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3 人和人的差距,五年就够了

这五年

你过的怎么样

有人说,经过7年的时间,身上的细胞会全部更新一遍,而七年后的你就完完全全不再是七年前的你了。

没有证实过它的真假。

不过我倒是认为,一个人的成长和蜕变到不了七年,五年就够了。

曾经看过一本书,书上有一段是描述“一万小时定律”,只要经过1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

很简单对不对?能坚持下来的凤毛麟角。

一万小时,一天按8小时来算,并且六日让你休息,是五年。

说说身边朋友真实的事儿吧。

2012年,他大专毕业。

毕业前每每回到家,家里的亲戚邻居见面就会问就业的事儿。

“工作怎么样了”

“这年头大专生不好找工作吧”

“一个月有个两千上下的就差不多了,别太挑”

他在学校成绩还算不错,那年北京的一家互联网公司来校招。这个学校毕业生大几百人,只要十五个,他顺利通过了。

他兴奋的打电话回家:妈,我有工作了,我要去北京了。

和同学一起来到北京,第一次乘坐地铁,第一次坐公交车走在长安街的路上,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看到天安门。

终于,来到了公司,做客服。放眼望去两三百个客服坐在电脑前,忙碌的接着电话,月薪两千元。

接着和同学一起去住的公寓,8个人一个屋子,阴暗,潮湿,没有窗户,关上门后,若是不开灯,分不清白天黑夜。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淌过去之后发现原来还在底层。

暂时的,嗯,这只是暂时的。

人和人的差距,五年就够了

2013年冬天的某个晚上。

他已经连着上了36个小时的班了。做客服是这样,24小时没有白天黑夜。

那年过年,由于加班,他没回家,这是第一次没回家过年。

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宿舍,他想,我真的要一辈子干这个么?

当初来的同寝室的8个人,此时已经走了4个,又来了4个。他们有的回老家了,有的转行了。

他去招聘网站上看了看,发现招产品经理的公司特别多。那两年正好是移动互联网快速兴起的时候,各大互联网公司都在招产品岗的人员,收入参差不齐,有的开六千,有的开两万。

产品经理?那是什么?不知道。只知道干好了收入高,至少比干客服强。

于是,在工作之余,他参加各种产品岗的技能培训,看和产品岗相关的书籍,根据招聘要求补自己的短板。

“这是什么书?”下班前,客服主管路过他的工位,瞄了一眼桌上的书:“《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你还想做产品经理呢?”眼神里透着鄙夷。

那个眼神,至今还记得。

那半年真是苦啊。要工作,要学习。即便不上夜班,他依然凌晨四点起床,支撑他的只有一个信念,跳出这个圈子。

经过半年的时间,真的就只是半年,他辞职了,去了一家公司做产品助理,收入四千。

后来,他在这个行业里摸爬滚打,从小公司跳槽到大公司;从负责产品的一个模块到负责一条业务线;从小小的产品助理一路到产品经理,再从产品经理迈向产品总监;月薪收入也由最初的

四千到现在的三万。

这个人,不是别人,而是我的丈夫。五年的时间,我看着他经历了什么,看着他一点点改变。聊到工作方面的内容时,我们的聊天也从最初的:“媳妇,你说这个手机界面上的按钮是靠上点还是靠下点”到“你看着那家传统企业市值低,他之所以还入资那家企业,主要还是为了借壳上市”...

五年,可以改变一个人。

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改变一个人的想法,改变一个人的高度。

你今天的生活,好也好,坏也好。都藏着你曾经所做的每一个选择。

你可以嗤之以鼻的把今天的文章看作是鸡汤,你也可以抛砖引玉的为你下一个五年做好计划,无论怎样,全力以赴,你可以活成你想要的那个样子。

顺便说下,前两天那个客服主管打电话来说,由于公司业务下滑,客服部要砍掉三分之二,他也被劝退了。问问能不能给找份工作。

“那你想从事什么行业?收入要求呢?”

“还是客服吧,我只会干这个。我现在收入五千,要是能到七千最好了,实在不行五千也行。”

晚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