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中国气象领路人:核弹试验因他改期,半生饱受波折,中央悼念仅120字

中国气象领路人:核弹试验因他改期,半生饱受波折,中央悼念仅120字

一个人只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有一颗爱国之心,就什么事情都能解决。什么苦楚,什么冤屈都受得了。——冰心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我们伟大的祖国百废待兴,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怀揣着一颗爱国的赤子之心,不畏艰难险阻回到了我们祖国的怀抱,也正是这些人他们用知识的力量,为祖国的伟大复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小的时候每当新闻联播播放完毕以后,长辈们总会等一会观看天气预报,来看看明天是否有雨或者是看看气温如何,我一直都有个疑问,那就是中国的气象事业究竟是谁所开拓的,后来我翻阅各种资料才看到了一个人,他就是中国气象事业的领路人,也是两弹一星能够顺利发射的幕后英雄顾震潮

不过令人惋惜的是,命运总是那么不公,在他最急迫的时间里给他的生命画上了一个句号,这也使得他的离世显得或多或少都有些令人烦闷,让人觉得有些匆忙。

中国气象领路人:核弹试验因他改期,半生饱受波折,中央悼念仅120字

顾震潮出生于上海的一个比较富裕的人家里,他的父亲是上海非常有名的大记者,有一家属于自己的新闻学校,按理说这样的情况,这样的家庭背景,顾震潮极大的概率是子承父业,也是当个知名记者继承那所新闻学校,可是不知怎么顾震潮从小就喜欢自然科学。

在淞沪会战后上海沦陷,彻底陷入日本人的掌控之中,于是,顾家全家都搬往重庆,并且在重庆的时候,顾震潮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重庆中央大学的气象学专业,毕业后在清华读取研究生,而赵九章先生就是顾震潮的老师。

而且顾震潮在学校里总是和同学们高谈阔论,而与他关系比较亲密的朋友中,有一个非常知名的人物,他就是杨振宁。不过这对好朋友大概是在各自的观点上有着不同的选择,也因此他们的命运与前途,也变得截然不同。之后顾震潮远赴美国求学并且获得了重要的大奖。

后来新中国成立,远在美国的顾震潮,收到了来自自己老师赵九章先生的来信,并且在信中说,

现在中国百废待兴,急需你回来一起建设祖国。

中国气象领路人:核弹试验因他改期,半生饱受波折,中央悼念仅120字

顾震潮当即感到热血沸腾,他谢绝了他的导师的苦苦相劝,也放弃了即将到手的博士学位,打算以最快的速度回到祖国,终于在一九五零年的额时候踏上了新中国的土地。

回到了国内,

顾震潮在火车的硬座底下生生熬了三天三夜,在回到上海的时候整个人变得灰头土脸一点海归的高级知识分子的气概都没有,反而更像是一个逃荒的人,而顾震潮刚回到家洗去了一身灰尘就立刻前往北京报道了。而他的工作就是现在大家都习以为常的天气预报。

大家听到这个工作一定会哈哈大笑,甚至是不屑一顾,认为天气预报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大家不要忘了,我国那时候也不过是刚刚建国一切没有任何基础一切都要从零开始,而这时天气预报就十分重要了。

首先大家要知道我国的占地面积越为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幅员辽阔,气候复杂,像干旱、暴雨、台风等灾害天气,对于我国各个方面都会有巨大的影响,并且当年的抗战也是需要天气的保驾护航的。

中国气象领路人:核弹试验因他改期,半生饱受波折,中央悼念仅120字

所以当时国家气象局与中科院联手成立了“联合天气分析预报中心”,而顾震潮就是当时中心的主任,他的副手就是他在清华的同班同学陶诗言。他们两个人带着其他的科研人员硬是把一个空壳子从无到有给撑起来了,也把我们国家的天气分析和预报事业的基础给打的无比牢固。

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一直到他去世,顾震潮一直都是一副急匆匆的样子,不过也因为他的急匆匆也让新中国实现了不少与气象有关的零的突破。

而在两弹一星的漫长征途上,总有一个身影在埋头苦干,他就是顾震潮,可是我们现在提到“两弹一星”总会想到的是那些研发人员。可是两弹一星的成功离不开气候的保证。就比如说诸葛亮草船借箭要求浓雾,火烧赤壁要求东风一样。

所以原子弹的爆炸并不是只考虑它能不能爆炸,还要考虑风向问题要确保天气的晴朗

,要不然原子弹爆炸所引发的带有核辐射的灰尘一旦随着大风肆意的乱飞这造成的破坏可是要比爆炸所带来的破坏还要严重的多。

中国气象领路人:核弹试验因他改期,半生饱受波折,中央悼念仅120字

但是顾震潮克服了重重困难并且确定了正式的试爆时间,顾震潮的预报是精准无比的,在那一天的下午三点一声巨响震动了整个世界,中国,这一个蹒跚学步的婴儿,终于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成为了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在军事方面我们终于可以硬气起来了。并且之后的氢弹爆炸实验,顾震潮也给予了精准的预报,后来国家授予两枚“个人一等功”的功勋章。

然而命运无常,顾震潮与很多的高级知识分子一样,遭到了迫害,被关到湖北干校劳改。在他恢复工作后,更是抱以了百分之两百的工作热情投入到国家的建设当中,六年的时间,有太多太多的损失要弥补,有太多太多的差距要追赶了。

中国气象领路人:核弹试验因他改期,半生饱受波折,中央悼念仅120字

可是在一次去山西进行人工消雹的过程中,当地有一个农民需要输血,顾震潮也去了。但是因为当时的消毒情况不彻底导致顾震潮感染了肺炎。

在从山西回来后顾震潮的身体就一天不如一天了,但是他的身体已经被高强度的工作给压垮了就短短的三年时间,他的病情急剧恶化在一九七六年的三月份与世长辞了,而后《光明日报》发表了一篇有一百二十字的讣告,虽然简短但是结合当时的情况就知道,这是对顾震潮工作的认可与平反。

但愿我们永远不要忘记这位新中国的“雨神”,为国家付出生命的科学家,至少以后在看天气预报的时候,在心底里对他说上一声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