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工作單位離住家如在兩公里內,你是開車還是步行去上班?為什麼?

羅思空間站


二公里步行也就半小時左右,如果是大城市不管地鐵公交還是自駕,都是步行方便,關鍵也是一種不錯的鍛鍊,如果碰到惡劣天氣當然只能公共交通或者驅車了.


你眼中的清哥


上班不用車,全憑二條腿;低碳又環保,身體倍兒好。我步行上下班已經三年多了,學校離家三公里,步行約需35分鐘,4000步左右。一天四趟,16000步,加上下午打球,每天的運動步數都在25000步以上。

三年來,華為手機“運動健康”上的所有榮譽,我都拿了個遍,2019年,總步行里程為5036公里。更重要的是,我雖然奔六了,但血壓血脂血糖全部正常,且已把握到攝食與運動量的平衡點,三年來,體重一直維持在76公斤左右(我的身高是178cm)。

另外,步行上下班是最好的踐行“健康中國”工程。最好的運動是步行,最好的醫生是自己,最好的心情是寧靜,最好的藥物是時間。我每天睡覺的時間,起床的時間,步行的時間都是固定的,即中醫講的“一切如常”。

步行是唯有可以理解終身堅持的有氧運動形式。步行,讓身心不疲憊,能緩解工作累,還節省醫療費,我何樂而不為!


紅藍推演


我感覺公司離家這麼近!還是走路的好!既鍛鍊身體又省錢!一舉兩得!如果晚上你睡的比較晚第二天起不來,那你可以選擇開車。我就是的要是上班點快到了!我就開車去,時間還早我就走路去。主要看第二天睡的好不好,有沒有充足的時間。


八戒vlog


工作單位離住家如在兩公里內,你是開車還是步行去上班?這個得取決於以下這幾個因素:

1、如果家裡有車,停車不難,選擇偶爾開車

如果家裡有車的話,找停車位又不難,那麼偶爾開車,偶爾走路是不錯的方法。

為什麼呢?

  • 家有車,要常開,才能保持技能的熟練性

  • 家有車,要常開開,轉動輪胎的停放位置,讓車的內部零件都動作一下,多用,常用,才能讓車的壽命更長,車跟電器類一樣,越不用,越容易壞。因為上班是最經常的,所以時不是開一下,對於車的保養有好處

但是為什麼如果停車位不難找,家有車,又只是偶爾開車呢?
那是因為,有些人喜歡走路,鍛鍊身體,有些人的工作長期人坐著,如果能利用上下班的時間走動走動,對於身體來說也是有好處的。
2、如果沒車,可以步行上班
沒有車,一般只能坐公交或者步行了。
但是兩公里其實不算遠,有些人喜歡運動的,可以提早點起床,吃個早餐,然後慢慢走著上班,順便消化消化,看看路邊早晨特有的風景,路邊公園晨老爺爺老奶奶的運動,也是別有一番滋味。
而且,多走動,對身體好。還可以選擇騎自行車,既能快速,又能鍛鍊身體。
所以,不管選擇哪種方式,還是要看自己的需求和實際的需要。

半夏小雨點


看上下班時間跟你的作息時間來安排吧,兩公里步行得半個小時左右吧,早上起床洗漱吃飯都需要時間,到班上做點準備工作也要時間,中間能空出半小時來步行上班的話也蠻不錯的,既鍛鍊身體又響應國家節能減排的號召,時間不寬裕也可以用電動車、自行車代步,天氣不好當然就開車了。下班也是一樣的,總的來說看個人喜好吧,怎麼方便怎麼來。



海魂


但根據題意分析,住所距單位只有二公里內的距離而言,本人基本選擇以走路為主,沒有必要再開車上班,因為現今幾十年來,無論是大小城市馬路沿街都建設得非常漂亮,綠樹成蔭,馬路寬暢,且沿街不少地段帶有綠地草坪及休息亭長廊,遇有晴好天氣,期間還有不少上年紀的老人在晨鍛,在此情景下,尤其是早晨陽光照耀下的空氣,特別新鮮,我肯定選擇走路上班。

現在走路也是一種時髦的鍛鍊身體方法,手機微信都能顯示你的走路步數,支付寶又能顯示你的捐步金額,這樣我就能按自己上下班走路步數(不夠的話,晚飯後再走幾步),堅持每天走一萬步,而通過支付寶義務捐款愛心公益事業,從而為對貧困地區兒童,生重病住院費用出份微薄之心。當然既便是下雨天我還是選擇走路,既節約油費又鍛練身體,何樂而不為。

至於車子的基本用途,用來休息天送孩子去培訓學校學習,去大型超市購買物品,假日去旅遊等等,但我堅持隔二天下班回家時,順便去小區車庫發動一下車子,對車子的保養有好處。


綠水青山1390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詳見視頻回答,記得關注我哦[玫瑰]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ef0f00015bc6f66a21cb\

雷雷168vlog


問如果工作單位離住家在兩公里之內,你是開車還是步行去上班,為什麼?

即然提到去上班,首先排除年齡不是很大的可能性。

如果是我的話,我是不會開車去上班的,你想一下就行,兩公里的路程也就是兩千米,如果開車,到單位,車還沒有熱乎的就己經到了單位,對車輛部件的潤滑系統有一定損壞。如果是夏天,天氣熱,需開空調,空調基本上還沒有起到作用就到了單位,損壞車輛的電器設備。如果是冬天,天氣比較冷,暖風也起不到作用,終上分析開車不行。

即然不利於開車,那麼有兩個選擇,就是步行或騎車。

兩公里步行或騎車對於年輕人來說比較適合,即起到了鍛鍊身體的效果,也不可能晚到遲到影響工作,年輕人身體好,精力旺盛。就算年齡大一點也也比較適合。

如果是我,我選擇步行。


WHY勇哥


如果我的工作單位離家只有2公里,天哪,我簡直是幸福死了,我得天天樂呵呵的一蹦三跳的去工作。只可惜呀,我目前還沒有遇到這樣的工作單位。要是有一天這好事落到了我頭上,那一定是首選走路去上班,這是多麼好的健身機會,在路上可以思考好多事情,比如怎麼更高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呀,週末陪孩子乾點什麼,陪父母乾點什麼.......,可以思考的事情太多太多了,哎呀!一定要好好利用噢。真心不值當開車呀,為了祖國的藍天,我一定綠色出行,做一個環保達人,我要為我的下一代樹立榜樣形像呢。



1314姜米粒兒


恰好我的單位也是在離家兩公里左右的地方。沒有細緻地丈量過,但大致就是這個距離,每天兩個回來,單趟也就2600步,每天下來剛好一萬步過一點,論時間的話,單趟也就20多分鐘,一天下來一個半小時不到,在我的承受範圍之內。我一般有意識走的比較急,帶鍛鍊性質,不是散步也不是閒步,符合大家健步走的要求,每天一萬步,而且是分趟走,運動量絕對不會超標,自己感覺挺好的。

我有幾個原則,首先是鍛鍊為主,能不開車儘量不開車,也不坐別人的車,除非有急事或者特殊情況,不搭別人的便車,儘管關係很好的同事朋友,或者就住在一個小區,都不例外。其次是不影響工作,我會在周內把車放在單位,因為有急事可以用,在週末則弄回小區,同樣也是為了方便。單位比較偏,而小區比較繁華一些,坐出租車更方便,因而車在單位放的時間更多。現在公車改革,辦公事用私車比較普遍,反正都是為了工作,為了自己方便,工作也是生活的一部分,買車就是為了自己方便,辦公事用也一樣。

鍛鍊的意義,對精神、思想的作用,更大於對身體機能的作用。習慣了鍛鍊,每天早上早早起來走一走,有心情欣賞路上的風景,會因為四季、陰晴、雨雪的變化,心中蕩起了漣漪。會因為某天早晨天特殊藍,路上的一片小樹林綠的耀眼,新鮮的空氣,奮力綻放紅的黃的花,或者早起在樹蔭拉二胡的老人,牙牙學語的小孩,都心生感動。這是一種極為美好的心情,是開車從一個房子走到另一個房子,或者在健身房鍛鍊的人,永遠也體會不到的樂趣。而這種樂趣,這種心情上的愉悅,遠遠大於各種科學的方法鍛鍊能達到的益處。因而,如果條件允許,可以早起一會兒,低碳環保出行,不是為了鍛鍊而鍛鍊,而是為了一種不同的活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