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 如果你家的孩子有这几种行为,就是到了“自我意识敏感期”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宝宝忽然变得很小气,不仅不愿意跟其他的小朋友分享玩具,还会因为争夺玩具而大打出手,而且在对家长的语言或者是行为有不满意的地方还会哭闹。这其实就是宝宝进入到了“自我意识敏感期”通常宝宝会在一岁半的时候开始出现自我意识,而自我意识敏感的宝宝就是相对于其他的宝宝情绪更加的敏感,一般宝宝在2~3岁的这段时期会更加的明显,西方人称之为:“Terrible Two",糟糕的两岁!

如果你家的孩子有这几种行为,就是到了“自我意识敏感期”了


一般孩子出现了不顺从或者是执拗的现象,很多的家长都会觉得孩子是不是出现了叛逆的行为,但是先别轻易下判断哦。其实这很有可能是你家的宝宝的自我意识敏感期更加的突出而已。

如果你家的孩子有这几种行为,就是到了“自我意识敏感期”了


自我意识敏感期都有哪些表现

1、物观权

物观权其实就是,宝宝对于自己的东西的归属感特别的强,在“你的”、“我的”、“他的”的界限特别的区分特别的清洗,并且会对别人说“不”,拥有物观权的宝宝不喜欢将自己的物品跟被人分享,自己的就是自己的,别人休想玩我的东西。

如果你家的孩子有这几种行为,就是到了“自我意识敏感期”了


一般遇到说这种情况,家长的第一意识是什么?“我家的宝宝好自私哦,怎么会这么没有礼貌呢?”但是其实孩子的这种行为却是在建立你、我、他的过程,判断和确定人际关系的偶一个过程,对于孩子的这一行为,应该得到父母的尊重。

如果你家的孩子有这几种行为,就是到了“自我意识敏感期”了

2、没有满足意愿就会哭闹

孩子经常会遇到的另一种情况是遇到不顺利的是事情就容易哭闹。这个阶段的宝宝,家长一旦没有满足他的要求,宝宝就会大哭大闹,这个行为其实也是自我意识的敏感期的行为。

如果你家的孩子有这几种行为,就是到了“自我意识敏感期”了

3、宝宝越来越喜欢照镜子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孩子喜欢照镜子了,或者是大人拍照的时候喜欢凑热闹,但是家长一定是以为孩子就是出于好奇才会喜欢照镜子和喜欢拍照,还有些宝宝会在看到自己的照片会非常开心的说:”这是宝宝,这是宝宝。”这也是宝宝自我意识的敏感期。

如果你家的孩子有这几种行为,就是到了“自我意识敏感期”了

当宝宝出现敏感期的时候,家长应该如何的教育

说到如何教育自我意识敏感的宝宝,首先家长应该先确定自己家的孩子书否真的进入了“自我意识敏感期”然后在加以引导。

1、宝宝的自我认识

因为宝宝对于自我的认识是在生活中逐渐的进行的,所以这方面只需要家长可以在生活中跟小朋友一起照镜子,跟着小朋友一起认识自己和他人,教给宝宝认识自己的身体部位,这些方法都可以帮助宝宝认识自我,也会有意识的发现原来自己是独立的个体。

如果你家的孩子有这几种行为,就是到了“自我意识敏感期”了


2宝宝的“物观权”

因为宝宝出现“物观权'的时候其实并不意味着孩子本身就是自私小气的,所以作为家长千万不要强迫孩子去跟其他小朋友分享,也不用觉得孩子没有跟别人分享是一件不礼貌的事情,毕竟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性格差异很大,所以所表现出来的"物观权”也是有一定的差异的,可能你们家的宝宝在有关“物观权”的反应更加的敏感。

如果你家的孩子有这几种行为,就是到了“自我意识敏感期”了


而对于孩子的一些过激的行为,家长只能说去适当的管教,因为尊重孩子的成长也不等于放纵。

如果你家的孩子有这几种行为,就是到了“自我意识敏感期”了

管教的时候坚持原则、保持尊重、具备耐心,逐渐的宝宝就会安然的度过这段看似“叛逆”的时期。

如果你家的孩子有这几种行为,就是到了“自我意识敏感期”了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有各种敏感期,而自我意识敏感期是其中最重要的,是孩子未来构建人格最早期的映射,家长在孩子自我意识敏感期的过程中,家长需要做的就是关注孩子的敏感期,并且保护好孩子的敏感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