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5 信豐籠黃蜂記——現場實拍

信豐的黃蜂市場一直走高,而且論個賣,2-3元一個,現在不要聽到哪裡有黃蜂窩的消息,只要一知道哪裡有窩,做生意的,做生活的都停下自己手中的活,籠黃蜂去了,一窩大點的黃蜂可以賣到數千元,尤其是地黃蜂,個頭大,價格高,而且一般窩都很大,但風險也大,地黃蜂的很毒,蟄上幾口,說不定命都沒有了。

捉完回家後要用60度酒燻暈成蜂再打開密封整巢黃蜂的袋口。然後開始分揀挑選成蜂出來,挑選完成蜂用酒洗一洗就裝放瓶子用60度酒泡酒。

信豐籠黃蜂記——現場實拍

挑好成蜂后就開始弄幼蜂仔了,這個東西可好了,說他是超級營養品也不為過,蛋白質比海鮮還要高十多倍,慢慢從蜂巢弄出來,然後洗乾淨,水煮一下,然後炒,這個味道真是人間美味呀!城裡人,即使你是千萬富翁也沒機會能吃到這個幼蜂仔。吃幼蜂仔,喝啤酒,這樣的機會不多,找一巢蜂不容易。當然,最靚的還是黃蜂酒,泡好的酒幾百甚至上千塊一斤,而且還是有價無市。你有錢也未必買得到,這個東西非常稀有。

捉蜂記

中秋節一過,就是捉黃蜂的好季節了。信豐盛產黃蜂,主要以煲兒蜂、黃姜蜂、地龍蜂為主。

信豐籠黃蜂記——現場實拍

捉黃蜂是件神秘而刺激的事情。好友群活躍著一幫捉黃蜂的高手,聽說最在行的要數蜂總,他是捉黃蜂的高手,不管哪個地方有蜂窩,只要他從那經過,便可以發現,方圓五十里之外,哪裡有蜂窩他都瞭如指掌。

信豐籠黃蜂記——現場實拍

下班的路上剛好碰到淡哥,說晚上去捉黃蜂,我剛好有空,就和他們去了。

信豐籠黃蜂記——現場實拍

晚上九點半出發,走約2公里,就來到古塘村,停好車後,走過一片果園,爬上邊上的松樹林就到了。

信豐籠黃蜂記——現場實拍

這裡荒郊野外,又不是路邊,他們是怎麼知識這裡有一個蜂窩的呢?朋友說,捉蜂的人對黃蜂都比較敏感,天氣熱時黃蜂會到有水源的地方挑水降溫,跟著它就能找到它的窩了。

信豐籠黃蜂記——現場實拍

蜂窩結在一棵松樹的頂部,離地面約有15米高。在手電筒的指引下,隱約可見。樹杆在10米以下的地方都沒有枝杈,怎麼樣上去呢?

信豐籠黃蜂記——現場實拍

當我在納悶的時候,好友叉叉已經做好準備了,把一長長繩系在腰上,像猴子那樣爬樹了,不一會功夫,就爬到了樹上有樹杈的地方坐著了。

信豐籠黃蜂記——現場實拍

他坐穩當以後,下面的人把防護服等設備拴在繩子上拉上去。穿好防護服後,再往上爬,慢慢地接近蜂窩。這時,地面上的人得關了手電筒,也不能玩手機,因為黃蜂見光就會出來,所以之後的活就得摸黑進行了。隱約中看到叉叉拿一個大口袋子,把整個蜂窩裝了進去,聽到用手啪啪的打了四下,啪的一聲蜂窩就落在袋子裡了。

信豐籠黃蜂記——現場實拍

整個過程乾脆利落,來回一個小時的功夫,就把蜂窩拿回來了。這次的蜂窩比較大,有四層,足足有十幾斤重,黃蜂全部籠到了,所以大家都很有成就感。

信豐籠黃蜂記——現場實拍

我們用一個蚊帳布那樣的口袋,把蜂窩拿回家裡,關上電燈,然後用一個用手電話照著,戴上手套,先把袋子邊上的黃蜂捉進一個裝有白酒的煲裡。黃蜂一粘到白酒就暈了。然後把袋子周邊的黃蜂捉乾淨,打開袋子口,把煲放進袋子裡,然後把電筒光照在煲上,一個人在邊上用電吹風往蜂窩上吹風,這樣蜂就嗡嗡地往袋子口上有光的地方飛,一個人拿著一條棍子拍打袋子,這樣黃蜂就落在煲裡了。這蜂窩的蜂比較多,差不多把一個煲子裝滿了。

信豐籠黃蜂記——現場實拍

把蜂窩上的黃蜂捉完,緊接著就是覓蜂蛹的事了。大家圍在在一起,把蜂蛹一條條地從蜂窩裡覓出來,別看這活簡單,其實還是有蠻高的技術含量的。聽說這是一頂絕活,不好外傳。

信豐籠黃蜂記——現場實拍

由於今晚收穫大,所以一些朋友聞訊陸續趕來,一下子就圍了一大屋子人,大家有的忙著泡黃蜂酒,有的在煎蜂蛹,有的在泡著茶,大家一邊忙一邊交流著捉黃蜂的經驗,像老兵數身上的彈片那樣,數著身上被黃蜂蟄的印記。

信豐籠黃蜂記——現場實拍

到了凌晨一點的時候,四碟蜂蛹香噴噴的端上來了,粟粥也上來了,大家圍在一起,掀起了活動的高潮。本人覺得蜂蛹是上好的下酒菜,但那些土豪們卻覺得蜂蛹作吃粥的菜更舒服,真讓人汗顏。

很多人把捉黃蜂和屈老鼠列為同一個行當,但我一直不敢苟同。雖然老鼠和蜂蛹都是高級野味和營養品,也是上好的下酒菜,但我覺得捉黃蜂,不僅技術含量高,同時也考驗一個人的膽量,捉黃蜂是男子漢的行當,高端大器上檔次,而屈老鼠則是小屁孩的活。當然,黃蜂捉完了,屈屈老鼠也是未嘗不可,只要開心就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