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不講禮貌,父母別隻會“打罵”,要從基礎抓起


導語

有的父母覺得孩子年齡小不用這麼早教,有的對孩子的不文明行為如臨大敵,生怕孩子會變壞,於是就用打罵的方式“讓他長教訓”,但其實這兩種都不是正確的做法

案例分析

不久前,我到閨蜜小王家做客,另一個閨蜜張姐打算帶著她4歲的寶寶也來聚會,據說她的寶寶是個機靈可愛的小姑娘,一點也不怕生。

我先到了小王家,中午時分,張姐他們也到了,剛一進門,小姑娘就自己蹦蹦跳跳地跑進來,張姐攔住了她。

“快叫阿姨好!”她讓女兒跟我們打招呼。

小姑娘眼睛盯著小王看了幾秒,大聲說,“媽媽,這個阿姨怎麼這麼胖呀?”

寶寶不講禮貌,父母別隻會“打罵”,要從基礎抓起


小王最近確實圓潤了一點,但被小姑娘這麼說,頓時很尷尬,張姐趕忙道歉,“哎呀,孩子還小不懂事,不好意思!”

大家哈哈一笑,沒再繼續關注這件事,但我可以看出小王心裡不是滋味,確實扎心了,小姑娘也沒有再理會我們幾個大人,兀自跑到客廳沙發上看起電視來。

我閨蜜寶寶的行為可以稱得上是不講禮貌了,但這並不能怪孩子,這麼小的孩子還沒有分辨是非的能力,需要家長來教育引導。

寶寶為什麼不講禮貌

1、寶寶還不明事理

寶寶年齡小,可能壓根還沒有產生“禮貌”的概念,不知文明為何物。

寶寶不講禮貌,父母別隻會“打罵”,要從基礎抓起

這時,家長要是直接責怪孩子,只會讓他感到很委屈。他只是覺得自己的行為讓父母不高興,至於父母為什麼不高興,這個行為錯在哪裡仍然很迷茫。

有些家長覺得,孩子這麼小,跟他講這麼多沒必要,長大點再教就好了,有句老話是“三歲看老”,孩子就像一顆小樹苗,一開始長歪不修正,之後會費更多力氣,所以,在培養寶寶文明禮貌這方面還是要儘早重視。

2、模仿家長行為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我們都能從他們身上看到自己的樣子。家長總是闖紅燈,孩子也會不遵守規則;家長對文明禮貌不屑一顧,孩子也會對自己的不良行為毫無感覺。

如果孩子不講禮貌,家長要先反思一下自己平時言行舉止有沒有不妥之處,往往一個家長愛飆髒話,孩子也會脫口而出。除此之外,現在影視作品極其豐富,什麼樣的作品都有,家長也要注意寶寶平時看的動畫片、電視劇有沒有不良引導,以免讓寶寶有學有樣。

寶寶不講禮貌,父母別隻會“打罵”,要從基礎抓起

3、家長過於溺愛

現在很多家庭只有一個孩子,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尤其是隔代親現象,家長對寶寶過於溺愛,會讓他產生“我做什麼都可以,誰也不能管我”的想法。

在溺愛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往往會不講禮貌,不遵守規則。

小時候,他們活在父母的羽翼下無所畏懼,但孩子終將長大,父母不能永遠當他的保護傘,有句話說的好,你不教育孩子,社會會幫你狠狠教育他。

讓寶寶懂禮貌,要從基礎抓起

1、循序漸進,從簡單的禮貌用語教起

父母要從最簡單、最基礎的禮貌用語慢慢教孩子講禮貌,不要心急,要循序漸進。比如告訴寶寶,別人給你東西,一定要說“謝謝”,踩了別人的腳、撞到別人要記得說“對不起”。

寶寶不講禮貌,父母別隻會“打罵”,要從基礎抓起

家長和寶寶在家裡可以用遊戲的方式進行場景模擬,等寶寶熟悉了自然就記住了。

當孩子已經初步掌握了禮貌用語,可以再進一步規範他的行為舉止,比如公共場合不要大聲喧譁,不要嘲笑別人的缺點等。合適的禮貌用語是人與人良好溝通的基礎,良好的行為舉止會讓身邊的人都心生好感。

2、及時制止不良行為

當孩子有了不禮貌的言行,父母一定要及時制止,關鍵在於“及時”兩字。

如果過了一段時間才告訴寶寶他的行為不對,可能他自己已經記不清了,只有當時告訴他,才能印象深刻。

但是父母一定要注意教育方式,當眾斥責是不可取的,這樣會傷害寶寶的自尊心,一定要態度溫和,語氣認真地給他講道理,照顧到孩子的情緒,同時也讓他知道這不是在開玩笑。

寶寶不講禮貌,父母別隻會“打罵”,要從基礎抓起


3、教會孩子換位思考

會換位思考的人能夠避免說傷人的話,也不會做讓他人不舒服的行為。

我們要從小引導孩子換位思考,比如,我閨蜜寶寶說“阿姨胖”,其實不是故意要嘲笑別人,只是確實好奇,覺得這麼說有意思,這時父母可以對孩子說,如果有人說你胖說你醜,你會怎麼想呢?一定不太開心吧,那麼別人也同樣會不開心,對不對?

長此以往,在父母的細心引導下,孩子會慢慢理解他人,自己就會主動變得有禮貌起來,無需家長時刻監督,情商也不會低。

寶寶不講禮貌,父母別隻會“打罵”,要從基礎抓起


總結

寶寶不講禮貌確實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年齡還小,但家長千萬不要因為孩子小就忽視了文明教育,我們都希望培養出一個謙謙君子,那麼就從基礎抓起,從娃娃培養,一起共勉吧!


育兒問題找寶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