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 福清:20年封山育林 換來滿山“彩霞”

StartStop

StartStop

福清:20年封山育林 换来满山“彩霞”

紅彤彤的楓葉渲染著森林,遊客暢遊其間。

福州晚報記者 雷巖平 王光慧 文/攝

秋去冬來,南方的楓葉迎來了最佳觀賞期。距離福州市區40多公里的福清大化山內,深藏著一片原生態楓樹林。眼下,這裡滿山飄紅,層林盡染,吸引大量城裡人前往“打卡”,成為一個熱門景點。

因林而美,因林而富。經過20年的封山育林,大化山成了我省戶外運動愛好者的理想去處,3萬畝森林給村莊帶來了名氣、人氣、財氣,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

昔日曾是“癩痢頭”

如今變身“五彩山”

大化山位於福清市鏡洋鎮西邊村,海拔500米以上,是十八重溪發源地之一。

17日,記者和西邊村黨支部副書記賴先鋒一同進山。從山腳抬眼望去,群山呈現紅、黃、綠等多種顏色。山坳中楓葉泛紅,山風過處,楓葉猶如鮮豔的綢緞,飄揚在鬱鬱蔥蔥的山林之間,將大化山裝扮成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

大化山因山高、林深、路險,長期鮮為人知,至今仍保存著獨特的自然風貌。步入山中,紅豆杉、銀杏、楠木、油杉、香樟等珍貴樹種隨處可見。

誰能想到,這樣一個絕美的“植物園”,20年前還是“癩痢頭”,漫山遍野是枯枝,樹樁裸露。

“大化山封山育林前,傷痕累累。群眾靠山吃山,蓋房、娶媳婦要偷偷上山伐木,燒火做飯要上山砍柴,伐木現象比較嚴重。”賴先鋒感慨地說。

福清:20年封山育林 换来满山“彩霞”

楓葉紅中帶黃,沐浴在陽光中。

20年封山育林

育出一個景點

這片山林的新生,從20年前開始。

“經過20年封山育林,這裡長出了成片的原生態楓樹林,從山腳一直延伸到山頂,內山的楓葉特別美。”西邊村黨支部書記潘芳榮介紹,每年這個時候就是楓葉最佳觀賞期,隨著海拔高度的不同,大化山的楓葉陸續由黃轉紅,今年進入賞楓期以來,這裡已吸引萬餘名遊客。

大化山道路崎嶇,險峻難走,但是擋不住遊客的熱情。記者在內山盆地草場看到,前來觀賞楓葉的遊客絡繹不絕。在楓林深處放眼望去,各色楓葉層層疊疊,錯落有致,令人陶醉。

資深驢友張成告訴記者,這裡被稱為“離福州最近的楓樹林”,他每年都會來觀賞楓葉。目前,內山賞楓逐漸進入尾聲,而外山楓樹林正逐漸由黃轉紅,整個大化山賞楓時間還有兩週左右。

昨日上午,賴先鋒特地致電記者稱:“內山草場的楓葉這幾天掉了特別多,外山的楓葉正紅得熱烈。”他提醒遊客不必捨近求遠,在半山腰也可觀賞楓林。

“大化山路面狹窄,佈滿亂石,多急彎陡坡,遊客若進山,建議採取徒步的方式,到內山草場步行時間為一個小時左右。”賴先鋒說,“景區目前還沒有正式開發,希望遊客們文明旅遊,隨身帶走垃圾,留住綠色。”

福清:20年封山育林 换来满山“彩霞”

飄落在水裡的楓葉,唯美如桌面壁紙。

一座大化山

富了一個村

如今,大化山可謂“牆內開花牆外香”——每年都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十幾萬名遊客經過西邊村,前往大化山遊玩。

西邊村依託大化山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優勢,發展休閒觀光田園經濟,讓遊客“有得看,帶得走”。村民收入提高了,嚐到了綠水青山的好處,西邊村從“山旮旯”變成了“綠富美”。

大化山氣候溼潤,晝夜溫差大,村民們便在山腳下種植了數千棵“狀元紅”荔枝樹。該村的荔枝以核小、肉嫩、果糖含量高而著稱。每年六七月荔枝收成時節,省內外遊客、採購商紛至沓來,爭購“狀元紅”。

“西邊村的荔枝價格是其他地方的兩倍,僅這一項每年就給村裡帶來1000多萬元收入。”潘芳榮介紹,一座大化山富了整個西邊村,村裡的蜂蜜、土雞、土鴨、地瓜乾等農特產品備受遊客青睞。現在,很多村民還種起了生態水果,均是供不應求。

每逢節假日,常有幾百輛自駕遊車輛進入西邊村,給遊客當“導遊”成了村民的“副業”。西邊村茶山自然村40多戶200多名村民,經常給遊客引路、講解,端起了旅遊經濟的“飯碗”。

鏡洋鎮宣傳委員王潮說:“大化山是西邊村發展最大的‘靠山’,在鄉村振興中,百姓已經享受到了生態福利,西邊村將堅持‘生態立村、環境美村、產業富村’的理念,繼續守護好綠水青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