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兰州西固柳泉:“四则运算”凝聚精神文明力量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记者王斌报道疫情发生以来,兰州西固区柳泉镇充分发挥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优势,引导广大群众支持防控、参与防控,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凝聚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兰州西固柳泉:“四则运算”凝聚精神文明力量

对背街小巷组织开展消毒工作,营造干净卫生的生活环境

宣传引导加法,注入“强心剂”

“冠状病毒不可怕,科学防范有方法;只要牢记六句话,病毒再猛咱不怕……”1月26日,柳泉镇在第一时间录制了顺口溜并发布在微信公众平台广泛传播。村民纷纷称赞道:“农村老年人多,很多人也看不懂宣传单,就爱听‘顺口溜’”,“勤洗手,戴口罩,个人卫生最紧要,听的次数多了,我孙子都会背了。”

柳泉镇充分利用头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QQ群、抖音等新媒体,以及电子屏滚动、应急广播、宣传横幅等传统媒体等形式,多方位、全天候进行广泛宣传,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疫情防控知识知晓率。同时,及时为群众发布辟谣信息,引导群众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号召村民保持积极乐观、理性、平和的良好心态,坚定战胜疫情的决心。

兰州西固柳泉:“四则运算”凝聚精神文明力量

老党员、退役军人、志愿者的模范带头作用值守卡点

环境治理减法,筑牢“防控墙”

柳泉镇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清理卫生死角,铲除病毒滋生和传播土壤,采取分散作业的方式,对背街小巷、垃圾堆积点等进行环境卫生集中清理整治,组织开展场所消毒、环卫保洁、垃圾清运等工作。截至目前,共出动作业车辆325车次,清理垃圾300余吨,喷洒消毒液330余次,着力整治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干净整洁的美丽家园。在镇、村工作场所全面做好卫生保洁、消毒杀菌、通风换气,与此同时,做好废弃口罩的无害化收集处理,杜绝病毒二次传播。柳泉镇把环境卫生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来抓,倡导居民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营造干净卫生的工作生活环境,筑牢疫情“防控墙”。

兰州西固柳泉:“四则运算”凝聚精神文明力量

向村民倡导移风易俗新理念,劝阻辖区内居民红事延办、白事简办,得到了群众的理解和积极响应

文明实践乘法,成为“生力军”

疫情防控期间,柳泉镇开展“阻控疫情 志愿同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老党员、退役军人、志愿者在疫情防控中率先垂范、积极行动,协助一线工作人员筑牢基层防控网络,主动参与到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普及、疏散聚集人群等工作,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得知一线防控人手不足,看到镇上在招募志愿者,我就报名参加了,家里人也很赞成。”在中坪村宣传点,村民欧阳成栋主动协助村党员干部值守。

老党员、退役军人、志愿者的模范带头作用,进一步坚定了群众必胜的信念,助推形成人人重视、个个参与疫情防控的良好态势。志愿者们与基层一线工作人员并肩作战,用自己的行动为基层分忧“减”负,成为疫情防控一线的“生力军”。

移风易俗除法,引领“新风尚”

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柳泉镇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的优势,积极宣传国家疫情防控政策,动员各村党组织、志愿者服务队和红白理事会,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按照“村不漏户、户不漏人”的原则,耐心细致宣讲防控形势和相关政策,向村民倡导移风易俗新理念,劝阻辖区内居民红事延办、白事简办,得到了群众的理解和积极响应。

在全镇浓厚的疫情防控宣传氛围和一系列的文明劝导下,婚宴推迟、丧事简办、平安在家、取消聚会已是柳泉镇村民的共识。截至日前,柳泉镇共延迟、取消婚礼2场,白事简办5例,有效控制了人员聚集,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众志成城,没有迈不过的坎;心手相牵,没有翻不过的山。抗击疫情,文明同行,柳泉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志愿者们在疫情面前,勇于担当,风雨同舟,积极发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彰显助人为乐的社会公德,展现文明西固的良好形象,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