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佛家三寶是指這三樣,而這佛家三寶原來還有六種類別

三寶真正的意思知道的人不多,所以我們看到許許多多人皈依三寶,他是不是真的皈依?沒有皈依,做那一個儀式,那個儀式是空的、是假的,是形式沒有實質。為什麼?他不明三寶、不解三寶,所以他也不得三寶。“三寶”是指為佛教徒所尊敬供養的佛、法、僧,也就是覺、正、淨,又作三尊。

佛家三寶是指這三樣,而這佛家三寶原來還有六種類別


其中“佛”指覺悟了人生真相,並教導他人的佛祖釋迦牟尼,或泛指修成正果的一切諸佛;

“法”指佛所說之法;“僧”指奉行佛所說之法的人。此三者在佛家看來,威德至高無上,永不變移,如世間之寶,故稱三寶。

哲學宗教具體說來,“佛寶”包括佛身、佛德,前者說的是法身,是諸佛的清淨無漏功德所依,為真如實相的理體,常住不滅。後者說的是成就佛果的諸佛具足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四無量心及壽命自在、神通自在等德相。綜言之,即是智、斷、恩三德。

佛家三寶是指這三樣,而這佛家三寶原來還有六種類別


法寶包括:一、以涅槃解脫,常樂我淨為體性;二、以三十七道品為方便;三、以八萬四千法門為調伏眾生的甘露法藥。

僧寶也可略分為三種:義僧:即諸佛如法而住於世間,隨眾生的機緣和悟境顯現差別相,而其實相不可親見、不可捉持、不可破壞、不可思議,為一切眾生的良佑福田。賢聖僧:為見道位以上的賢聖。若在小乘,指證得初果以上的境界,大乘指初發心住以上的菩薩。福田僧:指在凡夫位的出家沙門,雖然未證道果,但亦能庇廕眾生,能給予眾生安穩快樂,所以為眾生種福田的處所。

值得一說的是,禪宗六祖惠能在《壇經》裡面講到,佛寶是自性覺,法寶是自性正,僧寶是自性淨。所以慧能傳授的“三皈依”,準確點來說,就不再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而是“皈依覺、皈依正、皈依淨”,即自性三寶。

佛家三寶是指這三樣,而這佛家三寶原來還有六種類別


佛法僧三寶有六種類別,即:(一)同體三寶,又作一體三寶。謂佛法僧名雖有三,然體性是一。即三寶同以淨法界真如法身為其體。(二)別體三寶,又作別相三寶、化相三寶。謂三寶之體相各別,非為一體。佛以三身佛為自性,五蘊之假者及法身亦隨其所應,皆名佛寶;法以三乘無漏所攝之教法、理法、行法、果法等為自性;僧以三乘之聖眾,具足理事之和者為僧寶。

佛家三寶是指這三樣,而這佛家三寶原來還有六種類別

(三)一乘三寶,謂一乘所有之三寶,即不定種性之方便所修。以究竟之法身為佛寶,一乘之法為法寶,一乘之菩薩眾為僧寶。(四)三乘三寶,謂通於以三乘之三寶為所歸之體。即為三乘者所現之佛之三身為佛寶,三乘之法為法寶,三乘之眾為僧寶。(五)真實三寶,謂依三乘真實之教旨,而論同體、別體、一乘、三乘等所有三寶之實義。即以三身為佛寶,一切無漏之教、理、行、果為三乘之法寶,一切住向、住果、住道等三乘之聖眾為僧寶。(六)住持三寶,以舍利遺形及木像等為佛寶,以示住世不絕;以貝葉文字為法寶,即今之大藏經、一切經等,以示住世不滅;以剃髮染衣為僧寶,以示流通佛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