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 滇藏線,如此撩人!你想去嗎?

滇藏公路,起於雲南省大理市下關鎮美登大橋(新橋),經大理鎮(大理古城)、洱源縣、劍川縣、麗江市(玉龍縣)、香格里拉市、德欽縣,西藏芒康縣木許、曲孜卡,止於芒康縣縣城江卡村。

滇藏線,如此撩人!你想去嗎?

全長約710公里,其中,雲南段555公里,西藏段155公里。滇藏公路始建於1950年,於1976年7月6日全線通車,1988年併入國道214線,現稱為214國道雲南大理至西藏芒康段。滇藏公路是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家經濟薄弱條件下,建設邊疆,建設西藏的重要標誌之一,也是我國在複雜地質氣候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實踐。

它對滇藏沿線的經濟發展,密切西南地區與西藏的聯繫做出了歷史性貢獻。

滇藏線,如此撩人!你想去嗎?

暖風拂過千年關

雲南多四面環山的壩子,是雲南最普遍的地貌形態,也是物產豐富和人類的聚居地。壩子與外界的陸地聯繫少有翻山越嶺,而主要依賴於穿越壑谷關口和山埡口的道路。

滇藏線,如此撩人!你想去嗎?

下關,位於大理盆地西南關隘口而名。大氣環流,暖溼氣流沿關東拂,常有風起,故稱“風城”。

雲嶺橫斷,關隘鉗制,位置突出,自成滇西交通樞紐和人員物資集散地,曾為千年古道“蜀 身毒 道”(南方絲綢路),雲南茶馬古道的主要節點,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今天依然是滇西政治、經濟、交通中心,大理州、市兩級政府的所在地。

滇藏線,如此撩人!你想去嗎?

關隘口也是洱海的出水口,西洱河河水西去瀾滄江,亦是唐代兩次天寶之戰的天然屏障。滇藏公路的起點就位於橫跨西洱河的美登大橋。

滇藏線,如此撩人!你想去嗎?

關注滇藏線,瞭解歷史上雲南與西藏,與東南亞,與中原的關係很有意義。位於滇藏公路起點的大理州博物館是好去處。

滇藏線,如此撩人!你想去嗎?

龍尾關,下關的古城池,位於西洱河北岸,蒼山東南山麓,唐開元二十九年興建。風雨千年,朝朝暮暮,龍尾關遺址,太和城遺址,大唐天寶戰士冢,將軍廟,佛圖寺塔等分佈在下關的文物古蹟是大理歷史的共同見證。

滇藏線,如此撩人!你想去嗎?

下關在洱海最南端。登高團山上,可通視整個大理壩子,一眼望去,青翠的蒼山在左,綠色的壩子在中,湛藍的洱海在右,壯闊大氣。

滇藏線,如此撩人!你想去嗎?

歷史變遷,人類流動遷徙,使下關成為漢、白、彝、回等13個民族的聚居地。千百年來,各民族文化共融,和睦團結。

滇藏線,如此撩人!你想去嗎?

下關吊草村及附近的彝族女服飾別豎一幟。

女服飾分常裝和貴族裝。常裝主要於日常,紅綠配搭,刺繡圍腰,頭系紅花巾。

滇藏線,如此撩人!你想去嗎?

貴族裝則於節慶聚會場合,是古老彝族王室部落雍容華貴服飾的展現。

滇藏線,如此撩人!你想去嗎?

貴族裝也略有差別,大致還是頭插山茶花,帽冠傲嬌仰翹,衣褲圍腰滿繡紅花綠葉,腳踩精美的繡花鞋。一襲豔濃妝,上下飛花紅,端莊又豔麗。

滇藏線,如此撩人!你想去嗎?

下關南部山區彝族分支多,服飾都以象徵土地的黑,藍天的藍,火焰的紅為基色調。不同的服飾、歌舞和語言文化展現出悠久的部族史。

滇藏線,如此撩人!你想去嗎?

鮮為人知的太邑鄉還是紅河的正源,龍虎山流水蜿蜒雲南、越南1280公里匯入南海。

①公路:北線,滇藏公路(214國道),G5611大麗高速,G348大武高速,大麗一級公路,西環路,環海路。東線,G56昆大高速,G5612大永高速,320國道,X83省道,環城路。南線,214國道,X224省道,大臨高速(在建)。西線,G56大保高速,320國道。
②鐵路:昆大鐵路(D),大麗鐵路(D),大臨鐵路(在建),大瑞鐵路(在建)。
③航空:荒草壩機場。

大理:古今追逐“理想國”

大理歷史蒼黃翻覆,透過歷史的每一道光芒,都在折射出與大理地理資源相關的影子,都認為大理山清水秀,溫暖溼潤,物產豐富,宜人宜居,是他們追逐的“理想國”,而紛爭,而興衰。千百年來,大理繾綣了古今南來北往人。

下關風、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勾勒出詩意般的黛水山色。明媚和清朗,色塊和線條,奇花和瑤草,蝶舞和鶯飛,田園和民居,故國和古都,民俗風情和妙香梵音……,你儂我儂,忒煞情多。

600餘平方公里的大理壩子,其富饒得益於肥沃的土地,豐富的水資源,溫暖溼潤的獨特氣候。

滇藏線,如此撩人!你想去嗎?

大理城源遠流長,有唐代天寶年間羊苴咩城和明朝洪武1382年興建歷史。

古城南城門樓是至今保存最完整的建築之一,它佇立在蒼洱之間的大理壩子中央,每天迎來朝陽,送走晚霞,昭告這妙香佛國,文獻之邦,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滇藏線,如此撩人!你想去嗎?

大理是西南六朝古都和南詔國的故都,疆域廣至滇黔川西南和東南亞,被譽為“8-12世紀東南亞第一大古都,中華六朝名都,千年國際陸港”。

滇藏線,如此撩人!你想去嗎?

大理城面積僅3平方公里,而古都城要素齊全。護城河四面繞牆,東有洱海門,南有雙鶴門,西有蒼山門,北有三塔門,五華樓、文獻樓南北相望。九街十八巷,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寺廟、教堂、書院、祠堂、府邸點綴其間。

滇藏線,如此撩人!你想去嗎?

四季,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對太多的大理人來說是淺淡的概念。或許,常年棲身於藍天,陽光,雲樹,燦爛之下,他們更關心的是雲捲雲舒,花開花落,日日復月月。

本就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旱雨兩季,蒼山洱海的局地環流又成就了“天然空調”,如此美妙,何必傷春悲秋,寒冬酷夏。

滇藏線,如此撩人!你想去嗎?

溫暖溼潤的局部氣候,豐富的水資源和富含有機成分的土壤,奠定了大理壩子一年四季不間歇進行多樣化種植的基礎,呈現出“南菜北糧”格局。古城牆外花田農莊,莫殘溪南北蔬菜瓜果,向陽溪南北稻穀滿倉。

公元824年南詔王勸豐祐為揚佛法,鎮澤國,歷時八年興建崇聖寺三塔。幾經千年風雨,塔前多了滇藏公路,其它依舊還是徐霞客描述的那樣,“三塔鼎立,諾四旁皆高松參天。”,“雨珠觀音殿,乃立像,鑄銅而成者,高三丈”。

喜洲鎮,“粑粑”好吃,其歷史更為精彩。它是大理文化的發祥地之一,以各個歷史時期精美的白族民居建築群著名,白牆青瓦,精描素繪,門樓照壁,自成特色。

滇藏線,如此撩人!你想去嗎?

喜洲的“海舌”是大自然造就高原斷陷湖泊洱海時的“佳作”,形似舌頭而名。地形奇特,民間傳說也就多於科學詮釋,似乎真是神仙伸著舌頭品味洱海?

清澈時甘甜,稻黃時清香,塵染的時候苦澀?倒是海舌見證了近年來洱海的重錘整治,湖水的更清更甜。

滇藏線,如此撩人!你想去嗎?

喜洲的周城村是“一青樹,一照壁,一戲樓”白族村落特點的典型。除了蝴蝶泉和扎染技藝,還有古街巷,古民居,古集市,古戲臺,更有意義的是周城服飾還是眾多白族服飾的代表,也是大理日常普遍穿著白族服裝的地方。

滇藏線,如此撩人!你想去嗎?

挖色鎮在洱海東岸,與喜洲鎮隔水相望,其文物的發掘出土,把大理歷史往前推到新石器時代。挖色的人文歷史悠久,自然景觀亦不遜色,尤其孤島小普陀,如萬傾碧藍中的一方印章,亦也稱海印。

滇藏線,如此撩人!你想去嗎?

雙廊鎮位於洱海東北,遠可攬蒼山俊秀,近可觀洱海碧藍,半島前出環繞南詔風情島,景色可人。

滇藏線,如此撩人!你想去嗎?

上關,西靠蒼山,東接洱海,正面狹窄,天然的防禦關隘。只是流年匆匆,硝煙散盡,除了縱越上關村的滇藏公路線條清晰,殘缺的古城牆還依稀可見,傳說中的那朵美麗的上關花早已綻開在了人們的心中。

滇藏線,如此撩人!你想去嗎?

“本主”崇拜是白族突出的自然崇拜現象。他們相信每個自然村都在受自己認定的“本主神”保護。於是,一村一廟,一年一會,古今傳承。有趣地是本主會並不是“莊重嚴肅”的場面,而是娛神與娛人共融,既是祭祀行為,又是人與人,人與神同樂的年度聚會。

滇藏線,如此撩人!你想去嗎?

“繞三靈”把本主崇拜推向高級形式,是整個白民族的集體行為。既祭祀共同認定的神靈,又融合歌舞,集市,娛樂於其中,被認定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繞”即是圍繞神靈對歌跳舞,娛人又娛神。農曆四月二十三,四面八方,不約而同,結隊步行,逢人美語吉言,一路祭拜祈福,鬥歌鬥舞,箇中滋味,心知道。

滇藏線,如此撩人!你想去嗎?

“繞三靈”共三天,圍繞滇藏線為主幹線進行。第一天繞第一靈“佛都”,也就是崇聖寺三塔。

滇藏線,如此撩人!你想去嗎?

第二天穿越大理壩子來到喜洲鎮慶洞村,繞第二靈慶洞村本主廟“神都”。

滇藏線,如此撩人!你想去嗎?

第三天穿過喜洲古鎮來到洱海邊的金圭寺村本主廟繞第三靈“仙都”。

滇藏線,如此撩人!你想去嗎?

“阿小妹,山歌唱到你家門,唱到嘛天黑不開門。山上的雀雀都笑我,當真不把哥當人,氣呀嘛氣死人……”。

對歌,是“繞三靈”的重要內容,白族音調,隨興填詞,盡情表達心中的喜怒哀樂,尤其是年少時候的那些心心念念。

燃“裱”,祭祀觀音菩薩和本主的場合常見。“裱”是託民間先生在紅黃草紙上為祭拜人代寫的“心願”,而後,摺疊成方盒狀並封口加印,以示莊重。

如同一封“求福信”,求財,求子,求平安,有求則書。祭拜時隨香蠟燃燒給各路神仙,祈求福報,結果如何,心安亦是。

滇藏線,如此撩人!你想去嗎?

小小木魚聲,輕輕誦經音,一曲一心願,聲聲寄相思。這樣的吟誦場景每每重大宗教節慶活動都會出現,這也是大理白族文化的一道風景。

滇藏線,如此撩人!你想去嗎?

大理洞經古樂,始於唐宋南詔時期。是一種集道教音樂,宮廷音樂,儒教音樂優長於一體的獨特民族民間音樂,多見於周城、喜洲、大理古城等鄉鎮節慶聚會時演奏。大理作為洞經古樂的發祥地,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洞經古樂民間藝術之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