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暴 “利” 催收的背景下設有哪些潛規則?

剛好前段時間在朋友圈看到一條消息,一位朋友幫一家剛成立的催收公司打廣告,人員雙臂抱胸一字站開,虎背熊腰黑T,那氣場立即讓我想到黑社會。可愛的是,底下有一位警察朋友留言說,發這個不好。

催收是一個備受爭議的行業,在規範化發展過程中依然存在各種問題,本文作者根據自身工作中接觸到現象,指出了行業存在的“暴力”與“暴利”催收的現象,並提出解決之道。其中,暴利催收下的潛規則尤其值得業界關注。

暴 “利” 催收的背景下設有哪些潛規則?


作為曾在金融機構催收部門服務多年的小兵,小小SP今天聊聊催收那些事。如有不妥之處,歡迎百家爭鳴。

機構(銀行、汽車金融、融資租賃公司這裡簡稱“機構”)通常會根據逾期客戶的不同情況,採取不同的催收手段,比如電話催收、上門催收、委外催收、訴訟催收等。大多數情況下,機構的上門催收會委託經銷商或外包催收公司完成。筆者發現接觸過的很多機構在委外催收中都存在著合規風險,甚至有的被委託催收公司已經遊走在監管法規紅線的邊緣。

客戶若正常還款能享受文明之服務,可是一旦逾期成為被催收對象,就會遭遇野蠻對待,“服務”兩個字自此和逾期客戶再無關係。

暴力催收

金鍊子、板寸頭、紋身已經是一些催收公司外勤員工的標配。客戶若出現逾期,第一次上門催收時還客氣點,之後客戶就可能遭遇諷刺挖苦、訓斥謾罵,乃至人身威脅。語言上的暴力還算是有“職業素養”的,有客戶在遭遇語言暴力和威脅後反抗:你們簡直就是黑社會!這樣很快就會面對更加激烈的暴力對待,肢體衝突,甚至可能發生治安案件。暴力催收將會給客戶及家庭造成難以癒合的傷害。

暴 “利” 催收的背景下設有哪些潛規則?


一些催收公司員工嚴重缺乏法律意識和職業素質,我曾聽聞過一些催收員聊天時說:“文明催收那一套對客戶不管用,野路子才能讓他們害怕,因為客戶賤.......”。我也曾親歷過逾期客戶被暴力催收逼得家破人亡。

暴力催收顯然已經違反了法律之相關規定,機構在委外催收中的不當行為,也將導致機構面臨聲譽和法律上的風險。

暴“利”催收

對於經常出現逾期的客戶,有些人想到了謀財的好點子。對逾期客戶表面懷柔催收,實則暗藏欺詐。假借機構名義,私自加收各種名目的不當收費,長期將客戶當做“肥肉”搜刮。如果涉及逾期拖車,一些催收公司收費更是離譜,一次拖車收費數以萬計。

還有更狠的,有些人與有些催收公司合謀,有意引導客戶不按時還款。一旦客戶信以為真併產生逾期,客戶的車會被立馬拖走。想要拿回車,客戶不交出一大筆錢是萬萬不可能的。

暴 “利” 催收的背景下設有哪些潛規則?


客戶在正常月供之外還要償還數額巨大的不合理費用,導致一些逾期客戶難堪重負。客戶普遍缺少法律常識,往往投訴無門(其中太多的客戶手裡是沒有合同的)。機構通常只看最終催收結果,催收中發生的那些事可以選擇性不知道。即使面對一些客戶投訴,也會相互配合搪塞過去。

迴歸“服務”是正道

我國雖然目前還沒有實質意義和形式意義上專門的債務催收法律規範,但在《憲法》、《刑法》、《民法通則》、《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等法律法規中明確保護公民(自然人)的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侵犯上述公民權利有可能承擔民事責任、行政責任乃至刑事責任。例如:催收過程中未經允許傳播債務人信息、強闖民宅、侮辱誹謗、非法拘禁,都會涉嫌違法、犯罪。

催收不僅要講流程、講方法,還要講法律、講人性。不乏有些客戶生意有了起色,將逾期欠款結清,過段時間會再換輛車。客戶回想起上一次買車過程所有接觸的人,包括銷售、售後,還有上門催收的那個傢伙。嗯,想想人都還不錯,還要選他們!催收應該屬於大的售後服務體系。

催收的最終目的不是讓客戶就此流失,催收也必將回歸“服務”屬性。在行業強監管的趨勢下,合法催收、文明催收更是催收服務必由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