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 蘭州晨報·旅遊週刊·任我行丨文縣天池開啟華美蝶變

蘭州晨報·旅遊週刊·任我行

兰州晨报·旅游周刊·任我行丨文县天池开启华美蝶变
兰州晨报·旅游周刊·任我行丨文县天池开启华美蝶变
兰州晨报·旅游周刊·任我行丨文县天池开启华美蝶变兰州晨报·旅游周刊·任我行丨文县天池开启华美蝶变
兰州晨报·旅游周刊·任我行丨文县天池开启华美蝶变兰州晨报·旅游周刊·任我行丨文县天池开启华美蝶变
兰州晨报·旅游周刊·任我行丨文县天池开启华美蝶变

12月20日,文縣天池景區綜合開發項目一期工程開工儀式舉行。一期工程涉及白馬風情園、民宿客棧、綜合旅遊服務中心等多個項目,總投資約11.7億元,將把天池景區打造為大九寨生態旅遊精品線路關鍵節點,為創建5A級景區打下堅實基礎。

文縣天池景區綜合開發項目是2019年省列重點建設項目,由省公航旅集團與隴南市、文縣人民政府合作開發,擬開發面積1904.1畝,總建築面積 24.7萬平方米,估算總投資 38.67億元,按照“一心三軸五片區”佈局,分三期建設,以白馬文化的展示和體驗為核心,圍繞洋湯河、天池和苜蓿坪三條軸線,將景區開發劃分為白馬文化體驗區、黃林溝生態觀光區、天池聖境度假區、苜蓿坪原鄉生活區和高山生態保育區共五個片區,著力構建“景區+特色小鎮+田園綜合體”的旅遊發展大平臺,項目建成投入運營後,將帶動周邊特色小鎮、田園綜合體及鄉村旅遊發展,著力打造以景區周邊帶動旅遊產業發展的富集區,形成多重吸引、流量導入、產業聚集的全域旅遊新格局。

兰州晨报·旅游周刊·任我行丨文县天池开启华美蝶变

文縣天池開啟華美“蝶變”


隴南文縣位於甘肅省最南端,地處秦巴山地,是甘肅的南大門,位於甘、川、陝三省交界處,因景色既有北國之雄奇,又有南疆之靈秀,有著“甘肅的西雙版納”的美譽。文縣天池景區是甘肅獨一無二的集高山湖泊、動植物資源、火山地震遺蹟、少數民族風情於一體的正在開發的著名風景區,距世界名勝九寨溝164公里,距武都萬象洞100公里。


蘭州晨報·旅遊週刊·任我行丨文縣天池開啟華美蝶變

猶如藍寶石的天池


12月20日,隴南文縣天池景區舉行綜合開發項目一期工程開工儀式。記者提前一天從蘭州出發前往天池,10多年前的“囧境”猶在眼前,因大巴車翻越高龍山時拋錨與天池擦肩。2017年蘭渝鐵路開通,讓隴南結束了不通火車的歷史,此次我們乘動車大約3小時到達隴南站,再驅車沿白水江,穿過212國道駛入文縣境內,眼前正在加緊施工的武九高速,令人對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天池景區心生憧憬。


蘭州晨報·旅遊週刊·任我行丨文縣天池開啟華美蝶變

天池:天魏山中鑲嵌的“藍寶石”


從隴南站驅車大約兩個半小時,我們來到天池風景區遊客接待中心,從這裡到達天池,還有9公里的盤山公路,沿著洋湯河進入峽谷,穿過莽莽森林,登上海拔1600米的天魏山,宛若一顆璀璨藍寶石的天池映入眼簾。站在觀景臺上,第一眼就被震撼了,天池安靜得像個美人,被崇山峻嶺包圍著,遠處的雪山若隱若現,兩岸的樹木倒映在湖水中,水光山色,如詩如畫。


蘭州晨報·旅遊週刊·任我行丨文縣天池開啟華美蝶變

“天池有9道大灣和108個小曲,匯成狀如葫蘆的一湖碧水,水深101米,湖水面積1平方公里(1500畝),湖面海拔1728米。”甘肅省公航旅天池文化旅遊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介紹說,文縣天池與長白山天池、天山天池、青海孟達天池齊名,是全國四大天池之一,被譽為“華夏禹王池”“長江第一池”“亞洲尼斯湖”“神秘中國心”,近年來,先後被評定為國家級森林公園、中國優秀旅遊勝地、省級地質公園、全省十大旅遊景區。“天池有五奇,一奇是天池入水甚少,出水極大,漲不見溢,枯不見涸。二奇為湖面終年碧水清澈,四季不見樹葉漂游。三奇是有風無狂浪,無風偶起波,終年銀光閃閃,宛如一面晶瑩的大寶鏡,鑲嵌在天地之間。四奇為湖底有暗流,湖心有水湧。五奇是冬季零下10攝氏度時仍不結冰,如遇雲雨天氣,如夢如幻的天池,被薄霧細雨籠罩著,雲帳低垂,似輕紗飄逸,如萬珠滴翠。”


蘭州晨報·旅遊週刊·任我行丨文縣天池開啟華美蝶變
蘭州晨報·旅遊週刊·任我行丨文縣天池開啟華美蝶變
蘭州晨報·旅遊週刊·任我行丨文縣天池開啟華美蝶變

雪後的天池別有洞天,而秋日的天池,秋韻斑斕,美得讓你無法聯想到這裡就是大西北。景區內地形地貌複雜獨特,生物物種繁多,動植物資源豐富,地震、火山等遺蹟眾多,構成了景色多變幻、一里不同天的自然景觀。


蘭州晨報·旅遊週刊·任我行丨文縣天池開啟華美蝶變

除自然景觀外,文縣天池還有一些著名的人文景觀。據考證,在中國眾多的天池中,文縣天池曾被宋代皇帝敕封為“洋湯大海平波敏澤龍王”,改稱洋湯天池,人們在池畔立廟祭祀。


蘭州晨報·旅遊週刊·任我行丨文縣天池開啟華美蝶變

文縣天池夜景 。蘭州晨報/掌上蘭州記者 荊雯


黃林溝:九寨溝黃金旅遊線上的璀璨明珠


離開天池,驅車駛向天池鄉洋湯河林場境內,車窗外“一溝濃烈松林翠,滿眼清幽寶石藍”。這是九寨還是黃龍?其實這樣“滿眼清幽”的“寶石藍”,就是“瑤池仙境”黃林溝國家溼地公園,可以說是文縣天池景區的“顏值擔當”。


蘭州晨報·旅遊週刊·任我行丨文縣天池開啟華美蝶變

璀璨明珠黃林溝


黃林溝又名“皇陵溝”,相傳皇帝雲遊天下來到此地,被這裡奇異景色迷戀,吩咐駕崩後葬於此,皇陵溝因此得名。溝內集高山瀑布、高山湖泊、翠海、雪山、彩林、奇峰異石、動植物和人文景觀於一體,群山環繞,溪水潺潺,景色秀美,被譽為“九寨溝黃金旅遊線上的璀璨明珠”。


蘭州晨報·旅遊週刊·任我行丨文縣天池開啟華美蝶變

黃林溝洗翠池


黃林溝四季景色迷人:春時嫩芽點綠,瀑流輕快;夏來綠蔭圍湖,鶯飛燕舞;秋至紅葉鋪山,彩林滿目;冬來雪裹山巒,冰瀑如玉。冬日的黃林溝尤為靜謐,幾隻水鳥正在水面嬉戲,遠山尚未融化的白雪映襯著童話般的世界,在洗翠池可停下腳步,靜靜地欣賞這渾然天成的美。瀑布與湖泊冰清玉潔,藍色湖面的冰層變幻著奇妙的冰紋,瀑布細細的水流像奏起了音樂……或許這般迴歸自然,正是你在尋找的詩與遠方。


蘭州晨報·旅遊週刊·任我行丨文縣天池開啟華美蝶變

黃林溝瀑布


黃林溝海拔1900—3100米,屬高原溼潤氣候,山頂終年積雪。“黃林溝春天平均氣溫在9℃—18℃之間,夏季平均氣溫19℃—22℃,夜晚較涼,秋季晝夜溫差較大,冬季較寒冷,氣溫多在0℃以下。” 景區工作人員介紹說,黃林溝由於地處南北方氣候過渡地帶,生物非常豐富,有紅嘴仙鶴、綠尾虹雉、藍馬雞、紅腹錦雞、鴛鴦鳥、百靈、畫眉、娃娃雞、杜鵑鳥、布穀鳥等野生鳥類。野生植物資源中有高山草甸區和地衣苔蘚等。在這些林區草地中,既有觀花植物多色杜鵑、紫斑牡丹,又有觀果植物紅豆杉果、火棘樹等;還有水生觀賞植物蘆葦、水草、水柳樹等。


集高山瀑布、高山湖泊、翠海、雪山、彩林、奇峰異石、動植物和人文景觀於一體的黃林溝,群山環繞,溪水潺潺,道路兩旁插滿了省公航旅集團的宣傳道旗,“挑旅遊強省重擔,抓一帶一路機遇。”也許再次來到黃林溝,這裡已經華麗“蝶變”。


白馬人:神秘獨特的民俗風情


天池景區不僅有迤邐的自然風光,也有獨特的民俗風情。


在天池鄉,沿途可見白馬氐人的古老家園。土木結構的二層瓦房,頗具古老的羌藏民居意味,牆上掛滿了晾曬的玉米。


蘭州晨報·旅遊週刊·任我行丨文縣天池開啟華美蝶變

白馬人的服飾(資料圖)


由於古老的白馬村寨地處青藏高原邊緣地帶,屬於西秦嶺和岷山山脈交匯地帶,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其幾乎與世隔絕,保留了原始而純淨的自然生態。


說到神秘的白馬人,他們的服飾很好識別。無論男女,帽子上都有白色錦雞毛裝飾。男人頭上插有一根尾羽,一羽沖天,顯得勇武彪悍;女人帽子兩側各插一根,隨風搖曳,顯得婀娜多姿。甚至白馬人住房的屋頂,也能找到白公雞的痕跡。


蘭州晨報·旅遊週刊·任我行丨文縣天池開啟華美蝶變

資料圖


白馬人祖祖輩輩頭戴插有錦雞羽毛的氈帽(沙噶),有紀念和吉祥之意。白馬人女子頭髮上還要裝飾圓形的魚骨排,有美觀和辟邪之說。


蘭州晨報·旅遊週刊·任我行丨文縣天池開啟華美蝶變

白馬藏族羊毛氈帽(沙噶)(資料圖)


白馬人居住在高寒山區河谷地帶,以農耕、畜牧、狩獵、採集為生。每年正月十五到正月十七,文縣的白馬人都會跳“池哥晝”儺舞,這種舞蹈被列入全國首批“非遺”保護名錄,被譽為“人類民俗學活化石”。除此之外,還有古老的社火“夜春觀”和琵琶彈唱。


蘭州晨報·旅遊週刊·任我行丨文縣天池開啟華美蝶變

豔麗的民族服飾、神秘的遠古傳說、獨特的生活習俗,勾勒出與白馬人過往相關的歷史脈絡。外來者對這種原始的生活方式充滿著好奇和嚮往,或許這正是此地文旅開發的意義所在。


相關新聞

投資11.7億元,看文縣天池景區以後的“模樣”

近年來,省公航旅集團緊緊圍繞甘肅省委、省政府確定的“公路促民航、交通帶旅遊”發展戰略,緊盯“把旅遊業培育成我省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的目標,累計投資30億元開發了張掖丹霞、焉支山、漳縣貴清山·遮陽山、永靖黃河三峽等6個知名景區,建成甘肅第一個房車露營地——康縣長壩露營地,建成西北地區規模最大、規格最高、功能齊全的旅遊綜合體——公航旅·黃河明珠國際酒店和自駕遊基地,榮獲中國建設工程最高質量獎——“魯班獎”。目前,以 PPP 模式在建的甘肅最大文旅綜合體武威雷臺文化旅遊項目正在快速推進中。

文縣天池景區綜合開發項目是由省公航旅集團與隴南市、文縣人民政府合作開發的2019年省列重點建設項目。一期工程總投資約11.7億元,涉及白馬風情園、民宿客棧、綜合旅遊服務中心等項目,讓我們看看未來的天池景區是什麼樣?

兰州晨报·旅游周刊·任我行丨文县天池开启华美蝶变

文縣天池景區綜合開發項目規劃圖

項目規劃:

通過打造生態休憩、文化體驗、避暑休閒、康體養生、山地探險、田園享受為一體的綜合型度假休閒景區,努力創建5A級景區,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和旅遊目的地。

白馬·文化藝術體驗區:

以白馬文化為內涵,以文化藝術創意和體驗為主要特色,植入多元白馬文化業態,完善服務配套設施,打造一個集綜合集散、服務配套、文化體驗於一體的市民和遊客朝聖的文化藝術殿堂,塑造隴南文旅特色風情小鎮新地標。

兰州晨报·旅游周刊·任我行丨文县天池开启华美蝶变

天池效果圖

天池·聖境度假區:

以“白馬天池 天境原鄉”為主題,恢復純粹的天池面貌,升級打造特色景觀,構建聖湖的體驗環境,並通過特色景觀平臺、特色度假村的打造,給遊客不一樣的聖湖遊覽體驗,構築一個白馬人的信仰聖地。

兰州晨报·旅游周刊·任我行丨文县天池开启华美蝶变

黃林溝·生態觀光區

堅持自然生態保護優先原則,秉承“白天遊九寨、夜遊黃林溝”的理念,通過四大主圖特色景觀的恢復與構建,融入科技手法,串聯故事場景,打造一個可體驗、可觸摸、可互動、可夜遊的中國第一夜遊溼地——“童話幻彩谷”。

苜蓿坪·原鄉生活體驗區:

依託先有的狹長古道、高山、草甸、溝谷資源特點營造的隔世氛圍,植入白馬部落的文化元素,通過特色交通、生活體驗、度假營地的三大場景的構建,為遊客打造一個牧野原鄉的桃源生活體驗地,還原一個隱世的白馬部落。

兰州晨报·旅游周刊·任我行丨文县天池开启华美蝶变

線路推薦——

線路一: 起點蘭州——天水麥積山——文縣天池——九寨溝

——若爾蓋大草原

——夏河拉卜楞——蘭州

線路二: 起點四川廣元——碧口古鎮——碧口茶園

——白馬風情線——文縣天池

——武都萬象洞——天水

線路三: 九寨溝——文縣天池——四川廣元

相關鏈接:

武都至九寨溝高速公路是平涼至綿陽國家高速公路(G8513)的重要組成部分。武九段起點位於隴南市武都區桔柑鄉,與武都至罐子溝高速公路相接,終點位於青龍橋,順接四川省規劃的綿陽至九寨溝高速公路,全長100.14公里。是全省乃至西北地區進入四川北部九寨溝等縣的一條高速便捷通道,對促進沿線經濟發展、便捷通達世界聞名的旅遊勝地九寨溝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連接冶力關、貴清山、官鵝溝、萬象洞、天池等景點的黃金旅遊線。據瞭解,預計2022年底實現全線通車。

文丨蘭州晨報/掌上蘭州記者 荊雯

圖丨蘭州晨報/掌上蘭州記者 田蹊

規劃圖及效果圖由甘肅省公航旅天池文化旅遊有限公司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