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叔本華|痛苦面前,人人平等

叔本華(德文原名:Arthur Schopenhauer,1788年2月22日-1860年9月21日,享年72歲),德國著名哲學家。叔本華是哲學史上第一個公開反對理性主義哲學的人並開創了非理性主義哲學的先河。

在舞臺上,有人扮演王子,有人扮演大臣,有人扮演僕人、士兵或是將軍,這些都只是外在身份上的差異—所有這些人物的內核是一樣的,不過是個可憐的演員,對自己的命運充滿了焦慮。

叔本華|痛苦面前,人人平等

生活中也是一樣。雖然社會地位高低、財富多寡決定了人們要扮演不一樣的角色,但這絕不意味著內在的幸福和滿足會因此有所不同。身為區區凡人,誰都有煩惱,在痛苦面前人人平等儘管煩惱的原因各不相同,呈現的形式或需要承受的強度有所分別,但煩惱的本質卻是一樣的,與一個人在生活中必須扮演的角色並無太大關聯。

叔本華|痛苦面前,人人平等

存在或發生的一切只出於我們自己的意識,對一個人來說最本質的東西就是意識的結構,這比形成意識內容的外部環境重要得多。想想塞萬提斯在暗無天日的監獄牢房裡就能寫出偉大的《堂吉訶德》,那想象力多麼驚人!再看看一個遲鈍愚昧的人眼中所謂“世上所有的榮耀與喜悅”,又是多麼可憐又可笑!現實生活中客觀條件的部分由命運決定,情況不同,形式也不同;主觀的部分則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本質不變,就是我們自身。

叔本華|痛苦面前,人人平等

每個人的人生都帶著個性的烙印,不論他的外部環境發生什麼變化,萬變不離其宗,沒有人能夠超越自己的個性。

比如動物,無論將其置身於何處,它都無法擺脫大自然早已為它設定好的狹窄範圍。如果我們想逗寵物開心,那麼就要在寵物能感知得到的範圍內,遵循它的天性寵愛它。

叔本華|痛苦面前,人人平等

人也是一樣,個性決定命運,你是什麼樣的人,你就獲得什麼樣的幸福。精神的力量尤其能幫助人們領略更高層次的幸福快樂。自身精神力量如果不夠強大,即便是在親朋好友或是財富這些外界的幫助下,能獲得的快樂也相當有限,只能夾雜著動物性的流於俗套—比如只能享受感官的樂趣、低級粗俗的消遣,能感受到的最佳樂趣充其量也不過是平庸的家庭生活而已;就連最能開拓人類視野的教育都起不了太大的作用。

關注頭條號,可以找到往期經典名言,受益無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