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夏商周人的妆饰习俗是什么?

青年史学家


一、头饰

(一)发型

1.商代

商代的男子发式以梳辫为主,安阳殷墟古墓出土的大量玉器和陶俑表明,上流社会阶层,有人将长发胶固加工,做成尖状高耸发型,上缀饰物;有的人将头发拢于头顶,再编成一条辫子,垂于脑后;有的人左右梳辫,垂于两侧,辫梢卷曲;还有的将头发梳成发辫后盘于头顶。

商代妇女的发型与男子一样以梳辫为主,发辫大多卷曲垂肩。

男女孩童一般都是在头上结成左右总角。

中下层社会,有的家奴或平民脑后束一下垂发髻,上插笄,或再在髻上加一半圆形发饰,似为女性发型。有的男性脑后剪发齐颈,再加工卷曲,头顶铰成短发,戴一额箍。有的脑后剪发至颈,头顶另束一髻。有的在右耳后编一长辫,盘过头顶和左耳后,再回压于辫根。还有的干脆绞作平顶头。

罪隶或异族俘虏,女性有盘发、头顶束单髻、束左右双髻和束结左右双角等四种发型,男性大都作光头,但也有头发中间分开向左右披下,还有将头发后梳贴垂脑后而以圆箍加以固定。

2.周代的发型主要有以下四种:

①辫发

洛阳金村战国墓出土的青铜女俑的发辫垂到腰际。

② 披(垂)发

周代(包括春秋战国时),披发主要是儿童、周边少数民族人或社会下层人的发型。

儿童在未行冠礼之前,头发任其自然下垂,谓之“髫”或“垂髫”。诗文中常以“髫发”、“垂髫”为孩子的代称。《后汉书·伏湛传》:“髫发厉志,白首不衰。”李贤注云:“髫发,谓童子垂发也。”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发髻

周代的男子戴冠前,要先将头发向上梳,拢结于顶,再盘结挽髻,罩以用一块宽一幅、长六尺的黑帛,把髻包住。戴上冠后,用一根笄横贯冠与发髻加以固定,冠圈上各引一带,系于颔下。

周代女子的发髻式样有多种:

《诗经·小雅·都人士》:“彼君子女,卷发如虿(chai,蝎子一类毒虫的古称)。”注曰:“虿,螫(shi)虫也。尾末揵(jian)然,似妇人发末卷曲上扬。”洛阳金村东周王室墓出土的战国玉佩上描画的女子,短发覆额,两鬓有盛鬋(jian,下垂的鬓发),后发卷曲如蝎子尾,分段束缚下垂发辫。

齐鲁地区的女子好绾偏左高髻,山东临淄郎家庄一号春秋战国之际的墓葬中出土的一批女性陶俑,以及章丘女郎山战国齐墓出土的二十一件女性乐舞陶俑,除一件为短发无髻外,其余皆为偏左高髻。其编发方法是:先将长发理成两缕,用右缕挽一个小髻,在头后向左缠绕,与左缕合成一束,再绾成扁圆饼状偏高髻。

湖北包山楚墓出土的擎铜灯的楚女形象则为偏右高髻。

山东长岛发现的战国齐贵族墓出土的女性陶俑发式则有高髻、双丫髻和后垂发三种。

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楚墓出土的《人物龙凤帛画》上描画的女子的发式是“椎(chui)髻”。其方式是:在脑后挽髻,在髻的中央用巾系住,使髻稳固而上翘。

秦代女性的发髻名称在文献上多有记载,有神仙髻、凌云髻、垂云髻、迎春髻、望仙九鬟(huan)髻、参鸾(luan)髻、黄罗髻等

假髻

用他人的头发编成假发,来弥补自己头发稀疏短小的缺陷,达到时尚目的。这种习俗大约出现于周初,仅仅为贵族阶层的女子使用。

春秋时期戴假发比较盛行。 《诗经·鄘风·君子偕老》:“鬒(zhen,头发稠密,长而黑)发如云,不屑〈上髟下也,读为die,假发之意〉也。”

周代女子除了将头发挽成各种各样的髻外,还注重对面颊两侧的头发,即鬓发进行修饰。《楚辞·招魂》:“盛鬋(jian)不同制,实满宫些……长发曼鬋,艳陆离些。……激楚之结,独秀先些。”王逸注曰:“言美人长发工结,鬋鬓滑泽,其状艳美,仪貌陆离,难具形也。”“曼鬋”,曼长的鬓角。

陕西临潼出土的秦女俑,大多数的鬓发被修剪成直角状,鬓角下部的头发全部被剃去,给人以庄重、朴实的感觉,这或许是秦国妇女修饰鬓发的习俗。

(二)发饰品

1.笄

笄即簪,是周代绾髻、固冠的用具。发笄男女皆用。在冠两侧,通常有小孔,使用时先将冠体扣覆于髻,然后将发笄穿过小孔,便可使冠固定在髻上。这种发笄专用于男性。安插时受冠上小孔限制,只能横着插入,因此也叫“衡笄”或“衡”。

周代,笄也是区别社会等级地位的标志之一。天子、王后和诸侯用玉,士、大夫用象牙。

2.钗

现存较早的发钗实物,是在山西侯马春秋墓出土的骨钗,长12cm,约在钗身的三分之一处分叉。

3.梳篦(bi)

在文献中称之为“栉(zhi)”,是整理头发和胡子的用具。《释名》:“梳,言其齿疏也;篦,言其细相比也。”北京市琉璃河燕国墓地出土一把象牙梳,长约425px,柄背两面雕兽面纹,背上端中央小柄两侧有穿孔,可备悬挂。考古发现的春秋战国时期梳篦实物有河南淅川春秋墓出土的玉梳,山西长治分水岭春秋墓出土的竹梳、竹篦、湖北江陵拍马山和四川青川、河南信阳战国墓出土的木梳、木篦。

二、耳饰

周代的耳饰主要有玦(jue)和耳坠。

玦是一种开有缺口的圆环形饰物,因多用玉制成,故名之为玉玦。

它既是一种妆饰品,也可以用来表达其它含义。如表达下定决心之意: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鸿门宴”上,“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用来表示朋友之间不再保持友好关系。《荀子·大略》:“绝人以玦,反绝以环。”

三、颈饰

河南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山西省太原市晋卿赵氏墓、安徽寿县蔡侯墓、山西侯马上马村春秋墓、河北省怀来北辛堡燕国墓、河南辉县固围村魏墓、河南叶县旧县一号墓、山东曲阜鲁国故城、湖北随县曾侯乙墓、河北平山战国中山王墓等均有项链遗物出土。

四、指饰

手镯和指环。周代的手镯多呈扁形圆环形,既有金属手镯,也有玉手镯。山西侯马上马村春秋墓出土2件玛瑙指环,断面作六角形,血红色。(《上马墓地》,文物出版社,1994年)河南洛阳中州路春秋墓中出土一件手腕饰物,由十三颗大小、形状不同的小玉珠串连而成。出土时放置于墓主的手腕部,(《洛阳中州路》,科学出版社,1959年)

五、臂饰

臂钏(chuan):这是我国古代女子套在手臂上的一种环形装饰品,也叫做“臂环”。河北怀来北辛堡战国墓中曾出土过这种装饰品。

六、腰饰

主要是带钩,是革带上的钩形饰物。它是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由北方游牧民族传入中原的,在春秋中期已经比较普遍使用。在北京、河北、河南、山西、山东、湖北等地的春秋战国墓中,都有带钩实物出土。带钩的形制一般为一端曲首,背有圆纽。制造带钩的原料主要有金、银、铜、铁、玉、骨等。带钩的造型因时代、地区的差异而有明显的变化和不同。主要有棒形、竹节形、琵琶(pa)形、兽形和圆形等。

七、其它身体饰品

玉,周人将玉的材质之美与社会道德规范相比附,《礼记·玉藻》:“君子于玉比德焉。”“古之君子必佩玉,……凡带,必有佩玉,唯丧否。”《诗经·秦风·小戎》:“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佩剑:春秋战国时期尚武,为防身,以及壮观其威仪,士阶层以上的男子多佩剑。

花草:当时存在佩带香草的风尚,尤其以楚国最为风行。《楚辞·离骚》:“扈江离与辟芷(zhi)兮,纫秋兰以为佩。”

八、化妆

1.画眉

《诗经·卫风·硕人》有描写女子眉毛之美丽的诗句:“螓(qin,古代指一种属于蝉的昆虫,体态小,方头,广额而有文采)首蛾眉”这是对女子眉毛象蚕蛾的触须一样弯曲而细长的描写。战国时,“娥眉”成了美女眉目姿态的代名词。《楚辞·离骚》:“众女之嫉余之娥眉兮。”宋玉《神女赋》:“眉联娟以娥扬兮。”这种细长、弯曲的眉毛是用墨黛勾勒出来的,画眉的风俗,至迟在战国时期已经出现。在画眉前,一般要剃去天然的眉毛。《释名》:“黛,代也。灭眉而去之,以此画代其处也。”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梳妆盒内有一把小刀,可能是用来剃眉的用具。

2.施粉

这种化妆方式开始于战国时。《战国策·楚策三》载张仪谓楚王曰:“彼征、周之女,粉白黛黑立于衢闾,非知而见之者以为神。” 《楚辞·大招》:“粉白墨黑,施芳泽只。”王夫之注曰:“粉,以涂面,黛,以画眉。”《大招》记载楚国宫女“稚(幼小状)朱颜只”,意思是说这些宫女的面色红嫩(nen)而有光润。《招魂》:“美人既醉,朱颜酡(tuo,酒后脸色泛红)些。”

3.丹唇

用朱色脂膏涂抹口唇,称为丹唇。山东章丘女郎山出土的乐舞陶俑的嘴唇皆用朱色颜色涂抹。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竹简上记载有“脂”、“粉”等物品。“脂”应是指用来涂抹口唇的唇脂。墓中随葬的一个小圆盒内,盛有唇脂实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