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公孙衍做过秦国大良造,为什么后来一生的政治生涯都在反秦、抗秦?

一夜黄花


什么大良造?

什么是大良造?大良造,是大上造之良者。掌握军政大权,是当时秦国最高的官职。后期秦惠文王改革官职,位列二十等军功爵制的第十六位。不过在此之前,大良造还是秦国最高的官职,公孙衍的前列就是带领秦国走向富强的商鞅。

公孙衍的生平?

公孙衍活动的时期,秦国在秦惠文王嬴驷的统治之下。他是战国时期的魏国人,曾经在魏国当过官,任犀首之官,所以当时人都称呼他叫“犀首”,秦国当时的相国张仪就称呼公孙衍“犀首”以尊敬、亦是挖苦。

公孙衍作为当时纵横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诸国合纵,与张仪曾是官僚同事,但更多的是敌国对手。

河西之殇

公孙衍是魏国人,在游仕秦国的时候,正逢秦国朝堂变化,商鞅被赐死,公孙衍凭借其才能得到秦惠文王嬴驷的信任,被接任为大良造,积极谋划,向魏国发起攻击。由于商鞅变法,秦国日益强大。魏国与齐国的马陵之战,让魏国失去了庞涓、失去了精兵良将,根本抵挡不住秦国的强大攻势,只好割地求和。所割让的阴晋,位于两国交界之处,正好是公孙衍的家乡。

河西是秦魏两国之间非常重要的战略位置,中原是当时的商品集散地,控制着各国的粮食命脉,只有先攻占河西,才能进一步走向中原。之后,公孙衍再次率军进攻河西要塞,俘虏魏国主将龙贾,斩首八万。经此一役,秦国实际上占据了河西之地,魏国也将河西割让给秦国以求和。

离开秦国

魏惠王割让河西之后,找人重金贿赂公孙衍。公孙衍到底是魏国人,于心不忍。就向秦慧文提出,趁秦魏和好之机,进攻西面的游牧民族。这个时候,刚好张仪来到秦国,对就是那个一张嘴能怼天怼地怼死你的张仪。他告诉秦惠王,魏国四面受敌,正是伐魏的良机。公孙衍顾私利而忘公义。魏国有霸主的根基,缓过劲来秦国就很难对付了。

秦惠文王如梦初醒,立即起用张仪做客卿,公孙衍则自然而然的遭到排斥,不得不离开秦国,后来到魏国做了将军。

张仪曾对公孙衍说:你虽为秦臣,却是魏骨。

合纵抗秦

公孙衍到魏国后,魏国已经国力衰微,但以秦国为第一敌人,抗衡崛起中的秦国。公孙衍主导“五国相王”,成为东方合纵运动的开始,但是遭到了秦国和其他诸侯国的破坏,导致失败。之后又说服五个国家联合攻秦,联军攻到函谷关,被秦国一战而溃,“五国伐秦”宣告失败。公孙衍后来到韩国任相,更是被秦国打的大败,公孙衍无力回天。

为何抗秦、反秦?

1. 他曾在秦国担任要职,知道秦国正在崛起,已经有取代魏国成为天下霸主的能力,所以在发芽阶段一定要尽力打压;

2. 秦国攻占河西之地,是公孙衍的故乡,抗秦是为了能够魏国能够收复故土,自己继续是魏人,保留一份魏人的骄傲;

3. 受张仪的排挤,公孙衍先在秦国的庙堂经营,却被后来的张仪取而代之,也是为了心中报仇张仪,展现自己能力更强;

4. 张仪和公孙衍分别是连横和合纵的首倡者,在天下大势中搅动风云决一胜负为了青史留名。


不务斋


公孙衍是比较悲催的,长期都被人们认为是个小角色,事迹不为人知,因为《史记》和《战国策》等史书都记载苏秦和张仪互为政敌,分别是合纵、连横的倡始者,彼此关系相熟,却相互攻击,是同时代的棋逢对手。

直到1973年,长沙马王堆出土了《战国纵横家书》帛书,其中16章不见于任何史书,是失传已久的古佚书,根据其记载,苏秦死于公元前284年,张仪死于公元前310年,张仪在秦国为相时,苏秦还是个没有登上政坛的年轻人,张仪的对手应该是公孙衍。

仕秦攻魏

公孙衍的职业是纵横家,并且是主张合纵抗秦的纵横家,张仪则是主张连横亲秦的纵横家,而纵横家的目的是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博取政治权力,这就注定两人将激烈对立,然而在张仪入秦之前,公孙衍反而是秦国的顶级智囊。

公孙衍和张仪一样都是魏人,但纵横家一般都是没什么家国情怀,只信奉投机主义,哪国能够施展抱负,他们就去哪国,公孙衍和张仪都是如此。

公孙衍是魏国阴晋人,阴晋位于河西,正是秦魏两国争取的重点区域,在历史上有时属于秦国,有时属于魏国,所以生长在这里的人对国家归属感不是很强烈,毕竟指不定哪天就换了。

公孙衍头脑里也没有什么祖国的概念,没有任何资料记载他的生平,他第一次出现在史册是在秦惠文王杀商鞅之后,可以推测公孙衍是在商鞅变法时期看到秦国国力大振,继而西行,意欲一展抱负。

秦惠文王继位后很快就诛杀了商鞅,公孙衍应该在之前几年就在军界、政界声名鹊起,所以被任命为大良造,积极谋划进攻魏国。

由于商鞅变法,秦国正日益强大,反而是曾经强大的魏国东败于齐、西丧地于秦、南辱于楚,实力大为衰弱。年轻的秦惠文王志在夺回被魏国占据数十年的河西之地。

公元前333年,公孙衍率秦向魏国发起了进攻,攻占河西雕阴城,并有继续进兵的意图,魏国无奈求和,割让阴晋等地与秦国修好。

阴晋到手,秦国进入中原的通道开了一角,秦惠文王兴奋莫名,立即把"阴晋"这个带有魏国意味的名字,改为了带有秦国色彩的"宁秦"。

之后,公孙衍还曾进攻进攻河西要塞,俘虏魏国主将龙贾,斩首八万,占据整个河西之地,魏惠王便把河西地区割让给秦国,向秦国求和。

合纵仕魏

魏惠王割让河西之后,重金贿赂公孙衍,公孙衍拿人的手短,就建议秦惠文王与魏和好,先进攻西戎。

这个把柄很适时地被公孙衍的死敌张仪抓住了,这个时候张仪刚刚来到秦国,就向秦惠文王建议不能让魏国缓过这个四面受敌的危急时刻,公孙衍顾私利而忘公义,实属误国之举。

秦惠文王如梦初醒,立即起用张仪为客卿,公孙衍则遭到排斥,不得不离开秦国,到魏国做了将军。

在张仪的建议下,秦国接连打击魏国,魏国已经千疮百孔,国力严重衰退,无力独抗秦国,公孙衍于是开创了合纵之法,寻求列国联盟合纵。

公孙衍首先找齐国合纵打赵国,结果赵国被联军打得大败,合纵首尝胜果。

合纵的出现也引起了秦国的注意,张仪为此制定了连横的策略,极力破坏公孙衍的合纵,最为主要的就是防止齐楚魏,尤其是齐楚两个大国,对秦国是巨大的威胁,绝对不能让他们走到一起。

张仪亲自率兵攻打魏国,迫使魏国依附秦国,又与齐楚两国大臣相会,拉拢齐楚,成功地破解了三国合纵。

公孙衍继位转向拉拢韩、赵、燕、中山四国,发起了“五国相王”,五国互相承认对方称王。不料却遭到了齐、楚国等国的反对,秦国更是极力破坏,“五国相王”以失败而告终。

合纵再次失败后,魏国开始全面倒向秦国,罢免了支持合纵的惠施,以张仪为相。

秦国虽然在名义上免去了张仪的相职,但这只是名义上,身为魏相的张仪替秦国谋划,使得秦军可以直指中原,直接威胁各国。

秦惠文王跃跃欲试,很快派军跟齐国一教高下,结果大败,魏国内部亲齐势力抬头,齐楚要求驱逐张仪,连横遭受挫折。

前319年,张仪被逐回秦国,公孙衍成为魏相,再次拉拢合纵联军。

前318年,公孙衍说服诸侯,组织起魏、赵、韩、燕、楚五国联军,出兵攻打秦国。五国联军抵达函谷关后,秦军出兵迎战,联军谁也不卖力打仗,战争的结果并不出人意料,多国联军轻而易举地被击败了。

秦军随后追击,魏国损失很大,向秦国讲和,而没有讲和的赵国成了秦国的下一个目标,齐国也落井下石进攻赵国,赵国惨败,五国攻秦以失败告终。

不过公孙衍也不是一无所获,在战前他曾策反义渠部落,在函谷关战役的同时,义渠突然发难,出兵进攻秦国。

此时秦国的主力兵团都汇集到了函谷关,秦惠文王临时拼凑了一支军队迎战义渠军,结果被打得大败而还。在未来数十年里,秦国一直未能消灭义渠,直到宣太后色诱义渠王,才消灭义渠。

仕韩隐退

五国攻秦失败后,公孙衍不再受到信任,只得离开魏国,到韩国为相。

公孙衍在韩国又掀起合纵浪潮,此时魏相田文就是公孙衍推荐的,齐相田婴又是田文他老爹,合纵形势大好。

秦惠文王为此感到不安,发兵攻打韩国,韩国自然不是对手,其他盟国却也作壁上观,韩国惨败,公孙衍罢相,从此离开波澜壮阔的列国舞台。

总的来说,公孙衍的合纵战略仍然给秦国予沉重的压力,他的名气不如张仪和苏秦大,成就也不及张仪,但仍是纵横家的代表人物。


平沙趣说历史


大清帝国让我们认识了一个事实,以前一直认为,苏秦、张仪是属于同一时代。
事实上,两个人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儿,真正和张仪合纵连横较量不是苏秦,而是公孙衍。
公孙衍有不少的绰号,比如犀首,犀首实际上是一个官名,证明这个人确实有无与伦比的大才。
有关公孙衍的为官经历,是首先在秦国,然后才在魏国。
而在秦国之前,公孙衍几乎毫无名气,有关他如何进入秦国的情况,我们不得而知,只知道在公元前333年,任秦国大良造,并率领大军进攻魏国,攻占了河西之地,并迫使魏国割让阴晋。
打完河西之战以后,有关公孙衍离开秦国,有这么几个记载。
第一、魏惠王派人贿赂公孙衍,使得公孙衍离开秦国。
第二、张仪抹黑公孙衍,使得秦惠王不再信任公孙衍。
魏惠王贿赂公孙衍,目的是除了是公孙衍这个人外,还想要做的就是保全魏国,毕竟魏国在马陵之战中损失过大,加上损失了河西之地,如果秦国继续攻打,魏国很有可能也挡不住。
公孙衍因此而游说秦惠王,放弃攻打魏国,去攻打其他国家。
不过由于张仪的出现,使得这个计划并未获得成功,张仪认为进攻魏国正是良机,也由此公孙衍没有得到信任,离开了秦国,回到了魏国。
其实从这个过程也能看出,张仪比公孙衍来秦国还要稍晚一些,史书上记载,秦惠王任用张仪是在公元前328年,比河西之战还稍晚四年。
张仪诬告公孙衍,是为了给自己上位提供机会,但是也公孙衍屁股上未必真干净。
张仪、公孙衍虽然两人同为魏国人,两人性格不一样。
张仪本身是为了功名利禄,尤其是在投身秦国前,曾往赵国、楚国,一直受不到重用,在当时各国都被贵族势力把持,只有秦国才有出路。
公孙衍不一样,他有很深的乡土情结,这一点和天下大多数人都一样,虽然他帮助秦国打仗,目的可能只有一个,那就是受到各国,尤其是魏国的重视。
况且,秦国虽然通过变法逐渐强大,但六国卑秦的思想并未完全消除,公孙衍也不例外,骨子里有可能也看不上秦国。
公孙衍不是不知道收受贿赂会见恶于秦国,但是他仍然这么做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打响名气以后,离开秦国,这样一旦他到了魏国或者是别的国家,立刻就能受到重用。
毕竟即便是天才,也是需要进身的本钱的。

漫步史书


战国时期与后世的大一统王朝,如秦、汉等,有一个很大的区别,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独立国家,而更像是诸侯主的私人财产,诸侯国之内的所有卿大夫、士、平民百姓首先效忠的是诸侯主,而不是周天子,所有的诸侯国共同组建立一个松散制国家联盟,共同以周天子为名义上的共主。

正因为战国时期这种没有国家观念的意识,所以经常可以看到人才不断地在各个诸侯国之间流动,只要人才能在某个国家实现他的政治抱负和政治理想,获取他所需要的政治地位和物质财富,这个人才就会效忠哪个诸侯主。

比如吴起,先是以杀妻获得在鲁国效忠的职务,当在鲁国因为受到嫉妒待不下去时,白起去了魏国,为魏国奉献20多年,后来由于受到同僚的陷害和魏武侯的猜忌,在魏国待不下去时,又去了楚国效忠,吴起并不是不忠,效忠不同的诸侯也只是因为在原来的诸侯国待不下去了,吴起辗转多个诸侯主也只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和政治理想,同时获得同等的政治地位和物质财富。

同样的道理,也能放在公孙衍身上,公孙衍是魏国人阴晋(今陕西省华阴市)人,这个地方就是战国时期的河西之地,是秦国东进的战略要地,是秦、魏两国争夺的焦点地区,魏国强大时阴晋属于魏国,秦国强大时阴晋属于秦国,所以这个地方的人更回没有归属感。

公孙衍之所以来到秦国,是秦国对于外来人才的重视和重用,在一个唯出身论的贵族政治社会中,普通人或者下层社会的人,想要获得上升的通道,秦国是最好的机会,公孙衍凭借才能逐渐成为秦国的大良造,大良造这个官职在秦惠文王之前相当于相国,属于主管一国军政大权的高官,公孙衍能做到这个位置凭借的就是自身的才能,虽然史书没有明确记载公孙衍为秦国做出何等贡献才被封为大良造,但在以军功爵位制为主的秦国,公孙衍以一个外来人员做到大良造这样的高官,在没有背景的情况下,能力与贡献绝对不低。

公孙衍成为大良造之后为秦国立下的重大功劳就是率领秦军夺取他的家乡阴晋,将阴晋之地并入秦国版图,并占据了整个河西之地,而在50多年前,魏国大将吴起以5万魏武卒在河西大破秦国50万军队,而在8年前,商鞅则率领秦国新军在河西诱捕魏国公子卬,大败魏军。

公孙衍在秦国居高位原本一帆风顺,直到另一个魏国人张仪的到来,公孙衍才彻底地失去了他在秦国的高位,也失去了实现政治抱负和政治理想的平台,张仪比公孙衍能力更强,更加能说会道,因此得到了秦惠文王的宠信,公孙衍则被排斥。

关于公孙衍在秦国被排斥的原因有一种说法是公孙衍接受了魏国的重金受贿,向秦惠文王提出攻打西南的游牧民族,而张仪的观点是继续攻打魏国,不能让魏国缓过劲来,因为魏国是战国首霸,现在看来,已经很难说得清是公孙衍的观点正确还是张仪的观点正确,因为无法了解当时的秦国边境局势,而只正在于公孙衍和张仪谁说得更有道理而已。

从后来的情况看,公孙衍五国伐秦时,秦国西边的义渠趁机攻打秦国,大败秦军,差一点就灭亡秦国来看,公孙衍的观点并不是没有道理,而当时的魏国正处于魏武侯的统治之下,魏国经过数次齐魏之战和河西之战,国力已经在走下坡路了,国君也是一代不如一代,魏国失去了和秦国争霸的实力。

所以秦惠文王重用张仪而舍弃公孙衍的原因,在于张仪能力更强,更加能说会道,而不是公孙衍提出了错误的战略计策,公孙衍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还是稍弱于张仪。

在秦国被排斥后,公孙衍失去一切,包括官职,地位,权力,财富,只能离开秦国,来到魏国,公孙衍在秦国的失势,如同当年吴起在魏国的失势一样,换了谁也知道应该离开,去寻找新的上升机会。

那为何从公孙衍离开秦国回到魏国之后的时间里都在与秦国为敌,都在反秦、抗秦?难道公孙衍是为了报仇,报复秦国不用他?报复张仪诋毁他吗?

公孙衍与秦国为敌,是有报复秦国的心态,报复张仪的仇恨,但更多的是为了追求自己的政治抱负和政治理想,获得政治地位与物质财富。

不要用道德水准去衡量当时的人物,尤其是公孙衍、张仪这样的纵横家,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效忠自己的主公,从而实现政治抱负和政治理想,获得政治地位与物质财富,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会有无所不用其极的手段,但并不能判定公孙衍就是报复心重的小人,要说道德,张仪比公孙衍更差,张仪以秦国相国身份数次出尔反尔戏弄楚怀王于股掌之间,欺骗对于张仪来说如同家常便饭,张仪即使对秦国来说,也是褒贬不一。

公孙衍终身与秦国为敌还有两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

1、魏国对秦国的国策是敌对关系。

魏国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地理上,必然维持与秦国敌对的关系,就算是魏国的前身晋国也是一样,是封堵秦国东进的主要国家,秦国一旦东进,魏国首当其中,魏国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堵住秦国东进的道路,两国就得维持敌对关系。

两国都是敌对关系,公孙衍能对秦国友善吗?再说了,公孙衍原本就效忠秦国,现在来到新效忠国家魏国还对老东家秦国维持友好的态度,那不是让魏王起疑心这是否秦国的反间计呢?

公孙衍在魏国为官,就必然要与秦国打交道,秦魏两国多战少和,如果魏国对秦国亲善,公孙衍就必须要与张仪和秦惠文王合作,公孙衍和张仪就像现在的职业经理人一样,被原公司开除了,还能与原公司合作吗?

所以于公于私公孙衍必须对秦国敌视,才能在新东家魏国更好地发展下去,以示自己效忠魏国的忠心。

2、公孙衍是战国时期为数不多认为只有东方五国或六国联合起来才能抵抗秦国的人。

正因为公孙衍在秦国为官多年,所以对秦国非常了解,离开秦国效忠魏国后,公孙衍同样认识到秦国的强大,认为只有东方五国或六国联合起来才能对付秦国,公孙衍也就成为合纵的代表人物之一。

合纵就是将东方六国联合起来,共同对抗秦国。如果东方六国单独与秦国争霸,无一例外全部要失败,只有联合起来才能抗秦,这是公孙衍一生的追求的理想,可是合纵的难度远远大于连横的难度,要把五六个有着不同利益诉求点的诸侯国联合起来,攻打一个最强大的国家秦国,是多么的艰难,而张仪的连横只需要一个国家一个国家地去挑拨离间就行了,相对来说,连横容易多了。

说白了,东方六国的魏国、韩国、赵国、楚国、齐国、燕国都是各怀鬼胎的,真正的联合是不可能做到的,即使共同联合出兵攻秦,恐怕谁也不会真正的卖力又卖命,如同公孙衍在公元前318年组织的魏国、韩国、赵国、楚国、燕国五国伐秦一样,谁也不卖力打仗,被秦国阻在函谷关不得前进,不过由于义渠部落在西边攻打秦国,才最终导致了秦国两线作战,而全面溃败,如果东方五国齐心的话,秦国基本上就要灭国了,这次秦国不得不割地求和,才免去灭亡的命运,这也是历史上对秦国最有威胁的一次合纵,就发生在公孙衍身上,可见公孙衍也是相当有能力的了。

正是因为公孙衍意识到东方六国联合起来才能对抗秦国这个正确的战略,所以公孙衍终身联合六国对抗秦国以实现正确政治抱负和理想,也就显得有可能,同时正是因为六国合纵攻秦才能产生巨大的震憾效应,让公孙衍个人的威望更崇高,事实上公孙衍不仅在魏国担任过相国,也在韩国担任过相国。

公孙衍所创的合纵比苏秦早了几十年,同时合纵抗秦也是战国时期唯一有效抵御秦国崛起的政治手段,合纵的失败并非公孙衍的失败,而是六国国君的失败,东方六国国君短浅的目光没有意识到这是抗秦唯一正确的方法,因而公孙衍终身在反秦和抗秦,很大意义上不是仇恨,而是一种政治抱负和政治理想的实现。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公孙衍这个人。

公孙衍(生卒年不详),名衍,战国时期魏国阴晋(今陕西省华阴市东)人,曾仕魏,任犀首之官,人因以“犀首”称之。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纵横家,和张仪同时,于秦国为官,是张仪的连横策略的主要对手。

公孙衍历仕秦国、魏国、韩国。战国时期纵横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主张诸国合纵抗秦。

首先他是个魏国人,但去秦国入仕为大良造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攻魏国,尽取河西这个战略资源要地,而后魏惠王派人重金贿赂公孙衍,他又给秦惠王谋划趁秦魏和好攻打其他国家!

也是在这时他一生的宿敌张仪到了秦国,并告诉秦惠王现在魏国四面受敌,正是伐魏的良机。公孙衍为一己私利,而让秦国攻打西面的游牧民族是误国之举。而且魏国有霸主根基,一旦缓过劲,只怕很难对付了,秦惠王立即醒悟过来,重用张仪,疏远公孙衍!遭到排挤后,公孙衍到了魏国开始了一生的伐秦大业!

首先他联齐伐赵,小试牛刀,合纵初尝战果。

魏相惠施也赞同合纵,但遭到张仪的破坏。

而后公孙衍联合韩、赵、燕、中山发起五国相王,遭到齐楚反对,秦国也是大加破坏,失败

趁秦国远伐齐国失败后,联合韩、赵、魏、燕、楚五国伐秦,合纵达到顶峰,但大军到达函谷却不堪一击,合纵失败

而后出任韩相,打算再起合纵,引得秦国攻韩,韩大败,公孙衍无力回天!

所以可以看出公孙衍所做的这些事,看上去带有很强的个人功利性色彩,在秦时被张仪揭露,而后与之博弈,都带有很强的针对性。因为秦王偏向张仪,于是合纵各国伐秦,而伐秦更像是要找回在秦国时丢失的尊严,以及报复张仪而为之!





老胡家先生


在战国时期,有两个很著名的纵横家,那就是张仪和苏秦,据说两个人是师兄弟,都是鬼谷子的弟子,而张仪主张连横,而苏秦主张合纵,两个人是对手。

但有人认为,张仪与苏秦的时代不对,张仪比苏秦早死二十多年,两个人不应该处于同一时代,所以与张仪对抗的并非是苏秦,而是比苏秦更早的公孙衍,只是大家对公孙衍比较不熟悉。

公孙衍是魏国人,魏国其实有很多人才,比如商鞅,张仪,范睢,但后来都因为魏国不重视,所以都跑到了秦国去了。

商鞅死后,公孙衍成为大良造,公元前333年,公孙衍率秦军攻打魏国,魏国将阴晋割给秦国,之后,公孙衍再一次率秦军攻打魏军,灭魏军八万,魏国将河西之地割给秦国。

魏王重金贿赂公孙衍,让公孙衍说服秦王不要再打魏国,而此时张仪来到秦国,跟秦王说这才是伐魏的好时机,秦王觉得有道理,就将公孙衍给排斥了,公孙衍不得不离开秦国,而来到魏国。

公孙衍说服齐国大将田朌,魏齐一起攻打赵国,赵国大败。公孙衍合纵,而张仪连横,公孙衍让韩国,赵国、燕国,魏国,中山国,五个诸侯国互相承认称王,也就是著名的五国相王,以对抗秦国,但受到了齐国、楚国、秦国的反对,最终五国相王失败。

魏国任张仪为魏相,秦国借道魏国、韩国道,攻打齐国,但被齐国打败,魏国将张仪罢免,公孙衍被任命为魏相,公孙衍说服赵国、燕国、韩国、楚国,再加上魏国,一起攻打秦国,但是失败。

公孙衍在魏国呆不下去了,就跑到了韩国,当上了韩相,公孙衍再次合纵,秦王攻打韩国,韩国大败。


历史简单说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的确,曾做过秦国大良造的公孙衍,在其后来一生却始终站在秦国的对立面。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变化?很是耐人寻味。

公孙衍在秦惠文王继位初期,担任秦国大良造。大良造是秦国官职,在秦孝公和秦惠文王时代,是秦国掌握最高军政大权的实权人物。

但很快,公孙衍遇上了一生最重要的对手张仪。张仪在遇见秦惠文王之前,是一个怀才不遇的落魄士子,甚至可以说是极其窘迫。张仪最穷困之时,被当作窃贼,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对于张仪来说,可以说是人生至暗时刻,但遇到秦惠文王,他的人生遇到重大转折点,也是他人生绽放光彩的开始。

自然,这也成为张仪与公孙衍交锋的开始。此时,为秦国打下河西之地,获得秦惠文王赏识的公孙衍,因魏国重金贿赂,打算放魏国一马,张仪的出现阻止了这一情况的发生,也终止了秦惠文王与公孙衍的蜜月期,从此,张仪成为秦国的座上宾,而公孙衍则与秦国渐行渐远,直至兵戎相见。

随后,公孙衍与张仪展开了针锋相对的争斗,公孙衍主张合纵,张仪则奉行连横,公孙衍促成联盟攻秦,张仪则见招拆招,破坏联盟。二人缠斗,张仪处于上风。

公孙衍与张仪都是战国时代的士子,虽有母邦,但他们都是以天下为怀,谁能够给予他们施展抱负的机会,他们就为谁效力。秦国之所以从弱秦变为强秦,在于能够给予天下英才挥洒才华的空间。

公孙衍从为秦效命到反秦抗秦,是一个士子审时度势的正常抉择,是公孙衍个人理念与利益交织的产物,并不奇怪。


生说


\t公孙衍,一个有才能的小人罢了,他跟张仪的鞠躬尽瘁还是没法比的,所以自然会被历史给忽略掉。

沧桑五千年,对绝大多数历史人物都是有公论的,公孙衍多行不义,自然有此厄运。那么他到底做了哪些事情呢?

01背叛母国魏国,为秦国夺取河西之地,又收受魏国贿赂。

公孙衍的大脑比较活络,他看到全天下的名士都不拘泥于自己的母国,而是在全天下各国做事,都能取得不小的成就。比如说卫国的卫鞅,到了秦国才成就了如此伟业。所以公孙衍也不满足于在魏国做事。

秦惠文王上台,立刻就把商鞅给做了,但是大良造的位置空缺了下来,再也找不到比商鞅更棒的大良造了。于是秦惠文王从魏国挖来了公孙衍,当然是高工资高福利外加股票分红,这才打动了公孙衍。

  1. 不得不佩服公孙衍的才能,他到了秦国以后,立刻采取军事行动,利用商鞅变法锻造的新军,开始了收复河西的行动。关键问题是,他一上台就要揍自己的母国,这像话吗?
  2. 当然,你完全可以用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来为他开脱,也可以用当时各路名士一般都不为母国效力来为他开脱。但是我认为公孙衍这是忘恩负义的一种行为,这就好比你跳槽以后,刚到新公司,就立刻把老公司的商业机密告诉了新公司,却不在意新老公司是市场上的竞争对手。
  3. 打下河西之地以后,公孙衍完全可以借机灭了魏国,可是这个时候他的性格弱点又爆发了出来。本来就是为了钱和地位才背叛了魏国,所以哪有什么气节可讲呢?魏国为了防止自己被灭国,所以给公孙衍送了大量钱财,并且承诺公孙衍,不管哪一天他回到魏国,相国的位置都留着给他。

这么一来公孙衍不仅有了大量钱财,而且在海外还多了一重保障,何乐而不为呢?所以他就出卖了新公司秦国的利益,放弃攻打魏国,而是建议秦惠文王攻打西戎。这件事情也为公孙衍埋下了祸根,想两家通吃,哪有那么容易?带颜色的通缉令难道没见过?

02被迫离开秦国后,公孙衍疯狂报复秦国。

张仪是战国时期著名的谋士,他的连横学说响彻寰宇,很多人这几年打算拿公孙衍跟张仪做比较,简直侮辱了张仪。

毕竟张仪为秦国算是鞠躬尽瘁,就算是后来跑到魏国做相国,那也是为了秦国的利益着想。即使后来张仪被秦惠文王出卖,他也丝毫没有怨言,愿意用自己的生命交换楚国的土地。

我们再看看公孙衍做了些什么鬼事情。张仪到了秦国以后,立刻指出公孙衍的罪行,如果没有贿赂的铁证,这件事张仪是绝对不敢乱说的,可见张仪手里一定有铁证。

入相秦,尝佩五国相印,为约长。---《史记》

这个时候秦惠文王便疏远了公孙衍,开始重用张仪。说疏远其实算是比较轻的,应该说弃用,这种不忠不孝的人,就算再有才华,用了反而会自伤。

公孙衍知道自己的事情败露了,心里对秦惠文王和张仪充满了怨恨。但是他没办法发泄这种怨恨啊,所以他想到了海外的绿卡,立刻带着家产跑路回到了自己的母国魏国。

真的是有够不要脸的,刚斩杀了魏国8万人马,现在又要去投靠魏国,看来公孙衍的脸皮不是一般的厚实。

03随后他展开了一系列报复秦国的计划,他的才能也在此时体现得淋漓尽致。他开创了合众之术,联合弱国一起对抗秦国。

  1. \t首先他打算联合齐楚魏三国,一起对抗秦国。为了给齐国好处,他先允诺齐国,可以帮助他一起攻打赵国,又向楚国派出了外事友好访问团。可惜这个时候张仪一眼看出了公孙衍的想法,立刻出兵攻打魏国,又给齐国楚国送礼,使得公孙衍这一计划泡汤。
  2. \t其次公孙衍并不气馁,他建议五国相王,因为当时只有大国国君才有资格称王,小国只能干瞪眼。所以公孙衍建议,魏赵韩燕包括中山国互相承认对方的国君为王,这使得赵国燕国还有中山国的国君非常开心。可是张仪再次出手,他联合齐国和楚国对这五国发起通牒,要是敢这么做,那他们仨就联手揍他们。结果五国相王的计策又失败了。
  3. 为了破坏合纵的情形,张仪主动出仕魏国,成为了魏国相国,但是他的心一直都在秦国。他为秦国谋取了不少利益以后,终于被魏王赶走。可是此刻的秦国已经强大无比了,张仪的使命也算是完成了。

\t公孙衍再度成为魏国相国后,重新联合韩国、赵国、燕国以及楚国,使得五个国家组成联军攻打秦国。他的想法是很完美的,但是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想法,所以在打仗的时候压根就不想出力太多,结果导致大败。公孙衍的这一计划再次彻底泡汤。

\t总结:公孙衍是有才,但是人品实在令人恶心。

公孙衍被秦国冷落以后,为了报复秦惠文王和张仪,一辈子几乎都在做着抗秦的工作。但凡抓到一点机会,他都不会放过,甚至曾经挑起过秦国和义渠国的战争。

但是我们要知道,公孙衍这么做难道真的是为了天下大义吗?当然不是,他这是为了报复秦国。他认为,当年秦国高福利高待遇把他挖过去,可是利用完了以后却飞鸟尽良弓藏,他心里很不服气。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滕文公下》

尤其是秦惠文王用张仪取代了自己,在他眼里张仪不过是一个只会耍嘴皮子的人,压根就不懂得如何治理国家开疆拓土。

为了让秦惠文王知道失去自己的代价,所以公孙衍疯狂报复秦国。可惜张仪个人能力太强大,结果导致公孙衍一再失败。

\t不过公孙衍有一点是值得佩服的,那就是他锲而不舍的精神。他总是输给张仪,却总是能够重新振作,坚持报复秦国长达一辈子,天下又有几个人能够做到呢?


江湖小晓生


第一眼看到"大良造"这个官名,是不是觉得很有点日本味?这就对了,第一批到日本的中国人徐福就是秦始皇的全权大使,只能说日本的官衔有大秦味。

不过大良造可不是管织造的,它是秦国最大的军事长官,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性质。

你也许不知道,在秦国当大官的公孙衍是魏国人。对此,你一定会迷惑不解,魏国人在秦国当大官,是不是有点太“魏奸”了?

其实在战国时代,没有什么狭隘的祖国观念,哪里能重用我,哪里能实现我的抱负,展示我的才华,我就为谁效力。

一,公孙衍在秦国如鱼得水,向自己的祖国开火。

公孙衍在秦国得到重用,士为知己者死,公孙衍也不遗余力为秦王效力。

那时候的秦国经过商鞅变法日渐强盛,公孙衍受到秦惠文王的重用后,总想找机会展现自己的才华。秦王对来自魏国的公孙衍并不放心,就让他指挥攻打魏国以考验他的忠心。

公孙衍也不是傻子,当然明白秦王的用意。公孙衍就拿出了浑身本领,在公元前333年打败魏国。夺取了秦王梦想得到的魏国土地河西。

所以说公孙衍也不是一辈子都在反秦,在秦国担任大良造,人家也是肝脑涂地为秦国服务的,也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之所以改换门庭那是事出有因。

在秦国担任大良造之时,真的可以说是没有一点私心,即使是秦国跟魏国作战,公孙衍也是态度坚定,气质鲜明,指挥秦军把魏国打得磕头求饶。

按照公孙衍的表现,又有才华、又忠心耿耿,在秦国一定是要雨得雨、要风得风,平步青云的。可为什么说他后来反秦了呢?

二、公孙衍心慈手软,对祖国网开一面。

公孙衍指挥秦军大胜魏国,魏国人惊恐万状,生怕秦国乘胜追击灭了魏国。魏国国君得知公孙衍在秦国深受重用,就托公孙衍的同窗去游说公孙衍,让其利用自己的影响对魏国手下留情。

公孙衍好歹也是魏国人,魏国的土地养育了自己,亲不亲故乡人,一向心狠手辣的公孙衍被老同学的一番话打动了。公孙衍心想先打谁都一样,就给魏国使者一个面子,反正迟早要灭掉魏国的,就做了个顺水人情。

三、 道不同不相为谋,公孙衍跳槽。

公孙衍看着老同学面子决心劝告秦王放魏国一马,以为神不知鬼不觉。

谁知道秦王狡诈的很,在公孙衍身边安插有耳目,公孙衍为魏国求情的事被秦王发现,秦王不再信任公孙衍,而公孙衍得知秦王暗中监视自己,也非常伤心。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公孙衍就回到了自己的祖国。魏王见公孙衍为了自己丢了官职,而公孙衍又那么有才华,自然是喜出望外,马上重用他。

四、以秦为敌,联盟抗秦。

公孙衍回到祖国后,朝野一片欢呼,魏王自然也高兴得合不拢嘴,封公孙衍为将军。公孙衍出走秦国,秦王又重用了公孙衍的对头、主张连横的政治家张仪。公孙衍心里憋着一口气,决心一定要给秦国点颜色看看,顺便也杀一杀张仪的威风。

于是公孙衍冥思苦想,想到了一个妙招,秦国不是强大吗?我一个魏国打不过你,但我联合那些曾经被秦国欺负过的国家,或者那些害怕秦国吃掉自己的国家,大家联合起来握紧拳头跟秦国干;就不信打不过你。

公孙衍说干就干,到处访问,先去齐国、再去楚国,对他们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晓以利害,让他们未雨绸缪组成联盟,一起对付秦国。按说当时的楚国和齐国都是战国七雄,国力还可以,如果三家联盟对抗衡秦国,秦国还真够呛。

可是谁曾想秦国那边早就得知了消息,立刻派张仪前去两国游说。张仪天生就是个游说家,就是耍嘴皮子出身,凭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把齐国和楚国人说转轴了,公孙衍的结盟计划破产了。

齐国和楚国不但不跟魏国结盟对付秦国,反而跟秦国结盟调转枪口对准了魏。

五、五国联盟、功败垂成。

形势万分危急,公孙衍一计不成、又生一计,遂发起"五国相王",也就是拉拢那些更小的诸侯赵国、韩国、燕国和中山国合起手来抗衡秦国。眼看这件事就要搞成了,但张仪怂恿秦国、齐国和楚国再次出来搅局,五国联盟又被搅黄了。

六、五国伐秦、无功而返。

公孙衍出师不利,魏王对公孙衍的能力产生了怀疑。这时候张仪受秦王派遣打入魏国,魏国重用张仪,冷落了公孙衍。

后来,张仪吃里扒外被魏王察觉,魏国驱逐张仪重新启用公孙衍,公孙衍被任命为宰相。

公孙衍屡败屡战,又一次组成五国联盟攻打秦国,这五个国家是韩、赵、魏、燕、楚。

但这次联盟也不牢靠,大家并没有同仇敌忾,都在想着怎样保存自己的实力;因此来势汹汹的五国联盟其实是各怀鬼胎,不堪一击,到了函谷关就溃散了。

五国伐秦又搞砸了,魏国对公孙衍彻底失望。公孙衍就到韩国做了丞相,怎奈秦国已经成了气候,公孙衍独木难支,自己的主张得不到响应,不得不再次品尝失败苦果。

公孙衍生不逢时,半生伐秦,屡战屡败;不过公孙衍矢志不渝、精神可嘉。


历来现实


公孙衍是个特例。他不像商鞅张仪这些人,找一个有明主的国家去辅助,他只想证明他自己,除此之外,别无他图。

起初的公孙衍是个无名之辈,在魏国规规矩矩的当兵。但此人有大才,更是个不甘平庸之辈,他要给世人证明,他自己有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本事。因此,想要推销自己的能力,首先得推销自己的名声。而此时秦惠文王正求贤若渴,所以他去了秦国。到了秦国之后,领兵讨要河西之地,一战斩首魏卒八万,扬名天下。这个时候得公孙衍已经是打过大胜仗的人,已经有了威望。而他并不满足现有的威望,他想要的更多。时至天下惧秦,只有在秦国这头老虎的嘴上拔下几根胡须,才能王扬名立万。于是,辞去秦国大良造一职,继而奔走列国,向六国推销合纵抗秦的大计。

随后公孙衍有过几次合纵攻秦,虽说声势浩大,但也都被秦国有惊无险的化解掉了。合纵大计之所以不成,其根本原因在于六国皆是见利忘义之辈,不足以论大事,这是秦国最后能一统天下的一个原因。刀架在脖子上,仓促合纵,秦人只要把刀拿开,六国就又开始了你打我我打你的混战模式。因此,合纵听起来声势很大,却没有什么实际作用。以公孙衍的聪明难道看不出这其中的端倪?不,他能看清,但是看清了为什么还要明知不可为而偏为之?答案我觉得就是纵横那部电视剧里公孙衍战败以后对嬴疾的回答,在秦一统天下的道路上,如果没有点儿荆棘没有点儿坎坷岂不无趣?公孙衍正是制造荆棘的人。拿着列国士卒的人头,来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证明自己是一个一怒而天下惧的狂人,这就是公孙衍。

欢迎发表不同看法,可以在评论区讨论。喜欢历史的朋友可以关注我哦,共同讨论,共同进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