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他是民国顶级书法大家,齐白石和启功都对其推崇备至,敬重有加

他是民国顶级书法大家,齐白石和启功都对其推崇备至,敬重有加

张伯英


张伯英(1871-1949),字勺圃、一字少溥,谱名启让、别署云龙山民、榆庄老农,晚号东涯老人、老勺、勺叟。室名远山楼,小来禽馆。江苏铜山人,清代光绪朝时举人。著名收藏家、书法家、金石鉴赏家、诗人、学者。

张伯英一生酷爱书法,早年从颜体入手,再学魏碑,卓然成家。张伯英秉承传统,又植根汉魂而化以苏、黄,笔力凝重,楷书结构紧敛而不拘谨,字体规整端正而有洒脱之致,用笔方圆兼备,宽博雄放,紧凑严密。行书朴质秀逸,古拙自然,有夺人之效应。行草书亦能见其刚劲风骨。深厚功力出之于传统,行之于独创。遂以彭城书体名于当世,为彭城书派接武前贤之盟主。

他是民国顶级书法大家,齐白石和启功都对其推崇备至,敬重有加

德风堂考藏张伯英书法作品欣赏


当年张伯英每日临写龙门造像之精品,书写若干则札为一束,放置床下。家人建议出售,伯英坚称不可。后来北邙魏志出土愈多,精美又过于龙门,伯英又终日摹写。因其书碑之名远播,求写墓志者络绎不绝,市场上多有伯英所书墓志拓本。启功于厂肆得见,初以为乃新出土之物,见得款字,方知乃伯英所书,大为钦服, 不禁赞之曰:“可见北朝书家的八法之妙,已融于先生指间矣。”并拜其门下,得其真传,亦成一代大家。

2001年,89岁的启功撰文回忆张伯英时说“先生仙逝已50余年,追忆教言,尤有理解未足处,其愚钝可惭,而求教未足,仰叩未尽为可深惜也!”,先生之言道出了师生之间的教诲之情。2004年启功先生还为徐州“张伯英纪念馆”题写馆名。

关于张伯英的书法造诣,启功曾评级之曰:“点画沉着,使转雄强,楹联大字,如在便笺之上,殊不见有意用力处。始警勺翁于书艺之功,如熔铜铸鼎,只在指腕之间,而莫知其力如何运化至于斯境矣。”

张伯英去世后齐白石挽诗一首,其诗为“写作妙如神,前身有宿因。空悲先生去,来者復何人?”其中“前身有宿因”用一句道出两人的关系,另“来者復何人”也说出齐白石对张伯英的崇敬。

张伯英1949年元月去世后葬于北京香山脚下,1992年迁葬于金山陵园,其碑阴镌刻着齐白石大师哀悼张伯英的诗句。巧合的是,2013年齐白石大师移灵,也将墓地迁到了金山陵园,这对儿师生这一次在是在万安山聚首,这也验证了大师诗里那句“前身有宿因”了!

他是民国顶级书法大家,齐白石和启功都对其推崇备至,敬重有加

德风堂画廊长期购销于右任、石鲁、黄胄、何海霞、刘自椟等名家书画作品,名人字画定制(带视频或作者本人与作品的合影),帮您免费鉴定字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