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隋唐两朝国都为什么总在洛阳、西安摆动?

美源65880247


隋朝迁都洛阳:隋炀帝一登基就急不可耐和的把都城从长安迁到洛阳。仅仅9个月时间就建立一座雄伟的洛阳城。隋炀帝为什么要及不可耐的迁都洛阳?隋唐两代,关中地区经常闹饥荒,甚至皇帝都不得不到洛阳就食和逐粮。和这个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洛阳几乎从未发生饥荒,可见洛阳简单条件的优越性。洛阳周边还建造了十几个国家大粮仓,汇集了全国一半以上的粮食储备。

唐朝两京并重:唐朝实行两京制,凭依长安洛阳统治其广袤区域。

武则天迁都洛阳:武则天迁都洛阳是根据当时的政治经济形势以及洛阳的地理形势作出的明智选择。长安里有太多反对她称帝的旧势力。洛阳靠近中原地区,交通方便。洛阳经济发达。武则天迁都洛阳适应了政治上改朝换代的需要,又顺应了经济重心的东移趋势。

李显洛阳登基执政,后迁都长安:武则天退位后传给儿子李显,李显在洛阳登基后又将“周”改成了“唐”。武则天驾崩后,李显宣布了迁都长安。如果要问原因,或许只能算“改朝换代”了

唐昭宗为什么要迁都洛阳?被逼的。唐昭宗在位期间,宦官,朝臣,藩镇为争夺中央政权的控制权,斗争激烈,皇权衰败无力。公元前904年,朱温杀宰相催胤,胁迫唐昭宗从长安迁往洛阳。离开长安时,朱温派人把长安的宫殿,官府和民屋都拆光。把材料洛阳,而且还逼迫长安的官吏百姓一起搬到洛阳去。到谷水后,朱温将唐昭宗的200多人随从都杀光,换上了自己的亲信。如洛阳城后,唐昭宗被监视,如同入牢。喜欢请关注点赞


文轩春秋


隋文帝建立隋朝后,由于原来的汉长安城久经战乱 ,残破不堪,而且宫室形制狭小,不能适应新建的统一国家都城的需要,加上饮水供应也成问题,因此隋文帝放弃龙首原以北的汉长安城,在龙首原以南汉长安城东南选择新址建立新的长安城,取名为大兴城,即后来唐朝长安城,在现今西安城及城东、城南、城西一带。

公元605年,隋炀帝即位,出于统治国家的战略考虑,决定营建并迁都洛阳城。迁都洛阳后,隋炀帝以洛阳为中心,修建了贯通南北的隋唐大运河,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而洛阳城由于水路畅通,居天下之中,四通八达,加之隋炀帝调迁全国大量商贾百姓入住洛阳城,人口达到百万以上,该城不仅在唐朝继续使用,而且到五代、北宋时仍在使用,长期居于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



唐朝建立之初,李渊下令定都长安,即隋朝时期的大兴城,不过武则天即位后,改唐为周,定都洛阳,武则天退位后传位给儿子李显,李显登基后又改唐为周,迁都回长安。

到唐末时期,公元904年,唐昭宗李晔被藩镇朱温控制,朱温为了篡权,杀掉宦官,不顾大臣反对迁都洛阳,三年后,唐朝灭亡。

武则天迁都洛阳,有其心理上的原因,因为杀害了萧淑妃跟王皇后,武则天在长安城的太极宫中经常做噩梦,为了避免受折磨,先是搬到了大明宫居住,但并没有效果,于是武则天后来便长期居住在洛阳并且迁都洛阳,为了躲避亡灵,得到安宁和舒适。

此外还有更重要的原因,一是有利于防范山东一带的的强盗,促使社会稳定而巩固统治地位;二是洛阳风调雨顺,积蓄充实,粮食物资的储备较为充足,各种运输条件也都很便利,所以迁都洛阳可以摆脱经济上的困境,安稳朝中人心;三是洛阳的地理战略位置优越,能攻也能守,所以武则天迁都洛阳是符合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跟人民愿望。

至于后来李显迁回长安,李显作为李氏族人,自然是不会抛弃和遗弃长安,因此即位后便将都城迁回了长安,而朱温迁都洛阳则是为了政治上的考虑。

不过不管怎样,长安城作为隋唐两朝的首都、京师,既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城市,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都城。


馨儿说历史


隋唐两朝都脱胎于关陇集团,在那个时代,以这个军事集团为依托,北周迅速崛起,灭掉北齐然后统一北方。取而代之的隋朝,越过长江灭掉南朝的陈国,统一了中国。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评价关陇集团“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足见,在那个时代,这是一股多么强劲的势力啊。

顾名思义,这股势力的根基是在关陇地区,长安是最为核心的城市。这一区域除了有优越的地理条件之外,关陇集团这样的统治根基应该北周、隋和唐三朝定都长安的原因吧。

从打天下的角度看,长安作为首都再合适不过了,但要是守天下,特别是在国家发展到一定程度上,长安的劣势也就显现出来了。毕竟这里还是太靠西了,远离东面的国土,而这一点洛阳恰恰就可以满足,于是隋唐两朝,包括周朝,在建都长安之后,都会积极营建洛阳城,甚至时不时还要把首都搬过去,就是为了方便控制更广范围的国土。

具体到隋唐两朝,随着人口的膨胀,关中地区的粮食已经不足以养活君臣百姓了,只能依靠漕运从富庶的江南运粮。黄河进渭河,逆行不说河道还边窄了,增加了运量的难度,反倒不如在洛阳方便,这样的经济原因就迫使隋唐两朝的皇室经常要从长安迁往洛阳。

在政治原因和经济原因的双重作用下,就有了历史上这样有趣的现象。西安和洛阳也就像一对双子城市,同兴盛同衰落。


王朝的废墟


在隋唐两朝,统治阶层大致有个共识,就是准备打仗时,要以长安为中心,准备和平发展、繁荣经济的时候,最好往洛阳靠拢。

而这个共识出现的前提,是隋唐时代,中国的经济、文化、人口、政治中心,特别是军事实力,大部分落在黄河流域。

在长江以北地区,长安所在的关中,是一个非常理想的‘’防守反击型‘’地形。这块平原本身有一定的规模,气候和物产能够供养一定的人口,形成有战斗力的军队。平原四周还都是山岭,作为天然屏障,在冷兵器时代能够发挥很大的抵挡敌军的作用。秦朝之所以能统一六国就得益于这得天独厚的地形,地形气候物产带来的优势一直持续到唐朝。

但是关中地区也有它的劣势,平原的可耕地面积 毕竟有限,随着人口的繁衍 ,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长安附近的出产,越来越不足以支持一个广大地域国家王朝首都的需要。这时候需要把外地的粮食等物资调运进来 ,关中四塞的山岭,就成为了交通的阻碍。

而位于中原地区的洛阳 ,因为四周地势开阔,水利交通发达,在物资,人员,信息的运输交流方面,就占有很大的优势。隋唐两朝都在洛阳建有巨大的粮仓 ,也是利用这个优势。在关中长安缺乏粮食时,整套朝廷班子 包括皇帝宫廷,都要跑到洛阳去 ‘’就食‘’,就是因为把粮食从洛阳运到长安的运输成本太高 交通太困难了。

反过来说 ,在打仗的时候, 洛阳就不是一个很好的地点, 它交通太发达,四面八方的敌人都来打,应付坚持不了太长时间。所以隋唐两朝皇帝,老在东西都之间摇摆, 就是看现在的是战争时期还是和平时期。

唐朝安史之乱 以后,又一波中高端人口向长江以南移民,大概也是在这个时候,长江流域的经济基本赶上 甚至超过了北方, 并成为唐朝庭稳定的财赋基地。在那以后,地气东南移,西北、长安、关中才算是没落了,洛阳也没有能再坚持多长时间。


森林鹿


长安、洛阳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构成了隋唐的轴心。


长安地处关中,便于控制,但八百里秦川出产的粮食和物资满足不了首都的需要,必须从关东和江淮调运。由黄河、渭河溯流而上,运输困难。而洛阳有运河沟通南北,水运便利,是输送长安的主要中转站。一旦关中农业歉收,长安的供应更加紧张,自隋朝以来,一般都由皇帝率领臣民往洛阳“就食”。盛唐皇帝把整个行政机构设在洛阳原因之一就是为了就近解决粮食和物资的供应,同时也为了更有效地控制经济发达地区。

长安的地里位置非常适合立国、治天下,但仅限于公元前,几百年后像隋唐这种大疆域多人口的帝国,开朝立国还可以,但已不具备治天下安社稷的能力,要么迁都(隋)、要么设立两京(唐两京并重)。这和洛阳北京是截然不同的,洛阳北京是一座既可开朝立国,又可治天下安社稷的城市,如汉魏晋(洛阳)、元清(北京)。


事实上两京并重的唐朝、洛阳的政治地位有三次是明显高过长安的,一是唐中宗、唐睿宗时期,二是武则天时期,三是唐昭宗时期。


再造碧水蓝天


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一直指的是中原,河洛文化就是中华的起源,河洛地区也就是指的洛阳。

在中华文明肇始时期,“天下之中”和“河洛”的地域称呼专指河洛一带,这里因夏商周三代奠基,河洛文化的繁盛而成为中原地区的心脏地带。先秦时期已有雒邑(今洛阳)为天下中心的说法。

隋唐为汉人的天下,汉人的起源是河洛大地,洛阳和西安当时都是隋唐的国都,但关中平原并不富饶,很多物资都需要从富饶的河洛大地运往西安,所以造就了隋唐的帝王一直在洛阳和西安之间徘徊。

中原地区是中国建都朝代最多,建都历史最长,古都数量最多的地区,夏朝、商朝、西周、东周、玄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隋朝、唐朝、武周、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辽朝、北宋、南宋、金朝、民国等先后有20多个朝代,300多位帝王建都或迁都于此,中原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逐鹿中原,方可鼎立天下。中国有历史记载或考古证据表明较长时间的主要政权的八大古都中,中原地区占据四个,分别是十三朝古都洛阳、八朝古都开封、七朝古都安阳、夏商古都郑州,此外还有商丘、南阳、濮阳、许昌、登封、夏邑、偃师、虞城、淮阳、新郑等古都。

自从隋唐之后西安再无政权,剩下的时光交接给了开封,那就说明当时的中原是中国的富庶之地。


纸类包装印刷黄先生


立国需要在关中平原,关中易守难攻,初期要想发展壮大,必须的进可攻退可守的地方。关中虽好但是也不是完美无缺,关中地方狭小,天下太平时,粮食供给不够,必须从中原调拨,但从中原运粮到关中劳民伤财,所以等待国家政权稳固。必须迁都中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