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罵,會給孩子留下三道難以癒合的“傷口”!

“國際不打孩子日”,給打罵孩子的父母的“警鐘”。

我認識一位幼兒園男老師,他有一段時間把他隔壁班的一個小男孩帶回家,給孩子做飯,幫孩子洗衣服。因為小男孩來自單親家庭,孩子的爸爸連續好幾天沒出現,孩子一開始被安置在幼兒園的保安室,後來這位老師看孩子可憐,他也是幼兒園唯一未結婚的老師,他便把孩子帶回家照顧幾天。

但是第一天他為孩子準備好洗澡水,當小男孩興高采烈地除去衣服時,孩子身上的傷疤和淤青讓他驚呆。小男孩也很坦然,他說“我不聽話時,爸爸用衣架打的。”最讓這位年輕老師揪心的是,小男孩每晚總會做噩夢,噩夢時小男孩渾身顫抖,哭喊著“爸爸我會聽話,再也不惹你生氣……”有時哭著哭著會喊媽媽,說“媽媽不要丟下我,小俊俊很可憐……”

這位年輕的老師在一旁看著看著,不自覺地就淚流滿面。


打罵,會給孩子留下三道難以癒合的“傷口”!


直至如今,常常還有父母問我,是否應該打孩子。每當這時,我總會費盡心思、引經據典地說服他們——“永遠永遠不要打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我常常感覺我正在拯救一個個可愛而純真的孩子,因為沒有孩子應該被父母打罵。孩子們那麼小,他們對這個世界充滿期待和欣喜,他們真的不應該在這麼年幼的年齡便體會到冷漠的滋味。


打罵,會給孩子留下三道難以癒合的“傷口”!


2010年,美國杜蘭大學的兒童體罰研究專家Catherine Taylor經過研究發現,如果一個3歲的孩子每月被打2次以上,這個孩子在5歲時的攻擊性行為會比同齡孩子高50%。另外,美國心理協會也曾經資助過一項“父母是否應該打孩子”的綜合評估調查,最終得出的結論是:不能打孩子。的確如此,常被打罵的孩子會有更多的行為問題,比如他們會具有更多的攻擊性,他們未來會比同齡孩子更焦慮和抑鬱,還會導致智力水平的下降。

具體地,被打罵長大的孩子,會獲得三大“毒”:

攻擊性。


打罵,會給孩子留下三道難以癒合的“傷口”!


美國知名心理醫師貝弗莉·恩格爾有30多年的兒童創傷領域的研究,她發現,大多數罪犯在童年都有被打罵的經歷。這些孩子,他們可能來自貧窮的家庭,也可能來自富裕的家庭,但是唯一相同的是,他們的父母過於情緒失控或有錯誤的教育理念,用暴力的方式教育他們的孩子。這些父母雖然很愛孩子,他們的孩子也曾經很愛父母,但是打罵撕碎了一切美好。這些孩子在他們童年時,經常忍受著父母的打罵,在學校裡,他們成了暴力的複製者。他們有打鬥和欺負別人的行為,甚至常常會因為小矛盾而把事情變得嚴重,傷害了別人,耽誤了自己。

人格問題。


打罵,會給孩子留下三道難以癒合的“傷口”!


童年常被打罵的孩子,容易成為“人格專制者”。在小朋友群體中,這些孩子會要求別人聽從自己的指揮,否則他們會暴怒;在家庭裡,這些人格專制者會要求妻子和孩子服從他們;在單位,這些人格專制者會要求下屬不能對自己的決策有異議。這一點已被無數研究證實。因為這些孩子在小時候是暴力父母的受害者,當他們不聽話時,父母通過打罵讓孩子服從,所以孩子便把這種專職人格變成了自己的行為習慣——別人要對自己服從,不能有異議,否則會刺中他們的暴怒神經。

暴力輪迴。


打罵,會給孩子留下三道難以癒合的“傷口”!


家庭的暴力行為會代代相傳。這些孩子在小時候忍受了暴力父母的打罵,他們一方面痛恨父母的打罵,但他們一旦置身於父母的角色,便潛意識地表現出跟父母同樣的暴力行為。這種輪迴就像一種隱形的咀咒,當這些曾經是受害者的孩子成長為父母時,當類似的情景發生時,他們內心就像有一種反應機智,讓他們的情緒和行為走上與自己的老父母同樣的路徑,暴怒生氣下便做出打罵孩子的行為。

有一位媽媽曾經給我留言,感謝我“治好”了她的打罵“癮”。

這位媽媽小時候是在父母的棍棒下成長的,長大後她跟父母的關係很疏遠,所以她強烈地意識到,打罵孩子會導致親子情感的破裂。雖然有這樣的認識,但是她常常在養育孩子過程中,總會控制不住打孩子的衝動。我跟她說,人之所以會情緒先行的根本原因,是情緒戰勝理智帶來的結果。

她常常看我的文章,有一次她給我發了這樣的故事:


打罵,會給孩子留下三道難以癒合的“傷口”!


有一次,當她因為兒子把玩具撒了滿地、還把一杯水倒在了電視機上而暴怒時,她4歲的兒子可憐兮兮地說:“媽媽,你的‘生氣蟲’跑出來了,趕緊把他關起來呀,要不然你兒子又遭殃……”非常意外地,在那一刻,她的暴怒情緒突然削減了不少。這其實是大腦“自我認知”的作用。她說,她的兒子就像一個手持“警戒牌”的天使,總是在她非常暴怒時及時讓她熄火。如果從大腦原理解釋,就是孩子的話幫她認知了自己的情緒,所以“暴怒情緒突然削減了”。

蘇霍姆林斯基說:“任何人如果不能教育自己,也就不能教育別人。”打罵,是一枚永遠留下“疤”的毒針。如果你愛孩子,真的別再打罵了!

關鍵字:打罵孩子、育兒方法、親子關係、親子情感 #國際不打小孩日#

幼兒說,作者為幼兒心理科普作家黃杏貞,已出版書籍《心理諮詢師媽媽的科學育兒法》(獲國家部級優秀出版物獎)。學習幼兒心理研究和知識,分享科學、實用、有價值的育兒心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