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永城历史文化:永城,因固若金汤得名

永城因县城屡遭水击而不破,故名永城,取永远为城之意。作为兵家必争之地,永城因其城池坚固闻名。早在四千多年前,此地就有人聚居。春秋战国时期,被称为“膏腴之地”。隋大业六年(公元610年)始置永城县(后设市)。境内星罗棋布的古迹景点和优美的传说故事,使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披上了神奇的色彩。

永城历史文化:永城,因固若金汤得名

兵家必争地

永城地处黄淮大平原上,除东北部有芒砀山雄峙一隅,几乎无险可凭。然而,永城“东接淮徐,西连梁宋。闭关则两河锁钥,设险则西楚咽喉。虽偏邑之舆图,实豫东之门户”。(清光绪二十九年《永城县志·山川》)历史上一场场惊心动魄的兴亡大戏在此上演。

据《永城县志》记载:甲骨卜辞中的这段记载说明早在殷商时期永城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芒、酂、永作为地名早已载入史册。人方,即夷方或曰尸方,也就是后来所说的东夷。东夷诸部落居住在今山东南部和江苏北部一带,多次与商发生战争。

另据《左传》记载:鲁襄公二十六年,楚国与晋国发生战争,晋国就用计策动吴国背叛吴楚联盟。当时,吴国日渐强大,正欲问鼎中原,于是很自然地与晋国结盟,发动了对楚国的进攻。到了鲁昭公四年冬天,楚灵王联合诸侯侵占了吴国的朱方县,吴国以牙还牙,“伐楚,入棘、栎(今河南新蔡县东北)、麻(今河南襄城),以报朱方之役。”杜预为《左传》作注的时候说:“棘,楚邑,谯郡酂县东北有棘亭。”这个“棘亭”原址就在今永城市西南柘树集的东边。《左传》将棘与巢、驾、州来、栎、麻等地并举,足见其在当时永城的影响和所处军事地理位置的重要。

西汉时,永城境内有酂县、芒县、砀县、敬丘侯国、建成侯国,从这些地方的设置可以看出西汉王朝对永城这块地方的重视程度。敬丘是鲁恭王的儿子节侯刘政的封地,建成则是吕后的哥哥吕释之的封地。最有意思的便是建成侯国,来去无踪,悬念顿生,同时给永城留下了一条歇后语“二郎湖上大雾——现城(成)”,这便是永城“海市蜃楼”的来历。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建成侯国(也就是后来所说的焦州城)就消失在今侯岭乡西的二郎湖内,所以在平地上怎么也找不到它的遗存。

几千年来,永城这座古城见证了无数次的战争,它作为兵家必争之地,在修筑城池、防御战事的同时,城池被修筑得坚不可摧。无论敌人用水攻或火攻,始终固若金汤。永城,因此而得名。

永城历史文化:永城,因固若金汤得名

传说得其名

永城市侯岭乡这个地方,实际上没有湖,只是一马平川的良田。可人们为什么叫它“二郎神湖”呢?

原来,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遇上百年不遇的大旱,土地龟裂,河底朝天,连井里的水也快枯竭了。老百姓的日子怎么过?这时,天上有一条小白龙看见了这种惨相,动了恻隐之心,于是施法术一连降了三天大雨,使得沟满河平、庄稼复苏、草木葱茏,搭救了这一带的穷苦百姓。谁知此事被玉皇大帝发觉了,认为小白龙擅自降雨,犯了天规,罪该罚入下界。小白龙被迫降落到这里的一座石桥旁边,岂知龙离了水是不能活的。几天工夫,小白龙已奄奄一息。幸亏永城太守下令,让四乡百姓向小白龙身上泼水,小白龙得了水逐渐有了生气。小白龙得救后,便在此生存下来。可后来,小白龙变坏了,让老百姓给它敬美酒、献美女,稍有怠慢,就降雨祸害乡民。很快,永城成了一片泽国。后来,玉皇大帝发现小白龙在下界作孽,便派二郎神惩处小白龙。小白龙被二郎神处死后,永城风调雨顺,老百姓安居乐业。后为,人们为了纪念二郎神,在湖前建了一座二郎神庙,称此湖为“二郎神湖”。

在永城,有关神猪拱浍河的传说,更是神乎其神。

很久以前,浍河两岸没有水沟,一到雨季,积涝成湖,汪洋一片。农家简陋的茅草房被大水冲倒,人、畜在水中漂来漂去。这些悲惨的情景,恰巧被玉皇大帝看见了,顿起怜悯之心,立即派神猪率九个小神猪下凡,到受灾的地方拱出一架河网,拯救一方黎民百姓。

神猪腾云驾雾,在现在的黄口乡丁庄村南边下了云头。神猪立即吩咐:一个小神猪从三十公里外的正北方向,开始向西南拱出一条沟;神猪自己从六十公里外的西北方向拱;其余八个小神猪按相对方向交叉间隔三公里拱一条十五公里的水沟,使之纵横交错成网。

一天清晨,有个老头拾粪,转了一大圈也没拾到一个粪蛋子,心里窝了一团火。他一抬眼,见有头猪正在拱地,又看见朝北有条弯弯曲曲望不到头的沟,老头一肚子气正没处发泄:“你不给我屙屎,还在这瞎拱啥!”说着拿起镢头对着猪屁股就是一家伙。神猪屁股一扭,腰一躬,一下子拱出一段又直又长的沟。老头一看,这是神猪呀!他忙顺着神猪拱的沟去找神猪磕头请罪。可是他走得快,神猪拱得快,他走得慢,神猪拱得慢,一会儿此沟与另一条大沟相通了。老头停住脚步,向东一望:神猪正领着小神猪用嘴向两边拱土,身后留下一条曲曲弯弯的大沟,因为神猪拱的沟都是在丁庄村沟口交汇,所以人们就把这条沟称为“浍河”。

古代八奇景

据《永城文史资料》记载:晚清时有一位叫吕永辉的人在永城当知县,他在游遍永城的各处山水景点之后,一时诗兴大发,挥笔写下八首诗,一诗一景,合称“太丘八景”。因永城素有“古太丘”之称,故“太丘八景”即“永城八景”。此八景题诗分别为《芒山王气》、《浍水春声》、《隋堤烟柳》、《陈庙双松》、《巴河夜月》、《酂台晓晴》、《石岩积翠》、《宝塔盘云》。

芒山王气: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自从刘邦斩蛇起义,山头上缭绕的那一层云雾也跟着升格为皇家瑞气。“有云占从龙,云集龙将举。”(赵瑗《芒山十四首》)天子气终究是造化天成,即便是雄才大略的秦始皇也奈何不得,有谋而无人用的范增又怎能识得破呢?

浍水春声:浍水,古涣水也,平地涌泉,源远流长。《方舆记》说:“睢涣之间出文章。”从远古流到现在,滋润的永城年年春色如新。

隋堤烟柳:这是一条长达四十五公里、横贯永城中部的隋运河残堤。万株杨柳,叠翠成行,柳色凄迷,苍翠欲滴,真个是半含烟雾半含愁。

陈庙双松:双松,亦为霜松。苍劲挺拔,凛然可畏,松梢凝霜,愈见其翠。徜徉其下,追慕太丘长陈寔的“化盗仁风”,受到震撼的岂止是“梁上君子”的心灵?庙今已不在,松又何处寻?

巴河夜月:比之浍水的古雅,巴河(今称沱河)则显得新潮多了。尤其是夜色如潮的时候,碧水如镜,明月如璧,佳人如玉。泛舟波上,或漫步岸边,不论冬夏都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酂台晓晴:“三面荷花红粉绽,四周杨柳绿荫横。”酂台之美已尽收眼底,但暮雨初收,朝霞呈霁,天地间一片清新。此时登上酂台,自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石岩积翠:一处平平常常的悬崖,一段文化史上的奇遇,因为有了孔夫子的光顾,山石有了灵性。崖头长出绿树,一片青翠之下,便是氤氲的香火,千年的文化传承。

宝塔盘云:此乃永城的标志性建筑,八角九层,楼阁式。从北宋绍圣年间建成以来,九百多年来一直俯视着永城这个南北要道上的战略据点,就连日本鬼子的炮弹也没能改变它巍峨的形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