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1 紅軍時期總參謀部4所院校領導人都有誰?

紅軍時期總參謀部4所院校領導人都有誰?

紅軍時期總參謀部4所院校領導人都有誰?

軍校是軍官的搖藍,是軍隊人才培養的場所,是軍隊制勝的將才之所在地。軍校歷來為帝王們所重視。《晉書·職官志》有言:“武帝甚重兵官,故軍校多選朝廷清望之士居之。”宋吳淑《江淮異人錄·董紹顏》也有話:“彥思曰:‘吾軍校,死於鋒刃吾事也。’”

在紅軍時期的艱苦戰爭環境裡,總參謀部奉命加強軍校建設,從1931年至1937年,先後創辦了無線電偵察訓練班、通信學校特科學校和摩托學校。這為紅軍培養了一批軍事技術指揮幹部,在軍事鬥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後來的總參所屬院校建設奠定了基礎。下面介紹當時的4所軍校領導人。

1.通信學校(無線電學校)。

通信學校始建於1932年1月,當時稱軍委無線電學校,校部駐江西瑞金洋溪。1933年3月,無線電學校改稱紅軍通信學校;1934年8月,又改稱教導隊;1935年12月,教導隊又改名為通信學校。先後擔任校領導的有,校長劉光甫,王諍,劉光甫,吳澤光,校政委楊蘭史、曾三

2. 無線電偵察訓練班

1931年2月,在江西寧都小布開辦第一期無線電偵察訓練班。至1932年2月,共開辦3期,主要培訓報務、機務人員。以後,無線電偵收訓練班劃歸軍委無線電學校建制。

無線電偵察訓練班領導人有:

第一期負責人王諍

政治委員馮文彬

第二期隊長王諍

政治委員馮文彬、伍雲甫

第三期隊長王諍

政治委員伍雲甫

3.紅軍特科學校

1933年10月,以瑞金中國工農紅軍學校特科團(工兵營、炮兵連、重機關槍連、防空和裝甲車連)為基礎,改編為紅軍特科學校,主要擔負訓練工兵、炮兵、騎兵任務。長征開始時,特科學校改為幹部團。校領導人有校長鬍國傑、武亭、孫發力,政委袁血卒(曾用名袁雪祖)。

4.摩托學校

軍委摩托學校於1937年4月成立,學制為一年。教學內容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基礎理論、文化知識、汽車構造、坦克技術、航空知識及修理技術。

摩托學校領導人校長 劉鼎,政委未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