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7 大事情!中国行为法学会司法分会南京基地揭牌

12月27日,中国行为法学会司法分会南京基地在南京中院挂牌。南京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法学会会长徐锦辉,中国行为法学会司法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原所长兼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原副主任孙佑海为中国行为法学会司法分会南京基地揭牌。市中院领导以及14位法学专家、教授共同见证这一时刻。


大事情!中国行为法学会司法分会南京基地揭牌

大事情!中国行为法学会司法分会南京基地揭牌

大事情!中国行为法学会司法分会南京基地揭牌

据悉,中国行为法学会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中国行为法学会司法分会是将原有的律师执业行为研究会、行业行为规范研究会、证据科学与司法鉴定行为研究会、审判行为研究会、检察行为研究会整合而成的分会,是公、检、法、司、律师、公证等司法职业群体开展学术研究交流的重要平台。成立中国行为法学会司法分会南京基地将有助于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推动南京法院打造高质量司法、加强法院与高校、公安、检察、律师、公证等的交流互动,形成更多高质量的法学研究成果。


大事情!中国行为法学会司法分会南京基地揭牌

孙佑海在中国行为法学会司法分会南京基地成立暨院校共建座谈会上指出,南京法院系统是法学研究的重镇,作为省会城市、特大城市、中心城市的中级法院,南京法院案件多、案件类型新,中国行为法学会司法分会南京基地要依托南京丰富的高校资源,充分发挥南京中院理论联系实践方面的优势,为人民司法事业、法治建设作出贡献。同时,要充分发挥传统法学与新型手段相结合的优势,发挥南京在全国全球沟通融合的优势,立足南京,心怀全国,放眼全球,积极打造法治研究新高地,扩大基地影响力,结出丰硕的理论成果。


大事情!中国行为法学会司法分会南京基地揭牌

江苏省法学会专职副会长、党组副书记范沁芳要求,成立南京基地是深化法学教育改革、创新法律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举措,它既有助于将司法实践的生动案例引进高校,也有助于司法实务部门的同志便捷地学习到最新的法学理论成果,不断提高利用法学理论破解实践难题、推动改革创新的能力和水平。要在守正上有定力、协同上下功夫、特色上做文章,打造理论实务协同发展的“南京样本”。

大事情!中国行为法学会司法分会南京基地揭牌

市中院党组书记、代院长孙道林对中国行为法学会司法分会南京基地的发展提出设想。

高点定位,将基地打造成全国知名的法治研究高地。强化精品意识、树立品牌观念,紧紧围绕打造全国一流法治研究基地的目标,精心谋划创新发展的思路举措。


高度整合,将基地建设成理论实践融合融通的平台。充分利用南京作为省会城市、特大城市、中心城市的独特优势,充分利用南京高校众多、研究机构众多、知名学者众多的独特优势,充分利用南京法院新类型案件全省最多、高层次人才全省领先、司法调研全国知名的独特优势,打破法学教育、研究与司法实务的壁垒,为学者、法官、检察官、警察、律师、法医、公证员等各类司法职业群体搭建交流互动平台,推动司法实务和教学科研实现良性互动发展。

高效运行,将基地塑造成推动法治中国建设的品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让法官、检察官等实务人士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最新经验和生动案例带进课堂,让专家学者、法科学生走进法院、检察院等实务部门挂职研修、实习锻炼,推动司法实践与教学科研紧密结合。


大事情!中国行为法学会司法分会南京基地揭牌

十余位法学专家、教授也为南京基地建设献言献策。

大事情!中国行为法学会司法分会南京基地揭牌

沙永春 中国行为法学会司法分会副秘书长

中国行为法学会司法分会南京基地的成立,得到了法学界和司法实务界的支持,希望南京基地为院校合作搭建良好平台,为法院培养出更好的法官,为高校培养出更好的学生。


大事情!中国行为法学会司法分会南京基地揭牌

张春莉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江海学刊》编委

南京基地的成立有助于建立更为紧密联系的司法职业共同体,推动司法事业发展,值得点赞!要以此为契机,提升院校结合,达成双方共赢,期待能够发挥理论与实践的优势,涌现更多高质量的研究论文。


大事情!中国行为法学会司法分会南京基地揭牌

叶金强 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法学院与法院有着天然的联系,要进一步加强院校合作,完善实习法官助理制度,让更多的法学院学生有机会进入法院实习锻炼,由法官担当导师的角色,在实践中培养提高学生的法律思维和实务能力。


大事情!中国行为法学会司法分会南京基地揭牌

李友根 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要超越个案审判,确立裁判规则,为中国法治发展做出贡献;要在审判、执行、调解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做出系统化、理论化的提升,进而形成南京特色。


大事情!中国行为法学会司法分会南京基地揭牌

单平基 东南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要以中国行为法学会司法分会南京基地为平台,加强法院与法学院的合作,共同培养新时代法律人才;加强对疑难案件的研讨,推出指导案例;加强课题研究,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研究成果。


大事情!中国行为法学会司法分会南京基地揭牌

于立深 东南大学法学院教授

法院是法律知识运用、法律制度创新的权威机构,也是事实认定、法律适用、纠纷解决的国家权威机构。要以普法为抓手,以案释疑,让群众形成法律思维方式;要充分发挥法官、律师、专家、调解员等的作用,构建职业共同体。


大事情!中国行为法学会司法分会南京基地揭牌

蔡道通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要以特定课题研究为切入点,助力司法和教学科研发展;以“非典型”案例为切入点,培育重点案例,打造类型化指导案例,发现法律条文背后的规则;以人才培养为切入点,从工匠到专家,培养高素养法律职业队伍。


大事情!中国行为法学会司法分会南京基地揭牌

李浩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

行为法学的研究应彰显行为法学的特点,细化对司法行为的研究,如研究法官的审判行为、执行行为、调解行为、审前准备行为等,或从人员角度进行研究,如研究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等不同类别人员的行为,在行为法学领域形成一定的知名度。


大事情!中国行为法学会司法分会南京基地揭牌

陈爱武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

深化院校深度融合,做好五方面融合,即院校人员融合、课程融合、科研融合、活动融合以及学生指导融合。


大事情!中国行为法学会司法分会南京基地揭牌

杨春福 河海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司法的保证。南京基地要为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贡献出“南京方案”。要整合多方资源,显特色、促融合,邀请法学家、心理学家共同参与研究;同时也欢迎法院将示范庭开进学校,让学生有更多的亲历性。

大事情!中国行为法学会司法分会南京基地揭牌

刘小冰 南京工业大学法学院教授

要坚持问题导向,对新领域、新类型的案件做好研究;要搭建好平台,通过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通力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形成研究合力,打造南京特色的新智库,不断提升南京基地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作用和影响。


大事情!中国行为法学会司法分会南京基地揭牌

王建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教授

法学院的四大功能包括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这四块内容都要借助法院的支持,这也是院校共建的职责和担当。

大事情!中国行为法学会司法分会南京基地揭牌

刘爱龙 南京审计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院校合作应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畅通院校联动的渠道,要全面系统梳理各大法学院自身的研究特色,加强对稀缺法治人才的培养。

大事情!中国行为法学会司法分会南京基地揭牌

座谈会由市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朱绚凌主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