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3 荣成市:干部教师队伍建设的三项机制

荣成市2016年顺利完成首轮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获得省级改革示范区称号,今年平稳实施了第二轮 “县管校聘”改革,有效解决了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在队伍建设方面,荣成市突出问题导向,创新管理体制,强化正推倒逼,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干部教师队伍。

(一)在校长队伍建设方面,主要是创新三项跟进机制。

一是资格准入机制。实行校长任职资格制度,按照政治要求、职业素养和专业标准确定校长任职资格,发放校长任职资格证书。推动校长职级制改革,根据办学业绩、专业水平、教师认可等确定校长职级,已经连续两年为120多名校长发放职级工资,每年总额700万。建立校长后备人才库,从全市筛选了76名有发展潜力的副校长、中层干部和年轻教师,组建“新教育研究小组”,采取每周集中学习、跟岗锻炼、影子培训等方式,提升其综合能力和水平,将具备校长资格的后备人才纳入校长后备人才库管理。

二是精准培育机制。荣成市现有齐鲁名校长和齐鲁名校长培育人选7人,为充分发挥他们的辐射带动作用,荣成市组建7个“名校长工作室”,设置专项经费,明确目标任务,每个工作室“传帮带”3至5人,争取3年一个周期再带出一批名校长。围绕提升校长治校领导力,我市定期开设了“校长论坛”,组织全市校长围绕办学水平提升进行交流,邀请专家现场点评,倒逼校长学习、思考,不断成长、提高。

三是考核激励机制。2018年,着眼于提升校长队伍精气神、执行力、责任感和纪律性,建立了校长队伍“能上能下”的考核机制,对站位不高、履职不当、平庸无为的校长以及综合评估列末位的校长实行退出机制,真正打通“下”的渠道,激发校长队伍活力。当年,全市共有6名校长、9名副校长退出校长岗位,新选拔任用校级领导20名。今年,我市修订完善《中小学校长学年度绩效考核办法》,对校长实施精准考核,暑期又有5名校长因工作能力有欠缺、业绩考核不理想,退出了校长岗位,重新选拔任用校级领导12名。

(二)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主要是创新了三项培育机制。

一是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找初心,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每学期通过开展郭永怀事迹宣讲、开展寻找教育初心大宣讲,组织教师重温教师誓词,回忆教学经历,讲述身边的师德典型故事等方式,唤醒教师内心对教育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寻归属,加大教师表彰激励力度,定期推出“每月名师”,每年组织评选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同时严格控制各类活动进校园,让教师静心教书育人,真正体验到职业的尊严感、职业感和幸福感。扬正气,强化师德实践,擦亮荣成教师志愿服务品牌,“桃李春风”“书韵飘香”等4个志愿队成为全市优秀志愿团队,50名教师成为市级优秀志愿者,1名教师被评为山东好人。严考评,完善师德考评制度,建立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加大教师考评环节中职业操守权重,对师德师风违规行为,实行“零容忍”,一经查处,严肃处理。近年来,全市有4名教师因违规补课、变相体罚被全市通报。

二是实施全员精准培训。争取市财政每年增设了300万元培训资金,对接北师大、华师大等知名高校,系统推进“六大培训计划”,分别针对学校干部、教研员、学科教师、新入职教师等六个群体,实施“领雁计划、领航计划、精英计划、耕耘计划、青蓝计划和优先计划”,每年培训量超过6000人次。围绕深化课程教学改革,聚焦教育教学主业,我们推出了“五个一”工程。①展示一堂示范课,由教研员带头确立好高效课堂的标准。②打造一个学科基地,以市直优秀学校的优质学科为龙头,带动全市学科发展。③带动一支骨干团队,选择优秀教师打造学科核心团队。④帮扶一所薄弱学校,联盟校在教育科研、课堂教学等方面精准帮扶。⑤开展一次技能比武,以联盟校为主阵地,开展好教学基本功与专业课大比武活动。

三是建立人才脱颖而出机制。组织实施了“职称特岗计划”,每年从教体系统职称岗位总量中统筹50个岗位,面向全市一线优秀教师进行公开竞争,打通优秀教师职称晋升渠道,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对“卓越教师”实行任期管理,每届任期3年,每人每年享受政府津贴6000元。动员爱心企业捐助资金260万元设置“永怀教育创新奖”和“永怀乡村教师奖”,近三年已经评选表彰岗位创新、扎根乡村的优秀教师700多名。今年以来,3人分别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山东省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2人被评为“齐鲁名师”、85人次获威海名师、名班主任、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