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首次跨省支援养老院防疫,江苏何以“挑大梁”?

首次跨省支援养老院防疫,江苏何以“挑大梁”?

武汉一养老院外的防疫志愿者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3月5日,距江苏养老服务支援队抵达武汉已过去十余天。

根据民政部统一部署,江苏日前派出支援队,定点支援武汉养老服务机构。这也是我国首次进行养老院跨省接管、养老服务跨省救援。

养老支援全国“一盘棋”,江苏为何会成为 “排头兵”?

示范支援队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地方的养老机构,甚至是拥有内设医疗服务机构的医养结合机构,可能都会存在专业化医疗、护理能力、人员不足的问题”。在中国老龄研究所副主任党俊武看来,尤其疫情高风险地区,养老机构仅凭自身力量和经验,也许无法充分应对、处理各种突发问题。而紧急采取跨省调配团队等方式,正好可以尽快帮助受援地机构,弥补服务短板。

2月20日,江苏支援队在南京集结启程。志愿队由来自南京、无锡等地养老服务机构的医疗、护理人员共56人组成,江苏省民政厅副厅长沙维伟带队,主要支援距离华南海鲜市场不远的武汉市社会福利院、武汉市九州通人寿堂养老院。

根据民政部副部长高晓兵的说法,江苏不仅“是全国响应最早、行动最快的队伍,对武汉养老机构疫情防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还“承担了对其他队伍的指导任务,发挥了示范效应”。

抵达武汉第3天,按照民政部要求,江苏队“带队人”、医院院长出身的沙维伟,同时担任民政部赴鄂养老机构疫情防控业务指导组组长。

2月下旬,民政部在《养老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南》第二版基础上,专门又向全国印发《新冠肺炎疫情高风险地区及被感染养老机构防控指南》,为养老机构疫情防控提供重要指引。

这一指南,正是“沙维伟牵头组织编写、江苏队作为主要力量在前线参与起草的”。

当地媒体报道称,江苏支援队示范带动湖北省、武汉市养老机构的疫情防控,及时扭转了武汉全市养老机构面上的防控局势。

首次跨省支援养老院防疫,江苏何以“挑大梁”?

武汉武昌区民主路社区一养老中心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为何是江苏

江苏是全国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的省份,也是老龄化程度最高的省份。到2018年底,当地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805.3万人,占户籍人口23.04%,比全国平均高出5.13个百分点。

不仅时间早、比例高,当地人口老龄化还“增速快”,更叠加寿龄高、空巢化、不平衡等一系列特点。一个又一个“紧箍咒”,催着江苏早早对养老问题“亮剑”。

早在2015年,江苏就成为全国第一个提出“开展适宜养老住区建设试点示范”的省份。从硬件改造加装电梯、扶手,到软性培育发展为老服务公益慈善组织,江苏提出一个3到5年的大目标。

到2019年6月,江苏“15分钟养老服务圈”已初步形成:1.94万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554家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8094家社区老年人助餐点。

而到去年9月,江苏省会南京养老床位建设已突破每万人50张,在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

江苏成绩亮眼,离不开巧妙“借力”。

从去年8月开始,江苏已全面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实行备案管理。在整个江苏,社会力量更已成为养老事业主体。数据显示,到去年11月,当地社会力量举办或经营床位,高达43.87万张,占比超过6成。

在此次江苏养老服务支援队中,就有一支社会力量——40名队员都来自一个民营养老院,占支援队总人数超7成。该团队接管了武汉九州通养老院4层楼,失能失智及半护理老人共157人。

目前,仅这一家养老机构连锁运营的养老、医疗机构及日间照料中心,就已有100余家,主要在无锡、南京、徐州、苏州等长三角、珠三角等20多个重点城市布局,总床位数3万张,每年服务100余万人。

人才缺口大

因为动身早,不同于很多地方还在为“机构较少‘一床难求”烦恼,江苏当前面临的养老困境也更进一步:专业人才缺乏,农村敬老院和小型养老机构服务质量不高、服务欠缺标准……

去年9月,有媒体报道,在南京“年薪20万招不到养老院院长”。不仅如此,基层养老护理员更是稀缺。据统计,应对150万户籍老年人口,仅南京目前养老护理员岗位缺口就在10万以上。

为此,2019年底,沙维伟已透露部分2020年江苏养老服务规划。其中,“人”的培训是一大重点。

例如,2020年,江苏将专门出台家庭养老支持政策,将失能老年人家庭成员照护培训,纳入基本养老服务指导性目录;2020年底前,全省各设区市均建有2个以上养老服务实训基地,缓解江苏养老服务人才短缺现状等。

与此同时,如何管控也成为未来一大重点。

南京市民政部门相关负责人此前指出,随着社会化养老进程加速,政府的角色正在转换——从先前的“主导”转向“引导和监管”。

一方面,《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去年已正式实施,养老行业有了“标尺”。据此,江苏表示,当地首批星级养老机构将挂牌。另一方面,当地还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信用机制,实行养老服务行业“黑名单”制度。

今年1月初,江苏最新发布的《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提出,未来还将探索开展短期照料服务:由专业的养老服务人员为长期失能老年人,提供短期的专业化照护服务,缓解家庭照护压力。

江苏的目标不小:到2022年,全省特殊困难老年人月探访率将“拉满”,一举达到100%。

每日经济新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