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宝宝带到多大给婆婆带会比较好一点?

李冉静


这个要看婆婆的态度喽,大宝的时候婆婆很宠孩子 我怕给惯坏了就带到六岁,等孩子一些道理都懂了就放手给婆婆了,二宝不打算给婆婆带了因为二宝也是女孩,从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就不停的说她:你怎么不再长二两肉再出来,咋就不是个小子。现在孩子一岁多了还在说,我怕孩子被她带着自卑所以就算没工作也要亲自带她,如果找工作也要找不耽误接送孩子的活


柚子9802


孩子最好是自己带,如果迫不得已非得婆婆带,那么断奶后就可以给婆婆带了,但是6岁以后,上小学前,孩子最好还是由父母来带比较好。

这里讲个自己的故事,我小的时候由于父亲在当兵,母亲在纺织厂工作,都挺忙的,所以把我交给了奶奶带。那时候只有周末偶尔能见到父母,我还有个表哥,情况和我差不多,也是奶奶带着。奶奶出门牵着表哥,背着我这样的画面我记不太清了。但是家庭聚餐的时候,经常被家里的长辈搬到饭桌上作为谈资,我也能够回忆起一些。

后来表哥去上了幼儿园,我还是奶奶爷爷带着,奶奶爷爷给我的印象都是勤劳慈祥的。小的时候奶奶自己做米凉虾和木瓜水出去卖,有了一定积蓄后,又开了个包子铺。当时奶奶包子铺每天都是爆满,还有很多人排长队等着买奶奶做的小笼包,不大的店面却请了十多个工人帮忙,所有的包子馅都是奶奶亲子制作的。爷爷每天都会带我写毛笔字,从来也没对我发过脾气。

后来长大了,我发现我的脾气比同龄的孩子要温和的多,从来也不闯祸,到是校里校外有名的乖宝宝,这应该和奶奶爷爷的性格分不开。


后来5岁的时候,我被接回去上了一年幼儿园大班,这时候我的母亲亲自带我了,因为母亲调到了市委工作,有了带我的时间。我也很庆幸在这个岁数的时候,父母能回来带我,因为我发现,因为奶奶爷爷什么都依着我,所以我很不习惯被拒绝,开始有一些娇惯的表现。

而恰恰在5岁开始能够记住一些事的时候,妈妈把我娇惯的脾气给改了过来,让我知道无理取闹是没有用的,不是什么事情长辈都会为我说话,学会了自己反省自己。如果上了小学还是爷爷奶奶带,可能性格上会比较叛逆吧,毕竟习惯已经养成,加上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识,在改变自己的习惯上面和父母的冲突会更大一些。

爷爷奶奶始终要比父母更容易“溺爱”孩子一些,6岁以前,这种关爱可能会让孩子得到更多的温暖,但是如果一直这样“溺爱”下去,孩子的反而可能变的更加叛逆和敏感,毕竟他已经习惯了那份温暖,突然离开了温室,自然会极力反抗。

所以我建议,孩子入学前可以给婆婆带。入学后,一定得接回来自己带,这是为了孩子好,也是为了你们以后少受点“折磨”......


学海壹叶帆


宝宝带到多大给婆婆带会比较好一点?

我认为三岁以后交给婆婆带比较好。因为孩子在三岁之前跟父母比较好,比较有利于感情的链接,有利于亲子关系。




孩子在三岁之前是最需要父母的关爱的。很多父母认为孩子小,什么都不知道,而且三岁之前的孩子特别难带,就交给婆婆带,等孩子大了再自己带,其实,这样就错过了最佳亲子关系的培养阶段。

我认识一个妈妈就是这样,孩子上幼儿园之前都是婆婆带,后来自己带,孩子还是跟婆婆亲,妈妈就很伤心,其实这都是自己造成的。

你付出了多少就会得到多少。




孩子三岁之前确实很难带,自己带会很累,但会获得孩子的爱。

还有就是,孩子太小了,交给婆婆带,婆婆也带不好,也容易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

特别是农村,交给婆婆带的孩子,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等各方面都会比较差,因为两代人的育儿观念不一样,婆婆那代人都是散养孩子,做事情为主,带孩子为辅。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婆婆那代人带孩子都是凭经验,凭感觉,不懂得科学育儿,容易让孩子养成不好的习惯,影响孩子的性格。

所以,带孩子最好还是父母自己带,如果万一自己带不了,也尽量等孩子大了,再让婆婆帮忙带。

自己带孩子,对孩子好,对自己也好。


周凌溧育儿问答


其实,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觉得自己带孩子比较好,都说老人带娃都是隔代亲,为了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和性格,哪就自己带。

专家都不建议隔代,毕竟在教育和喂养孩子方面都是很有差异的。

这段时间,由于疫情的情况,我们一家人都会老家生活,全家老小都聚在一起的。

我婆婆就说让我孩子和她一睡,她晚上给我带,不好拒绝,我就让孩子和她一起睡了,孩子现在才一岁,还有夜奶的习惯,晚上她起来给孩子冲奶的时候,完全没有按照比例来充,她都是按她得想法来充,一般她都是觉得这点水要多少奶粉,她就会充多少,完全是按照她的意识做事情,还有就是冲奶的时候是先倒水在放奶,她确实相反的。我见到的时候我给她解释不能这样充,当时的她是记得的,但当孩子哭起来的时候,她一慌,完全就忘记了。

介于我又不好把孩子要回来跟我一起睡,我只能搬到离她比较近的房间睡,当孩子醒的时候我就能及时赶过来帮孩子冲奶,她只需负责哄哄孩子就行,然后白天基本都是我在带孩子。

虽然是一家人在一起,但在老家都有土地,他们觉得无聊,把几年不做的土地给打扫一番,我就负责在家带孩子做做饭。

所以我觉得孩子还是自己带比较好。


树洞妈妈说育儿


因为现在生活成本快速提升,很多家庭为了给宝宝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不得不把宝宝交给家里的老人帮忙照顾。不过也不是说宝宝一出生就交给老人照顾的,作为妈妈生下宝宝,还是要有一定的时间亲自照顾宝宝,体验下当母亲的生活。


那么,宝宝带到多大给婆婆带会比较好呢?

先说我自己的例子:

我家大宝是在外婆那边医院出生的,生完大宝不到2个月我就出远门回去公司上班了,孩子给外婆带着。由于宝宝身体不好,在4个多月的时候得了肺炎,然后我就请了假回娘家照顾宝宝,这样带到6个多月我就带宝宝回了婆婆家里,和婆婆一起带到8个月我又去上班了,然后就是婆婆帮我一直带到孩子3岁上幼儿园。

我家二宝就是我全职在家带的,因为有个大宝要照顾,那我索性就辞职再家里带孩子了,没理由让老人家一直帮我带孩子的,虽然人家不说辛苦,但我们也懂的带孩子的心酸。


所以,我的建议:

如果妈妈要重新回到工作岗位,那产假休完肯定要按时回去上班的;如果新妈妈要重新找工作,那最早也应该哺乳到宝宝6个月后再交给婆婆带;如果新妈妈家里条件优越,那最好亲自陪伴宝宝成长,这对孩子各方面发展都是有好处的;如果新妈妈不喜欢带孩子,那也可以和婆婆一起带或者找个保姆一起带。

反正,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生活模式,你的生活也是你自己做主,别人说的都只可参考,合适不合适还是自己知道。


慧说育儿


不知道你说的给婆婆带,指的是什么样的限度。是让婆婆协助你带,还是完全扔给婆婆去带?


1、0—3岁是孩子的各种敏感期,口欲敏感期、语言敏感期、依恋敏感期、秩序敏感期、空间敏感期等等,这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时间段,所以这个时候父母是绝对不可以缺席的。

这个时间段无论婆婆是否在帮你带娃,你都不可以全部放给婆婆,可以让婆婆帮你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你来陪孩子玩耍,陪孩子早期阅读,晚上陪孩子睡觉,建立良好的亲子感情,既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也有助于建立亲密的母子关系;


2、3岁以后—6岁,是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养成、优良品格塑造、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间,父母可以短期与孩子分开(比如妈妈上班,孩子上幼儿园,或者让孩子去奶奶家、姥姥家住几天等等),但是并不能长时间分开(每个月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孩子适合父母一起度过的),更不能把孩子放在老家,夫妻外出工作之类的,一旦孩子的习惯和性格没有建立好,将会影向孩子一生,当然你和爱人也会后悔一生。


总之,老人可以帮助带孩子,切记是帮助,只负责孩子的饮食起居、幼儿园接送和短期外出游玩工作,亲子陪伴、亲子教育等工作是必须由爸爸妈妈来做的。


葫芦爸爸——少儿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少儿情商训练师,从事教育二十年,两个娃的爹地;擅长领域:家庭教育、亲子交流技巧、儿童习惯养成、青少年不良行为矫正、心理健康、心理咨询;心理成长相关培训等。欢迎搜索、关注《葫芦爸爸谈育儿》为名的抖音、快手、喜玛拉雅、千聊等!

葫芦爸爸谈育儿


本着对宝宝负责的原则,我建议宝宝还是妈妈带比较好,最好至少能带到三岁上幼儿园,因为:

1、有利于语言、人际的发展,因为妈妈精力比老人旺盛,活动区域较老人更大,婆婆的活动范围多在公园、广场、小区附近,婆婆接触的人群大多数也是婆婆,即便是妈妈,但因为婆婆与妈妈是隔代原因,婆婆跟妈妈人群也是很少能够搭上话的,而妈妈就不同了,妈妈年轻,接触到的人群都是跟自己一样年龄的男女,他们有做各种各样的工作,对现下的社会行业比较了解,带给孩子的有关一切,都是现在社会还在用的一些东西,更加贴近社会发展,跟这样的人群在一起,明显占优势。


2、有利于自理能力的培养,婆婆比较疼爱孙子辈,孩子做什么事都会想要去代劳,或者孙子孙女说什么,就是什么,极尽可能的宠,容易把孩子惯坏,时间一长,孩子产生依赖,自理能力差或没有自理能力。而妈妈则是不同的,我相信大多数的妈妈,都会从小教自己的孩子吃饭、坐姿、走路和礼貌行为等等,我自己就是这样,我家宝宝在一岁多点,刚学会走路没多久,我和孩子推车出去玩累回来,我会先让孩子坐车上推回到快到家的地方,就把她放下来,让她自己跟着我走路回家;孩子犯错,我会直接打她手心,并告知她错的原因,如果再犯,我还打你手心,我不会去溺爱孩子,该宠时,得宠,该教育时,得教育。

3、有利于性格塑造,妈妈带的孩子更有安全感,对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塑造更有益处,婆婆的话很多都是老思想,容易忽视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每次和孩子在外面玩累想回家前,我都会教孩子跟其他的孩子和宝妈一边说再见,一边拿起她的手教她掰掰,到后来,我只要一说回家,口头说让她跟小哥哥小姐姐掰掰,她就知道摆摆手,做出掰掰的手势了,好像已经形成一种习惯一般了。


人们都说“3岁看大,7岁看老”,三岁前的孩子的心里特点和个性倾向,是孩子以后长大成为青年时期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说直白点,就是孩子在三岁前,正是开始塑造一个人的性格的好时机,没有一个好的开端,不利于长大后的性格养成。

当然如果家庭因为工作或经济原因,需要老人带,建议尽可能带到一岁,再交给婆婆带,因为这时候孩子长大点了,不容易生病,戒奶也没问题,但孩子成长的路上缺少爸妈,确实多少对孩子都有些影响,而且有句话叫“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我不知道孩子小时,爸妈不在身边陪伴会不会都不幸,但我却知道,如果孩子的童年真过得不好,就真的如上面所说的,以后要用一生来治愈童年了。


杨谧说


在考虑宝宝谁带的时候,也要考虑这些实质性的问题:

1. 老人到子女的城市看小孩。 牺牲的是老人的利益,离乡背井成为“老漂”一族。

2. 老人在老家带孩子。牺牲的是孩子,以及年轻夫妻对孩子的思念。老人也辛苦,但起码是在自己家。

3. 请保姆。牺牲的是孩子,保姆无论如何不如家人放心,以及自己的生活品质,毕竟要多花一笔钱请人。

4. 辞职自己看。牺牲的是自己小家庭的生活品质,毕竟少了一个人工作。

一般情况下当宝宝过了断奶期,3岁左右给婆婆带比较好

1、宝宝有了自己的意识

宝宝有了意识,知道奶奶是自家人,和身边的亲戚也不认生,这个时候交给婆婆带,可以缓解家庭的压力,减轻一些负担,宝爸宝妈也可以安心的工作了。

2、宝宝有了很好的习惯

1-3岁之前是宝宝的生长、发育阶段,离不开母乳的喂养,随着宝宝的不断长大,而且还要接受断奶、辅食、如厕等等一系列的教育。到了三岁之后,宝宝差不多会形成自己的一种习惯。


但是老人带孩子的缺点:

1、老人固有的生活方式和自己差异很大,矛盾重重。

2.老人和自己的育儿观念冲突太大,自下而上的沟通太难了,内耗太多!老人比起年轻人,知识相对已经陈旧,且学习的精力和动力不足,真的很难科学育儿。

3.老人精力有限,让他们带孩子太累了,晚年他们应该有自己的生活。


但还是要温馨建议一下下,宝宝要是能够自己带的,还是自己带:

1、育儿理念一致,性格乖巧懂事

人多口杂,家庭一群人带孩子,往往每个人带法都不相同,很难统一规则。孩子又是天生会观察,善于在不同的意见中钻空子,已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果自己带孩子就有可能避免这些事情的发生

2、可以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孩子更愿意去探索和尝试,而爱的最好境界是充分放手却暗中保护,在一次次的尝试中,他会越来越强大,独立性越来越强。

如果你对宝宝是自己带还是婆婆带,还有疑虑,推荐你可以去了解下留守儿童,或者被老人带大的孩子有什么不同,你心中自然就知道了!

欢迎关注@孕享时光网,更多孕妈育儿经验与你一起分享哦!

孕享时光


首先,开门见山地说,让老人帮忙带孩子的“好”与“不好”并不能一盖而论,这涉及很多因素。

先说一种比较理想的情况,假设家里老人和孩子有过长期接触的生活经历,且有着很好的陪伴教育抚养孩子的能力,且孩子不排斥或有感情,且父母依然能保证长期与孩子保持连接,那你就没什么可担心的。

因为至少我所知道的,现在有很多老人的教育孩子的能力都很强,他们除了有足够的时间作保证之外,有的老人甚至在教育的意识、眼界、能力、效果等方面超过了父母的认知与水平,再加上孩子并非长期“全托”,所以众人拾柴火焰高。

比上面这种情况略逊一筹的,是把孩子长期全托给老人。这种情况之下,即便老人有一定的教育抚养的能力,孩子与父母的情感连接、相互沟通等亲子关系都会产生问题,并且很可能会因为抚养人对很多问题的认知与解决能力不足,在未来衍生出一系列其它问题。

比前两种情况更糟糕的是,老人没有教育的意识,也缺少教育的方式方法,父母也欠缺正确抚养教育的意识和行动,那未来注定会问题百出,最终父母还会把这口“黑锅”推给孩子来背。

对孩子的抚养教育,是父母的天职,这其中的义务与责任并非你想怎样就怎样。

除了那些不可逆的客观原因,一个人如果解决不好自己抚养教育孩子之前的人生问题,注定会殃及孩子。

很多忙于“自己认为重要的事”的父母因忽视了对孩子的养育,出现问题那是必然之果。

所以,从对孩子负责任的角度来讲,当你不得不找老人来帮忙时,你必须坚持一个底线——

可以“托管”,但不要“托养”。

“@儿童哲学启蒙”的以上回答,希望能对大多数有此困惑的家庭有所启发。


儿童哲学启蒙


宝宝我们亲自带到多大,再交给老人带比较好,这个问题很有现实意义,因为母亲工作亦或全职带娃是当前很多宝妈关注的问题。在我看来,孩子性格和行为养成的几个关键期,我们要陪着孩子,亲自教导更好些。


孩子成长中三个关键期需注意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老师,在多年对犯罪心理学的研究中发现:很多犯罪嫌疑人的作案动机与他幼年心理有密切关系,大部分成年人的极端行为可追溯到早期的心理经历,而人的心理问题则与6岁前的教育有很大关系。孩子教育不仅是物资满足,还有早期的心理抚养。

所以李玫瑾老师强调:0-6岁,孩子情感性格养成的关键期,父母应给与孩子更多的心理抚养。0-3岁有恩于他,3-6岁立威与他,方能心理健康的快乐成长。

  • 1、0-3岁,孩子情感建立的关键期。

心理学家哈洛曾用恒河猴做过一个试验:恒河猴94%的基因和人类相同,哈洛将刚出生的的小恒河猴带离母亲身边,关在笼子里由两个代理母亲照顾。一边是24小时提供奶水的金属妈妈,另一边是裹了一层泡沫塑料罩上绒布的妈妈。

实验发现:小猴子只有在饿的时候才去金属妈妈那里喝奶,平时喜欢和温暖的绒布妈妈在一起,一旦受到惊吓会直奔绒布妈妈。这些小猴子长大后,性情冷漠,不能融入正常的族群生活,更是拒绝与任何同类相处、交配,即使怀孕,对生下来的孩子也非常冷漠,甚至出现杀死自己孩子的情况。

哈洛的恒河猴实验充分说明:身体的碰触比奶水养育更重要,孩子更需要的是爱。所以,0-3岁孩子情感建立的关键期,此时,我们最应陪在孩子身边,亲自养一养。要爱你,必须让我知道你的存在。

  • 2、3-6岁,孩子性格养成的关键期。

宝宝2岁后,自我意识萌芽,当孩子的独立意愿受到大人的限制时,语言表达不完善、自控力又差,孩子会以发脾气的形式和家人对抗,这时孩子进入人生的第一个反抗期。

而到了3岁,孩子的行为极易受情绪支配,但还不能用理智的情绪来支配行为,需要我们陪在孩子身边,对他们的性格和情绪加以正确引导。此时,也是孩子性格养成、是非观建立的关键期,也是我们“立威”和管教孩子的重要时期。

  • 3、6-12岁,孩子行为和学习习惯培养的关键期。

6-12岁,孩子进入勤奋对自卑的心理发展阶段。这时他们不仅需要学习大量的知识、找准社会中所处的位置,还要适应学校的生活,会与他人合作,能协调好和老师、同学的关系。

进入学校生活后,对孩子的心理调节能力要求更高,若能熟练应对此挑战,孩子会越来越自信,从而越来越勤奋。

6岁的孩子还易模仿、崇尚力量,会有独立人格的想法,渴望被父母理解。此时父母的作用凸显,母亲更为细腻的情感慰藉,帮孩子成功缓解入学后的心理焦虑;父亲的正确引导,教给孩子果敢和坚强,能从容的应对学习和朋友沟通中的各种挑战。

此外,6-12岁也是学习习惯建立的关键期,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孩子会受益一生。待孩子进入青春期后,追求思想独立,以自我为中心,极其厌烦父母的唠叨,所以,我们能认真教导孩子的也就这12年。

总之,0-6岁,建议陪孩子一起,给与孩子更多的心理营养;6-12岁,最好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此阶段父母的积极参与利于孩子的长远发展。那么孩子养育中,应如何高效的陪着孩子,给您些建议。


如何高效的抚养和陪伴孩子

1、建立安全型依恋关系,给孩子归属感和价值感。

所谓的情感依恋关系,也就是一对一的情感依靠。孩子大约从4个月到1岁半,和母亲建立起依恋关系,9-18个月,和父亲、爷爷奶奶产生多重依恋关系,此时孩子有多个依恋对象,也有了更多的情感寄托。

我们可以通过细心喂养、积极的互动、回应孩子的需求,提供有趣的刺激,多些温暖的爱抚和拥抱,和孩子建立起安全型依恋关系。早期的依恋关系越好,孩子会有归属感和价值感,低焦虑、更积极,心理调节能力越强,社会能力也越强。早期的情感培养,对孩子的未来影响至深。

2、身教大于言传,坚定而和善的教导。

3-6岁时,父母在孩子眼中具有绝对的权威,我们说对的,孩子一定会认为是对的。此时是我们对孩子行为教导的重要时期。

和孩子沟通中,态度坚定而和善,认真听取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不一味否定、不压抑、不忽视也不溺爱,孩子做的好的,及时鼓励;做的错的,第一次第一时间告诉孩子不对,应该如何做,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言传不如身教,身教不如环境熏陶,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榜样!

3、帮孩子应对入学的心理焦虑,培养好孩子的学习习惯。

一年级,孩子会有较大的心理变化,也是学习习惯培养的关键期。此时父母的陪伴很重要,帮孩子完成心理过渡,鼓励孩子大胆结交朋友,学习之初有困难时,教孩子如何思考,培养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孩子的专注力,这都是此时我们应重点关注的,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真的会受益一生。

4、多些高效的陪伴。

有时孩子自己看着电视或玩着具,我们刷着手机或干着家务,这都是无效的陪伴,真正的高效陪伴是放下手机或拖把,15分钟专注的和孩子在一起,对孩子的行为和想法表现出好奇,引导启发孩子和我们说一说,听听孩子的问题,一起讨论。

或花半小时和孩子一起拼搭积木;又或者和孩子一起读个故事,读到会心之处一起哈哈大笑,孩子能体会得到被接纳和被爱着,我们这样和孩子的情感联结远好于长期无效的陪伴。

5、若无法亲自养育孩子,应每天关注孩子,多些互动,让孩子始终感受到我们的爱。

现实生活中很多宝妈迫于一些原因,不得不将孩子交老人抚养,可能一周、一个月甚至更久才能和孩子团聚一次。对此,我们更应每天多关注孩子,打个视频电话,和孩子聊一聊。

▲为消除距离产生的陌生感,3-6岁的孩子,我们可以启发的问问他,在幼儿园有什么高兴的事、分享些学到的新本领、小伙伴的趣事等,对孩子学到的新本领多些鼓励和赞赏,父母的肯定会是孩子最大的动力。

▲小学的孩子,更重视友谊,我们要了解孩子的朋友,引导他聊聊好友、班里同学的趣事。也可以和孩子互换角色,比如今天我们当孩子,他当父母,说些他对我们的要求,孩子要求的我们认真对待一定做到。角色转换孩子更能说出自己的心声,一位朋友亲测,孩子的想法很特别,会意想不到。

▲另外,把孩子当成我们的朋友。将我们工作中遇到一些不是很棘手的问题和孩子说说,让孩子给我们出出主意,孩子出主意或劝慰我们后,及时的表达感激,让孩子体会到他的作用,感知我们需要他,这也能增进我们和孩子感情,消除陌生感。


结语

综上所述,宝宝带到多大交给老人带比较好,我认为0-6岁孩子情感性格培养的关键期,最需要父母的陪伴。若有条件,建议孩子在我们身边亲自抚养的好。若不得已离开孩子,也要定期回去陪陪他们,听听孩子的心声,给孩子成长的时间。

孩子小时我们付出的越多、教育的越理性、越科学,孩子长大后我们也会越省心、越有成就感。希望我们的孩子都能心理健康的快乐长大,加油,祝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