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7 相由心生,形式是内涵的外在表现

相由心生,形式是内涵的外在表现。让自己处于和“福”字相同的频率,才能追上“福”的步伐。

平时多想一想自己的起心动念、所作所为是不是与福相应,对自己的思想行为有清醒的认识,找出不足,用心改正。

心为福源,它能让福始终存在于当下,始终存在于此刻。

虚云大师说:“连三岁小孩都知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可80岁老翁却未必能做到。”

做不到就是一个凡夫俗子,能做到就是圣贤之人。若想做到就要不断修行,不断去践行快乐之道,快乐才会到来。

不修行,内心便充满了分别、取舍、贪执、以自我为中心,于是我执、我爱、我见、我慢都跟着来了。

修行可以帮助我们放下“自己”,当一个人不再自我,无条件地为他人付出的时候,福气才会涌回自身。

相由心生,形式是内涵的外在表现

除了修心、助人,还可以祈福,让自己沐浴在“福”的氛围里,让“福”的气场整个包裹身心,从内到外加持“福”的能量。

上香是祈福的一种重要方式,上香并不是迷信,当手中拿香,虔诚地放在两眉之间,鞠躬、再鞠躬、三鞠躬,心中默念,祈求天地神灵帮助自己达成心愿,此时,人、身、心是合一的。

其实,两眉之间的区域非常敏感,俗称“天眼”,用香碰碰这个地方,会给自己一份信念、一个暗示、一种力量。

然后,全身心聚焦并完成自己所想所愿,无论做什么,有了这样一种信念的支撑,自然会得到好的结果。

上香是在给自己的心念以加持,极其恭敬、虔诚、身心合一地上香和随随便便上香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相由心生,形式是内涵的外在表现

观想是另一种形式。

站在能看到天地的地方,想自己身边有很多护法神、善神,他们生发的强大之光,灌进自己的头顶,使整个身心得到净化,正能量充盈,负能量消失。

再把自己的正能量散发出去,弥漫在天地宇宙之间,和它们连成一片。

每天早晨起来也可以每天用五分钟时间做一个祈福的冥想。冥想,首先也是建立在信的基础上,这里的信也并非迷信,而是人的精神给予自我的一种信念和力量。

相由心生,形式是内涵的外在表现

祈福,是让自己身心聚焦在一个点,跟天地相应,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此时,天、地、人三才是并列的。

人是其中之一,所以,人可以参赞天地,这时候便很容易从天地宇宙中得到能量的补充。

闭上眼睛,深深吸一口气,慢慢忘掉自己,让个体融于到宇宙的大能量之中,融入到浩瀚的大海之中。

佛教里面有个六字大明咒,大家都知道,《西游记》里佛祖镇压孙悟空的五行山,就是贴了个法帖,上书六字大明咒:“唵(ōng)嘛(má)呢(ní)叭(bā)咪(mī)吽(hòng)”。

念这句咒便是在祈福,声音通过声带不断传递出去,像光、像电波一样产生能量,同时也能将正能量吸引到自己身上,让负能量消失,让自己变得纯净、身心一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