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你认为哪句古诗词最有意境,为什么?

娱鼎记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滥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练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

女娲是上古人尊崇的女神,她不仅是人类的创造者,同时,她还以无畏无私的伟丈慈爱保护人类,养育人类。远古人类生活环境恶劣,天塌地陷,烈火爁焱,沧海横流,猛兽食人。女娲英勇奋战,上补苍天,下治洪水,又驱杀各种害人虫兽,终于把人类从水深火热中拯救了出來。女娲的形象,反映了母系氏族公社中妇女的地位和影响,也显示了人类敢于与天地奋战的伟大气魄和创造世界的伟人力量,表达了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如今读来学习,应该是使人们更加坚强自信,对战胜当前抗击病毒,战胜疫情充满信心。使人们坚定信念,坚信在党的领导下,一定能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克服万难,取得战胜新型病毒的胜利。当今的中华前景无限美好,人们更加幸福。


z钟老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三月七日,大雨,仆人阿翁刚走,雨具都在他身上,说过要给留下的,我拒绝了,这个季节,哪会下大雨。

我忘了,这里是黄州。

最近心里有些苦闷,特意挑了日子约朋友出游,今天的日子,是我特意挑过的。

去年今天,是我准备从徐州调往湖州的日子,很高兴,不是因为升官,不是因为湖州的米更柔,天更清,而是我终于有次机会,让我的声音上达天听。

新党的行径,非君子所为,是可忍孰不可忍。

犹记得少时读书,师父教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我问:为何读书?

师父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找了个夜晚,几杯淡酒,趁着暗烛,一篇《湖州谢上表》写的酣畅淋漓。这是官样文章,也是唯一表达我情绪的机会,圣上会看到吧。

记得晚风很柔,梅子味的天空点缀了几颗充盈着美酒香味的星。

“嗒”,一滴雨刚好落到我的眼眶里。思绪被冰冷的雨水打断了,竹林也被吹打的漱漱作响。身旁朋友害怕的紧,就像我刚被抓到御史台的样子。“东坡,快些走吧,一会该淋透了!”边说边拉着我小步趋走起来。

我轻轻甩开他,不禁笑了起来,雨声风声竹叶声,此刻显得如此应景。回想浑噩的官场,昏暗的世道,我虽无力回天,但休想让我沾染污浊!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天晴了,回家吧,路有些泥泞,身上有些湿。


枫夜夜夜耶


这是个很好的问题,对于天天写诗的人来说,我想谈谈自己的见解。

古代大多数好诗词都被广范流传至今,比如诗境好的诗词,像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河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等…

我想很多好诗,不会直白的去表达诗意,诗词就像春风一样,温馨于百花丛生,却又不见春风是什么样子,犹如凉意中的秋色,不经意时染红了枫叶,当你看到枫叶似火又似晚霞一样美丽无限时,即让人神往.又能入思深远.如诗如画…

当然也有直爽的好诗,例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晴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样的诗句虽然有较少的意境,但是作者有很高的审美观,每一句诗.书写了一处美景,四句诗,描绘了一幅完美的自然画卷,展示大自然的美丽。

我也注重于后者的创作风格,因为这样的诗词,通俗易懂又不失美丽,结构合理也不失诗理,适合古人.更适合现代人的阅读水平。

诗词短而精,即不浪费读者的时间,又能达到赞美自然寓意,还能达到赞美了人文.社会的效果,是中华民族传承的文化瑰宝,应该得到发扬光大!











辛兆金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旧唐书·钱徵传》称这十个字得自“鬼谣”,其实无非说这两句诗是钱起的神来之笔。

在尽情地描写乐曲的表现力之后,使乐曲在高潮中嘎然而止,这是一重意外;诗境从虚幻世界猛然拉回到现实世界,这是又一重意外;曲终人散之后,画面上只有一川江水,几峰青山。这极其省净明丽的画面,给读者留下了思索回味的广阔空间。

省试湘灵鼓瑟
唐代: 钱起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又是独立,又是风满袖,其凄凉可知。何况又加上了下面的“平林新月人归后”。

鹊踏枝
五代:冯延巳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流光容易把人抛”,以樱桃和芭蕉这两种植物的颜色变化,具体地显示出时光的飞逝,春愁是剪不断、理还乱。年华易逝,人生易老。

一剪梅·舟过吴江
宋代:蒋捷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度与泰娘娇,风又飘飘,雨又萧萧。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词人在词中逐句押韵,读起朗朗上口,节奏铿锵。大大地加强了词的表现力。这个节奏感极强的思归曲,读后让人有“余言绕梁,三日不绝”的意味。这词读来真是相当有快感,可是快感之余,又是悲叹。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临安春雨初霁
宋代:陆游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春雨初霁,杏花疏影,本应是最令人愉悦的明媚时光。

但听了一夜的春雨,是何感觉?

原来“世味薄似纱”,故而“闲作草”、“戏分茶”,是无聊吧,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吧?还是人心炎凉啊?

我本素衣,何来哀叹哉?嘿嘿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红色本应是喜庆的,欢乐的,可是为什么感觉冷呢?因为隔雨相望,怅然若失吧。

珠箔本应该是艳丽明亮的,可是在雨帘中,却显得迷茫。


春雨唐代:李商隐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飘洒迷濛的春雨,融入主人公迷茫的心境,依稀的梦境,烘托别离的寥落,思念的真挚,构成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隐喻着诗人难言的感情,抒发着诗人哀伤的情愫。


人间有味是清欢

浣溪沙宋代: 苏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细雨斜风天气微寒。淡淡的烟雾,滩边稀疏的柳树似乎在向刚放晴后的沙滩献媚。“雪沫”乳花,状煎茶时上浮的白泡泡,看起来都那么有意思。“蓼茸蒿笋”,即蓼芽与蒿茎,春天来了,这样新鲜的时令野菜一入口,烦恼也少了许多。


殘陽暮里酹江月


桃之幺幺,灼灼其华,这句诗最有意境,诗词出自《诗经·周南·桃夭》。光看字面上的意思,她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我们很容易就能浮现桃花树的样子,桃花朵朵绽放,娇艳而明丽。

那么这句诗词有什么意境呢?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其后一句是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连起来的意思就是桃花来得红艳美丽,这个姑娘嫁过门啊,定使家庭和顺又美满。实际上盛开的桃花是比喻新娘美丽的面容。暗寓新婚夫妇的爱情美满,渲染了新婚喜庆的氛围。

中国从古至今其实都是向往浪漫的爱情,我们也看到很多作品中,相爱的男女在桃树下约会蒙誓等等。十里桃林,落英缤纷,美好的爱情。说到桃林和落英缤纷,我又想起了桃花源记。不自觉想起桃花源里的黄发垂髫,鸡犬相闻。

如果不看桃之幺幺灼灼其华的下一句,也许也会把它比成一种平平淡淡,与世无争的生活。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就够了。平凡才是真。桃花每年会盛开,桃树下不仅有相亲相爱的情人,也有挑着担子走过的农人。


黄裳文墨


大家好,我是千叶书院的祝秀老师,我来回答我认为古诗词中哪句诗词最有意境这个问题。其实,几乎每一首入选《唐诗三百首》的唐诗都是优质的,都有一定的意境,那什么是意境呢?意境就是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由主观情感和客观景物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境界,能使人身临其境,获得审美的愉悦。以下,把我认为最有意境的八句古诗词分享给爱阅读,爱诗词的朋友们,让我们一同感受到来自诗词的那份古典情怀吧。

第一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依人,在水一方。

走进《诗经》这句诗的意境,我会配上背景音乐《在水一方》,试想在那么个秋风习习,微有凉意的清晨,但见芦苇密密苍苍,露水晶莹剔透,一位长发女子伫水而立,若有所思,若有所盼,衣袂飘飘……此情此景,这样澄澈、纯洁、静默、文雅的女子谁人不思慕?

第二句:“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这句王维的诗,美就美在动静结合。山是静的,夜是静的,人是闲的,也是静的,桂花树也是静的,真可谓是春山寂寂,夜也寂寂了。但,一阵风儿掠过,细碎的桂花在飘啊飘,最后落在了地上。这个"落”是动词,是有声音的,这声音连同着作者的心跳声,这就是这座春山唯一的声音了,桂花落,春山空,幽幽一缕香,飘在深深旧梦中,尘缘如梦啊。

第三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这句诗真是李白少有的闲适诗,意境太高远了。如果可以,我会把蔡琴的那首《问白云》或者那首《我是一片云》放这里做背景音乐,再或者放那曲古筝曲《云水禅心》。做一片与世无争,自在逍遥的白云有何不好,那么酒脱,那么飘逸,不与高鸟比高飞,只与蓝天做风景,于是通透,无忧,无碍,尽享闲适。

第四句:“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句王维的诗意境其实和陆游的那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很相似,都有一种历尽沧桑,走投无路之后的豁然开朗,正如庄子所认为的那样,这人间,总有路可走,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第五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又是《诗经》里的一句诗,画面婉约、伤感。却无限柔美,这是告别的最美场景吧,无论与人,与事,我们都要学会断舍离,杨柳依依,别情也依依……

第六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记得我学书法《曹全碑》的时候就曾写过这一句诗,王维真不愧是山水隐逸派诗人啊,把月色写得这样美,明月、月光、松林、清泉、石头……尘世的烦恼到了这,怕早烟消云散了吧。

第七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前面婉约的诗句喜欢得太多,来一句豪迈奔放的,壮美的,意境够开阔吧,人的心胸应该像大海般开阔、壮美。

第八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又是王维的,高人在何处呢?只在这座山中,只是林木苍苍,草木葳蕤,云雾缭绕……此山深深深几许?不可得知,但见青山隐隐,木叶幽幽……

综上所述,有意境的唐诗还有许多许多,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三百首唐诗,不仅有三百种意境,或写景,或抒情,或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时间关系,我只能简单推荐这么几句了,美好事物共同分享,也愿看到大家的分享,喜欢唐诗,深深地喜欢。











千叶书院祝秀老师


当你恋爱时你会觉得空气都是甜的,当你生气时喝水都会被呛着,为什么呢?

因为相由心生,心随境转。

爱诗之人,总会在自己不同心境时,吟诗一首,那一刻即是最有意境之诗!

没有之最,只有最契合你此刻的心情,最能表达你内心之诗句。

当你看到春天下起的毛毛细雨,大地一片绿色时觉得美极了,不禁想起韩愈的: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决胜烟柳满皇都。

当你回到家中,看见自己年轻时的美照时,不禁感慨: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唐•刘希夷

于是泡上一壶茶,静品人生之味: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唐•韦应物

喝完茶小憩一会儿,躺床上准备入睡时想在老家的父母,自己出来这么多年也未能尽孝……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孟郊

……

愚见






黑米诗生活


就像问我对哪本书,哪部电影,那首歌最喜欢,最有感触一样。其实,猛一问,真的脑子里一片空白。但最终都能有一个答案出现,算上第一个在脑海里逐渐清晰的印象。

本题,第一个跳出来的就是元朝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诗,只是用单纯的事物意象堆砌,却散发出无限的怅然之情。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的萧瑟,反衬出小桥、流水、人家的温馨。一冷一热的对比,更加觉得心中若有所失。

然后谈到西下的夕阳,拉长了断肠人的身影,天涯如此之大,却没有了他的容身之所。

这首诗,只要看得懂这几个字,就能领悟出诗人所想表达的意境。

这首《天净沙.秋思》寥寥数字,又没有用到华丽的辞藻,却能让人有景达情,产生共鸣。理所当然,它可以带上的我心目中的意境之王的桂冠。[呲牙]



群主是大姐头


我认为最有意境的古诗词是王维的《山居秋暝》。他在作品中描绘的生活场景,常常与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融为一体。景中寄情,情中有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们在读诗的时候,常常会有这种感觉,明明诗人所处的时代,距离如今已经有着千百年的历史,可高明诗人的一句诗、一句词,往往会让人有心灵上的撞击感,即便穿越千年,依然能体会到诗人创作时所处的境地,能感受到诗人表达的内心情感。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的是一场凉爽的秋雨后,空气被洗涤得无比清新,明月从松树间洒下清朗的月光,清澈的泉水在山石中淙淙流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很难见到如此美妙的景象。但是,在一场雨后,打开窗户,闻着外面泥土的清香,看着绿叶红花被雨水冲刷得鲜艳明亮,不一样非常美妙吗?在雨后的山中漫步,听松涛阵阵 ,流水潺潺,山间花香扑鼻,抬起头,看月光或阳光透过树间缝隙,洒下斑驳陆离的影子,难道不觉得像在画中游吗?愿我们能从俗世的杂务中解脱出来,去大自然中放飞思绪,体会诗意自然中美的意境。





云归何处


王维鹿柴这首可关注一下。

这是写景诗。描写鹿柴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接着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来。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最后又写几点夕阳余晖的映照,愈加触发人幽暗的感觉。

下面我行书写的这首诗,望喜欢书法的朋友多关注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