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你认为唐诗中最有意境的一首诗是什么?给你一种怎样的心绪?

写字那些事儿


我认为唐诗中最有意境的一首诗是白居易的应试诗:《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这是作者的应试作品,所以句句紧扣诗题。

前六句赋的是古草原,七、八句,写与古草原紧密相连的"送别"。

作者十多岁写的这首诗之所以成为经典,不单纯由于格律谨严,符合应试诗的要求。更主要的是,他写得自然而生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联,对仗工稳而又一气贯注,显得非常活泼,充分发挥了流水对的优点,它表现了草的顽强生命力,蔑视"野火"而"歌颂春风,具有深刻的寓意,意境极佳。


夕阳红155908541


在浩如烟海的唐诗中,有一首诗同时拥有四个题目,《代悲白头翁》又名 白头吟、代白头吟、白头翁咏。



清代贺裳的论述著作《载酒园诗话又编》 有这样的记载:《春江花月夜》其为名篇不待言,细观风度格调,则似刘希夷《白头吟》诸篇类也。

这话什么意思,就是被大家广为传颂的《春江花月夜》,如果不是抄袭,也是一部向刘希夷的《白头吟》致敬作品。


唐文宗太和年间的评论家郑处诲也在他的著作《明皇杂录》中言道:天宝中,刘希夷、王昌龄、张若虚、孟浩然、李白、杜甫,虽有文章盛名,俱流落不遇,恃才浮诞而然也。刘希夷的名字又赫然在列。

他才华横溢,二十岁时就写下了传世之作《代悲白头翁》,这首诗感伤却不颓废,清丽婉转,曲尽其妙。


其中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两句,他的舅舅初唐大诗人宋之问欲据为己有,刘希夷不同意,宋之问竟遣人用土囊将刘希夷压死了。



天妒英才,让人嘘唏不已。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充满传奇色彩的唐诗名篇。

代悲白头翁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花近高楼1


题主,你好,你能问这个问题,说明你也是热爱诗词的同道中人,而且对古诗词必然有自己的鉴赏力。我这边与你分享一首我一直以来都特别喜欢的唐诗,希望你能够喜欢。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首诗是唐朝诗人韦应物的《滁州西涧》,它是山水诗的名篇,也是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诗的字面意思大抵如下:我唯独怜爱生长在涧边的幽草,黄鹂在幽深的树丛中啼鸣。春潮夹带着暮雨流的湍急,惟有无人的小船横向江心。

韦应物的山水诗总体风格“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这首诗作于诗人出任滁州刺史期间,主要是写诗人春游西涧赏景和晚雨野渡所见。韦应物以情写意,借景抒意,写自己喜爱与不喜爱的景物,说自己合意与不合意的情事,虽不直抒胸臆,但其胸襟恬淡,情怀忧伤,却自然流露出来。

诗的前两句,在春天繁荣景物中,诗人独爱自甘寂寞的涧边幽草,而无意于深树上鸣声诱人的黄莺儿,置之陪衬,以相比照。幽草安贫守节,黄鹂居高媚时,其喻仕宦世态,寓意显然,清楚地表露出诗人恬淡的胸襟。后两句,晚潮加上春雨,水势更急。而郊野渡口,本来行人无多,此刻更其无人。因此,连船夫也不在了,只见空空的渡船自在漂浮,悠然漠然。水急舟横,由于渡口在郊野,无人问津。倘使在要津,则傍晚雨中潮涨,正是渡船大用之时,不能悠然空泊了。所以在这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里,蕴含了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在前、后两句中,诗人都用了对比手法,并用“独怜”、“急”、“横”这样醒目的字眼加以强调。应当是有引人思索的用意的。

由此来看,这首诗是有寄托,那么诗人为什么有这样的寄托呐?

在中唐前期,韦应物是个洁身自好的诗人,也是个关心民生疾苦的好官。在仕宦生涯中,他曾“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常常处于进仕退隐的矛盾之中。他为中唐政治敝败而忧虑,为百姓生活贫困而内疚,有志改革而无力,思欲退隐而不能,进退两为难,只好不进不退,任其自然。庄子有云“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韦应物对此深有体会,也曾明确说自己是“扁舟不系与心同”,表示自己虽怀知者之忧,但自愧无能,因而仕宦如同遨游,悠然无所作为。其实,《滁州西涧》就是抒发这样矛盾无奈的处境和心情。思欲归隐,故独怜幽草;无所作为,恰同水急舟横。诗中透露出诗人恬淡的胸襟和忧伤的情怀。

这首诗单单从文字上来看,诗人通过质朴自然的手法白描了一幅古雅闲淡的山水画,真而不朴。可深入了解到诗人的处境,将自己的情绪代入进去,又能感受到诗人高尚的情操和对社会的责任感。所以这首诗一直都是我最喜欢的唐诗之一,在这里发出来,与广大同好共享。


读书小儿郎


我认为唐诗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最有意境,让我爱不释手。此诗沿用陈隋乐府旧题,运用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以月为主体,以江为场景,描绘了一幅幽美邈远、惝恍迷离的春江月夜图,抒写了游子思妇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以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表现了一种迥绝的宇宙意识,创造了一个深沉、寥廓、宁静的境界。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

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 。

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

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




090909数字认证


引言:

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曾提出的诗歌美学观点:诗有三境,即"物境"、"情境"、"意境"。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心思而意会,再表以言传,方能情真意切。


主题观点

唐诗三百首中,如果在我心目中选择出一首最有意境的诗歌,我认为应该是王维的《秋夜独坐》。

主题论述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

欲知除老病,唯有学无生。

其中尤为欣赏颈联:"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大概我们都明白,"诗佛"王维在中国唐代也算一位著名诗人,为后世留下很多不朽的篇章。特别是在山水诗方面,几乎所有作品都脍炙人口。而这一首从通篇内容来看不算突出,但颈联意境之高远,完全可以与"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以及"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来媲美。


关于"田园生活",一万个人会有一万种美好的想象。这也就是浮躁不安的现代人,动不动就无病呻吟,吟几句不成体统的山水诗,就以为自己是真正的隐士,远离红尘喧嚣。但你有没有问过自己一个问题:在远离尘嚣的田园生活里,即便风景真的很优美,即便生活也很宽裕,但那种寂静和孤独真是你愿意承受的吗?



《终南别业》讲述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也许这是诗人短暂的洒脱,酒后一时的冲动和兴致,但我们是否换位思考,当你是诗人的话,独自在生活在大山深处。山中无历日,隔绝尘劳事的打扰,岁月带来孤独,你是否能够承受,所以田园有牧歌,同时也有悲歌,这就《秋夜独坐》的现实意义。


结论

综上所述,坐看云起时,虽然旷达洒脱,但是一种理想主义的闪现,而秋夜独坐才是诗人现实的写照,才是真实的诗佛一一一因为诗人首先是有情感的人!

再次感谢悟空小秘书平台!

【温馨提示】原创不易,敬请文友,多多支持,留言转发,评论交流,不喜勿喷!


兵法天下


有意境的唐诗有很多,这要看作者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若说豪迈奔放,桀骜不驯,只有李白的《将进酒》。而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达了作者的处世原则。

还有一首描写闺房雅趣的诗也很好:

《闺意》

昨夜洞房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这首诗是考生“朱庆馀“写给主考“张籍“,但其中意境非常有意思。





我不像坏小孩


我认为唐诗中最有意境的一首诗是: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描写了在一个白雪皑皑的江边,所有的山、鸟都绝了,只有一个披蓑戴笠的老翁不畏严寒在江心垂钓,给人的心情是孤独、寂寞、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的景象,心比雪的寒冷还要冷,同时也表达了渔翁的生活如此情高,生活如此孤僻。


珍惜53261796


1、【锦瑟】——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解析】:这首诗的作者是李商隐,中学课本学过,意境也相当不错。最经典的两句是——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凡是爱诗的人,无不乐道喜吟,堪称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讲解的一篇难诗,曾有人说,这首诗是写给令狐楚家一个叫锦瑟的侍女的爱情诗;有人说是睹物思人,写给故去的妻子王氏的悼亡诗;也有人认为中间四句诗可与瑟的适、怨、清、和四种声情相合,从而推断为描写音乐的咏物诗;此外还有影射政治、自叙诗歌创作等许多种说法。

对于这一首诗的创作意旨,历来说法不一。如果反观这首诗,以上哪一种说法都能说得通,爱情也行,爱国也可,追悼亡妻,自伤身世,思念待儿,统统说得通。为什么呢?因为有那个意境。也就是说,李商隐要表达的事物,从意境里都能找到痕迹。然而,往往易于找到痕迹又模棱两可的,都不是李商隐要表达的。

在这首诗里,我们可以看到,李商隐大量借用庄生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良田生烟等典故,采用比兴手法,运用联想与想象,把听觉的感受,转化为视觉形象,以片段意象的组合,创造朦胧的境界,从而借助可视可感的诗歌形象来传达其真挚浓烈而又幽约深曲的深思。

2、【鹧鸪天·代人赋】——辛弃疾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解析】:这首词是辛弃疾作品,在宋孝宗淳熙八年,辛弃疾遭遇佞臣弹劾,无奈之际,只得隐居江西上饶。这首词就是他在上饶写的。他被被弹劾解官后,落得逍遥自在,在带湖闲居的时候,写下了这首作品。最经典的两句是——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这首诗表达的意思是:一个秋后的落日里,辛弃疾看到寒鸦归巢,便勾起了他内心的一片思愁。池塘边上的柳树发出嫩绿的新芽,离愁别恨让人折磨,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是断不会相信,这世上还真有人伤心一夜就白头。离肠寸断,泪流难收。怀着相思之情,又一次登上了小红楼。明明知道乱山无数,遮断了远方的天空,可还是不由自主地靠在栏杆上,一直凝望而不能罢休。

可以看得出,这首诗写的是一个人送人归来之后,看到了眼前的一幕景色,内心里正处于无限思念和无限悲伤的境地。离别,总是令人伤感,总是令人依依不舍。而这样一种春景嫣然,春意盎然的景致,引起了内心是无限 温柔。

3、【蝶恋花】——王国维

阅尽天涯离别苦,不道归来,零落花如许。

花底相看无一语,绿窗春与天俱莫。

待把相思灯下诉,一缕新欢,旧恨千千缕。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解析】:这一首是国学大师王国维的作品。最经典的两句是——花底相看无一语,绿窗春与天俱莫。

话说光绪三十一年春天,长期奔走在外的王国维回到了家乡海宁。此时,王国维先生与夫人莫氏久别重逢,原本莫氏就体弱多病,见到王国维,面色更显憔悴,王国维不禁万分感伤。而这首词,就是此时而作。

这首词的意思是:行遍了天涯,看尽了人情,想不到在重回故地的时候,心上的故人已如花一样凋零。回忆当年与她花下别离,那时候相对无言,只有离愁别绪凝噎在胸间,而如今,绿窗青天如故,却已不是当时风景了。

这首诗表达的是,天涯离别之苦,时光流逝之悲,在夜阑灯下,细诉别后的相思。可是,一点点新的欢娱,又勾起了无穷的旧恨。三句更着力写迟暮的悲感。当日的别离,辜负了大好芳春,这千丝万缕的怨恨是无法消除的。这样的一种意境,让人心醉。

4、【木兰花】——纳兰容若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解析】:这首诗的作者是纳兰容若,很多人会把此诗当做相思别离的爱情诗来读,尤其是第一句,最为最经典,很多人简直都把这个当成爱情诗了,其实这首并非爱情诗,二是一首写给一位名叫叫顾贞观的朋友。

读这一首是,可以知道,这首诗是以女子的口吻控诉男子的薄情,从而表态与之决绝。一段感情,如果在人的心里分量足够重的话,那么无论他以后经历了哪些变故,初见的一刹那,永远是清晰难以忘怀的。而这个初见,就是初恋的美好记忆。一个女子被丈夫抛弃,心中充满着幽怨,心情也变得哀怨凄婉,屈曲缠绵,意境确实很美。

5、【题都城南庄】——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解析】:这首诗的作者是崔护,最经典的莫过于——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如果大家看过《太平广记》,对这首诗中的股市就不会陌生了。说的是崔护到长安参加进士考试落第后,在长安南郊偶遇一美丽的少女,次年清明节重访此女而不遇,于是在墙上题写此诗。意思是说,去年春天,就在这扇门里,姑娘脸庞,与桃花一样鲜艳。然而今日再来此地寻找,却不知姑娘已经去向了何处,此时只有桃花依旧,含笑怒放春风之中,人已不见。

由于崔护的这首诗,导致后人经常用人面桃花来形容女子的面容与桃花一样相辉映,多用于爱慕而不能再见的女子,因此产生了怅惘的心情。

6、【赠婢诗】——崔郊

公子王孙逐后尘,

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如海,

从此萧郎是路人。

【解析】:这首诗的作者叫崔郊,经典句子是——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这首诗也有一个故事,故事是这样的:大唐元和年间,秀才崔郊去姑妈家,看到姑妈有一婢女,生得姿容秀丽,后与崔郊互相爱恋,但这个婢女后来却被姑妈卖给了一个贵族子弟于侑。崔郊婢女念念不忘,思之如狂。这一年的寒食节,婢女偶尔外出郊游,正好与崔郊邂逅。崔郊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赠婢》。后来那个贵族子弟于侑看到此诗,便让崔郊把婢女领走,并且还传为诗坛佳话。

古人的思想境界是现在的人无法理解的,假如说张三与某女子相恋,但这女子在父母的教唆下,嫁给了李四,某一天张三和李四的妻子见面了,写了一首诗给李四妻子,李四要是看到了,估计得有杀了张三的心,而绝对不会像于侑那样,让张三把李四的媳妇领走。

自己所爱额人被夺,内心忧郁,但由于诗人的高度概括,便使它突破了个人悲欢离合的局限,反映了封建社会里由于门第悬殊所造成的爱情悲剧。诗的寓意颇深,表现手法却含而不露,怨而不怒,委婉曲折,可谓意境高远。

7、【节妇吟】——张籍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解析】:这首诗作者张籍,原题叫《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经典的就是最后两句。李师道是当时藩镇之一的平卢淄青节度使,又冠以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其权势炙手可热。中唐以后,藩镇割据,用各种手段,勾结、拉拢文人和中央官吏。而一些不得意的文人和官吏也往往去依附他们,韩愈曾作撰文婉转地加以劝阻。张籍是韩门大弟子,他的主张维护国家统一、反对藩镇割据分裂的立场一如其师。因此不为所动。这首诗便是一首为拒绝李师道的收买而写的名作。

其意思是:一个女子对一个男子说,你明知道我是一个有夫之妇,还要对我用情,为何还要勾引我?我虽知君不守礼法,然而又为你的情意所感,忍不住亲自把你赠给我的明珠系在红罗襦上。虽然你很厉害,但是我们是在不合适,我还是爱我的丈夫,我愿意与她同生死。可以看得出,这首诗词浅意深,言在意外,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政治立场。诗词间情理真挚,心理描写细致入微,委婉曲折而动人。这跟现在的男女恋爱差不多,男的追求女的,女的先把男的夸了一番,然后话锋一转,我配不上你,咱们还是分手吧。

8、【鹧鸪天】——晏几道

醉拍春衫惜旧香,

天将离恨恼疏狂。

年年陌上生秋草,

日日楼中到夕阳。

云渺渺,水茫茫,

征人归路许多长。

相思本是无凭语,

莫向花笺费泪行。

【解析】:这首诗是晏几道所作,其中最经典的两句是——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这首诗意思是,借着醉意拍春衫,回想着,旧日春衫上的香。天将离愁与别恨,折磨我这疏狂人。路上年年生秋草,楼中日日进夕阳。登楼望;云渺渺,水茫茫。征人归路在哪方。相思话语无诉处,又何必,写在信纸上,费了泪千行。

读这首诗,可以想象,晏几道又做了一场梦。梦中,有你,没有意外。

梦醒后,楼台依旧高锁,帘幕依旧低垂,原来你已经离开,这个要提醒自己多次的伤害。迎风而立,借着醺醺的醉意轻拍春衫仿佛还可以闻到你身上的旧香,眼前顿时浮现出了你的一颦一笑,一歌一舞,和那举手投足间的温柔,只不过,微风吹过,香散,人散,梦散。年年岁岁的秋草在陌上衰而又生,唯见欲坠之斜阳,日日在楼中陪我度过那言不尽的凄苦与哀愁。然而云渺渺,水茫茫,这种日子要过多久,我们相见之期又在哪。可相思本为无凭语,还是不要在花笺上枉费泪行。相信,明月在,彩云定归。意境实在是美不胜收。

9、【离思】——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解析】:很多人会误以为这首诗的作者是李商隐,其实是元稹。全诗四句都非常经典。意思是说,曾经到临过沧海,别处的水就不足为顾;除了巫山,别处的云便不称其为云。仓促地由花丛中走过,懒得回头顾盼;这缘由,一半是因为修道人的清心寡欲,一半是因为曾经拥有过的你。

这首诗以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隐喻爱情之深广笃厚,见过大海、巫山,别处的水和云就难以看上眼了,除了诗人所念、钟爱的女子,再也没有能使我动情的女子了。特别是头两句,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主人公对已经失去的心上人的深深恋情。它接连用水、用云、用花比人,写得曲折委婉,含而不露,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10、【皂罗袍】——汤显祖

原来是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

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解析】:这一首已经不是诗了,也不是词,而是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牡丹亭》,经典句子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这一曲是女主人公杜丽娘在游园时所唱曲子: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恁般景致,我老爷和奶奶,再不提起。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是最脍炙人口的句子,意为大好春光,美丽景色无人欣赏,有负苍天;这令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的事又在哪一家呢?奈何天就是有负苍天。谁家院就是谁家的庭院。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这两句用了谢灵运诗中: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的句意。有异曲同工之处,已经也非常独到。可见,意境的在诗词曲之间化用,也是非常精妙的。


99常大凡


唐诗是中国文学史上最绚烂的篇章,是闪烁在中华古典文学浩渺苍穹上的熠熠繁星。唐诗中有意境的作品更是层出不穷,数不胜数。今天就拿出其中一篇,跟各位喜爱诗词的朋友共赏。

江雪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是号称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唐代诗人柳宗元被贬永州时所写的一首五言绝句。

这首诗构思之精妙,意境之深远可以说是唐诗中的经典之作。作者采用素描的手法首先给我们展现出一个寂寥冷清的广阔浩渺的大背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也给读者设下了一个疑问,为什么会这样人迹罕见,甚至连一只鸟都没有呢?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环境呢?然后作者大笔一挥在这个广阔背景上点了一点。“孤舟蓑笠翁”孤独的小船上一个头戴蓑笠身穿蓑衣的渔翁。“独钓寒江雪”最后一句“独钓”进一步完善了老渔翁的钓鱼形象,“寒、雪”字点出了当时特定的环境,解开了前两句的疑问。怪不得“千山”“万径”沉寂得看不见一只鸟,一个人,原来是大雪封山。至此一幅孤寂清冷的寒江独钓图跃然纸上,生动鲜活,意境全开。这样寒冷的大雪天应该是“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呀!要不怎么会千山万径没有一人一鸟呢?连鸟都躲在窝里不出来,老渔翁怎么在江雪中独钓呢?他不怕冷吗?生活所迫吗?言尽而意未尽。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猜测想象空间。

这首诗最大的特点就是语言凝练,通俗易懂,短短20个字便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一幅意境悠远的寒江独钓图。可谓一字千金,每个字都恰到好处地发挥了独到的作用。把炼字的精妙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中“千山,万径,”与“孤舟,独钓”强烈对比映衬出老渔翁的孤独无助。“绝、灭、寒、雪”突出了环境的艰险,表现出老渔翁在恶劣的环境中顶风冒雪不畏严寒的顽强意志。其实这又何尝不是作者自身的写照,老渔翁所处的环境不正是作者自身的处境吗?





一棵小草827


菩萨蛮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这首词相传为李白所作。宋释文莹《湘山野录》卷上解释说,"此词不知何人写在鼎州(今湖南常德市)沧水驿楼,复不知何人所撰。魏道辅泰见而爱之。后至长沙,得古集于子宣(曾布)内翰家,乃知李白所作。"本词表现一游子看到傍晚的景色后引起的思乡之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词中有比较细致的心理描写,且通篇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语言精练,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摘自唐宋词名篇鉴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