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经历了三次爱情的爱玛,还是想把生活过成小说的模样

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些年,我们越来越敢于正视“欲望”。

我身边很多女生,把喜宝那句话挂在嘴边:“我想要很多很多爱,如果没有爱,那么就很多很多的钱。”

话题度超高的日剧《东京女子图鉴》专门讲述女性的欲望。

就连小编最近追的《创造101》,里面的小姐姐们也是将“我要赢”写在脸上。

经历了三次爱情的爱玛,还是想把生活过成小说的模样

“欲望”不再是需要遮掩的东西。说出欲望,追逐欲望,似乎是一件值得鼓励的事。

但有时,欲望也会导致悲剧,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就是一桩由欲望引发的自杀案。

故事的情节很简单:包法利的妻子爱玛向往浪漫的爱情,几次三番出轨,都被情人抛弃,还因贪图享受欠下大笔高利贷,还不起钱只能服毒自尽。

经历了三次爱情的爱玛,还是想把生活过成小说的模样

小说源于一个叫德拉马尔的实习医生和他第二任妻子的故事,福楼拜将这个人尽皆知且并不光彩的故事记录了下来。

《包法利夫人》发表的第二年,福楼拜就被告上法庭,理由是涉及到了婚外恋和色情描写,内容不道德,有伤风化。 这些内容放在今天不足为奇。

反而是爱玛这个人物让人有切肤之痛。 许多人都说,年轻女孩一定要读《包法利夫人》,因为这本书写出了女孩的通病。

在爱玛身上,每个女孩都能看到自己的身影,人人都是包法利夫人。

浪漫爱情是爱玛的欲望之一。

用今天的标准看,爱玛是个文艺女青年,酷爱读书,尤其是那些浪漫梦幻的爱情小说。

这些小说讲的是痴男怨女、两情缱绻的故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言情小说。

年少无知之时,很容易将书中内容信以为真。

读了太多言情小说,爱玛中毒颇深,以为爱情就是小说中的模样:一个情意缠绵的小哥哥,和一段永不消退的热烈爱情。

经历了三次爱情的爱玛,还是想把生活过成小说的模样

结婚后,爱玛发现,窝囊的丈夫和乏味的婚姻,跟小说里的浪漫激情相去甚远。

渴望欢愉和刺激的爱玛出轨了。

她有两个情人。 一个是年轻的书记员莱昂,两人相互吸引,是因为有共同语言。

他俩都厌恶乏味的小镇,渴望去纸醉金迷的巴黎。

音乐、书籍、节目、时新的舞蹈、上流的社交圈是他们喜欢的话题。

此时的莱昂是个羞怯的青年,爱玛虽有一颗骚动不安的心,却还是想守住贞洁,只能精神出轨。

经历了三次爱情的爱玛,还是想把生活过成小说的模样

爱玛的第二个情人是罗多尔夫,有钱又花心,经验丰富。这次爱玛体验到了激情与浪漫。

她以为这就是爱情,罗多尔夫是她的真爱。

可对方只把爱玛当情妇,这个情场老手觉得玩得差不多了,就抛弃了爱玛。

造化弄人,她和莱昂再次相遇,旧情复燃。这时莱昂不再是那个羞怯青年,爱玛也不是那个贞洁少妇,两人厮混到一起。

物质享受是爱玛的第二个欲望。 小说也好,电视剧也好,涉及到浪漫爱情时,男主角大多是高富帅。

这是为了满足女性的幻想,也是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毕竟,浪漫是一种烧钱的行为。

爱玛看的小说同样如此,她从中窥见了上流社会的一角。

经历了三次爱情的爱玛,还是想把生活过成小说的模样

一次,包法利夫妇受邀去侯爵府上参加舞会。上流社会的奢华绮糜,与英俊贵族共舞的浪漫桥段,这些小说中的场景,成为了现实。

这一晚,爱玛像是活在小说中,她开始相信:自己年轻,漂亮,有教养,完全可以进入上流社会。

在这里,有必要说一下爱玛的身份,她是一个富裕农民的女儿,丈夫呢,只是一个乡村医生。以财产计算,爱玛只能算是中产阶级,离上流社会差得远。

蠢蠢欲动的爱玛想要挤进上流社会,物质是最便捷的满足方式。

商人勒候总是带来一些新鲜时髦的服饰、珠宝、布料。这些东西和爱玛厌恶的小城镇不同,代表着巴黎,代表着另一个阶级。

一开始,爱玛是犹豫的,她没那么多钱。但勒候说,可以赊账。 在虚荣心面前,爱玛失去了抵抗力。她沉浸在物质享受中,成了一个购物狂。

很多人都说,看到爱玛对物质的追求,就像看到了自己。

经历了三次爱情的爱玛,还是想把生活过成小说的模样

因为生活在消费时代的我们,对买买买的投入与焦虑丝毫不逊于她。

买网红产品,晒奢侈品,要比闺蜜过得精致,拿着五千块的工资,过着两万块的生活。 要还信用卡,要还花呗。

消费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时,我们不就是爱玛吗?

欲望之为欲望,就在于难以得到满足。

在爱情和物质上,爱玛都是一个永不知足的索取者。

去借钱时,她看到有钱人家的餐厅,有银暖壶、水晶门球、镶木地板、彩色玻璃,想的是: “这才叫餐厅,我想要的不就是这么一间餐厅吗?”

经历了三次爱情的爱玛,还是想把生活过成小说的模样

婚姻平淡时,她想要刺激,有了偷情的刺激,还想要永远热烈的爱。

即便当初爱玛嫁的人不是平庸的包法利,而是她理想中的丈夫,英俊,有钱,深情,爱玛也依然会不安分。

因为再浓烈的爱也会归为平淡,当和莱昂过于熟稔时,爱玛很快感到,幽会带来的不是惊喜,而是厌倦。

婚姻生活的平庸和乏味再次出现在爱玛心中。 爱玛想,她还是不幸福,而且从没幸福过。

并不是爱玛没有幸福过,而是她从未满足过。在她眼里,幸福是幻想中的爱情和难以满足的物质享受。

但这些,本就不等于幸福,只是欲望。

这样的爱玛,实在不讨读者喜欢。尤其包法利对爱玛可谓是百依百顺。

福楼拜是这样形容包法利对爱玛的感情的:世界再大,也大不过爱玛的一条丝绸衬裙。

有这样的丈夫,爱玛还屡次三番出轨,实在可气。 但是,请注意,爱玛出轨,并非因为她的放荡,而是为了追求她想象的爱情。

经历了三次爱情的爱玛,还是想把生活过成小说的模样

借钱时,爱玛找到了一个有钱的老色鬼,这个老色鬼想趁机占有爱玛,爱玛很气愤。 作家毕飞宇提醒我们:“要知道,这个时候的艾玛已经出轨两次了,再多一次性行为似乎也并没有多大的区别。

只要艾玛委身于吉约曼,她就可以借到八千法郎,她就不会死。

但是,包法利夫人宁可选择死,也不会和吉约曼上床。

这就是说,她可以淫荡,但不会卖身。” 福楼拜没有使用“爱玛”这个称呼,而是用正式、体面甚至庄严、贞洁的“包法利夫人”这个称呼,原因在此。

经历了三次爱情的爱玛,还是想把生活过成小说的模样

爱玛的底线,是爱情,只是这爱情建立在幻想中。

谁没有幻想呢?看爱情故事,大多数人都会情不自禁将自己代入其中,将自己幻想成主角,只是我们知道,小说是虚构的,里面的爱情是被神化了的,生活却是真实的。

如毛姆所说,大多数人不会让幻想过多影响自身行为,爱玛是个例外。她想把生活过成小说的模样。 这样的爱玛又是可怜的。 想死,也想去巴黎,这是爱玛的绝望与欲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