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4 不研究书画史的书画学习,是否如同盲人摸象,自以为是?

不研究书画史的书画学习,是否如同盲人摸象,自以为是?

吴昌硕《紫藤》

早上看到书画学习群里学生发上来的作品,觉得高兴。通过一年的学习,同学们真的进步特别大。看到大家画的花鸟画作品,格调清新,设色淡雅,笔墨很有内涵和内韵,整体感觉都不俗气。

当代有很多画大写意的人,因笔墨功夫不过关,画出来的作品,要么显得荒率,要么显得粗俗。不管我们是什么风格,无论是书法也好,绘画也好,有一个标准一定不能丢掉,那就是清雅。一定要有一种特别雅的东西在里面。

不研究书画史的书画学习,是否如同盲人摸象,自以为是?

齐白石《红鹤》立轴

因为看到大家最近画花鸟的整体风格,觉得有点小清新,清清朗朗,疏疏淡淡的那种感觉,让我想起这个海上的任颐,任伯年。任颐呢,其实是海派非常有影响的一位大家,他应该比吴昌硕大四岁吧,他去世的比较早,大约可能活了五十六岁,不到六十岁就去世了,但他是海上的一个重镇。无论是花鸟还是人物,都达到了很高的高度,就是格调很高。包括后来的吴昌硕啊,齐白石啊,都受他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不研究书画史的书画学习,是否如同盲人摸象,自以为是?

任伯年作品

说到这,就让我想起我们在学习书画艺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取法。刚才说画画一定不能俗了。其实就是你的书画作品俗与不俗,能不能达到一个很高的高度,在画的格调境界上能够清雅卓绝、迥异独立,取法很重要。所以,你看,我们一定要知道我笔下目前画的这些东西,和书画史上经典当中的这些大家们相比,与谁的风格比较接近,那么我们就可以学习他,临摹他,研究他,这就是取法。

同样都是学习和取法,但在这个里面一定要有一种意识,就是“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也就是说,我们一定要取法整个书画史上那些经典的作品,高格调、高境界的作品,这样呢,即使我们不能达到经典那样的高度,至少能够达到中等的一个水平。但如果我们取法就取法的是中等水平的话,我们又达不到人家那个中等水平的高度,那么我们就只能得乎其下,层次很低了。

不研究书画史的书画学习,是否如同盲人摸象,自以为是?

任伯年 《鹤寿》 立轴 纸本

还有一条就是,为什么一直跟大家强调,学习书画艺术一定要读本书画史。还曾开玩笑说过,不研究书画史的书画学习,都是耍流氓。

为什么这么说,说白了,书画史就是以历朝历代书画艺术中的经典作品穿针引线穿起来的,不学书画史,你怎么能知道整个书画史上有哪些经典作品呢,如果都不知道整个书画史上有哪些经典作品,你又怎么可能能够画出经典作品呢,这是很难想象的。就如同你都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在哪里,你的方向在哪里,你只能是东一头西一头的乱撞,偶尔瞎猫碰到死耗子,即使到了你的目的地了你都不知道,然后转悠转悠就离开了,这就是很盲目。所以,我强调必须得学习书画史,通过研究书画史,知道书画史上的经典作品有哪些,经典的大家有哪些,可能就会事半功倍。

不研究书画史的书画学习,是否如同盲人摸象,自以为是?

陈淳松鹤图

如果我们对书画史有了解,知道书画史上的经典大家都有哪些,我们再看吴昌硕,再看齐白石的时候就会知道,他们都受过这个任伯年的影响;我们再看任伯年很多作品的时候就会认识到,任伯年的这些人物画其实都受了明代有一个叫陈老莲的影响。那么,这就是不断地追根溯源,就是不断的往源头上走,就把你书画艺术的眼光啊、格调啊,慢慢提高起来了,这就是取法乎上。

不研究书画史的书画学习,是否如同盲人摸象,自以为是?

陈洪绶作品

那么说到陈老莲,因为都是姓陈,我们又都是学花鸟画的,我们可能还会想到另外一个人,也是在明代,就是陈淳、陈白阳。他的花鸟画的格调也很高,包括吴昌硕也好,还是齐白石,他们的花鸟画都受到陈白阳的影响。顺这个脉再往下来,包括扬州八怪当中还有一个叫李鳝的,也就是李复堂,江苏南通人。那么这些人在花鸟画上都是一脉相承的,从陈淳到李鳝,再到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整个花鸟画的写意精神、笔墨语言都是有传承衣钵关系的。所以通过书画史的学习,你就知道自己的作品更接近于哪家哪派,要学习的话应该怎么学,先学谁,后学谁,你才是这一个脉上的东西。脉很重要,不是正脉,难得正果。所以,你只有知道了经典长得什么样子,才有可能有一天把经典画出来。

当然上面说的这些,都是从学习书画艺术的方式方法,怎么能够让自己的作品通过这种对经典的继承,对书画史上这些真正大师级人物的学习,使我们的作品和笔墨不俗气。这些还都是学习方法和技法的层面,技永远不可能超过道,“技近乎道”,但不能超越道。

图文源自网络,仅供学习参考,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处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