖碳、戰亂再起

如果說這些負面因素是外因的話,三朝迅速崩潰的內因還是因為王朝自身執政失誤的原因。其實歷代王朝統一前都有因戰亂收益者,只不過沒有這三朝統一前這些既得利益者強大和根深蒂固而已。如果秦、隋、晉自身不出問題,那些野心家也就沒有了用武之地。所謂蒼蠅不叮無縫蛋就是這個道理,三朝都為自己錯誤的執政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在《雍正王朝》中,康熙面臨戶部存銀不足賑災的情況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災患如此皆因為人事不修”。同樣的道理完全可以匹配到三個王朝身上,說白了就是如果三個王朝君主不是自己作死哪裡輪到他人取而代之?

祖龍秦始皇大帝英明一世,死後被篡改傳位詔書。趙高扶植的秦二世胡亥只知道吃喝玩樂,趙高只懂爭權奪利不懂治國之道。這才讓大秦帝國每況愈下,讓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點燃了起義的烽火。如果秦二世是個英明之主,還會有火燒咸陽的情況發生嗎?

西晉武帝司馬炎雖然稱不上雄主,但是作為開國帝王昏庸到立白痴為太子也是沒誰了。這個只會“何不食肉糜”的白痴晉惠帝怎麼可能得到大家的擁護?司馬氏代曹魏自立本身就是禮崩樂壞的產物,司馬炎還想讓大權在握的藩王能夠輔佐自己的傻兒子延續西晉的江山這不是笑話嗎?分封的司馬氏藩王要兵有兵、要錢有錢,類似獨霸一方的諸侯在禮崩樂壞的司馬氏傳統下,怎麼可能不對那張高高在上的龍椅感興趣?結果很明顯,司馬氏宗室內部的八王之亂充當了西晉的掘墓人。

在三朝的二世君主中隋煬帝楊廣最不像昏君,其興建大運河和征伐高句麗都沒方向上的問題。但是太著急了呀,這本來是幾代帝王能夠完成的大工程隋煬帝打算畢其功於一役。顯而易見隋煬帝玩脫了線,自己也伴隨著強悍的王朝一道沉淪。



小結:

秦、晉、隋三朝在長期分裂後的短暫統一雖然先天就存在著動盪的基因,但是根本原因還是在於王朝自身的執政失誤造成的王朝崩殂。所以閱讀歷史不要誇大王朝滅亡的宿命,自力更生富國強兵才是王朝立於不敗之地的根本理由。


我是歷史縱橫帝,歡迎您的關注;如有瑕疵,勞煩斧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