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0 为何说王兴为拼多多开脱是刻舟求剑

最近几天,随着拼多多的IPO成功,各种对拼多多上假货的新闻不断,创维维权引发了各方关注。而此时,美团点评CEO王兴却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一堆人质疑拼多多却不质疑淘宝是如何起家的,这已经说明我们这个社会是多么健忘。

为何说王兴为拼多多开脱是刻舟求剑

目前,拼多多在质量、口碑方面屡受争议,除了被指“消费降级”以外,假冒伪劣也颇为普遍。但是依靠其超低廉的价格和管理的宽松,拼多多依然快速扩张。

在各方对拼多多的强烈质疑之下,同为腾讯系的美团王兴居然响起早年的淘宝为拼多多开脱,也是有创意。那么,如今的拼多多真能和早年的淘宝相比吗?我们来看一下。

一、当年淘宝是如何崛起的?

淘宝网的历史并不算太久。

中国互联网普及大约在2000年前后。早在淘宝出现之前,基于互联网的零散交易已经有了,但是由于款和货由于物流的原因存在时间差距,所以各种欺诈很常见,互联网交易没有发展起来。

当时已经有了新蛋、易购等电商,淘宝从中脱颖而出是因为淘宝发明了支付宝,通过阿里自己暂时管理货款的方式,解决了先款或者先货的欺诈问题(打钱不发货,或者收货不给钱)。

为何说王兴为拼多多开脱是刻舟求剑

在网络信用通过支付宝解决之后,传统的销售渠道就选择转移到了网上,此时互联网的效率优势体现了出来。

在淘宝出现之前,商品从厂家到消费者手中是要经过多层环节的。

厂家先要找一家中国总代理,中国总代理获得唯一代理权,然后中国总代理,开始在全国招募省代理公司,获得全省唯一代理权,其他省份的代理不得到这个省销售产品,否则要被全国总代理处罚。

然后,省代理再招收市代理,市代理在分到各个商场、小卖部。

为何说王兴为拼多多开脱是刻舟求剑

在这个过程中,全国代理、省代理、市代理都要获取利润,商店要支付租金,仓储物流不畅,成本高昂。同时,因为省代理、市代理的地区垄断,定价与加价有地域性歧视。

这样层层代理,层层加价,传统渠道的利润往往超过出厂价50%以上,甚至达到200%、300%。

而淘宝的出现,直接打破了传统渠道的层层代理,所以在淘宝发展的早期,同样的商品,淘宝往往比线下渠道便宜很多,淘宝飞速崛起。

就是说,淘宝崛起,一是靠支付宝的制度创新,解决了互联网的信用问题,二是靠互联网技术提升了整个零售行业的效率,当时淘宝的便宜是真便宜,消费者节省的是渠道的费用。

二、拼多多的便宜是怎么来的?

拼多多号称“拼的多,省的多”。看似也是低价取胜,所以王兴为拼多多辩解碰瓷早年的淘宝。

但是,拼多多崛起的时候,已经是2015年。

这个时候,经过多年的发展,阿里、京东早已经把电商理顺了,已经有了从厂家到消费者的直接渠道,物流也是用人工智能技术最大优化过的。

所以,拼多多没有再提升零售效率的能力。这一点,我们用一个正品例子,就能看看所谓“拼的多,省的多”的真相。

为何说王兴为拼多多开脱是刻舟求剑

从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于2000多元vivo手机,拼多多用了拼单只比单独购买便宜2元钱。就是说,行货正品拼多多的拼购模式带来的优惠极少。

拼多多的低价,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名为拼单便宜,实际上抽奖。譬如0.01元抽取小米平衡车,这个完全就是个无监督的抽奖。这类拼单,产品大多还是正规产品。

而真正量大是一些价格不透明,不知名品牌的商品。这类商品的名义拼单价格往往比拼单价格高一倍。而这些产品的真正价值无人知晓,产品品质也难有保障。

6月13日,14名商家围攻拼多多总部,拼多多声明,这14家里面7家卖假货,6家商品和描述不符,1家干脆虚假发货。

围攻拼多多的商家,只是拼多多处罚商家的一小部分,而处罚的商家又是有问题商家的一部分,拼多多平台有问题的商家到底有多少?恐怕拼多多自己都不知道。

2018年1月,长沙新闻网报道称,袁女士通过拼多多购买的某款销量22万件的爆款家纺用品存在质量问题。这款售假不到50元的羊毛被内芯包含多种黑色杂质。

2018年2月,《法制晚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了中消协发布了2017年“双11”网络购物调查体验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拼多多平台上抽检的雅诗兰黛ANR眼霜、资生堂洗颜专科洗面奶、阿迪达斯椰子鞋、coach贝壳包等四款产品涉嫌仿冒。

5月,南方都市报揭露拼多多售价9.9元的儿童纸尿裤,从包装到名称看起来都神似“帮宝适”(Pampers),但它的实际名称为“Paonmepors”;而“米家新品U盘”,实际上是品牌为“米家新品”出品的U盘。

最近,创维在怼拼多多,也是因为拼多多的假冒伪劣。

为何说王兴为拼多多开脱是刻舟求剑

事实上,在电商已经消除了层层渠道的成本。在电商时代不可能再有50%的拼购差价,拼多多的低价诱惑与当年的淘宝完全不同。

当年淘宝的低价,是建立在传统渠道效率低的基础之上的,淘宝是提升效率降低价格。

而拼多多的低价是建立在假冒伪劣情况严重的基础之上的,是通过产品品质的缩水降低价格。

王兴拿拼多多比早年的淘宝,是在刻舟求剑,逻辑完全错误。

二、拼多多难成淘宝

阿里巴巴的2018年财年年报显示,截至2018年3月31日止,阿里的年度活跃买家达5.52亿,移动每月活跃用户数6.17亿,该财年总GMV为48200亿人民币,其中淘宝GMV为26890亿元人民币,占比55.79%,天猫GMV为21310亿元人民币,占比44.21%。

而拼多多截至2018年6月30日的招股书中现实,截至2018年3月31日止的数据,拼多多年度活跃买家2.95亿,APP月活1.66亿,该财年GMV达到1987亿元,和淘宝对比,淘宝的年度GMV约为拼多多的13.5倍。

而真实情况还要更悬殊一下,因为拼多多平台对刷单的管理远比淘宝宽松。从第三方刷单的报价看,拼多多的刷单价格非常低廉。就是说拼多多的GMV水分会比较大,与淘宝GMV的实际差距可能会有几十倍。从单个月活用户的消费看,拼多多的消费很低。

其实,前一段与腾讯关系不错的刘强东在美国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过拼多多的问题。消费者买三次,就知道去哪买东西了。

为何说王兴为拼多多开脱是刻舟求剑

拼多多其实很像微商,它们的崛起,是建立在阿里、京东多年来打击假冒伪劣,让消费者建立对电商信任的基础之上。

大家感觉,网上买东西还行,才会相信微商,相信拼多多。

而这种信任被滥用,结果就是一锤子买卖,假冒伪劣不是真便宜,一台199元的冰箱用一周就坏掉,一台1099元的冰箱用10年,哪个更便宜?

微商崛起也很快,但是随着口碑恶化,现在已经不那么热门了。拼多多依靠中国的人口优势,通过广告可以大量吸引第一次购物,第二次购物的新用户。而第三次、第四次用户还会不知道什么是真便宜吗?

所以,拼多多的天花板很低,它的未来并不乐观。拼多多很可能昙花一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