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吴琚的书法好在哪里?

影影圈圈


说起吴琚这个人,估计有些人会陌生,吴琚是宋高宗宪圣皇后的侄子,世称“吴七郡王”,在谈论吴琚的书法之前,我们先了解下整个宋代时期的书法,不同于唐代的法度森严,宋代更注重书法的意趣,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其中“苏黄米蔡”宋四家堪称一代书法大家,言归正传吧,吴琚的书法好在哪里呢?



吴琚的书法开创“米书”新面貌,

吴琚,字居父,号云壑,他善工诗词,我们都知道“唐诗宋词”在唐宋两代是非常著名的,可以这么认为一个善工诗词的人书法水平也不会很低,而且用诗词来作书,别有一番意味,也显示了书法家的艺术素养,


当然了,吴琚不只是单纯的会作诗作词而已,他的书法的确有一定的造诣,其书取法米芾,米芾书法可是有“八面出锋”之誉,用笔俊迈,俗话说“书学者取法于谁,必受其影响”,这也是古人学习书法的一种方向,取法乎上,米芾的书法造诣可是直追“二王”的,



所以说吴琚书法也颇重法度,恪守晋法,米芾深得“二王”笔意,吴琚便也深得“二王”笔意,当然了,更多是深得“米芾”笔法精髓,只不过吴琚书法没有“八面出锋”,而是略显温文尔雅,其书笔法不过分用险,结构紧敛含蓄,其代表作《神物登天七绝诗》气势往来自然生动,通篇气势潇洒淳雅,所以说吴琚书法即得米芾神韵,又自成一格,


诗夜城主


吴琚,字居父,开封人。他是宋高宗吴皇后的侄子,他的母亲还是秦桧的长孙女,“我骄傲了吗?”换做任何一个人都可能会骄傲。但是吴琚不一样,他很忌讳别人说起他的这层背景,为此他接人待物谦谦有礼,非常爱惜自己声誉而顾忌裙带之密,是一个有着道德自律精神和善良恻隐襟怀的君子。

吴琚《杂诗帖》

但吴琚的书法成就还真的是沾了这层裙带的光了,因为这层关系,他有机会进入内府看到各种收藏的名家法帖。而宋高宗又是书法高手,对他免不了有所指点,别忘了赵孟頫一开始就是学习宋高宗的书法的,甚至连吴皇后都是书法高手。生长在这样的环境里,再加上酷爱书法,不成功都难啊。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吴琚的书法好在哪里的话,可以这样称他“南宋的米芾”。他的书法如果不署名,跟米芾的字放在一起,一般人是根本辨认不出来的。他是米芾书法的坚定追随者,董其昌对吴琚的评价是“书似米元章,而俊俏过之”。

吴琚《寿父贴》

这幅《寿父贴》行笔非常自然流畅,结体用笔与米芾非常相似,而且不但形似还神似。清安岐在《墨源汇观》里说:“初视之以为米书,见款始知为云壑得意书”。由此可见吴琚对米芾的功夫真的是用到家了。

吴琚《急足帖》

清代王文治跋此帖云:“董思翁云,学米书惟吴琚绝肖。黄华、樗寮,一支半节,虽虎儿亦不似也”。说吴琚学米芾是最像的,甚至比米芾的儿子米友仁还像。

但如果仔细看的话,吴琚和米芾的字还是有区别的,可能是性格使然,吴琚谨慎的性格使得他的作品少了一点米芾的那种桀骜不驯和肆意纵横的气势。不过历史当中他学米芾绝对属于登堂入室之人了。

我是翰墨今香,专注传统文化,关注我获取更多资讯。


翰墨今香


宋代书家吴琚,今河南开封人,字居父,号云壑,位少师,世称吴七郡王,宪圣慈烈皇后侄,庆元间以镇安节度使留守建康,每天临手钟繇与二王书帖。其大字极工,字画类米芾,

京口北固〔天下第一山〕六大字额,气势磅礴,为吴琚所书。

董其昌评价“琚书自米南宫外,一步不窥,”又云“琚书似米元章,而峻峭过之,”

善画墨竹坡石,品自不俗。

从书史记载,其书画皆善,因一生喜米而趋米体,又似而洒脱意气有浓,融入了自己的刷笔之意,过分的气势,又失米芾之晋韵。有其态势,而无其韵致,故后世称峻力有过之硬气,有伤观感,对于米芾的书意,几分晋韵几分唐饬一分独一笔,刷意气,其刷笔之锋,中与侧与揉进反出,而有些笔画之刷,非普通直刷,而是顺势或逆势,欲抑却扬,左右之势,上下之姿,四面都是一种气息酝酿,而具体如何笔驰,自有米芾性情之刹那间顺其自然。同时为了避免类似意气,而米芾学习了二王之流变,故于点画中有反撩之笔画,有势之反捺,有晋韵畅然捺。显得有驻有驰,有柔美中兼劲力。

才有得以字有韵致之姿态。字散简又敛,字密有见疏影。一味峭,仅显势无韵,吴琚书法有此瑕疵。


狂喜淡墨a


吴琚的书法亦步亦趋的模仿米芾,在米芾的阴影之下,从没有人推崇他“米芾再生”或者“米芾第二”。

这就是艺术的残忍之处。

即便今天,能像吴琚学米芾学的那么到位的也是凤毛麟角,但是人们只记住了米芾,却很少有人知道吴琚。

所以学习书法既要“入古”,还要能“出新”。何其难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