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數據說話:河蟹四五殼如何做到100%的翻倍

這幾年養殖密度越來越高產量也越來越高,但是如何才能在高密度的情況下養出高產量的同時也兼顧高規格呢?這是一個比較困難的問題,其關鍵原因出在哪裡呢?結合筆者經過近十年的一線生產經驗,本文就這個問題與大家做個交流。

首先我們先看一組數據,這裡我們選取三殼結束後常州、泗洪、興化這三個螃蟹養殖區的規格數據:

表一:三個主養區域的螃蟹養殖概況

數據說話:河蟹四五殼如何做到100%的翻倍

從上面這個表格我們可以看出在三殼蛻完的時候我們這三個螃蟹主養區的規格差距並不大,但是在第最後的螃蟹規格卻出現了明顯的差距最多的相差可能會達到一兩,主要原因在哪裡呢?看一個數據,螃蟹每次蛻殼的翻倍計算。

表二:規格為1斤100頭的苗正常情況下翻倍一覽表

數據說話:河蟹四五殼如何做到100%的翻倍

從這個表格我們可以看出螃蟹池塘五次蛻殼每次蛻殼的翻倍並不是一樣的,二殼翻倍最大,可達到120%,五殼增重最多,增加了1.62兩的規格,但是為什麼會出現這樣一個翻倍比例不一樣的原因呢?是營養、苗種、溶氧還是?下面再給大家分享一個平常測到的數據。

表三:螃蟹養殖週期每月溶氧最高值一覽表

數據說話:河蟹四五殼如何做到100%的翻倍

通過這個表格我們不難發現6、7、8月份池塘溶氧明顯降低,特別在7月份四殼蛻殼期間溶氧降低會明顯影響螃蟹蛻殼,降低螃蟹翻倍率。

興化螃蟹相對於泗洪、常州的螃蟹密度較低,而且興化地區歷來以種植扁擔草為主,扁擔草屬於高溫草,在高溫期依舊具有很強的活力和產氧能力、而泗洪、常州多以伊樂藻為主,伊樂藻高溫期進入休眠,產氧能力下降。

同時興化地區密度低池塘養殖動物耗氧相對減少所以興化地區螃蟹在四、五殼的翻倍要強於泗洪和常州地區,但是泗洪和常州相比為什麼規格也會下降呢?高溫期伊樂藻休眠後池塘很容易出現缺氧、螃蟹上草的問題:

表四:17年7月高溫期-------伊樂藻池塘溶氧連續跟蹤數據(時間為每天上午9點30,由“幫邦小黑”便攜水質檢測儀測到數據)

數據說話:河蟹四五殼如何做到100%的翻倍

螃蟹正常生長需要的溶氧在5mg/L往上,維持生長在3.5mg/L,溶氧低於2mg/L蛻殼期就會出現軟殼死亡,且容易誘發各種疾病,有人做過這樣一個實驗草魚飼養試驗在溶氧2.7~2.8mg/L條件下養殖,比在5.6mg/L下養殖生長速度低約10倍,飼料係數高4倍。

其實螃蟹也是一樣,但是螃蟹池塘的溶氧如何才能保障高的溶氧呢?我們先來看一下溶氧一天24小時的變化:這是2017年8月13日測得的常州一螃蟹養殖塘口溶氧的變化數據:

表五:8月份溶氧24小時變化與pH值得關係一覽表

數據說話:河蟹四五殼如何做到100%的翻倍

從這個表格我們可以看出螃蟹池塘一天的溶氧最低值在早上6:35測得,只有0.5mg/L,我們要保障螃蟹正常生長溶氧最低也要在3.5mg/L,也就是我們早上6點最低點這個時候測得溶氧要在3.5mg/L,最好是能達到5mg/L,這樣才能保障螃蟹最佳的生長狀態,但是如何做到呢?如何才能保障池塘的高溶氧呢?這才是決定我們螃蟹養殖四、五殼翻倍的關鍵。

經過多年的實踐總結出一下幾個要點供各位參考:

一:控制水草,控制面積佔池塘的60%、控制高度,不讓水草出水形成水下深林。因為水草作為螃蟹池塘溶氧的主要生產者,能夠產生池塘90%溶氧,同時也是池塘最主要的耗氧者,其白天光合作用產氧,晚上呼吸大量消耗氧氣。

如果高溫水草過密很容易出現翻塘的情況,這在2017年高溫期就出現過很多次,池塘螃蟹突然大量死亡,一星期後死亡停止,主要原因就是水草過密導致。

數據說話:河蟹四五殼如何做到100%的翻倍

圖2:良好的水草佈局

數據說話:河蟹四五殼如何做到100%的翻倍

圖3:水下深林般的水草

二:全程肥水、以藻帶草,今年很多池塘都是以伊樂藻為主進行養殖,但是伊樂藻在高溫會進入休眠,降低池塘的產氧能力,所以在高溫期堅持肥水培養優質的藻類來輔助伊樂藻產氧,能很好的提高池塘溶氧,同時避免因溶氧過低導致的伊樂藻休眠死亡壞水。

三:強化底改:

高溫期池塘底質惡化速度加快,同時螃蟹本身也處於底棲生活,底部溶氧的高低更加重要,高溫期建議每七天使用一次底改減少底部耗氧增加池塘溶氧。(文章來源:北京水世紀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