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當“記者”記錄身邊最美背影

當“記者”記錄身邊最美背影

當“記者”記錄身邊最美背影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劉丹

“收到同事發來的背影照片時,我被震撼到了。白衣戰士朝著黑暗的地方走去,黑暗之處綻放著一絲光芒。”3月4日,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副院長、貴州援助鄂州醫療隊隊員左石在《戰疫日記》中寫道:今天我當了一次“記者”,與劉靜和羅天永對話,拍下這些在隔離病房裡的最美背影,記錄真實與感動。

左石[戰疫日記]

3月4日,鄂州,陰轉多雲

今天,貴州畢節市織金縣關愛醫院護士肖男的背影登上了《人民日報》整版,她脫下防護服,汗水溼透了衣服。照片被全國網友刷屏稱讚,真心地高興,這是對貴州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的褒獎。肖男,好樣的,為你驕傲!

從肖男的背影,想到了我們醫療隊員,也有許多背影令人動容,其中兩張照片給我印象特別深刻,分別講述的是貴醫附院小兒外科護士長劉靜和醫院感染科主任醫師羅天永的故事。

收到同事發來的劉靜的背影照片時,我被震撼到了。白衣戰士朝著黑暗的地方走去,黑暗之處綻放著一絲光芒。

這張照片的拍攝背景是我們正在向雷山醫院二病區挺進。那天晚上,所有醫護人員將病房整理好,一夜收治了31位患者。當時,劉靜忙碌到凌晨的背影被同事抓拍。

中午,我嘗試著當了一次“記者”,與劉靜和羅天永對話,聽她們說說隔離病房的感動。

劉靜:“這個世界是溫暖的”

“是1床,我第一次‘進艙’就看到了他,12歲的孩子,躺在床上悶悶不樂。我問:想吃什麼零食,有什麼需要跟阿姨說,阿姨幫你準備,每天給你送來。他回答:什麼都不要。”劉靜的敘述很平靜。

“不管拿什麼東西想逗他開心,他都拒絕。”劉靜告訴隊員,一定多關注這個孩子。

隔了幾天,劉靜再次“進艙”。“他一看到我就笑了,對我招手。我還和他一起合影,拍了一些照片。”劉靜說。

“兒子,想你爸爸媽媽不?”

“我爸爸也被感染了,在八病區住院。”

“你想他們嗎?”

“爸爸媽媽都不想,因為他們也不想我……”

當時聽到他的話,眼眶一下子就溼潤了。劉靜哽咽著說:“因為我兒子也和他差不多大。”

今天,又進病房,醫療隊員們跳起了《明天會更好》的舞蹈,表演給患者看。“他喊了我一聲乾媽。”說到這裡,劉靜泣不成聲,“這個孩子可能缺少家庭關愛,我就想著,希望我們點點滴滴的愛,能讓他覺得這個世界是溫暖的。”

說著說著,劉靜又笑了,“最感人的事是我的整個團隊,對我無與倫比的支持。”

劉靜說,病區沒有專人打掃,剛剛看到一個小護士,很認真地在打掃衛生,特別重的垃圾,拎起來就走,我悄悄地跟拍了他一小段,準備發抖音。“他不知道的,別告訴他。”

羅天永:“認可是最大的感動”

“令我最感動的是,我們團隊得到鄂三醫的認可。”

羅天永說,2月27日接到任務,28日從雷山醫院轉戰鄂三醫進行交接班,剛到的兩天,我們熟悉瞭解患者情況,隨著中醫團隊的進駐,徹底顛覆了當地醫護人員對貴州醫療隊的看法。短短一天時間,病歷整理、調整治療方案、出院、評估都幹得非常好,專業的操作得到鄂州同行的點贊。

“今天,鄂三醫的主任,非常放心地把他管理的所有患者交給了我;貴州團隊全部接手,這是無言的信任,我很驕傲。”羅天永坦言,確實很累,除了兩次到酒店駐地參加例會,其他時間都堅守在病區。“不過,不管是在雷山醫院,還是在鄂三醫,我的戰友都非常支持我,鄂州的同行也給予關心、鼓勁,想到這些,累得值。”

故事寫到這裡,今天的日記也快完結了,在貴州援助鄂州醫療隊,每天都有很多感人的故事在不斷上演,醫療隊員們用行動詮釋著醫者仁心、人間大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