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孩子十八岁了,确诊抑郁十个月时间,一直用药治疗病情好转,不去学校不去工作,怎么办?


急什么?这叫黄帝不急太监急。

你以为抑郁症就象感冒一样,治治就好了吗?

十八岁的孩子,心智不成熟,自己的调控能力很差,得了抑郁症很不容易好,也很容易走向极端,因为心智不成熟,意识和判断力误入企途是常见的,更别指望他能很快从抑郁症中解脱出来。

判断一个人抑郁症是被治好了,还是继续病着,有一点是,他是不是能够自觉融入社会,是不是还是怕见人。

看来,你的孩子不愿意见人,仍然病着,不要光只吃药,看看心理医生,去旅游散散心。


漠北的枫叶


看你的提问百感交集,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想告诉你抑郁症是一种长期而显著的心理疾病,治疗是一种漫长的过程,虽然十个月用药也有效果,但是抑郁症也是容易复发的一种疾病,而且它的复发率在两年内是百分之五十左右,所以希望你要引起重视并巩固疗效,最好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既然用药有疗效,可以再继续服用一段时间巩固疗效。十个月时间治疗有效果,说明你的孩子正处于抑郁症早中期,抗抑郁药物是首要选择,但是必须双管齐下,还要回归心理咨询进行治本。因为抑郁症到底是后期形成的,还是生理因素,至今没有一个定论,更多的心理学家认为是后天生活方式影响的。进行心理治疗就是为了让病人突破自限式思维,重新塑造自己的认知,走出困境。

其次,在抗抑郁治疗期间,我希望你陪同孩子完成以下事情:

1、每天陪同孩子完成一件事,不管是否成功

2、每天陪同孩子户外活动半小时

3、每天陪同孩子阅读半小时

4、每天要规律作息时间

再次,做父母的要有耐心,往往有的时候亲人比患者更加崩溃,这一点不容忽视。陪伴抑郁症患者需要足够的勇气和更多的技巧。每个孩子都是上帝带来的天使,没有比心灵痛苦更大的痛苦。父母要做到共情和同理心,不抛弃不放弃。如果孩子此时表达出不想上学和工作,做父母的要理解,当然不是放任自流,而且开导根除病症。


温暖的心理师


我是郭家心理姐,我来回答。孩子吃药病情好转了,但是现在不去工作和上学。

我想说您的孩子现在18岁,上学应该是上大学吧,你说的工作指的是什么呢?

孩子不去上学,可能是有他的原因,你可以试着跟孩子沟通一下。

如果上学的那个环境对他来说是一个刺激源,可能他现在还没有准备好去面对吧。

我不知道您的孩子,是因为什么原因得的抑郁症。因为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他们是会刻意回避那些会引发他们情绪的刺激源的。

如果你是想让孩子尽早回归学校,你是需要好好的跟孩子沟通一下。

学校里的哪些环境,哪些人际关系,哪些方面可能会对他的病情造成不良的影响,应该如何去协调和处理?

在这个过程中多给孩子鼓励和认可,和他一起去想办法面对。

拿我自己来说,我生病之后回归工作也是鼓足了很大的勇气,尝试了很多次才成功的。

因为对我来说,工作本身对我可能就是一个刺激源,所以我需要一定的时间去适应它。

所以有时,抑郁症患者的刻意逃避或远离是有他们的原因的。

你可以和孩子好好沟通一下,看看背后的原因是什么,然后一起去想办法协商处理。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你有帮助。




郭家心理姐,帮你解开心理的结,做最真实的自己!一个一边不吃药对抗躁郁症,一边靠心理学自救实现人生逆袭的心理咨询师。如果喜欢我的文笔,不妨点赞、关注,留言互动......


郭家心理姐


近年来,得抑郁症的人越来越多,发病的人群也变得越来越广泛。



以前得抑郁症的人基本上都是上班人士,可现在就连小孩子或者老人家也有可能会患上抑郁症。

其中学生患上抑郁症的人数也变得越来越多,这不有一位网友的孩子十八岁了,确诊抑郁十个月时间,一直用药治疗病情好转,但不去学校也不去工作。

首先要找到孩子得抑郁症是什么原因?

我们只有找到原因,对症下药才能真正的帮助孩子走出来。

不想去上学,可能是因为同伴关系差,常常会被同学侮辱嘲笑,被群体排斥。

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非常的高,每天除了正常上课外,还有很多的课外补习班,学习压力非常大。

成绩一差,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老师之间的师生关系差,这些原因都对孩子产生着很深的影响。

不想上班是因为现在工作压力很大,在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

而且人际关系也是一大问题,所以得了抑郁症之后,人的社会功能几乎完全丧失。

还是应该让孩子好好休息,如果强制要求孩子去上学或上班,那么只会加重病情。


秘语相传


抑郁症大多是需要药物治疗和心理辅导,加强运动使人体机能增加,这个周期会有点长,可能需要一年左右,需要坚持。孩子十个月病程就出现好转,说明她治疗效果还算理想。家长这个时候提出这种问题,可能反映了家长有些焦虑,这种焦虑尽量少在孩子面前表达出来,以免加重孩子病情。

抑郁症不仅消磨着人的意志,还会危害到身体健康。那么作为一个家属和朋友该如何与抑郁症患者相处呢?希望这篇文章能解答你的疑惑。

如果你想要维护你们之间的亲情/友情,并帮助她更快走出抑郁,应从“知 情 意 行”开始改变。

一、知(改变你的认知和观念)

1、私下多了解抑郁症相关常识,更深刻的了解她。如果太直截了当的去问她状态,对她来说不太好,她会感到更加压抑。

2、鸡汤对于她没有任何帮助,抑郁症是一种很难克服的心理障碍。所以不要试图“说教”和企图治愈抑郁症患者,对于她们来说太过热心的鼓励和指导反而会是一种压力。

3、抑郁症只是弱化人们沟通的能力,但是不会减少交流的渴望。

4、抑郁症并非喜欢独处,她们也渴望成为对她人有用的人。

二、情(调整你的情绪和情感)

1、不要一谓地产生同情,而是“共情”,设身处地的去感受她、理解她的内向世界,并支持她、帮助她调整心理状态。不带批判的接纳比言语上的鼓励更加有效,所以禁止说“往好处想”、“过去了就好”这样子的话。

2、接纳和尊重她,抑郁症是一种“心灵上的感冒”,所以你不要把她当做异类,对她产生恐惧并渐渐疏远她。每个抑郁症患者其实心也都是比较脆弱的,人人都是有自尊的。

3、不能一直关注抑郁带给她的消极影响,而是尝试分散她对疾病的关注,多关注她表现出的积极点以及发现她变好的点,用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看待她,多夸奖她能让她变自信。

三、意(明确你的意志)

一定要有耐心,作为她的知心朋友,要做好陪她度过这段痛苦时期的决心。多支持她坚持治疗,要帮助她树立康复治疗信心。如果可以的话,可以带她一同咨询心理医生开导,听从心理医生的建议,逐渐康复治疗。

四、行(拿出你的实际行动)

1、真诚与她谈心,多热心的与她交流。注意要用正常的口吻跟她们交流沟通,把她人当做一个正常的普通好友。多为她设想,适度的谈论乐观和极向上的东西,不能小心翼翼或是故意用一些悲伤的口吻,这样子可能对方会更加难受。

2、让抑郁症患者参与到日常生活中,邀请她们帮你一个小忙,让她明白自己对身边的人是重要的,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3、保护她的隐私,不要随意把她的个人情况或秘密说出口及转述给其她人。

4、跟她一起参加户外运动。多参加户外运动,会使人精神好,感受大自然的风景,感受更美好的,慢慢调节心境。户外运动也有利于减轻情绪紧张,精神压力,缓解不好的心情,避免使抑郁症的人生活得太压抑。


安肯心理


首先不建议而且非常反对把孩子青春期性格变化阶段确诊为抑郁症患者。。社会在变化,环境在变化,人也在变化。一切都是正常的反应和变化,别说孩子,就是成人也有不少抑郁状态。只是我们做家长的在儿童年代社会还没有关注这些问题。相信孩子自己的调整能力,要知道事出有因。是药三分毒,多沟通多陪伴孩子,多信任孩子,绝不要把孩子当成病人对待。


花伴羽羽毛球教学


高二学生,有抑郁症,不想去学校怎么办?

高中的学生,尤其是重点高中的学生,出现抑郁症的比例较大,主要是到了优秀学生太多的群体,感觉不到自己的优势,感觉学习跟不上,出现焦虑悲观的情绪,焦虑以后学习状态更差,成绩进一步下降,又觉得通过努力改变不了出现的高度焦虑情绪。

如果是以前比较优秀,责任心比较强,自控力比较好的学生,改变起来比较容易,就利用他以前的优秀,通过技术干预,在塑造到原来的优秀状态。

不想去学校,多数情况是不敢去学校,到了学校就不舒服,这是一种条件反射,再就是学习的时候不舒服,也是条件反射,需要通过改变学习状态调整,可以调整好。


霍体清


如果你治疗了十个月,病情没有得到根本上的改善,说明治疗效果非常差。就临床症状改善和治疗效果而言,中医中药配合治疗还是效果非常理想的。在我治疗了抑郁症患者中,十多年的都有,一般经过中医中药治疗也就是三个月左右有明显见效,病人基本上能够正常工作和生活了。建议你找一个条件可以,医生水平比较高的中医运用中药和中医针灸进行治疗,应该有不错的收获。只有把疾病问题解决了,才可以考虑工作生活和学习的问题。


郭某13569632845


你好,很高兴邀请我回答这个问题。

既然确诊患了抑郁症,那么它等于是综合两方面都有原因的,一方面身体状况原因,一般抑郁症患者都有点肝郁,身体不同的人体小宇宙里缺乏了什么什么什么元素。另外一个就是心理方面,有心结,应该是年轻,没有世事,自身内心不够强大,所以受到了身边人啊事啊环境啊等不好因素的影响,心理上产生了郁结。

在这里,我大体说五个方面吧:

第一,一定要选择正规专业治疗机构,正规医师有医德的才行。还是要该吃什么药就吃,医生的叮嘱也要照做。

第二,除了看专业的心理医生,配合吃抗抑郁的药,也可以请有道行的中医或者佛医道医看看,用一些食疗的方法,补充好小宇宙里欠缺的元素或者平衡的元素。

第三,18岁左右,为什么会得抑郁呢?18岁读书,学校也是一个小社会,是遇到谈恋爱上的问题呢还是学习上的问题,还是周遭环境让自己压抑,想到我自己,我十八岁也抑郁,那是因为那个时候老觉得自己应该成绩是班里数一数二的,可是实际上却只是个中等生,觉的考清华北大希望渺茫,所以抑郁的。或许这个小孩子和我抑郁的原因类似也或其他。综合原因大都是丰满的理想和骨干的现实很大差异,又没有平常心导致的。那么就要锻炼一颗平常心。马未都就教育自己的孩子说过: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我们要习惯那八九。所以越早意识到这点越好。我们要培养平常心,另外修心修行,努力提升如意的几率就好。

第四,要锻炼身体,多运动,或者安排出去旅游。

第五,给孩子多看一些传记,因为这个社会有很多名人啊,都有得过抑郁症,然后通过调理慢慢又变好了,这都很正常的,譬如陈坤,崔永元等。还有就是提升逆商,很多成功人士都是千锤百炼才起来的。

好了,这个问题就说到这里了,祝开心每一天。



唐麒


现在有很多孩子得抑郁症,幸运的是现在的监护人都知道什么是抑郁症,并且努力的给孩子进行治疗,但是我们应该从跟源上解决问题,18岁正值青春期我们把这个年龄段叫做自我认同对角色混乱,也就是青少年会试图去回答“我是谁”这样一个问题,而这样的问题同样预示着青少年对自己,和社会有更深的了解和互动,那么青少年对“我是谁”有越丰富的了解,越成功,那么他对自己的就会越认同,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是通过现实生活中交到和自己兴趣相同的同伴来获得对自己的认同,那么你的孩子再抑郁症治好了也不肯去读书也不肯工作,有可能他需要一段时间对人群慢慢的适应,另一个就是他有没有合适的伙伴,可以让他朋友和聊聊,或者做一些社交技能的训练,比如每天出去散步,鼓励他和他人问好,在带他去人多的地方,看看别人的工作环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