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刑事案件到底有没有必要请律师?

单鑫


我是18年刑事拘留,当时家人给我请个律师,当时我在看守所问律师请你花了多少钱,律师也没给我说实话说是花了两万,其实出去以后才知道花了四万多,给我的感觉是被骗了一样。然后接见我的时候感觉态度就跟公安提审一样,不是在了解案件,像是提审我一样,因为当时对法律一点也不懂,其实像累犯(进去好多次的)他们都不会请律师,因为他们判多久自己心里都有数!律师其实就是你跟外界沟通的一道桥梁,刚被拘留的时候内心都是恐惧的!我请的律师辩护的时候还可以,就是价钱太贵了,要是打分我最多打六十分!

律师不是万能,很多被告人家属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律师身上这是错误的,不是所有的律师都是遵守职业道德的,只要犯了罪请个律师团过来一样被判刑,在看守所进来容易,出去难呀!

这仅是我个人意见,有什么法律方面不懂的可以关注我,虽然不是律师不过见的案件多了知道的也多了!谢谢🙏大家支持!


石头聊案件


违法不一定是犯罪,可很多嫌疑人并不懂。他们以为有错就是有罪,这个时候不请个律师只能冤死。绝大多数情况下案子是没有问题的,但并不能排除冤案的存在。

可能有人会说,一件案子经过了层层审批到检察院再到法院,出错率几乎没有。以前我信,但现在我不信。我老公原来是一办案民警,他入职办的第一件案子,移送到检察院,检察院不批捕,也没要求补充侦查,他汇报后按领导要求终止侦查了并通过了层层审批,将审批结果交给了检察院。五年过去了,说这是一桩错案,终止侦查是错误的,所以经过多道手续的案子也有可能是错的。

虽然刑事案件在目前律师起到的作用不大,但基本上能知道你是冤的还是不冤的,若是冤案就不能签认罪认罚具结书。


做一个讲道理的人


刑事案件,看情况再请律师。

一,如果犯罪嫌疑人进了看守所,基本上公安己掌控了犯罪嫌疑人的口供和证据,在37天之内,检察院会作出判断,无罪,37天之内会释放嫌疑人,37天以后沒能从看守所走出来,基本确定犯罪嫌疑人被逮捕了,是存在犯罪的。

这个阶段,你可以拿着公安局或派出所出具的拘留通知书上犯罪嫌疑人所被拘留的源由,(例如:涉嫌偷盗、或者是抢劫丶或者是故意伤害……等等)去律师事务所去咨询,当然,有可能会按时间先收取咨询费200元以上。按照拘留通知书的涉嫌罪名详细咨询专业的刑辩律师,再作出判断。

一般来说,这为第一阶段,是有必要请刑辩律师的。因为按照现行司法制度,只有律师才可以会见犯罪嫌疑人,才能了解具体的案情,然后律师才能作出大致的判断。这一阶段为必要阶段,还是请律师比较好,不然,谁也不知情况。

二,律师掌握了具体的情况,会在三个月之内给家属或犯罪嫌疑人一个大概的指导意见,也就是犯罪嫌疑人所犯罪行法院的大致判决结果,让家属心中有数。这三个月之内,是检察院对公安局出具的对犯罪嫌疑人的罪行证据的审核期,如果罪证属实,三个月以后检察院就会提请公诉,法院就会判决。(但事实上并没有那么快,有的犯罪嫌疑人在看守所待上一年以上沒有判决的都有)

这是刑事证据固定期,(检察院)这也是请律师寻找有利于犯罪嫌疑人证据的时间,称为第二阶段,但是说实话,这一阶段请律师好像作用不是很大,因为十之八九律师找不到什么有利于犯罪嫌疑人的证据,白瞎了。这只是个人看法。

三,法院宣判阶段。这是最重要的阶段,检察院关于犯罪嫌疑人所有的犯罪证据都已报送到法院,这一阶段请请律师还是有必要的。无论法院怎么判决,律师都应该去请一请,这个结果不好说,经济条件允许,律师是可以请的。当然,法院也许不会采纳律师的意见。

综上所述,第一阶段情况不明,还是有必要请刑辨律师,第二阶段看个人情况而定,法院宣判期也即第三阶段也是可以请律师的。

总的来说,经济条件允许,可以三个阶段全程委托律师去办理,道理不明说。如果经济条件不允许,第一阶段还是有必要请请律师。

总而言之,不违法,不犯法,就太平无事。另外,请律师不一定就会轻判,不请律师也不一定就会重判。

法治社会,现实看,现阶段看,好像刑事案件请律师作用并不大。(个人意见)


泯然众人焉


你好,根据你提出的“刑事案件有没有必要请律师?”这个问题,由于我们只办理刑事案件,因此,结合以往的经验,谈谈我的看法。

有请律师的必要!总得来说,不管哪个罪名,情节严不严重都需要请律师的。不管是对罪名的认定,还是对证据的质疑亦或是在量刑方面的辩护,在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和辩护阶段都很有必要请律师。



每个阶段律师做的工作也不一样,每个阶段都有律师独特的作用,比如在侦查阶段,从犯罪嫌疑人第一次接受讯问或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就有权利委托律师,整个侦查阶段最多有37天,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黄金37天”,律师可以会见当事人,全方位了解案情,看是否可以变更强制措施免受牢狱之苦,也就是大家所说的把人“保出来”,对于办案机关存在的违法行为可以提出申诉和控告。重点是对当事人面对面提供法律的咨询和程序性的指导。

在审查起诉阶段 可以通过阅卷来针对公诉机关指控的罪名,案件事实,数额,证据材料等一系列提出律师认为有利于的当事人的意见,争取做到不起诉或者其他对当事人有利的结果,类似于数额认定,证据方面等。



在审判阶段可以从出庭对当事人做辩护,无罪辩护或罪轻辩护,对公诉机关提出的事实认定和量刑不满意的,可以提出律师的辩护意见,从一切有利于认定当事人无罪或最轻的角度出发,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每个阶段都有律师该做的工作,以上是简要分析,具体案件要具体分析,对应具体工作。就拿我们办理的一起敲诈勒索罪来举个例子简单做一下分析吧。

这个案子在当事人被拘留的第3天,家属找到我们,我们给她分析了法律的认定,以及无罪的可能性。家属就主观的“我要我觉得无罪,不要公检觉得无罪”想法,认为可以出来,就没有请我们,结果可想而知,还是被逮捕了。办案机关是以入罪的思路将犯罪嫌疑人抓进来,并搜集有罪的证据,律师是以出罪的思路去分析,要将无罪的理由释法说理给侦查机关,说服他们放人,有利的结果是靠争取的,而不是等待。



到了审查起诉阶段,家属发现要“上堂”了才委托我们,我们接受家属委托,会见当事人,又抓紧时间去法院阅卷,复印的材料足足两大本,通过向检察院提出羁押必要性审查,当事人又重获自由,此时已经在看守所呆了四个多月,我们认为无罪的案件被关了四个多月,检察院此时觉得对罪名认定和量刑有些难办,如果真的无罪就可能面临追责和赔偿的问题,就催促法院开庭审判,对这个案件从接受委托到开庭的时间对律师来说还是比较急的,最终法院判拘役5个月,可以说是实报实销了,问家属要不要上诉,家属对这个结果很满意,不再上诉。但对律师来讲还是有些惋惜的,都是为了公平正义,只是立场不同而已,如果家属在刚开始委托我们,可能就不会有后两个阶段的牢狱之苦了。

刑事案件90%都是以剥夺当事人的自由的,自由就像空气,当失去的时候才知道有多重要,因此,不管自己的家属因为什么事情被拘留了,都应该第一时间找专业的刑事律师为家属辩护。

希望有所帮助,不当之处敬请谅解


刑辩视角


刑事案件有没有必要请律师,要看案件具体情况。

1.根据犯罪嫌疑人可能涉嫌的罪名。简单的一个小罪名,并且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那么请律师起到的作用并不明显,除非你有钱任性或者求个心安理得,那也是可以的。而且相对而言,一些律师也不愿意接收这样的案件,没有发挥的空间也阻碍律师接收更有意义、更能体现价值的案件。

2.如果涉嫌的罪名较多,那么建议还是请律师辩护为好。多数犯罪嫌疑人并非专业法律人士,不具备专业的法律知识,对罪名和量刑的认识和把握也是不到位的。而通过专业律师提供的法律意见会被检察院、法院采信的概率更大,对辩护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3.根据不同阶段考虑是否请律师。总体建议,如果实力允许,尽量聘请律师辩护。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是否被立案,是否被提请逮捕,这些都是很重要的环节,被称为刑事辩护的黄金期。这个阶段只有律师可以进行辩护,律师介入后就从多方面了解案情,搜集相关证据,以证明犯罪嫌疑人是清白的,或者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起诉阶段,辩护律师的专业意见更加重要,以法律为基础的起诉和辩护的沟通并非其他人员所能替代,在此阶段也可能做出不起诉决定,这也是刑事辩护的黄金期,一旦错过后被起诉到法院,那么定罪判刑的可能性就是99%以上了。审判阶段,必请律师,律师与法官的沟通、对案件定性、对证据的认定、对量刑的建议都关系到犯罪嫌疑人的人身自由。

4.有人讲“没必要请律师”,不知道是对律师的误解,还是不相信律师。作为律师,我要说的是,如果不相信律师,那就真的没必要请律师,不被信任的律师,也不愿意接这样的案件。

5.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各行各业都有专业人才,在不懂其他行业的时候,建议多倾听多学习,而不是一味排斥,法律也有门道,重不重要、需不需要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请律师是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当犯罪嫌疑人处于罪与非罪、重罪与轻罪、可罚可不罚等情况的时候,律师的作用就会有重要的体现。


樊律师杭州武大


请律师,其实是伸着鼻子给人牵。律师固然有好的,凭良心做事的;但即使请了一个之前经历都是负责任的、凭良心的律师,也不能对这个律师全信。作为在押嫌疑人或者是亲属,必须留个心眼;还要对所涉官司同步跟踪;有些律师可以在二审或再审时,故意不上交手中的材料,一味地拖——拖的越久,律师费越多……


凌带玉


首先,律师可以进看守所看嫌疑人。这个就是很重点,看家属有无参与进案件中,想串供什么的只能通过律师。假如家属对案件毫不知情,起码可以给嫌疑人带句安心话。嫌疑人也可以交待下,银行卡藏哪里了,密码是多少之类的内容。律师就是个沟通桥梁。。

未上法庭前,由于家属对案件的不认识或者对司法流程的不熟悉,所以就需要到律师的专业知识。需要提供什么有利证据。例如头条上常说的劳务纠纷,想控告雇主,总得先证明你的雇佣关系。律师这时候就会教你,你的收入工资条,你的打卡出勤,你的工卡,甚至公司业务的微信对话。。。

也有向嫌疑人教导供词术语,“我参与了该案件”和“我主谋了该案件”这性质差别大了。

刑事案件重点看公诉案还是双方控诉案,控诉案向来就是个拉扯过程。

中国的司法制度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制度。咱们讲究人赃并获。。就是确实了犯罪者达到明确起刑量,再在累计的数额上定刑责。。例如常见的经济侵权犯罪,起刑量是5W,警察会确保得了最基础的5W犯罪证据,假若犯罪者犯了2000万的案子,并不存在像香港电视剧上的,律师一顿嘴炮把关系撇干净,当场无罪释放。我国的公诉控方是有明确证据确保你5W的起刑量(就2000W的案子,警察起码掌握得了1000万的证据。)律师更多的作用是把2000W的额度降到下一个量段。

5-10W额度,做一年牢。

10W-50W额度,坐3年牢。

50W-500W额度,做30年牢。

500W以上枪毙。。

那你还认这2000W的额度吗?

总得来说,刑事案件,绝大多数只有减量刑,而极小数可能有翻盘无罪释放的。尤其是公诉案件。

老早之前的昆山反杀案,啊扬肠而去的龙哥,这事儿中,假如不是言论太激烈,网络传播速度太快。这反杀者,被判误杀的几率是十分高的。最起码缓刑加大三十万的民事赔偿给龙哥的家属。


还是说一句,大家被香港电视剧所误导了,律师不存在正义公正的责任。律师的责任是尽大努力的维护当事人的合法利益。再而,判断案件中谁对谁错,是法官的责任。


千人厂的禁烟督导员


没必要,看情况,我请律师,人财两空,


用户23071655911


实是清楚,证据扎实,请律师不请无所谓,请多花一份开支。

我只能建议,条件许可就请,不允可就不要请啦?


欣欣向荣101564826


刑事案件律师全覆盖,如果你没有聘请律师,政府会给你指派法律援助律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