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蕪地處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光熱資源充足,生物資源具有多樣性,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明嘉靖《萊蕪縣誌》載:“萊邑五穀百果,水育山生”。境內勞動人民辛勤耕耘,在長期的耕作實踐中,形成了種植農作物的特色優勢,創造了燦爛的農業文明。
萊族選育出了小麥
境內糧食作物有穀類作物、豆類作物、薯類作物三大類。穀類作物主要有小麥、大麥、玉米、穀子、高粱、稻子、蕎麥、黍(shu)子、稷(ji)、甘薯10種。豆類作物主要有大豆、綠豆、紅小豆、豇豆4種。薯類作物主要有甘薯(地瓜)、芋頭2種。明嘉靖《萊蕪縣誌》所載糧食作物,玉米、稻未列其中。清光緒《萊蕪縣鄉土志》中谷屬作物有“麥、粟(谷)、黍秫(高粱)豆、黍、稷6種。清宣統《萊蕪縣誌》所載糧食作物,比前志增添了玉米和稻子。在糧食作物種植結構中,境內歷來以小麥、穀子、高粱、大豆為主。1950年之後,玉米、地瓜面積增加。1970年起,糧食作物基本由小麥、玉米、地瓜構成。2000年後,農業結構調整幅度增大,小麥、玉米種植面積逐年減少,相繼發展為生薑、大蒜等賺錢的作物。
小麥、玉米歷來集中分佈於瀛汶河、牟汶河沿岸,1970年後遍佈各地,種植面積佔總面積的80%。萊蕪種植小麥歷史悠久,古代生活在萊蕪北部的萊族選育出了小麥,生活在萊蕪東部的牟族則選育出了大麥。據歷史記載,萊蕪的小麥種植在春秋戰國之前就成為影響農民生計的重要作物。
穀子、高粱、大豆歷來分佈廣泛,1960年後平原地區逐漸減少。1980年後,穀子、高粱僅在山、丘旱地零星種植。1970年前後,全縣大面積推廣矮秸夏植高粱。大豆是境內糧、油兼用作物,境內豆類作物分為黃、黑、綠、青、扁、豇、赤等。
地瓜主要分佈於山、丘旱作地,牛泉、高莊、顏莊、茶業口、苗山等鄉鎮為主要產區。
稻子主要在口鎮、寨裡、楊莊、方下、大王莊、雪野等鄉鎮和鳳城街道小面積種植,品種分粳米稻、糯米稻二種,1990年後基本不再種植。
清末至民國時期,境內糧食作物產量低而不穩。新中國成立後,廣大農民以極高的熱情精耕細作,作物產量迅速提高。1978年,糧食作物種植面積121.32萬畝,總產量30.94萬噸。1993年,糧食作物種植面積103.57萬畝,總產量45.39萬噸。小麥、玉米、穀子、高粱、大豆、地瓜主要糧食作物畝產量,1978年分別是245.2、276.8、192.5、141.5、76.7、304.3公斤;1993年分別是372、562、244、224、258、594公斤。2013年,全市糧食種植面積84.22萬畝,總產量35.3萬噸。
花生是主要油料作物之一
境內經濟作物主要有纖維作物、油料作物、林果作物三大類。纖維作物主要有棉花、大麻、黃麻、紅麻4種。油料作物主要有花生、芝麻、蓖麻、油菜4種。林果作物(俗稱上苗作物)主要有水果、乾果兩大類。其它經濟作物如菸葉、中藥材等。
棉花主要分佈於山丘地區,新中國建立前夕至1975年,種植面積較大,後逐漸減少。2000年後,種植面積有所回升,2009年種植面積發展到1.07萬畝,畝產皮棉提高到107.8公斤。2013年棉花種植面積1.39萬畝,畝產98公斤,總產量0.14萬噸。
大麻主要分佈於瀛汶河、牟汶河沿岸平原,新中國建立後至1989年,為主要經濟作物之一,常年種植面積在3萬至4萬畝,後逐漸減少。
花生集中於山區,苗山、茶業口、鳳城、大王莊、辛莊、裡辛等鄉鎮(街道),佔境內種植面積的70%。1978年,種植面積突破7萬畝,畝產111.5公斤。1990年後,種植面積逐年擴大,全部推廣了地膜覆蓋,產量大幅度提高,2003年全市9.43萬畝花生平均畝產166公斤,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的3倍。2013年花生種植面積9.41萬畝,畝產178公斤,總產量1.67萬噸。
果樹栽培歷史悠久
明嘉靖《萊蕪縣誌》載,果有“杏、桃、李、棗、慄、柿、石榴、花紅、葡萄、核桃、櫻桃”等。
蘋果有老品種、新品種兩大類。新中國成立前栽培的皆為老品種蘋果,有沙果、蜜果、花紅、海棠果等,均屬小型果,主要分佈在高莊、牛泉、辛莊、茶業口、顏莊等鄉鎮(街道)。1953年首次引進蘋果新品種,後陸續引進的品種有金帥、紅星、紅玉、大國光、小國光、青香蕉、祝光、伏魁、紅雞冠等,各鄉鎮均有分佈。蘋果產量1969年達到256.3萬公斤,佔果品總產量的15%。1986年,栽培面積6.2萬畝、184.3萬株,蘋果總產量1130萬公斤,佔果品總產量的40.5%。1995年至2003年,引進紅王將、新世界、優系紅富士等20餘個新品種,並在此基礎上進行低劣果園改造。2003年,蘋果面積仍保持1986年栽培面積,總產量4658.5萬公斤。
桃,境內栽培歷史悠久,分佈廣泛、零星,多在山區、丘陵地區栽植。原有和引進品種主要有五月紅、春金、秋白、水蜜、蟠桃、肥桃、冬桃、雪桃等12個品種。1998年引進曙光、豔光、華光等油桃品種。進入20世紀80年代,部分村和專業戶集中成片栽培。1987年全市栽培20.5萬株,總產量71.1萬公斤。2003年栽培面積10.2萬畝,總產量4376.1萬公斤。
核桃、板栗境內栽培歷史悠久,有萊蕪盛產核桃、板栗的歷史記載。主要產地為大王莊、雪野、茶業口、高莊等鄉鎮。1978年起,倡導農村多種經營,山區核桃、板栗栽培面積擴大,對老樹進行良種嫁接換頭技術,恢復結果。1987年全市栽植核桃、板栗分別為29.5、67萬株,產量分別為6.5、29.5萬公斤。2003年栽植核桃、板栗分別為0.32、4.9萬畝,產量分別為38.9、611.7萬公斤。
花椒有大紅袍、小椒子等品種。明嘉靖年間大量栽培,之後一直不間斷栽培,產地主要有牛泉、高莊、苗山、和莊、茶業口、雪野、顏莊等鄉鎮。1960年前後,全縣年產椒皮3.5萬公斤左右,後因外銷各地,栽培量大增。1971年,萊蕪被列為山東省花椒商品基地縣。1995年,萊城區建成為全國聞名的“花椒之鄉”。2000年,全市花椒栽培面積達到12.3萬畝,椒皮產量539.1萬公斤。2005年,椒皮產量691.2萬公斤。
黃煙、中藥材歷來零星種植。1990年後個別鄉鎮有較大發展。黃煙種植面積2013年達到2.7萬畝,畝產147公斤,總產0.4萬噸。
2005年,全市經濟作物面積69.9萬畝,糧經作物比為50:50。其中佔比例較大的生薑14.6萬畝,大蒜15.2萬畝。
蔬菜作物
蔬菜作物品類繁多,有12類、50多種。白菜類有大白菜、小白菜、苔菜、油菜等;甘藍類有結球甘藍、球莖甘藍、花椰菜等;直根類有大蘿蔔、四季蘿蔔、胡蘿蔔、蔓菁等;綠葉菜類有菠菜、芹菜、芫荽、萵苣、茼蒿、茴香、藿香、葉甜菜、苦菜等;薯芋類有生薑、馬鈴薯、山藥、菊芋等;蔥蒜類有大蒜、大蔥、韭菜、圓蔥等;茄果類有茄子、番茄(西后柿)、辣椒等;豆類有豆角、芸豆、扁豆、青豆等;瓜類有黃瓜、冬瓜、西瓜、南瓜、北瓜、甜瓜、苦瓜、絲瓜、萵瓜等;食用菌類有香菇、平菇、草菇、木耳等;水生菜類有蓮藕等;多年生菜類有黃花菜、香椿芽等。明嘉靖《萊蕪縣誌》載“蔥、韭、蒜……”等主要蔬菜12種。清光緒《萊蕪縣鄉土志》載“蔥、蒜……姜”等主要蔬菜9種。清宣統《萊蕪縣誌》所載蔬菜作物有52種。這足以說明境內蔬菜作物一直以來就品類繁多。
1980年後,境內保護地蔬菜面積逐年增加,冬暖型日光溫室栽培發展較快,許多鄉鎮建起了相對集中連片的大棚菜田生產區,主要栽培的蔬菜種類有黃瓜、西紅柿、茄子、扁豆、萵瓜等,緩解了蔬菜生產淡旺季矛盾,同時蔬菜產值大大提高。2008年,全市蔬菜大棚發展到10886個。同年,全市蔬菜播種面積達到48萬畝,總產114.8萬噸。
生薑分佈於有水澆條件的崗地、沙質壤土地和排水較好的平原地。從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生薑面積逐年增加,外銷各地的需求量不斷增大,以致發展成為農村經濟的主導產業之一。高莊、楊莊、寨裡、羊裡、大王莊等鄉鎮為生薑主產區,佔全市生薑面積的60%以上。20世紀80年代以來,由於地膜栽培等先進栽培模式在生薑生產中推廣應用,使生薑產量大幅度提高。2006年,生薑種植面積14.5萬畝,畝產2219公斤,總產32.3萬噸。2013年,生薑種植面積9萬畝,畝產2500公斤,總產22.5萬噸。
大蒜、大蔥多分佈在牟汶河、嬴汶河兩岸平原地區。方下、羊裡、楊莊、寨裡等鄉鎮為大蒜集中產區。牛泉、方下等鄉鎮為大蔥主產區,大蔥品種以萊蕪雞腿蔥為主。20世紀80年代以來,大蒜栽培由傳統秋播栽培推廣應用大蒜地膜覆蓋栽培技術,在大蒜高產栽培中發揮了巨大增產潛力。2005年,境內大蒜種植面積15.2萬畝,平均畝產1337公斤,總產20.3萬噸。2013年,大蒜收穫17萬畝,幹蒜畝產1267公斤,總產21.6萬噸。2005年,境內大蔥種植面積5000畝。2013年,雞腿蔥種植面積2.3萬畝,畝產2085公斤,總產4.7萬噸。
萊蕪生薑、大蒜、雞腿蔥“三辣”農產品,是全國蔬菜名特產和優良品種。萊蕪生薑塊大,皮薄,色澤鮮亮,絲少,肉細,辣濃味美,既是調味品,又是保健品。萊蕪大蒜蒜頭大,蒜薹產量高,蒜瓣皮薄,質地細,味濃,品質好。萊蕪雞腿蔥蔥白質地鮮嫩,生食甜脆香辣,辛辣味濃,營養豐富。1960年2月,全國八省二市姜、蒜、蔥生產規劃會議在萊蕪召開,把萊蕪生薑列為全國名貴產品,萊蕪白皮大蒜獲極高評價,雞腿蔥獲省名優地方品種。次年,萊蕪被列為省屬生薑、大蒜、大蔥商品基地。萊蕪生薑和大蒜1962年曾外調出口,多年來外銷全國各地。到20世紀末,境內生薑和大蒜產品已銷往歐盟、美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東南亞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
萊蕪物產豐富,擁有一批歷史悠久、特點顯明、知名度高的農作物特產,1997年以來先後被命名為“中國生薑之鄉”“中國花椒之鄉”“中國蜜桃之鄉”。
閱讀更多 萊蕪新聞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