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非领导职务可否晋升领导职务?该怎么做?

足已己知


非领导职务当然可以晋升领导职务了,同级非领导职务和领导职务晋升上一级领导职务的条件是相同的。

非领导职务是现行的公务员职务序列,从厅级以下设置非领导职务,包括巡视员、副巡视员、调研员、副调研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分别对应各级领导职务。非领导职务提拔为上级领导职务与同级领导职务提拔为上级领导职务要求的条件基本上是相同的。比如,副科级领导职务提拔为正科级领导职务需要任副科级领导职务满两年时间,副主任科员提拔为正科级领导职务也需要任副主任科员满两年时间,要求的任职年限是完全一样的。

不过下个月新公务员法就要执行了,新公务员法执行以后就没有非领导职务的说法了,而是改为了领导职务和职级。职级也是从厅级以下设置,包括一级巡视员、二级巡视员、一至四级调研员、一至四级主任科员、一二级科员,其实就是把之前科级和处级的两个层次分成了四个层次。

新公务员法执行以后,职级也是可以晋升为领导职务的,并且晋升领导职务比晋升非领导职务所用的时间还要短。比如,二级主任科员晋升为四级调研员需要4年时间,而二级主任科员晋升为副处级领导职务只需要3年时间。

总之,不论现在的非领导职务还是新公务员法执行后的职级,都是可以晋升为领导职务的,程序领导职务晋升办法相同。

欢迎关注中省直遴选,有问题欢迎随时交流。


中省直遴选


当前各地都在开展职级并行工作,这次职级并行的整体安排是什么,非领导职务如何对待,是不是可以享受晋升级别的最新待遇呢?今天我们试着分析一下。

职级并行分两步,非领导职务参与套转工作

这次职级并行的整体步骤有两步,第一步是级别套转,第二步是级别晋升。按照各地的实施方案来看,套转的人员范围是在职的公务员且必须是非领导职务人员。各地对级别对应关系作出了明确规定,副主任科员对应四级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对应二级主任科员,副调研员对应四级调研员,调研员对应二级调研员,副巡视员对应二级巡视员,巡视员对应一级巡视员。这个步骤有严格的规定限制,必须是按照现任职务进行套转,而且必须经过组织部门审批同意后方可实施。

非领导职务套转结束后,最多可以晋升两个级别

非领导职务能不能晋升,主要看单位的级别职数和本人的任职年限。加速单位是县处级单位,单位的编织有10人,按照职级并行的比例规定,这个单位可以设定一至四级调研员2名,一至四级主任科员6名,其中,一二级调研员1名,一二级主任科员3名。如果公务员在这个职数的范围内,两年年限可以晋升一个级别,最多只能晋升两个级别,剩下的任职年限归零。

非领导职务可能面临竞争,不一定顺利晋升级别

还是以10人的编制单位为例,假如原先有3个领导职务,那么,这3个领导也需要参加级别晋升的工作。这里就存在一个竞争的问题,非领导职务的人员需要与领导同台竞争,如果名额有限,到底先给领导晋升级别,还是先给非领导职务人员晋升级别,很大程度上考验领导的管理能力。一般情况下,如果非领导职务人员已经占用了四级或者二级的级别待遇,等于是已经占用了单位的指标,从这一点来说,非领导职务人员,可以享受优先晋升的待遇。领导职务人员需要再等待级别空缺。

总结:1,职级并行分套转和首次晋升两个步骤。2,领导不参与套转,非领导职务参与套转。3,非领导职务人员优先晋升,可以享受比领导职务更高的级别待遇。


史海心


首先科普以下非领导职务的概念,根据公务法规定,非领导职务由下而上分为办事员、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副调研员、调研员、副巡视员、巡视员。到省部级就没有非领导职务了。

作为县以下机关,非领导职务晋升为领导职务还是很容易的。比如一个乡镇政府的副主任科员,在副乡镇长确位时,一般会优先改任为副乡镇长。但从副主任科员提拔为乡镇长几乎没有可能,一般要经过副书记这个级别。局机关的副主任科员也是这样,改成副局长也很容易的,但改任局长的几乎没有。在县政府层面,因为县级对应的非领导职务为调研员、副调研员,按照公务员法的规定,县级政府不设调研员、副调研员职务。有些县级政府就配备副县级干部,为非领导职务。在副县长等实职缺位时也是优先从这写副县级干部改任。至于市级、省级直属厅、局的情况和县级基本相似。一般都是由科员升任副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改任副科长,副科长升任主任科员。主任科员改任科长,科长再升任副调研员等等。在我国干部基本都是逐级提拔。在非领导职务和领导职务之间来回转换,越换级别越高。



安靖律师


只要在各种条件都满足的前提下,是可以按照层级晋升为实职领导的。

非领导职务与实职领导的差别。

非领导职务和实职领导是公职序列的常见岗位形式,二者之间是有着很大差别的,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非领导职务相当于低了实职领导半格,具体区别我简答和大家说一下:

  • 1.二者手中权力不同。

实职领导的权力更大一些,而非领导职务则没有什么权力,仅仅是级别在那而已,在具体的安排和分工上来说,厅级以下非领导职务只享受待遇和薪酬,没有权利;厅级以上的非领导职务,成为了一个单位的领导后,分管的工作都不算主要工作。

  • 2.二者承担责任不同。

正是因为手中没有职权,相对的承担的风险和责任也都要小于同职级的实职领导。到了一定级别后,在班子的排位上也列在最后,开各种会议的时候仅仅是列席,并不存在发表意见的情况。所以,在出现各种问题的时候也不承担相应主要责任。当然,有了功劳也不会领取大功劳。

  • 3.薪酬待遇有所区别。

实职和虚职领导即便是职级相同,二者由于风险和承担责任不同,相应的薪酬也不一样。在具体执行上各地区、各系统、各单位的具体要求和标准有所不同,差异大小也不同。我们单位的同职级实职领导比虚职领导高15%。别的单位我不太清楚。

在选拔任用上没有什么太大区别。

非领导职务与实职领导都是在同一个职级框架内发展晋升的,只要满足在前一职级有足够的任职年限,符合选任岗位的具体要求和标准,既可以进入考察程序。所以,非领导职务转为实职领导也是很普通的事情,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


丁Bar不是银


可以。

非领导职务:是指《公务员法》规定的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副调研员、调研员、副巡视员、巡视员六个职务,分别对应副科级、科级、副处级、处级、副厅级、厅级。关于巡视员和调研员,我在另一个问答中提到过,有兴趣可以翻翻看。

领导职数问题:非领导职务,过去一直是临退休人员为了解决待遇,或者是调离实职,腾出岗位,因而任命的。这些年以来,组织部门对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问题管得非常严格,再加上机构编制部门控编减编,机构减少,人员编制减少,相应的,领导职数也越来越少,提拔任用的职位越来越少,许多人提拔之后没有岗位,只好先行提拔为非领导职务,等有空缺岗位之后,慢慢过渡为领导职位。

非领导职务与领导职务在级别和提拔条件上没有区别。因此,非领导职务晋升为领导职务,担任实职,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其条件和干部考察任用条件一样,担任同一级别实职,和新提拔人员区别是平级调动。如果担任实职的同时级别上一个台阶,比如副主任科员担任正科级领导职务,只要在非领导职务上干满规定的两年或者是三年,就可以,不需要转到领导职务。如果在基层,也算基层工作经验。

两种例外:

1、如果年龄问题,担任的非领导职务,一般不会提拔到领导职务。

2、还有一种情况,过去聘用制干部提拔为领导职务,现在规定不能担任实职,调整为非领导职务的,不能再担任领导职务。


职言管语


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是公务员序列的两种岗位形式。领导职务是实职,非领导职务是虚职,两者之间是可以转换的,但是因为编制职数和年龄限制,在具体实施中,路较窄,有些职级并没有转换晋升操作性。

比如乡镇一级政府,领导职务分为乡镇长、副乡镇长。非领导职务分为一、二、三、四级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

乡镇长可转换为党委书记,到县直机关局任常务副局长、书记、局长,由于职数和年龄限制,晋升四级调研员可能性很小,绝大部分正科领导职务,52岁后转换为不占职数的正科级干部(二线)。

副乡镇长可晋升为副书记,县直机关副局长,二级主任科员。

一级主任科员,由于编制职数及年龄限制,没有晋升的可操作性,只有到50岁以后转为二线的正科级干部。

二级主任科员,如果年铃偏小,可晋升正科待遇的副乡镇长、副书记,一级主任科员。

三级主任科员,可晋升副乡镇长、副书记,二级主任科员

四级主任科员,可晋升科技副乡镇长,副乡镇长,三级主任科员。

除严格的干部任职规定外,人们普遍认可的任职相互转换的惯例也很重要。





龙泉居士abc


回答这个问题前,有必要把非领导职务和领导职务概念理清楚。

在公务员体系中,所谓非领导职务,主要是指级别待遇,从小到大设有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副调研员、调研员、副巡视员、巡视员六个等级,层次主要在厅级以下,部级干部是没有非领导职务设置的。

领导职务,通俗的讲是指具体的领导岗位,大致有乡科级副职、乡科级正职、县处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厅局级正职、省部级副职、省部级正职、国家级副职、国家级正职。

那么,非领导职务可以晋升领导职务吗?答案是肯定。

如果是转任,只要有岗位即可。比如说从副主任科员转任副科长,副调研员转任副局长或者副县长,副巡视员转让副厅长或副市长,只要领导想用你,立马就可以转,基本没有什么时间限制。

而如果是要从非领导职务提任领导职务,就比较难了。根据领导干部任用条例,提任领导职务,由副职提任正职的,应当在副职岗位工作两年以上,由下级正职提任上级副职的,应当在下级正职岗位工作三年以上。如果是非领导职务,如晋升调研员职务,应当任县处级副职领导职务或者副调研员四年以上;晋升副调研员职务,应当任乡科级正职领导职务或者主任科员四年以上; 晋升主任科员职务,应当任乡科级副职领导职务或者副主任科员三年以上; 晋升副主任科员职务,应当任科员三年以上; 晋升科员职务,应当任办事员三年以上。

在小公入职公务员以来,印象中,从非领导职务提拔为领导职务的,还没有遇到过。举个例子,你现在是副主任科员,如果是提拔为主任科员,只要满三年即可,而如果想一步到位提拔为科长,属于破格提拔了,像这种情况,就很少见。

总的来说,非领导职务转为领导职务,在行政体系里很常见,但具体情况与个人能力和人际关系有关,也不能一概而论。有的人隔两三年就跳一跳,有的人二三十年都在一个位子上打转,这些就不是条条款款所能解释的了。


我是小公,专注公务员考试、任用、提拔等体制类问答,感兴趣或有疑问咨询的,可以关注私信我,我将提供全方位的权威解答。


80后小公


非领导职务与领导职务是当前公务员队伍当中的两种形式,也称之为虚职领导和实职领导。

非领导职务是指在待遇上享受领导的级别待遇,不具有行政领导职能,比如:办事员、科员、正副主任科员、正副调研员、正副巡视员等。领导职务是指即享受领导的级别与待遇,又可以履行行政领导职能,比如:乡镇长、县长、市长等。

在非领导职务和领导职务是可以相互转换的,非领导职务可以晋升为领导岗位,领导职务也可以退出获得非领导职务。

当前非领导职务晋升为领导职务的最主要途径就是提拔,这需要非领导职务的人在德能勤绩廉方面表现突出,既要得到领导的赏识,又得得到下属的支持,当然我们要突出前者的重要性。在非领导职务的提拔中,也要特别注意人际实力的发挥,这个方法可以让很多人进入走上领导岗位的快速路。

综合来讲,非领导职务晋升为领导职务,是对一个人的考验,也是个人综合能力的体现。

欢迎关注“东爱雨公考”,专注公务员考试、体制内问题答疑。

东爱雨小公


雾里看花,岭南观察借您一双慧眼!非领导职务晋升领导职务,一般来讲是有具体规定和流程的,下面穿插的截图就是具体的制度,但是也有三种特殊的情况,是不一定要参照这些规定的,主要是三种情况。



一是临危受命!实际上,在哪一个地区或者部门都会出现应急情况,例如原先关键岗位上的技术型领导,因工作意外或其他不可抗力而无法胜任工作,这个时候单位里面有技术资质的非领导职务人员就可以顶上,暂时代理和负责相关领导岗位工作;以及其他重要任务,经上级部门指定认为要抽调专人完成的,这种情况下非领导职务也能当成领导来用,这并不违规,但是事后还是得补走相关流程。


二是部门升级,有高配的职务。高配的做法,是因为地方发展需要,或者说某个部门增加了新职能,这个时候比如说原先只是正科级的单位,一把手可以按照副处级来配套,那么原先在一些岗位上履行领导职务却不是当领导的人,就可以先顶上去当现职领导,不过后期特别是现在高配的做法也慢慢取消了。


三是按照上面规定的流程来走,对应的话,可以说副主任科员按照流程去竞争上岗,然后竞选现职副科级职务,还有一种就是单位部门的级别比较高,比如说省厅局级单位,因为编制多和建制高,那么则主任科员就不需要去竞争现职正科级领导职务,而可以参加竞争上岗,直接竞争副处级领导职务。



亚北农产品


非领导职务有巡视员,调研员,主任科员,相对应厅级,处级和科级干部。对于非领导职务是否可以晋升领导职务,答案是可以的,而且很常见。


在基层公务员担任非领导职务就代表基本是退休前的准备了,或者只是简单提升待遇,要是在想提拔就很难了。比如我们局里面原来局长在退休前先退二线,任主任科员。还有我单位有两个副主任科员名额,但是只是简单提升了待遇而对以后仕途没有任何帮助。

但是外省市一级,非领导职务往往是提拔前的预兆。比如我们市局原领导在担任副局长时,先是组织考察上任调研员,过了不长时间担任市局局长,明眼人都能看到这种操作。



所以非领导职务是可以提拔到领导岗位的,在中省市都有这种操作。但在基层一般不会发生。最后祝你好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