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读《红楼梦》学写作91:第37回④心比天高的晴雯


读《红楼梦》学写作91:第37回④心比天高的晴雯


读《红楼梦》学写作91:第37回④心比天高的晴雯


读《红楼梦》学写作91:第37回④心比天高的晴雯


读《红楼梦》学写作91:第37回④心比天高的晴雯


读《红楼梦》学写作91:第37回④心比天高的晴雯


读《红楼梦》学写作91:第37回④心比天高的晴雯

曹师在上一个场景中写完题咏海棠诗,海棠诗社这条线索即暂时告一段落。为避免行文重复,曹师回拨时间线指针,回到海棠社起社源头----探春派翠墨送给宝玉那张字帖。只不过,这次的视角,转换为袭人。这是曹师在第三十七回设计的第四个场景:心比天高的晴雯。归入贾府气运线。

场景开始,以袭人的视角,看见宝玉接了张字帖儿,“便慌慌张张同翠墨去了,也不知何事”,后来,又看见后门上婆子送了两盆花来。袭人便问是哪儿来的,婆子们将宝二爷的一番原故说了。这些都是前情回顾,是新情节展开前的铺垫,曹师快速完成这一小部分回顾,让当前时空的时间线与前一个场景的时间线再次重合,随即把读者强行从逝去的时光中拉回来,开始走另一条故事线。

袭人听完婆子们的话,就让他们把花摆好,让他们在下房里坐了,自己回到房里取了六钱银子和三百大钱,出来都递给了那两个老婆子,说道:“这银子赏那抬花的小子们,这钱你们打酒吃罢。”婆子们自然眉开眼笑,赶紧站起来,“千恩万谢的不肯受

”,直到袭人执意不收,“方领了”。

袭人这么做,有两层意思,第一层,宝玉不在家,她现在是半公开的宝玉屋里人身份,凡事不能再像从前一样只是以大丫鬟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所以,碰到今天有人送花这种事,她需要替宝玉出面,打赏外面送花来的老婆子;第二层,袭人正巧还有事相求于这两个婆子,让他们帮忙给湘云送点东西。

送过银钱联络过感情之后,袭人就问那个婆子“后门上外头可有该班的小子们?”婆子们如实回答,说天天有四个,本来是预备里头差使的,姑娘要是有什么差使,“我们吩咐去”。这些老婆子们都是人精,袭人一张口,人家就知道有事情。

袭人就笑:“我有什么差使?今儿宝二爷要打发人到小侯爷家与史大姑娘送东西去”,然后说真巧你们就来了,干脆帮我顺便去叫后门的小子们雇辆车来,你们再回到我这儿拿钱,“不用叫他们又往前头混磞去

”。袭人同学这几句话,滴水不漏。首先告诉婆子们,这不是我自己的事情,是宝二爷安排的,名正言顺;再者,嘱咐他们告诉小子们,不能从前面官中要钱,直接回来找她来取,是告诉婆子们,这件事不能让家里知道。读者读到这里,心里也会产生一点点好奇。这两个年老成精的婆子们自然答应着去了。

这个场景,是曹师在袭人的身份发生转变之后,对她的第一次正面描写。此刻的袭人袭卿举手投足之间,俨然已是怡红院的半个主子。这才是自然正常的变化,如果袭人行事风格前后没有改变,反倒颇为不妥。曹师整个场景设计,无懈可击。

袭人回到房中拿碟子,准备盛点东西送给湘云,结果却看见碟槽子空着。回头看见晴雯、秋纹、麝月等都在一处“做针黹”,就问:“这一个缠丝白玛瑙碟子那去了?”众人你看我,我看你,都想不起来。

曹师在此处,使用了“你看我,我看你”这样的生动灵活的句子,将一众丫鬟满脸懵懂的样子刻画得栩栩如生。过了好半天,还是晴雯笑道:“

给三姑娘送荔枝去了,还没送来呢。”显然,众人的业务素养,还是晴雯最佳。

袭卿对于用这个盘子去送家常东西,表示不满。晴雯就笑说:“我何尝也不是这样说。他说这个碟子配上鲜荔枝才好看。我送去三姑娘也见了说好看,叫连碟子放着,就没拿来。

晴雯这句话,信息量很大。第一,是怡红院的丫鬟们,平日私底下称呼宝玉都是以“他”相称;第二,宝玉同学对品味的追求,到了极致,连送个新鲜荔枝都要讲究盘子的搭配;第三,三姑娘探春也是个妙人,对宝玉的搭配极喜欢,要求连碟子都放下。从这句话,曹师还有个小伏笔:贾府众姊妹中,探春跟宝玉的审美最相近。

随后,晴雯又说:“你再瞧,那隔子上的一对联珠瓶还没收来呢。”秋纹说:“提起这瓶来,我又想起笑话来了”,接着向大家描述了宝玉同学“孝心一动,也孝敬到十二分”,自己在院子里逛,看见桂花开了,折了两枝,本来想自己插瓶,结果又想起来自己园子里的花,不敢自己先顽,就找了那对儿瓶子出来,“

亲自灌水插好了”,叫人拿着,“亲身进一瓶与老太太,又进一瓶与太太。”又说,宝玉“孝心一动,连跟的人都得了福”,那天可巧都是我拿去的,先是老太太“喜的无可无不可”,也就是高兴的不要不要的,见人就夸宝玉孝顺,连自己这平时不入老太太眼的,都得了老太太赏赐的几百钱;等到了太太那边,恰恰二奶奶、赵姨奶奶、周姨奶奶都在翻箱倒柜,找太太年轻时的颜色衣裳,“不知道要给谁”。一看见宝玉送来的花儿,连衣服也不找了,“且看花儿”,二奶奶还在傍凑趣儿,夸宝玉孝敬,知好歹,“有的没的说了两车话”,当着众人,说得太太心花怒放,“自为又增了光,堵了众人的嘴”,越发高兴,“现成的衣裳就赏了我两件”。

秋纹这段话,信息量更加丰富,先写宝玉的孝心雅致,自与别人不同;再写老太太、太太疼爱宝玉至极,只求付出不求回报,偶尔宝玉“回报”一次,所有人都觉得惊喜;又写太太平时对宝玉的疼爱,更顶着很大的压力;还写了二奶奶真心能讨太太欢心;夹叙的二奶奶、赵姨娘、周姨娘帮着太太找年轻时穿的衣裳,不知道要给谁,更与袭人前几日得到太太赏的两件衣服隐约相关。至于“

现成的衣裳”赏了两件,则是与场景中的“翻箱倒柜”找衣服形成对比,并伏笔下文。

曹师安排秋纹说话,还有一个考量,就是调节行文节奏,避免始终只有晴雯和袭人说话,太过单调。

晴雯听了这话,就笑说:“呸!没见识面的小蹄子!那是把好的给了人,挑剩下的才给你,你还充有脸呢。”秋纹却说:“凭他给谁剩的,到底是太太的恩典。”知足常乐。秋纹的回答,十分得体,这份心性,更是可贵,与晴雯形成鲜明对比。

晴雯不以为然:“要是我,我就不要。若是给别人剩下的给我也罢了,一样这屋里的人,难道谁又比谁高贵些?把好的给他,剩的才给我,我宁可不要,冲撞了太太,我也不受这口软气。”曹师这已经是第二次安排晴雯对袭人冷嘲热讽。第一次是第三十一回,说袭人“不过跟我似的”,“连个姑娘还没挣上

”,这次,人家真的当上半个主子了,又说“谁又比谁高贵些?”,讽刺袭人论出身不过跟自己一样。

现在想来,曹师设计晴雯这个角色,就是为了跟袭人做对比,是袭人身边的“反派”、“对头”。两人虽然自身条件不同,但对于宝玉都有份同样的心思,只不过为了实现目标,各自采取了不同的方法,终于导致了迥异的结局。正因为曹师笔下有晴雯这样的角色存在,怡红院里的戏份才不至于枯燥压抑,才会如此生动,充满生趣,充满遗憾。

秋纹有点傻乎乎地,非要问晴雯,到底太太的衣服是给了这屋里的谁,晴雯道:“我告诉了你,难道你这会子退还太太不成!”秋纹笑着说:“胡说,我只听听喜欢喜欢。那怕给这屋里的狗剩下的,我只领太太的恩典,也不犯管别的事。”众人听了都笑:“骂的巧,可不是给了那西洋花点子哈吧儿了。

这段文字读到这里,不由得萧遥不心生慨叹。晴雯到底过于直爽,跟这屋子里的人相比,思维太过简单。秋纹和其他人,显然都知道太太精挑细选的衣裳给了谁。

被众人调笑到这种程度,袭人同学终于再也坐不住了,就笑着说道:“你们这起烂了嘴的!得了空儿就把人来取笑打牙儿,一个个不知怎么死呢!”秋纹笑道:“原来是姐姐得了,我实在不知道,我陪个不是罢。”袭人笑道:“少轻狂罢,你们谁取了碟子来是正紧。”秋纹这话完全没毛病,全身而退。

曹师安排的这一大段文字,既完成了晴雯和怡红院其他丫鬟们的对比,又衬托出袭人能忍人所不能忍,褒义的说法就是宽宏大量。显然袭卿深知自己已经跟这些丫鬟们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所以完全没必要跟大家认真着恼。这也是袭卿最大的优点之一。

袭人、晴雯、秋纹都说过话之后,本着群像描写“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曹师又安排麝月说:“那瓶也该空了,收来罢。”又说太太屋里“人多手杂”,尤其“赵姨奶奶那伙人”,如果发现是这屋出去的东西,一定要“

使黑心弄坏了才罢”,“偏偏太太又不大管这些事,早些收来是正经。”还是围绕着“那瓶”来写,将放出去的线索闭合,同时不忘伏笔赵姨娘“那伙人”。从曹师安排的这几段对白来看,怡红院丫鬟们的个人能力都相当不错,看问题都能一语中的,直击要害。

晴雯听说,便掷下针黹道:“这话到是,等我取去。”秋纹还待阻拦,让晴雯去取自己的碟子,晴雯就笑:“我偏取这一遭儿去,是巧宗儿你们都得了,难道不许我得一遭儿。”麝月便笑晴雯,说哪儿有那么巧,回回都碰上太太“找衣裳”,晴雯就冷笑:“虽然磞不见衣裳,或者太太见我勤谨,一个月也把太太公费里分出二两银子来给我,也定不得。”然后又笑“你们别和我粧神弄鬼的,什么事我不知道。”说着,往外跑了。秋纹也同他出来,自去探春那里取了碟子来。 第三十七回的第四个场景,到此结束。

在这个场景里,曹师通过丫鬟们点评宝玉的对话,重点引出丫鬟们对袭人地位变化的不同态度。不出意料,晴雯是明面上反应最强烈的那个,但暗地里,别的丫鬟们,其实个个心里都有怨气,否则不会当着袭人的面,就说出那么难听的玩笑话。当然,撇开性格不谈,仅凭相貌和才艺,晴雯确实丝毫不比袭人差,外形更远胜袭人。只可惜,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最后,正是靓丽的外形,天生的风流态度,害得自己不被王夫人所容,终于香消玉殒,结局凄惨。晴雯最后自己去太太屋里取回瓶子的过程,曹师没有继续交代,这里其实还伏笔了晴雯这一趟跑腿儿跟王夫人的遭遇,自己浑然不觉,便被王夫人视作了眼中钉,最终被赶出了贾府,抱恨而终。

曹师笔下,晴雯笑着往外跑了的场景,被特意描写成定格画面,在很久之后,仍会不经意间在读者心头泛起涟漪,让大家想起很久很久之前,怡红院里那个业务精湛、率直可爱、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漂亮得不像话的俏丽丫鬟,想起那天怡红院的月光下,满脸满足轻撕扇子,欢笑声语撒满院落的旖旎时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