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2 遼寧最美逆行者:一起拼,一起贏,一起回


一聲令下,一往無前!

一聲令下,一往無前!

全力以赴,盡銳出戰!

這是一次迎難而上的救援!

這是一次逆風而行的行軍!

緊急!他們一往無前!

  因為走得太急,他甚至來不及和熟睡中的女兒以及年邁的父母告別……

  為了隨時奔赴前線,她的行李衣服一直做好準備……

  儘管時間緊迫,他們向湖北挺進的信心決心令人動容。

  2月1日晚上10點半多,正在家哄孩子睡覺的修美鳳接到馳援湖北的任務。第二天一大早,孩子還沒睡醒的時候她就趕到了醫院。在丹東市第一批醫護人員馳援湖北的時候,她就報了名,但那一次並沒有安排重症醫護人員去。

  “這一次雖然任務下達很緊急,但從報名時起我的行李衣服就一直準備著,所以我隨時都可以出發。”修美鳳說。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重症醫學副教授 賈佳

  “無論是SARS還是甲流,每有危情,重症醫學工作者總會衝到第一線。”賈佳說。

  這一次,盛京醫院派出了一支15人的醫療隊,是省內人數最多的一支隊伍,他是這支隊伍的隊長。2月1日夜裡,接到第二天馳援湖北的通知後,賈佳和同事們連夜準備,時間雖然緊迫,但由於早有預案, “我們各種物資準備很充分。”

賈佳

  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急診ICU副主任 龔平

  這次支援,時間緊、任務重,是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急診ICU副主任龔平的最大感受。

  龔平是我省馳援武漢重症醫療隊的一名隊員,也是大連醫療隊的總領隊。從2月1日醫院下午4點接到遴選重症醫療隊的通知,到他主動請戰參加遼寧馳援湖北重症醫療隊,再到啟程,前後不過十幾個小時。

  

  “沒想到這麼快、這麼急就要出發。”龔平說,他是醫院第一個報名參加重症醫療隊的隊員,報上名後就立即回到工作崗位,因為他所在的急診ICU可以說是整個醫院最忙的地方。當晚11點半,醫院通知明天啟程,他這才把手頭的工作交接了一下。

  這一切都是那麼匆忙,但龔平沒有任何怨言。事實上,他希望能再快一點、早一點到武漢支援。“我有不少同學都在武漢那邊的醫院工作,他們確實非常辛苦,急需我們的支援。”

  華潤遼健集團本鋼總醫院神經外科護士 賈夢璐

  “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勝利。我們早一點到湖北,也許就會多解救一個病患。”賈夢璐說,昨晚接到戰“疫”一線急需重症專業醫護人員的緊急通知,她立刻收拾好行李,做好隨時出發的準備。

 

“儘管時間緊急,但我和同事們也心中有數。”賈夢璐說,近幾天,她一直在跟抗“疫”前線的同伴們交流前方的疫情動態,對那邊病人的危重情況有一定了解,也做了一些預案,反覆推演前方可能遇到的突發情況。“雖然心裡還是有些緊張,但我們有信心、有能力做好疫區的醫護工作。”

擔當,他們勇挑重擔!

  大事難事看擔當。

  這些衝上一線的醫護人員,她年紀尚輕,是90後;

  她正在戀愛,是待嫁新娘;

  他顧不上生病的愛人,年幼的孩子……

  這些白衣天使,一致選擇了——擔當。

尚佔鑫和王麗君

  華潤遼健集團鐵煤總醫院重症護理科護士尚佔鑫和王麗君

  為支援武漢,26歲的尚佔鑫推遲了婚期。本來今年3月21日是他的婚期。“年前領的結婚證,啥都準備好了。” 尚佔鑫說,個人事小,國家事大,國家有難,正是用得著我們的時候,作為醫護人員怎麼也得衝在前。

  “我未婚妻跟我是同行,也是重症醫學科的護士,特別理解支持我,父母跟我說,要好好回來。”尚佔鑫說。

  華潤遼健集團鐵煤總醫院重症護理科護士王麗君早早就報了名。收到出發消息後,她連夜收拾行禮,來不及和家人做太多的交待。“我兒子在福州工作,愛人得過腦出血,有點後遺症,我有些擔心家裡,但抗疫更重要,在這嚴峻的時刻,醫務工作者要挺身而出,勇擔當。”王麗君說。

  錦州市中心醫院重症監護病房護士王佳佳

  錦州市中心醫院的護士王佳佳在ICU工作了12年。接到出發的消息,她讓婆婆幫忙剪了頭髮。剛上小學一年級的兒子,知道媽媽要去做特別有意義的事,乖巧地對媽媽說,媽媽在外面一定注意安全,我在家裡聽奶奶的話,你早點回來啊!

  我在重症醫學科工作了8年,診治了大量重症患者,積累了經驗。武漢疫情嚴重,我義不容辭,希望能為救治武漢人民貢獻自己的力量!

原藝

  “上一線是醫務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疫情發生後,孫曉旭第一時間要求組織把他安排到最危險的疫情前線,為國家、為搶救重症病人儘自己的一份力。

  “我熱愛我的工作!我將牢記自己肩負的使命,在前線努力工作,與全國人民一起抗擊疫情!”孫曉旭說,作為醫務工作者,當人民健康受到威脅的時候,治病救人是我的使命和責任。

  遼寧馳援湖北重症醫學醫療隊隊長、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黨支部書記 丁仁彧

  聽到省裡組建馳援湖北重症醫療隊的消息後,丁仁彧第一時間報名。他說,我們組建的這支重症醫療隊是各大醫院政治素質高、年富力強、業務過硬的“精兵強將”,經歷過甲流、禽流感,也經歷過汶川地震。每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時候,他們都會奮戰在最前線。疫情就是命令。奔赴前線、救死扶傷,是我們重症人應盡的義務。

  丁仁彧說,請大家放心,我們一定牢記囑託,不辱使命,出色完成任務。我的口號是“一起拼,一起贏,一起回!”

無畏,他們衝鋒在前!

危難面前,他選擇了迎難而上。

他的回答是,“我得上!”

疫情來襲,她選擇了衝鋒在前。

她的回答是,“我不怕!”

  作為戰鬥在臨床一線,特別是在重症一線工作了20多年的老兵,抗“疫”關頭,我想著的就是,一定要到疫情最嚴重的地方去工作,沒有條件、不計代價。

  相比自己的親人,武漢人民更需要我。我的女兒是一名大二學生,今年寒假作為交流生去美國了,我們娘倆一個多月沒見了,今天早上我倆視頻的時候,我沒告訴她我要去武漢的消息,等她回來再說吧。我想,這個時候,我應該舍小家顧大家,武漢人民比家人更需要我。我婆婆年前查出來肺部疾病,原計劃年後做手術,現在看也得拖延了。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小兒呼吸內科重症專科護士易先麗

  我既是瀋陽的女兒,也是湖北的女兒。我是湖北人,親戚朋友們都還在湖北,我來瀋陽上的大學,然後畢業留在瀋陽工作,現在有13年時間了。因為工作太忙,我已經五年沒有回家了,與父母一直都是微信、電話聯繫。這次疫情發生後,我主動請纓,因為我覺得自己有義務回到家鄉,為家鄉父老鄉親作出自己微薄的貢獻。這個事,我沒告訴父母,我怕他們擔心,我只告訴了自己的姐姐,我一定保護好自己,圓滿完成任務。

  錦州市中心醫院重症監護病房的護士丁宇琦

  此次醫療隊裡最小的戰士是98年出生的丁宇琦,來自錦州市中心醫院重症監護病房,她和男友已決定在5月27日結婚,得知她要緊急出發,男友在微信裡說,“哭著說害怕的你卻衝進了戰場,大寶你很勇敢,我很自豪,一定一定要做好防護,一定要平安回家,我等你!”

  作為待嫁新娘的她第一批就報名了,她告訴記者,在重症工作兩年,已經很有經驗,“我不害怕,醫院是我們的後盾,我只需要收拾好自己的私人用品,其他的醫院都給準備好了,啥都不怕!

  華潤遼健集團本鋼總醫院重症監護室副主任趙賾

  當遼寧決定派出首批醫護人員馳援武漢時,趙賾就已經多次向醫院申請去湖北支援了。考慮到她的父親身患重病,家庭負擔較重。院方最初並未同意趙賾的請戰。

  心繫疫區的趙賾一而再、再而三地申請去湖北支援,終於成行。“我一定要去,這是我的職責所在。國家有難,作為疫區急需的重症監護醫生,我必須挺身而出。”

  實際上,趙賾家並非她一人向武漢挺進。此刻,她的嫂子陸瑩,作為華潤遼健集團本鋼總醫院首批進入發熱門診的醫生,也奮戰在抗“疫”一線。

全力以赴,盡銳出戰!

這是一次迎難而上的救援!

這是一次逆風而行的行軍!


遼寧最美逆行者:一起拼,一起贏,一起回


緊急!他們一往無前!


因為走得太急,他甚至來不及和熟睡中的女兒以及年邁的父母告別……


為了隨時奔赴前線,她的行李衣服一直做好準備……


儘管時間緊迫,他們向湖北挺進的信心決心令人動容。


遼寧最美逆行者:一起拼,一起贏,一起回



2月1日晚上10點半多,正在家哄孩子睡覺的修美鳳接到馳援湖北的任務。第二天一大早,孩子還沒睡醒的時候她就趕到了醫院。在丹東市第一批醫護人員馳援湖北的時候,她就報了名,但那一次並沒有安排重症醫護人員去。


“這一次雖然任務下達很緊急,但從報名時起我的行李衣服就一直準備著,所以我隨時都可以出發。”修美鳳說。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重症醫學副教授 賈佳


“無論是SARS還是甲流,每有危情,重症醫學工作者總會衝到第一線。”賈佳說。


這一次,盛京醫院派出了一支15人的醫療隊,是省內人數最多的一支隊伍,他是這支隊伍的隊長。2月1日夜裡,接到第二天馳援湖北的通知後,賈佳和同事們連夜準備,時間雖然緊迫,但由於早有預案, “我們各種物資準備很充分。”


遼寧最美逆行者:一起拼,一起贏,一起回


賈佳


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急診ICU副主任 龔平


這次支援,時間緊、任務重,是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急診ICU副主任龔平的最大感受。


龔平是我省馳援武漢重症醫療隊的一名隊員,也是大連醫療隊的總領隊。從2月1日醫院下午4點接到遴選重症醫療隊的通知,到他主動請戰參加遼寧馳援湖北重症醫療隊,再到啟程,前後不過十幾個小時。


“沒想到這麼快、這麼急就要出發。”龔平說,他是醫院第一個報名參加重症醫療隊的隊員,報上名後就立即回到工作崗位,因為他所在的急診ICU可以說是整個醫院最忙的地方。當晚11點半,醫院通知明天啟程,他這才把手頭的工作交接了一下。


這一切都是那麼匆忙,但龔平沒有任何怨言。事實上,他希望能再快一點、早一點到武漢支援。“我有不少同學都在武漢那邊的醫院工作,他們確實非常辛苦,急需我們的支援。”


華潤遼健集團本鋼總醫院神經外科護士 賈夢璐


“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勝利。我們早一點到湖北,也許就會多解救一個病患。”賈夢璐說,昨晚接到戰“疫”一線急需重症專業醫護人員的緊急通知,她立刻收拾好行李,做好隨時出發的準備。


“儘管時間緊急,但我和同事們也心中有數。”賈夢璐說,近幾天,她一直在跟抗“疫”前線的同伴們交流前方的疫情動態,對那邊病人的危重情況有一定了解,也做了一些預案,反覆推演前方可能遇到的突發情況。“雖然心裡還是有些緊張,但我們有信心、有能力做好疫區的醫護工作。”


遼寧最美逆行者:一起拼,一起贏,一起回


擔當,他們勇挑重擔!


大事難事看擔當。


這些衝上一線的醫護人員,她年紀尚輕,是90後;


她正在戀愛,是待嫁新娘;


他顧不上生病的愛人,年幼的孩子……


這些白衣天使,一致選擇了——擔當。


遼寧最美逆行者:一起拼,一起贏,一起回


尚佔鑫和王麗君


華潤遼健集團鐵煤總醫院重症護理科護士尚佔鑫和王麗君


為支援武漢,26歲的尚佔鑫推遲了婚期。本來今年3月21日是他的婚期。“年前領的結婚證,啥都準備好了。” 尚佔鑫說,個人事小,國家事大,國家有難,正是用得著我們的時候,作為醫護人員怎麼也得衝在前。


“我未婚妻跟我是同行,也是重症醫學科的護士,特別理解支持我,父母跟我說,要好好回來。”尚佔鑫說。


華潤遼健集團鐵煤總醫院重症護理科護士王麗君早早就報了名。收到出發消息後,她連夜收拾行禮,來不及和家人做太多的交待。“我兒子在福州工作,愛人得過腦出血,有點後遺症,我有些擔心家裡,但抗疫更重要,在這嚴峻的時刻,醫務工作者要挺身而出,勇擔當。”王麗君說。


錦州市中心醫院重症監護病房護士王佳佳


錦州市中心醫院的護士王佳佳在ICU工作了12年。接到出發的消息,她讓婆婆幫忙剪了頭髮。剛上小學一年級的兒子,知道媽媽要去做特別有意義的事,乖巧地對媽媽說,媽媽在外面一定注意安全,我在家裡聽奶奶的話,你早點回來啊!



我在重症醫學科工作了8年,診治了大量重症患者,積累了經驗。武漢疫情嚴重,我義不容辭,希望能為救治武漢人民貢獻自己的力量!


遼寧最美逆行者:一起拼,一起贏,一起回


原藝



“上一線是醫務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疫情發生後,孫曉旭第一時間要求組織把他安排到最危險的疫情前線,為國家、為搶救重症病人儘自己的一份力。


“我熱愛我的工作!我將牢記自己肩負的使命,在前線努力工作,與全國人民一起抗擊疫情!”孫曉旭說,作為醫務工作者,當人民健康受到威脅的時候,治病救人是我的使命和責任。


遼寧馳援湖北重症醫學醫療隊隊長、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黨支部書記 丁仁彧


聽到省裡組建馳援湖北重症醫療隊的消息後,丁仁彧第一時間報名。他說,我們組建的這支重症醫療隊是各大醫院政治素質高、年富力強、業務過硬的“精兵強將”,經歷過甲流、禽流感,也經歷過汶川地震。每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時候,他們都會奮戰在最前線。疫情就是命令。奔赴前線、救死扶傷,是我們重症人應盡的義務。


丁仁彧說,請大家放心,我們一定牢記囑託,不辱使命,出色完成任務。我的口號是“一起拼,一起贏,一起回!”


遼寧最美逆行者:一起拼,一起贏,一起回


無畏,他們衝鋒在前!


危難面前,他選擇了迎難而上。


他的回答是,“我得上!”


疫情來襲,她選擇了衝鋒在前。


她的回答是,“我不怕!”


遼寧最美逆行者:一起拼,一起贏,一起回



作為戰鬥在臨床一線,特別是在重症一線工作了20多年的老兵,抗“疫”關頭,我想著的就是,一定要到疫情最嚴重的地方去工作,沒有條件、不計代價。


相比自己的親人,武漢人民更需要我。我的女兒是一名大二學生,今年寒假作為交流生去美國了,我們娘倆一個多月沒見了,今天早上我倆視頻的時候,我沒告訴她我要去武漢的消息,等她回來再說吧。我想,這個時候,我應該舍小家顧大家,武漢人民比家人更需要我。我婆婆年前查出來肺部疾病,原計劃年後做手術,現在看也得拖延了。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小兒呼吸內科重症專科護士易先麗


我既是瀋陽的女兒,也是湖北的女兒。我是湖北人,親戚朋友們都還在湖北,我來瀋陽上的大學,然後畢業留在瀋陽工作,現在有13年時間了。因為工作太忙,我已經五年沒有回家了,與父母一直都是微信、電話聯繫。這次疫情發生後,我主動請纓,因為我覺得自己有義務回到家鄉,為家鄉父老鄉親作出自己微薄的貢獻。這個事,我沒告訴父母,我怕他們擔心,我只告訴了自己的姐姐,我一定保護好自己,圓滿完成任務。


 錦州市中心醫院重症監護病房的護士丁宇琦


此次醫療隊裡最小的戰士是98年出生的丁宇琦,來自錦州市中心醫院重症監護病房,她和男友已決定在5月27日結婚,得知她要緊急出發,男友在微信裡說,“哭著說害怕的你卻衝進了戰場,大寶你很勇敢,我很自豪,一定一定要做好防護,一定要平安回家,我等你!”


作為待嫁新娘的她第一批就報名了,她告訴記者,在重症工作兩年,已經很有經驗,“我不害怕,醫院是我們的後盾,我只需要收拾好自己的私人用品,其他的醫院都給準備好了,啥都不怕!


遼寧最美逆行者:一起拼,一起贏,一起回


華潤遼健集團本鋼總醫院重症監護室副主任趙賾


當遼寧決定派出首批醫護人員馳援武漢時,趙賾就已經多次向醫院申請去湖北支援了。考慮到她的父親身患重病,家庭負擔較重。院方最初並未同意趙賾的請戰。


心繫疫區的趙賾一而再、再而三地申請去湖北支援,終於成行。“我一定要去,這是我的職責所在。國家有難,作為疫區急需的重症監護醫生,我必須挺身而出。”


實際上,趙賾家並非她一人向武漢挺進。此刻,她的嫂子陸瑩,作為華潤遼健集團本鋼總醫院首批進入發熱門診的醫生,也奮戰在抗“疫”一線。


遼寧最美逆行者:一起拼,一起贏,一起回


遼寧最美逆行者:一起拼,一起贏,一起回


遼寧日報全媒體報道組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