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高考哪些学生会被破格录取?

中山汽车资讯


她,叫张莹嫇,在没有参加高考的情况下,清华大学同意降60分,破格录取她。最终高考后,她以文科626分的高考成绩(另获加分60分,总成绩为686分),被录取到清华大学经济管理系。

其实,这背后,如果我们要归纳她被清华最终降60分录取的最核心因素,可谓就是这样一个关键词:综合素质。

这位1991年出生于成都的女孩,在参加高考之前,就在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考试书面测试中,考取了四川省第一名。因而又有机会获得清华单独面试的机会,在面试中,她以优异的表现获得了招生组的高度认可,面试结束后,5名面试的教授都给她的面试成绩打出了当天的最高分。当时的清华招生组长杨华中教授,代表招生组同意在高考时降低60分录取她,专业由她自行决定,这在清华的高招历史上实属罕见。

和其他考生一般面试要经过半个小时到40分钟不同,张莹嫇在清华大学的这次面试中只经过了二十几分钟,就获得了清华降分60分的资格。后来,她回忆起那次的情形“我看那时候考官都冲我笑,态度挺好的,就知道我有希望。”而说起那次的心得,她半开玩笑地说“大概就是我的大嗓门,让考官觉得我很镇定不紧张吧。”其实,那天面试考场的氛围是特别紧张的,在外人看来,考官都出的是非常“刁钻”的问题,但是都被她应对得游刃有余,出色自如。

张莹嫇高中时就读于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在高中时就是一个“传奇人物”。老师对她的评价是“太聪明了!太优秀了!太勤奋了!”中学几年,她的成绩在全年级一直名列前三,数学小考、大考几乎都是满分150分,英语很少低于140分。同样,她的语文成绩也让很多同学难以望其项背。

在外人眼里她是妥妥的学霸,而她自己却说,没有别的诀窍,就是 “勤奋”两字。 “我就是内心投入更多的关注,就连走在路上,我心里想的也是学习。”

从高一起,张莹嫇连任两届学生会主席,锻炼出很强的综合能力。学校的艺术节、运动会和各类外宾接待,没有一处大型活动看不到她的身影。大到参与策划指挥,小到安排家长安全进校,她都考虑周全。

说到父母的教育,她说,父母一直对她采取的是“放任教育”和“信任教育”:“他们从来不会问我考多少分,也不会因为成绩开家庭会议教育我。”从选专业到选学校,这一系列事都是她自己拿的主意。

在当前高考不断改革的当下,我们发现,无论是各大985/211高校的自主招生,还是各种破格录取政策等,其实,一个最大的趋势就是越来越开始逐渐打破“唯分数论”,在分数的基础上,对学生综合能力、某项特长的考察将会越来越凸显!人才的选拔方式将变得越来越多元,应该说,这在某种程度上对考生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了!





知识的边界


想要在考试的时候被学校破格录取,那么你就应该有一项属于自己特有的才能,是别人所没有的。虽然说现在的高考都是应试教育,要看你的文科成绩或者理科成绩,但是如果你在某一方面有特别重大的研究,或者是有很大的突破的话,院校也会考虑你个人的素质,只要你足够优秀,那么就不缺发展你才能的地方。

  被高校破格录取的人有很多,比方说在09年高考的时候,有一位考生叫做黄蛉,他在考语文的时候,高考作文用甲骨文的方式来写作,由于他没有严格按照写作的要求来写,所以他最后的高考语文作文只得了九分,高考过的人都知道作文考九分的话最终的成绩不会太高,但是他最终被四川大学破格录取,完全是看重他的个人才能,能够拿甲骨文写作文的人全国也没有几个。再有一个例子,那就是美女作家蒋方舟,她在九岁的时候就发表过散文集《打开天窗》,她最后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也是因为她从小就显露出来的文字功底令人折服。

再有一种那就是你身上有一些精神令人佩服,在09年的时候,65岁的潘家武屡次参加高考,但他最后都没有高中,但是他的精神感动了社会,最终他所在的本地院校愿意招收他。

所以说,如果你不以正常的方式参加文科或者理科的考试的话,那么你一定要着重培养自己身上的一些独特点,这样子才能够让自己在众多的考生中脱颖而出。


氟西汀Fluoxetine


当然也有例外的破格录取。

破格录取,是指高校为了录取到特长生或品德优秀人员,而特设的降低录取标准录用人员的行为。多年来,高考年年都会有众多考生,因为自己的一技之长被高校破格录取。

比如:有写作特长的蒋方舟,用勤奋好学感动社会的潘家武,摄像特长的白浪。

只要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

除了正常参加高考,破格录取的制度也是很多优秀的学生进入大学的一扇大门。


小金说说写写


一般的有很多人办国家二级运动员证,可以特招。

如果以前拿过数学、生物、物理、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之类赛事的全国大(一等、二等)可以加分。(这个地加分不是很清楚,全国化学竞赛二等,保送的。一般这种保送都是全国的重点名校)

市级优秀三好学生、市级优秀班干部可以加分。(一般为20分)

烈士子女可以加分。(加分的多少不很清楚,不过是有优先条件的)

少数民族可以加分。(5分到80分不等)

台胞好像也有优待,具体的不是很清楚。

会考全A也有保送,不过一般是本地大学,比如云南的会考全A就是保送云南大学。


不动声色178


1916年12月,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他邀请了那个时代诸多牛人供职北大,胡适即是其中之一。

1917年夏天,胡适参加了当年北大招生考试的阅卷工作。

当他看到一篇才华横溢的作文,毫不犹豫地给了满分,并表示北大应该录取这名考生。

招生委员们则指出,这名考生数学零分,其他各科也不突出,达不到录取条件。

力争而不得的胡适,据说最后是拍了桌子的:

考生的写作才华和教授的一心惜才摆在那里,蔡元培似乎没得选。

北大求学期间,这位同学积极参加五四运动,由他提出的“五四运动”这个名词,被沿用至今。

3年后他从北大毕业赴美留学,6年后带着优异的成绩从美国学成归来,参加北伐战争。

1928年,他身穿少将军服,宣誓就任国立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

他是罗家伦。

1

1929年,钱钟书在清华大学入学考试中,考出了英文满分、国语第一的学神表现,但数学只有15分。

校长罗家伦,看着钱钟书,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清华破格录取了钱钟书。

去年北大录取了一个博士后,他自曝自己高考数学19分,但最终靠着580的总分考入北京电影学院。

按他说的这个数字,他的文综成绩超过了当年山东文科状元,这是极其出色水平了,往前100年,可能会被清北破格录取的。

他北电本科毕业后免试攻读硕士,拿到学位,以此敲开了北大的校门。

作为娱乐圈的学神,他却在学术圈火了。

这火一直烧到了今年的毕业季。

往年这个时候,同学们愉快地进行着论文答辩、合影留念、吃散伙饭……忙着完成一些学生时代的梦想。

今年有些不一样,同学们在忙着体验一直查重一直爽的抓狂。

他们想方设法雕琢用词,极尽其能遣词造句,这样可以让自己的论文看上去和别人不一样。

希望这些被查重洗礼过的同学,在论文最后的致谢篇幅里,别忘了加上一句:

要知道,这些同学可是新时代严肃学风学术路上的先行者,至于以这样的经历结束大学,是否有当年金榜题名时如沐春风那般感觉,就看个人喜好了。

2

毕业季都来了,高考日自然也不远了。

今天早上的新闻,柯洁被清华免试录取了。

在巨量的考生面前,大学资源尤其顶尖大学资源,太稀缺了。

因此免不了有人质疑:

如何走进大学,是个很现实的问题。

如果有足够的教育资源,理论上人人都可以读大学,去学喜欢的专业,可现实并非如此。

于是背负着国家使命的大学,只能挑选一批学习能力强、学习潜力大的学生来培养。

问题的本质在于如何挑选。

今年参加高考的人数已突破一千万,学校不可能挨个去分析选择,只能以高考作为筛子,在我看来这是兼顾了效率和公平的最优解。

分数太低,说明智商和学习能力至少有一个存在问题,分数越高,说明学习能力和智商相对越强,意味着有潜力跟上顶级大学的学习强度。

就这样,普通大众通过高考这个筛子,筛出有潜力的群体,到大学接受培养。

就像很多公司招聘要求硕士学历,为什么?

因为硕士学位证明了你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高考并不是唯一的筛子。

2017年,一位女孩在网络直播平台分享她考进斯坦福大学的经验,在直播中她自述自己是“美国高考状元”,同时也是一名普通女孩,她说:

这个梦在今年5月初醒了,有媒体证实这位女孩的父亲花650万美元送她进斯坦福。

不知道前阵子网上那位自称出身农村,极其讨厌学习,想实行素质教育的学子,看了这则新闻是什么感受?

破格录取的群体,他们天赋异禀闪闪发光,潜力不用筛选就看得见,这样的学生被顶级学府漏掉才是最大的悲哀。

素质教育、破格录取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但对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高考绝对是进入顶尖学府唯一的筛子。


帝王攻i8


其实一共也就没有几种。

第一:可以参加高校自主招生考试

第二:你在初高中在某些领域就有一些较高的荣誉

第三:其实这些年还是出现过,在高考中单科成绩太好被破格录取的。

第四:某些高中会有部分报送名额。

希望能帮到你,有错误请见谅。


用户5653627120050


新高考,有自主招生,三位一体,还有学考选考,在选考中全部满分就几率很大。知名大赛,如省级,国家级,也是加分项。或者是体育生,美术生。


星辰80065


想要在考试的时候被学校破格录取,那么你就应该有一项属于自己特有的才能,是别人所没有的。虽然说现在的高考都是应试教育,要看你的文科成绩或者理科成绩,但是如果你在某一方面有特别重大的研究,或者是有很大的突破的话,院校也会考虑你个人的素质,只要你足够优秀,那么就不缺发展你才能的地方。 被高校破格录取的人有很多,比方说在09年高考的时候,有一位考生叫做黄蛉,他在考语文的时候,高考作文用甲骨文的方式来写作,由于他没有严格按照写作的要求来写,所以他最后的高考语文作文只得了九分,高考过的人都知道作文考九分的话最终的成绩不会太高,但是他最终被四川大学破格录取,完全是看重他的个人才能,能够拿甲骨文写作文的人全国也没有几个。再有一个例子,那就是美女作家蒋方舟,她在九岁的时候就发表过散文集《打开天窗》,她最后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也是因为她从小就显露出来的文字功底令人折服。 再有一种那就是你身上有一些精神令人佩服,在09年的时候,65岁的潘家武屡次参加高考,但他最后都没有高中,但是他的精神感动了社会,最终他所在的本地院校愿意招收他。 所以说,如果你不以正常的方式参加文科或者理科的考试的话,那么你一定要着重培养自己身上的一些独特点,这样子才能够让自己在众多的考生中脱颖而出。


孟永淳


拥有特殊智力或者才能。


拾柒


1自主招生通过

2获得过知名大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