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打不得罵不得的熊孩子,家長善用“漏斗式教育”,比打罵更有效

不想養出熊孩子,家長試試“漏斗式教育”,比打罵更有效

每一個孩子就像是一棵小樹,想要這棵小樹筆直的長成參天大樹,必定要對多餘的影響生長的枝杈修剪乾淨,這棵小樹才能茁壯成長。

打不得罵不得的熊孩子,家長善用“漏斗式教育”,比打罵更有效

而想要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家長則需要充當園丁的角色,在孩子尚小的時候,幫助孩子改掉身上的壞毛病,壞習慣,這樣孩子才能更加優秀,走的更高更遠

打不得罵不得的熊孩子,家長善用“漏斗式教育”,比打罵更有效

如今的孩子是越來越嬌貴,十足的“人小氣大”。只要是稍不順心,就會滿地打滾,不服管教,還愛唱反調。父母如果養了這樣的“熊”孩子,到底應該如何是好呢?

打不得罵不得的熊孩子,家長善用“漏斗式教育”,比打罵更有效

不想養出熊孩子,家長要善用“漏斗式教育”

什麼是“漏斗式教育”?

我們印象中的漏斗都是從大口入,從小口出,而我們這裡說到的漏斗教育就是要反其道而行之,遵循著小口入,大口出的方式,不求最快,但求最好!

打不得罵不得的熊孩子,家長善用“漏斗式教育”,比打罵更有效

這種方式用孩子身上時,則意味著孩子尚小,還沒有成熟到可以掌控“自由”。

所以在這一期間,家長應該適當的對孩子進行約束式的管理,隨著孩子逐漸長大,自控能力逐漸的加強,這時候父母可以適當的放孩子的自由程度。

打不得罵不得的熊孩子,家長善用“漏斗式教育”,比打罵更有效

漏斗式的教育,對孩子慢慢的灌輸教育理念,逐漸的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讓孩子逐步形成更加健康完整的性格。

面對孩子的無理取鬧,家長應該如何巧妙地運用“漏斗式教育”呢?

1、立規矩,樹原則

要讓孩子知道,生活中有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不要讓孩子成為毫無邊界感的人。孩子從小沒有分辨是非的能力,所以這一點上,需要家長及時的拉孩子一把,不要拿孩子的年齡當藉口,對孩子過於放縱。長大後,想管都來不及。

打不得罵不得的熊孩子,家長善用“漏斗式教育”,比打罵更有效

2、家長不能輕易妥協

就如同上面所說,要對孩子樹立原則,家長在原則面前,就應當是鐵面無私的,孩子在自己的不喜歡,不願意做的事情面前,會出現耍著性子的情況,或者是委屈的大哭,這個時候也是最考驗家長的時候,記住,家長絕對不能輕易的妥協!多對孩子說幾次“NO”之後,孩子發現大哭大鬧失效,就會減少“耍熊”的次數。

打不得罵不得的熊孩子,家長善用“漏斗式教育”,比打罵更有效

3、賞罰分明

孩子犯錯時,家長可以按照錯誤的輕重程度給孩子進行適當的懲罰,因為口頭上的教育對於小孩子來說作用幾乎為零,他們常常是聽不懂大人講的“大道理”的,你在這邊苦口婆心,孩子在另一邊“規規矩矩”,但實際上只是被你的氣勢嚇到了。

打不得罵不得的熊孩子,家長善用“漏斗式教育”,比打罵更有效

所以這裡建議家長可以適當的給孩子一些小懲罰,讓他知道,做這件事,就會得到爸爸媽媽這樣的懲罰,而這個方法的關鍵詞是:不打孩子,不罵孩子,不能心軟。

打不得罵不得的熊孩子,家長善用“漏斗式教育”,比打罵更有效

如果孩子做錯的事,下次沒有再犯,家長應該給予鼓勵,鼓勵是非常好的動力。

打不得罵不得的熊孩子,家長善用“漏斗式教育”,比打罵更有效


果兒媽媽是一名2歲男孩的媽媽,同時也是一名高級育嬰師,所以當兩種身份疊加在我一個人身上的時候,我會根據孩子的年齡的特點想出更多更好的辦法去處理孩子成長中的問題,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

打不得罵不得的熊孩子,家長善用“漏斗式教育”,比打罵更有效

對於年紀尚小的幼兒,繪本是我經常會用在孩子身上的一種教育方式。因為職業的緣故,我能接觸到的繪本會比一般的家長更多,所以孩子在不同時期,我會根據孩子的特點進行繪本的選擇。

打不得罵不得的熊孩子,家長善用“漏斗式教育”,比打罵更有效

而對於“治理“熊孩子”,我比較看好

《幼兒行為情緒管理啟蒙》,能夠選擇這套書,主要是因為孩子在成長中遇到的小問題非常多,這套書中的內容幾乎把孩子所有的問題和應該掌握的安全知識,社交禮儀全部包含在內。

打不得罵不得的熊孩子,家長善用“漏斗式教育”,比打罵更有效

打不得罵不得的熊孩子,家長善用“漏斗式教育”,比打罵更有效

我們可以看圖瞭解:

打不得罵不得的熊孩子,家長善用“漏斗式教育”,比打罵更有效

全書共30冊,非常詳細的對孩子成長中 會遇到的問題做了彙總,用最簡單的圖畫和可愛的動物形象的對話,吸引孩子的興趣,達到教育目的,這也是我會選擇這本書的理由。我將購買書的鏈接放在了下面↓↓↓


教給孩子基礎生活小常識,可購買下面這本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