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容易害羞该怎么办?

勇敢的心dy


害羞和腼腆是很多职场人都存在的问题,也是难以摆脱的问题,他们特别害怕表现,常常隐藏在人后,害怕被人发现。

这样的人很难被上司或者老板发现,对前途是有影响的。

那么害羞体质,如何在职场上表现自己呢?

想改变,就一定要努力让自己克服消极的因素,克服自卑的心理,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长时间坚持下来,害羞的心理就会得到改善。

做到以下几点,让你勇于表现

◎克服自卑,跟害羞拜拜

给自己树立自信,不要只看自己的缺点,更不要被自己的缺点影响到自己的情绪。比如身体上有缺陷不应影响才能,不懂得吃东西也不意味着就不懂得社交,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不要只看自己的不足,拿自己的不足跟别人的优点做比较,更不要因为自己的一点缺点就全盘的否定自己,不自信的人一般才会害羞自卑。多看自己的优点,给自己找回自信,跟害羞拜拜。

◎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摆脱害羞体质

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都要有积极乐观的态度,绝对不能太消极,更不要害羞。如果上级问到一些关于工作方面的问题,一定不要害怕,不要害羞,实话实说,认真对待工作,完成自己的工作,只要做的好,他们挑不出毛病,就不会有事,那你就更不用害羞和害怕了。

◎克服性格中的消极因素,克服害羞

害羞的人只要通过一定的锻炼就会变得自信,变得内心强大起来,所以说害羞没什么可怕的,只要能够在工作中尽量去克服性格中的消极因素,克服害羞,拥有正常的职场心理,那么自信油然而生。

害羞的人就是不善于表达,不善于表现自己,总是隐藏自己,所以想要在职场中表现自己,那就要克服自己的害羞心理,让自己变得积极乐观,自信,还要让自己变得善于交际。因此提高职场得人际关系,也是克服害羞得一个方法。

提高职场上的人际关系,让你不在害羞

○懂得为别人着想

其实把办公室当作自己的家,那么办公室内所有人就要当作是自己的家人,只要我们在工作期间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他们,不论遇到什么事情,不要只顾着自己开心,也要考虑同事的心情。遇到伤心的事情或者工作上的难事,也不要一个闷在心里,要多和同事们沟通交流,不懂的要多问,不要害羞。

○与同事交谈的时候,要善于倾听

善于倾听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和同事在交谈的时候不管他说的是工作问题还是生活问题,不管是你需要的还是不需要的了解的,都要倾听,这样更容易获得别人的尊重,你对他人真诚,他人对你也真诚。但是在倾听过后有不懂的工作问题,还是要主动问的,千万不要因为害羞而不问,这样不利于你工作。


NANA谈健康


害羞,其实是与自己性格有关。容易害羞的人群,大部分都是性格有些内向的人。小时候害羞很正常,因为怕生人。

随着年龄的成长,还会害羞的话,就要去引导自己了,最主要的就是把周围的事物变得亲近。

我们不谈对自己自信,大家都知道。

我以我自己的亲身经历讲。我也是一个有些内向的人,但我不怎么害羞。

每当我害羞的时候,我就会想起我师兄给我说的话,不要害羞,就一个字“干”,一开始还没理解,直到后来我参加一场演讲比赛,我才懂得。

在准备演讲稿的时候,就有股力量让我回去想害羞,另一股力量是一个字,干。

后来我硬着头皮去背演讲稿,好几千字,一字不漏的背下了!背稿的时候是不要多想,只管背。

期间还做了好几次的临场的演讲,还是比较激动,第一次公众场合发言。

虽然后来,背的全忘了,全靠临场发挥。

这个也算不上有多好,但我想给你说的是,容易害羞,尽量不要一个人单独,多和同学,朋友,同事交流,走出自我的世界。

走出去,走出去,走出去,走出自己的世界,多交流,真的很重要。(多说了几遍😊😊)

另外就是,要鼓起勇气。当你知道你没有资格害羞时,就会勇敢点。(这个有点极端,不要学)

加油哦,多多的接触那些让你害羞的事,接触后,你就会发现,其实它们也没有那么的容易让人产生不是的感觉。

加油哦,相信你会变的更好的!

这是我的亲身经历。😁😁😁


宁木小屋


想真正改掉害羞,最重要的一点是内心真正渴望改变,足够渴望就会有足够的动力去做出一点点的尝试直至改变。

其实我以前也是一个害羞的人,和陌生人讲话就会紧张、低着头,尤其和男生讲话就会完全不敢看对方眼睛,还会脸红,额头冒汗。在大学以前的我一直就是那样,所以在大学以前没谈过了恋爱,朋友也不多。

上了大学觉得实在受不了这样的自己,而大学也是一个开放、自由的环境,觉得也是一个很好的做出自我改变的机会,便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

于是在大学期间我参加了3个社团,在大一逼着自己去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只要能接触到更多人,我就去报名参加。因为最开始报名时是没那么紧张的,比较容易踏出那一步,困难的是活动开始的时候,但那时候已经报了名,不管怎样也得冒着头皮上,所以慢慢的就迈出了和更多人交流的那一步。而和更多人交流,是改变害羞最关键的一步。

正是因为参加的活动多了,与人交流的多了,慢慢的,现在的我已经变得比较开朗活泼,和陌生人也能很自然的聊上几句,所以我觉得我已经改变了。

有了渴望,就有了改变的动力,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推自己一把,把自己融入一个不得不与人交流的环境中,可以是一项团体活动、一个需要团队合作的项目、一个比赛等等。推自己一把,改变没那么困难,加油!



Judy读书


我曾亲眼见过在公交车上,一个男子竟然因身边站着个陌生美女而一路为之歌唱,丝毫不顾车上其他人的反应,以致招致全车人的意见而在所不惜。后来一个乘客终于忍不住说了句“哥们,你歌是唱得不错,但是别忘了这是公共场所!”,该男子才消停。我虽然佩服这哥们的风流倜傥,但是觉得这种表示太暴力,虽然女子可能很喜欢。


其实,仔细一想,这真应了那句“会叫(哭)的孩子有奶吃”。或许只要脸皮够厚,行事够大胆,才能有很好的异性缘。不是吗?害羞的人即便是碰到心仪的对象,也是打死都不敢有如此出格的表示的。


那些大胆的男子看到心仪的女子往往会吹口哨以期引起女孩的注意,我不是那种特张扬的人,我害羞,从没对着女孩吹过口哨,也不会给陌生的女孩唱歌。但是我充分尊重上述的男士的举动,愿意为之辩护,那些羽毛脱落的雄鸟之所以还会对雌鸟引吭高歌,他其实是陶醉于对自己青春的渴望,可不是吗?



害羞的人就一定没有异性缘么?也不尽然。实际上,害羞是一种气质,而一个人的气质与其性格关系密切。仔细观察你周边的人,那种在聚会的场合宁愿自己一个人待着,也不喜欢与人应酬交谈的人,就是这种气质的人。


关于害羞的特质,西方遗传科学有专门的研究,认为一个人之所以害羞,只有大约30%是由基因决定的,70%则取决于环境因素。即便从基因遗传的角度来看,也不能孤立地看待相关基因对一个人的害羞性格的影响。一个人害羞与否,实际上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这是一个动态的决定系统。环境对这些特质的形成更为重要。而且从遗传学的角度而言,人的遗传会提取环境中与我们实际倾向相匹配的方面。


比如西方就有研究认为人们形成害羞的性格特征可能有进化上的原因。那些古老的部落族人尤其是年幼的成员如果表现得更害羞,更内向,就相对减少外来的潜在风险,因为他们更少与外来者接触、更厌恶风险、更能意识到威胁以及能更好地保护好自己。


我们常常看到,一个害羞的孩子更有可能在操场上独处,他们只是看着其他人,而不想和他们打成一片。因为这样他们感到更舒服。



害羞一定是件坏事吗?


其实,害羞本身相当普遍和正常,除非它发展成一种更严重的社交焦虑,否则不会造成问题。


害羞的人其实往往有这样的倾向,就是他们懒得做很多我们通常认为他们需要做的事,他们不喜欢被社会“裹挟”,被其他人评判或评估。


笔者的一个朋友就是这样的人,他认为社交简直是浪费时间,为什么非要和一些不认识或不怎么认识的人长时间待在一起,说是无聊的话做些无聊的事?这对他来说简直是难以忍受的。


然而,拥有这种倾向的人很容易会迈向另一个极端,即久而久之,他们会变成冷漠,自我,不通人情世故,甚至在工作中无法与人正常交流,患上社交恐惧症。


害羞和内向不能绝对等同


内向关乎人的性格的另一维度,即一个人对社会经验的开放性问题。内向的人更倾向内在自省和独立探索思想的乐趣。


虽然害羞的人往往内向居多,但害羞的人中也有外向的,这种人的社交障碍来源于过分焦虑。而不害羞的内向者往往在社交生活中表现的游刃有余,但他们其实更喜欢独处或者待在自己的小圈子里。



害羞的人在社交生活中的表现之一是交谈中往往不敢直视对方的眼睛。但这种表现也因文化而异,不能一概而论。比如西方文化非常重视人们之间的眼神交流,但并不是所有其他文化都是如此。交谈时适当的眼神交流使交谈双方获得尊重感,有助于形成良好互动,但在亚洲和非洲等其他文化中,过于频繁的眼神接触被视为不尊重和挑战。相互之间眼神接触越少,表现出的尊重就越多。


因此,不能得出结论说喜欢眼神交流的就是一个自信的、外向的人,而疏于眼神交流的,就是安静、保守的人。


内向者无法通过“表现得”外向获得快乐


我们说,拥有好的性格是一个人幸福与否的关键。而外向与幸福的关系似乎更紧密。性格外向的人更容易感到兴奋、热情和快乐,而性格内向的人则不太容易有这些感觉。

于是有人建议那些害羞且内向的人尽量“表现得”外向,以获得快乐、激情和幸福感。笔者自己曾经在找兼职工作时就有过类似的经历。在一个外文培训学校,面试时被要求放开自己,站在椅子上面对其他应聘者进行一场“热情洋溢”的演讲,要求“豁出去”、“放开自己”、“充满激情”。现在想来,该培训学校就是想借此招聘那些不害羞的,外向型的人,以使得学校的培训课程富有活力。虽然笔者比较怀疑一个好的课程仅仅靠活力是否够?内向的人就一定不适合讲课吗?


这里面当然不乏有些内向的应聘者仅仅是表现得富有激情而已。所以问题来了,内向的人仅仅通过表现得外向,就能获得一些快乐和热情吗?


曾经有心理学团队做过一项实验,要求实验对象在一整周内表现得外向——对于害羞的人来说,这是一段很长的时间。他们被要求尽可能表现得大胆、健谈、外向、积极和果断。


研究发现,无论如何,对于那些非常外向的人来说,持续一周的外向行为意味着他们经历了更多积极的情绪,他们感到更“真实”——更像他们自己。


但是那些更内向的人在积极情绪方面并没有那么多的提升。那些极度内向的人实际上会感到更累,经历更多的负面情绪。外向的人往往有更好的幸福感,但要求内向的人尝试“假装”外向的态度会让他们感到很疲惫。


实际上,我们害羞与否很大程度上是由我们所经历的环境决定的。包括从小的生长环境,不同的文化等。比如据说,美国更看重自信、外向的行为,而在亚洲部分地区,包括日本和中国,主流社会更倾向喜欢安静和保守的人。



尽管存在这些文化差异,研究表明,外向的人往往更快乐,即使在内向更受尊重的国家和地区也是如此。


因此我们可以说,外向的人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都会更快乐,但内向并不一定是消极的——就像外向并不一定是积极的一样。


给害羞者的一点建议


前文已经提到,害羞的人之所以拙于社交,通常是因为懒得做社会认为需要做的事,所谓“人情世故”、所谓“尽人伦”。


我们说,适当的人我之别,群己权界是没有问题的,甚至是值得鼓励的。但切忌矫枉过正,走向极端,成为那种冷漠,自我,不通人情世故,在工作中无法与人正常交流,甚至患上社交恐惧症。


西方心理学界流行的认知行为疗法(CBT)是目前为止治疗害羞和社交焦虑的最有效的心理疗法。这种疗法通过改变人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来起作用。



比如,针对公共发言或演讲的紧张情绪,认知行为疗法开出的药方是:


1、将注意力集中在房间里的听众,而非你的演讲是否正确,有助于缓解公众演讲的紧张情绪。

2、识别某些消极的想法,比如提前排练要说的话或避免眼神交流,我们通常认为这有助于演讲,实际上可能更会让我们感到社交焦虑。有时候,过分在乎你的演讲往往是你焦虑的根源所在。

3、切忌给自己设定过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在演讲中应该如何表现等等。比如有的人甚至要求自己的演讲一定要非常吸引人,每个听众都应该一直全神贯注地听。这就是过分要求自己的表现了。

4、演讲中,适当地让自己短暂的停顿一下,深呼吸,喝口水,可能有助于减轻一些焦虑。

5、试着把注意力集中在你周围发生的事情上,而不是集中在你内心的焦虑是如何让你感到身体不适的。把注意力集中在听众身上而不是你自己,这样你就不会那么纠结于自己是否会结结巴巴地说错话。

6、对新的机遇和环境持开放的态度,并随时准备挑战自己。你能参与的社交场合越多,你就会变得越自信。注意不断变换新场合和新方式。问问自己在社交场合最害怕什么。担心自己看起来很无聊吗?或者无话可说?你对自己的焦虑了解得越多,就越能开始挑战它。


大望楼


建议你从身边的朋友出发,多结交一些外向开朗的朋友,不仅是在网上和朋友们各种谈吐,也应该在现实中多丰富自己和朋友的交流,逐渐你就会发现,你被带动起来了,你也会发现世界原来这么美好,给你讲一个我自己的小故事。在上班的时候,老是路过一家早点铺,早点铺的老板是为老婆婆,不苟言笑那种,你要啥他就给你啥,从不过多言语,而我是一个比较有趣的人,有一天下雨,决定去店内吃饭,当时天还很早,点了一碗稀饭,就吃了起来,吃着吃着老婆婆突然过来坐在我对面笑着对我说,小伙子,能不能帮我看下手机啊,我孙女的照片找不到了,然后我帮了她找到了照片,随后就聊起来了,才知道他的儿女都不在她身边,因为不想对太多人说起,所以不于客人搭话,但是话匣子一打开,你就会发现一个看起来自以为内心内向的人,其实很有趣,就比如。往后我得小笼包总比别人多一个。嘻嘻


吃瓜群众娱乐


额,如果是心理因素,就加强锻炼,多在公众场合展示自己,主要还是自己担心这个担心那个,但其实这些都不重要,或者把自己看的太重要,等到自己能举重若轻,驾轻就熟(不熟悉的尽快熟悉,不擅长的加强学习,事先最尽可能的安排部署,早做准备),实在不行就破罐子破摔,就好了。


黎叔有料


女孩开始都是很害羞的,胆量也是慢慢练出来,遇事自己安慰自已,不用怕,不偷不抢不害人,光明正大的,有事说事不用害羞。久了人就不再那么内向大方多了。你现在虽见我口水多过茶,小学一次作业簿用完举手问老师要,话还未讲完居然羞愧到哭起来。是后来去农村工作接触群众多了练出来的。基層的防疫人员,你想,当人们没病没痛还是好人一个时要他打预防针,吃预防药,扎手指取血检查有多难,尽管都是为他们好,但要长期费多少唇舌,建立多少信任才成。所以同事们自嘲基層防疫佬是两条腿一张嘴。这是我的经历,别怕,只要肯坚持。


小笙常谈


那咱俩的经历还蛮相似的,我也是从初中开始发现,也因这个我失去了很多,人也很自卑,还被嘲笑。但我也很幸运,虽然认识的人也不多但遇到了不会在乎我这红脸的真正朋友。说实话,你的感受我都了解,我更甚。但我不想我的一生就因红脸而毁掉,我做了很多尝试,发现其实当觉得很难受,啊我的脸又红了,想逃离的时候,微笑就够了。别被这层皮束缚住了,把内心的想法说出来。别惧怕别人的眼神,你不比别人低一等。你同样是人,有血有肉有着独立思想感情和灵魂的活生生的人。抬头挺胸活下去,你所坚信的未来总会到来。


无能狂怒


害羞的原因有多种,归结是源于心理上的自我不自信。

有几句经典语句与易害羞的人分享:

我是帅哥 大家都喜欢我

我是美女 人们都爱看我

我丑 但是我温柔 还善良

天生我材(才)我怕谁 咋的

我立于这个世界 就有我的天地


YGH6321


含羞草如何快乐的社交

害羞是所有人共有的情感。

害羞一般有两种情况:

1.在面对新情境和陌生人时,因胆怯、怕生或怕被人嘲笑而心中不安;

2.碰到一些事情,会感到不好意思,难为情。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害羞是因为担心和害怕,

担心和害怕是每个人都有的,只不过表现的形式和程度不同而已。

一项研究发现:大概有10%的婴儿“天生害羞”;

成年人认为自己“不害羞”的很少,有超过50%成年人认为自己“经常害羞”。

凡事均有利弊,害羞也不例外。

在社交中由于害羞,会损失很多机会 。

如果你对社交本来就不是很喜欢,这种状态还是挺好的。

如果你喜欢社交,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可以帮助你:

你不用去考虑怎么跟人家相处和打交道,你只要做一个很好的倾听者就好了。

1.认真听对方倾诉,让他觉得你很关注他;

2.根据时机可以加入,“嗯”,“然后呢”。

这个小方法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加油。

^0^刺猬抱团取暖时^0^

ᨐ解读情绪剖析他ᨐ

~赵小明心理团队 海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