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 宋徽宗宣和伐遼,大宋西軍竟打不過遼國殘兵,原因不只是統帥無能

大宋西軍,在北宋王朝的軍事史上是一個另類的存在,不同於其他北宋軍隊武備廢弛,西軍因為常年與西夏作戰保持了強悍的戰鬥力!可是,北宋末年聯金滅遼之戰中的大宋西軍突然不會打仗了,面對被金軍打到潰不成軍的遼軍,一向剽悍善戰的大宋西軍竟然被遼國殘兵打到潰不成軍。

一打幽州,十萬宋軍浩浩蕩蕩而來,遼軍毫不讓步,耶律大石對陣种師道,楊可世;蕭幹對陣辛興宗,王淵。結果,楊可世、王淵打到身負重傷,也打不退遼軍,最高統帥童貫臨戰失措,最終導致宋軍全線潰敗,死傷枕籍數十里!

宋徽宗宣和伐遼,大宋西軍竟打不過遼國殘兵,原因不只是統帥無能

耶律大石

二打幽州,西軍名將种師道、和詵等人全都因為上次戰敗被撤職,有了這些替罪羊,所以總領大軍的依然是童貫,具體指揮作戰的是大將劉延慶劉光世父子。對面遼軍還是耶律大石和蕭幹,這次打的更慘,本來郭藥師已經打進了幽州城,可是接應的劉光世所部玩失蹤,大將軍劉延慶又進退失據,誤信謠言!十萬大軍,再次潰敗,又是一場大敗仗。

宋徽宗宣和伐遼,大宋西軍竟打不過遼國殘兵,原因不只是統帥無能

廣陽郡王童貫

很多人都把宋軍戰敗的原因歸結到統帥的指揮問題,比如童貫臨戰失策、劉延慶坐失良機等等,當然這是主要問題,可是還有一些其他的問題是不容忽視的!

1、遼國的對金宋兩國的態度

當時的遼國在東亞稱雄了一百多年了,在此期間無論是中原王朝(後晉、後漢、後周、大宋),還是周邊小國(西夏、高麗、渤海、西域各國)都對大遼強盛的軍力下低下了頭。可是現在,大遼被自己曾經的藩屬金國揍得鼻青臉腫,五京丟了四京,皇帝耶律延禧都被金軍逼得鑽進深山老林不敢露頭!這對於曾經輝煌無比的契丹民族,是無論如何接受不了的。

宋徽宗宣和伐遼,大宋西軍竟打不過遼國殘兵,原因不只是統帥無能

金遼戰爭

在遼國人的心裡,打不過金軍可以接受,但是要是連宋軍都打不過,以後就徹底沒法混了!面對金軍,遼兵心驚膽顫;面對宋軍,遼軍可勇敢者呢。北宋總共發動了兩次收復幽州的大規模作戰,遼國的兩個指揮官一個是文官耶律大石,另一個是雜牌軍將領蕭幹。就這麼兩個遼國非主流戰將,連續兩次把十萬西軍給打的潰不成軍!這是心態問題,打個不恰當的比方,比如抗戰時期,八路軍碰見大股日軍會緊張應對,可是要是對面的人突然換成了偽軍,那八路軍打起來就得心應手十分輕鬆了!遼國人也是這種心態,打不過關張,還打不過劉備嗎?

2、大宋西軍的戰鬥力被嚴重透支

北宋聯金滅遼之戰,也叫宣和伐遼,這是發生在宋徽宗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的一場收復國土之戰。北宋軍隊由當時宋軍中戰鬥力最強的西軍組成,那麼我們回顧一下西軍近些年來的活動。從宋徽宗繼位的當年起,西軍沒有一刻停歇,一直戰鬥在第一線。先是收復河湟之戰,然後跟西夏打了八年,最終把西夏打到臣服。這還不算,在此期間西軍連續兩次從西北調到南方,平了兩次內亂(卜漏起義和方臘起義),緊接著又馬不停蹄進攻燕雲地區的遼軍!

宋徽宗宣和伐遼,大宋西軍竟打不過遼國殘兵,原因不只是統帥無能

宋徽宗趙佶

即便是在這麼高強度的工作下,大宋西軍的成績依然非常完美,除了跟西夏打仗偶爾吃敗仗以外,其餘的基本保持全勝,比如攻打河湟之地,成功收復河湟;卜漏在四川發動大規模叛亂,西軍主力南下滅了他,卜漏被帶到京師開封斬首示眾;方臘在東南起義,西軍再次南下平亂,結果方臘起義被剿滅,方臘本人被帶到開封斬首示眾;至於西夏方面,种師道率領的西軍佔領橫山地區之後,夏崇宗李乾順向宋朝表示臣服!

宋徽宗宣和伐遼,大宋西軍竟打不過遼國殘兵,原因不只是統帥無能

方臘被擒

這麼密集的作戰任務,嚴重的消耗了西軍的戰鬥力,尤其是剛剛平定方臘,西軍連喘口氣的功夫都沒有,立即就被童貫帶著北上攻打遼軍!在這種情況下,換了現代化機械軍隊可能沒問題,可是那會兒是十一世紀,打仗全靠兩條腿的年代。實力損耗,加上統帥的無能,怎麼能不吃敗仗呢?

也正是宋軍兩次攻打幽州的過程,讓一旁觀戰的金軍徹底看穿了宋朝軍力孱弱的問題,為之後的靖康之變埋下了伏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