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走近百年老寺——伏龍寺

在老牛灣鎮(原單臺子鄉)水門塔村楊家川河谷內,深藏一座距今二百五十餘年的老寺:伏龍寺。伏龍寺歷經滄桑歲月,早年損毀的斷臂殘垣,滿目瘡痍。

二0一六年,經自治區文物局批准,清水河縣文化文物部門對伏龍寺進行搶險維修,使頻臨滅失的百年老寺廟重新換髮了生機。

走近百年老寺——伏龙寺

伏龍寺始建於清代乾隆年間,初為關帝與觀音二廟。以後增修擴建,據伏龍寺碑文載:"適值今曰恰儼然有關帝一楹,觀音殿一楹,聖母廟三楹,龍王堂三楹,東西禪室各三楹,鐘鼓兩樓,山門一榭……”。由於廟宇擴建,寺內供奉的神像龐雜,居中關帝廟,兩側立周倉、關平;龍王廟內供奉龍王與水母娘娘,有青紅黑白黃十餘尊;奶奶廟內供奉兩臉黃婆(送子娘娘),兩邊侍立康彩姐姐豆彩哥哥及哼哈二將。廟壁山牆繪有天上諸雲、雷公電母、龍王行雨、歌舞伎樂。院中立天地牌位,為十世真童周武。其它牛王廟、山神廟供奉佛爺、牛王爺、山神等。寺院皆用青石鋪地,卵石甬道,建築為磚、瓦、木製樑架結構,所用材料為當地出產。清光緒初年,又在山門左側築戲臺一座。

民國二十四年(1935)夏,一次雷電焚燒了該寺部分建築,和尚也因此散失。一九六四年四月八廟會,鄉人焚香引發火災,導致該廟頹壁殘牆,滿目焦土,時人為之遺憾。一九六六年文革初期,紅衛兵破四舊到伏龍寺掃除牛鬼蛇神,被鄉民制止,只是被拆了鐘鼓二樓,其餘大部倖免得以保存。

伏龍,此地有藏龍之意,含有靈氣。乾隆二十六年(1761)夏,偏關縣庠生(舉人、秀才)馮國棟撰書敘述了伏龍寺修廟的由來:"此地西臨黃河天險,萬壑邊垣,內外山形如群牛奔飲至此一聚,亦猶之群山萬壑赴荊門也。距此東北三五十里並無流泉,惟自此至河涌泉百出,遂相傳此地為水門雲。亦此藏精聚氣之處也"。故此立廟。

走近百年老寺——伏龙寺

伏龍寺香火鼎盛,四月八廟會時四面八方上香的鄉民很多,香客們發現和尚的存水辦法好,於是回家效仿。但人多的人家水不夠用,慧聰便給鄉民們想了一個辦法,在院內挖一個像罈子樣的深土坑,將四壁砸實,然後抹一層不易滲水的紅膠泥,引入天雨,足夠一冬春之用。至今仍在使用的旱井,據說就是由埋壇存水演化而來的。

當年此地因無地下水,鄉民只是靠天吃水。以後發明了旱井,便與伏龍寺的慧聰和尚有關。寺廟建成後,慧聰做了第一任住持和尚,和尚吃水是用一隻罈子到寺旁的楊家川澗取水,到了冬季結冰前,他使把罈子埋在院內儲存泉水,以備冬季之用。

走近百年老寺——伏龙寺

有關伏龍寺的來由有二則傳說故事。

一說當年的水門塔村,一位叫馮二相公的在場面打穀子,不料谷滿場溢裝也裝不完,馮二相公大喜認為是吉兆,於是第二年便在場面大興土木立廟祭祀。

另一說當年修建伏龍寺時,從北嶽恆山雲遊到此一位叫"慧聰"的和尚,發現此處有藏龍臥虎之勢,於是留足定居化緣募捐,招徠當地能工巧匠開始修建寺廟。

會首的產生一般按村莊分片選舉,伏龍寺因建於水門村,水門的會首為常設,其餘分片輪值產生,組成五至六人的班子對伏龍寺會社進行管理。新中國成立後,伏龍寺會社活動基本停頓,特別是在破四舊時期,所有會社活動幾乎絕跡。改革開放後,部分村莊雖然有所恢復,但隨著農村人口的不斷外流,會社活動也多是有名無實。

而在寺廟以外的民間,鄉民會以圍繞寺廟自行組織一個機構,這個組織稱為會社。會社的職能一般所擔負的就是祭祀祈雨,組織社戲,籌措社戲資金等,其領導(組織者)稱會首。伏龍寺會社的產生應當與建寺相伴隨,這些加入會社的"社員"或者"村社",除了有共同的信仰外,他們之間或許還存在著相互融合的血緣或地緣關係。據伏龍寺碑文載,乾隆二十六年,伏龍寺會社已入社的有臺子梁、白草也、歐犁峁、營盤峁、大塔、望雨梁等村落和鄉民。以後隨著土地墾殖的增加,人口變遷,村落興衰等因素,入社或退社都會有變化。

走近百年老寺——伏龙寺

寺廟主持稱方丈,為寺廟內最高領導,也掌握寺內經濟。寺廟眾僧"皆俯首聽命於方丈"。方丈手下還有四個班首,稱首座、西堂、後堂、堂主。在其發展過程中,內部組織形成了一套自已獨特的管理體系,眾僧各有職責與分工。

鄉村寺廟作為最基本的一個社會組織形態,組織結構是比較完善的。乾隆帝就曾說過:一座喇嘛廟,勝抵十萬兵。可見寺廟在清朝年間社會地位是很高的。舊時鄉村寺廟有土地和山林等廟產,住廟和尚當中有許多人有較高的文化,這些人能講經說法,還會詠詩作畫。眾僧物質與文化生活是較豐裕的。他們除了廟產收入,還替俗人唸經做佛事,收一些"功德"錢或"香油"費。若寺廟要翻新維修便出門雲遊四方,化緣募捐。

走近百年老寺——伏龙寺走近百年老寺——伏龙寺

劉建國,清水河縣文物所所長,長期以來一直致力於清水河縣歷史文化研究和挖掘工作,在傳承清水河縣歷史文化遺產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