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1979年阿富汗为何能战胜苏联十万大军?

小九九﹎


苏联阿富汗战争,苏联应该讲还是占有绝对的战术优势,只是打烦了不愿意再打了。苏联对阿富汗也不叫入侵,名义上帮助阿富汗政府镇压叛乱。还有主要是西方国家暗中支持。


美国也没征服,也感觉阿富汗头大,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复杂,民风彪悍尚武,地形复杂,后勤供应难...谁都不好弄。(部落、劫掠、游牧、山地、割据、宗教、地缘,外力乱入)

1979年刚开战时,苏军是不适合这种局部战争的笨拙军队。1989年撤出时,苏军已成为局部战争专家。有人说苏联派的还是二流部队去的,其实不完全是。当年第40集团军下面倒也不是只有二流力量,像近卫5摩托化师、近卫103空降师、近卫345独立空降团,都尚称高战备程度的精锐力量。苏军除摩托化步兵外,也大量使用空降、空中突击部队。(40集团军下面,近5摩步师、近103空降师、近56空中突击旅、近345空降团,都是A类部队)但108、201摩步师是渣渣部队了。


李三万的三万里


当初出兵阿富汗的时候,苏联人兴致勃勃以为不出一个月必定拿下阿富汗全境,其时阿富汗主要城市在苏联人的铁蹄下沦陷,他们的总统都被苏联逮捕,苏联的“妄自尊大”也并非空穴来风。但谁也没想到苏联人在阿富汗一呆就是十年,十年战争苏联损兵折将,耗费大量资源也没拿下整个阿富汗。

主要的问题在于“地利”。苏联的军队因为机械化程度高,特别适合打城市攻坚战,所以阿富汗在短短一个礼拜便丢掉了各大城市和重要地点。战争进行到后期,阿富汗人并没有和苏联进行城市战争,而是山地战。这下苏联人就不行了,苏联的装甲部队和坦克军就很难发挥作用。



别的国家也出手了。苏联人出兵阿富汗,直接受打击的是阿富汗,但西方人也受打击了,苏联强大了就是西方国家削弱了。基于这种思考,英美等国在阿富汗战争开始以后就一直没闲着,他们一面给阿富汗的游击队提供援助,一方面通过国际联盟给苏联施加压力。双管齐下,苏联人在阿富汗就这么耗了许多年。

苏联出兵阿富汗也是形势所逼。当时阿富汗亲苏的政府被推翻下台,重新上台的政府对苏联很不感冒,而且还有亲美的倾向,苏联人由此就想出手教训一下阿富汗,要不然谁都不服他。



另外,阿富汗对苏联的战略作用也非常重要。阿富汗位于中亚,依靠阿富汗,苏联离印度洋就又近了一步,这一点,苏联在沙俄时代就开始做梦了。


是阿维啊


主要问题在于阿富汗的作战环境让苏联军队的优势发挥不出来,陷入了持久的治安战,最终导致苏军损失惨重,在巨大的消耗和损失面前,最终选择离开阿富汗。

苏联虽然在1979年末击毙阿明后,迅速控制了阿富汗主要城市等,并建立了新的傀儡政权,但是这仅仅是个开始,阿富汗游击队等武装力量一直不遗余力的和苏军以及阿富汗傀儡政府作战。

阿富汗多山,游击队武装就躲藏在这些地区,苏军的坦克飞机很难造成有效打击,结果就陷入了无尽的猫捉老鼠的游戏中。苏军只能定期清剿,但是无法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战争后期,苏军基本已经放弃中小城市,仅着重控制大城市,交通运输也基本以空运为主,此时苏军已经毫无打下去的信心了。

而且游击队一直受到着包括巴基斯坦、美国、沙特等国的援助,包括药品、武器、给养等源源不断被输往阿富汗,其战斗力也得以不降反升。与此同时很多志愿者也参与了对苏作战,其中就有本拉登,其组织了专门的训练营来训练志愿者们学会作战技能。

最终,由于持续的损失,以及没有胜利的希望,再加上苏联自身经济社会等一系列问题,苏联最终选择离开阿富汗,阿富汗战争正式结束。


用户5770541302


其实并不是阿富汗有多强,而是阿富汗游击队等武装选择了正确的作战手段,加上外国的支援,最终搞得苏军焦头烂额,一直无法歼灭其有生力量,最终苏军在阿富汗的消耗越来越大,这才选择撤离。

阿富汗这个国家可以说是一穷二白,70年代末没有任何像样的现代产业,资源也很匮乏,但是其地理位置很重要,是苏联向南扩张战略的跳板,因此在阿明政变后苏联才选择出兵。

苏军很快就控制了阿富汗的主要城市,同时由于武器装备更加先进占据着巨大优势。而此时的阿富汗游击队等只能选择躲藏在山区和苏军对抗,同时进行暗杀,偷袭等这样的行动,搞得苏军焦头烂额却又无能为力,前线士兵处于恐惧之中,睡觉都不敢离开步枪。

而与此同时,为了阻碍苏联扩张,包括美国、巴基斯坦、沙特等国都在为游击队等武装提供援助,包括被服、武器、资金等等,后来美国甚至提供了毒刺防空导弹这样的利器,极大的帮助了阿富汗游击队。著名的本拉登也是在此时进入阿富汗开始训练武装人员的,还得到了美国等国的称赞。

战争中后期,苏军甚至已经开始放弃一些小城市,主要控制大城市,这些城市已经成了孤立的据点,交通运输极为依赖空运,阿富汗游击队甚至已经开始反攻。打赢战争无望,持续消耗又太大,最终苏联选择了撤军。


战壕


这个问题的内外背景都有,需要逐条分析一下。

第一,就是苏联基于阿富汗内部民族和宗教分歧而制定的政策很难管理这个保守而矛盾重重的国家。当时在阿富汗,新出台的政策呼吁人民反对已有250历史之久的普什图优越论,这自然很难得到阿富汗第一大民族普什图族的认同,特别是“人民派”中的民族主义者。而同时,用苏联式的信仰个价值观对阿富汗年轻的一代进行再教育的方式也引起了传统乡村毛拉的不满,其试图令伊斯兰教屈从于政府,这十分困难。

第二,就是苏联扶持的傀儡阿富汗政府内部不团结,利益分歧重重。“人民派”和“旗帜派”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而且这两大派别也围绕其核心人物加成小的派系。

由于国防部掌控在“旗帜派”手中,“人民派”的内政不想便建立了一个由“人民派”控制的武装警察部队,这支力量最终变得比正规军还强大。因此,本来用于打击叛乱的部队内部之间也存在着纷争。

第三,就是传统宗教毛拉们的号召和阿富汗各地军阀以及民兵组织相互配合,使得无数穆斯林奋勇当先担任圣战者,他们的游击战术配合阿富汗的地形使得苏军很难适应。


他们通常以10到30名战斗人员为一组,发起连续不断狙击手袭击,埋伏和暗杀活动,由于其人数过少,无法构成苏军或出动部队进行打击的目标,苏军就往往被围困在城市周围和机场附近。

随着牺牲的扩大,苏军的手段也越来越强硬,对阿富汗游击队和人民的暴力事件也逐步升级,这只能使得其人民基础越来越薄弱,游击队反抗越厉害。随着时间推移,阿富汗只有10%到15%的阿富汗人口处在苏联控制下,而绝大部分阿富汗人都居住在自治的被苏联陆军和空军不断袭击的农村地区,或大量生活在伊朗和巴基斯坦的难民营。




苏联的入侵没给阿富汗人带来任何好处,反而充斥着大量的地毯式轰炸,使得人民不得不逃亡,对于农业,贸易和历史悠久的社会等级和习惯造成了突兀的破坏。这种突变,别说苏联这个外人了,就连阿富汗本土统治者在涉及大的传统变动改革上也是如履薄冰。

第四,就是外国庞大的资金和武器支援。1985年,仅仅是美国就为阿富汗游击队提供了5亿多美元的资金援助,1986年夏季,其更是愿意给他们提供肩扛导弹,热导毒刺防空导弹。



除此之外还有巴基斯坦和伊朗这两个重要邻国的鼎力援助,尤其是提供军事训练组织和技术培训人员。就连本拉登也被吸引了进来,并积极组织抗苏圣战。苏联的入侵受到了主流国家的谴责,不得人心。

阿富汗本土的军队素质越来越靠不住,因为苏联又犯了斯大林大清洗时的老毛病——苏联支持的旗帜派政权对人民派控制的军队展开大清洗,用所谓政治上可信赖的人代替训练有素的指挥官。

而苏联的军队——为东欧平原或中国地形作局部战争训练的军队则不适合在阿富汗复杂的地形上和民兵作战。比如刚开始的问题——坦克射击仰角不够,而且战争初期苏联的医疗卫生条件也不到位,很多士气受挫的士兵(因为不受阿富汗人民欢迎)因此沉溺酒和毒品。


所以说,作为帝国坟场的阿富汗能够击溃苏联,是国内外部势力共同协作的结果。


普鲁士之魂


前言

美苏冷战期间,苏联为抵制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东进,从1979年开始到1989年发动了连续10年的阿富汗战争。说到这里有必要提到一点,苏联在上个世纪的时期,是唯一一个能与美国匹敌的大国,当年面对纳粹德国的凶残进攻时,苏联不仅抵挡住他们的进攻,更把纳粹德国赶回了老家,当年的苏联军队可谓是所向披靡。


▲苏联红军将“锤子镰刀”旗插在德国帝国国会大厦上

可就在这整整十年的时间里,苏联先后派出军队10万在阿富汗境内作战,可是最后的战果却让人齿寒。身为与美国并驾齐驱的超级大国,苏联不但没有彻底征服阿富汗,反而被阿富汗打得丢盔卸甲。阿富汗只是一个十分贫弱的国家,经济发展落后、工业基础薄弱暂,并且国内各种的内乱危机四伏,虽然在二战中经历了修生养息,但要跟苏联的实力相比,实在是天壤之别。那么,枪花在接下来的文章里便给大家简单的讲解一下,在阿富汗战争中,羸弱的阿富汗为何能战胜苏联十万大军。


入侵期间

苏联的军事实力要在短期内击溃阿富汗简直是可以速战速决的。出兵的初期,苏联仅仅用了七天时间,就占领阿富汗境内的主要城市和各个重要地点。这种速度,确实可以证明当时苏联的战争动员能力,以及背后的硬实力。


▲入侵阿富汗的苏军

但随后发生的一切,让苏联人开始感到慌张。原本苏联的如意算盘打的是他们只要重新扶持一个新的阿富汗总统,由阿富汗人当选,苏联政府便可以直接进行政治控制。 原本苏联以为,这个结果会得到阿富汗人的接受。可谁也没想到,当苏联扶持了新的阿富汗总统后,阿富汗全国开始爆发起不同程度的反抗。这些反抗者基本是用自己手中的武器告诉了苏联人,阿富汗人反抗到底的决心。

▲当时被苏联人扶持的新总统--穆罕默德·伊德里斯·达乌德

对于这种情况,苏联当然是出兵镇压、清剿,准备将反抗自己的阿富汗人,统统打压下去来维持在阿富汗的地位。然而苏联这一暴力行动反而是没有用的,反之让阿富汗的反抗力量越来越强。最初,阿富汗只有少量的游击队与苏军展开游击战,到最后,阿富汗的游击战几乎到了全民皆兵的地步,在全国范围内与苏军展开对抗。

▲藏匿于山林之中的阿富汗游击队

阿富汗地理位置本身山地特别多,苏军的装备虽然精良,可全是清一色的装甲部队和机械化部队,然而苏军的这样的王牌部队只能在城市、铁路、公路上发挥战斗优势,以重型火力进行压制阿富汗军,一旦进行山地战,这些坦克装甲车根本就没有效果。苏军对阿富汗山地地形根本就如瞎子点灯。经常被游击队玩的团团转。


▲苏军的坦克在崎岖的山路地形宛如摆设

战争末期

苏联只能跟阿富汗打这种长期的消耗战。不过,情况可不只是苏联跟阿富汗之间的僵持。美国、英国也同样不会自甘寂寞。苏联入侵阿富汗,本来就处于道德的低点。如果他们能真正占领阿富汗,那最多只会换来谴责。可现在的局面,让英国、美国有了可趁之机。他们一方面在国际上给苏联施加各种压力。另一方面,他们也给阿富汗内部的游击队提供各种援助。这些援助极大程度的提高了阿富汗游击队的战斗力。


▲美国援助阿富汗游击队作战苏联

而反观苏联,年年战争,让他们都来不及采摘阿富汗的资源。在这种长期消耗中,不仅没有捞到什么好处,还要消耗不少的财力。尤其是到了苏联后期,国力开始跟不上的时候,国内民众又对参战抱怨重重。种种因素都使苏联不得不认真考虑,他们是不是真的应该要从苏联撤军回来了?最终,阿富汗人还是用自己的不断抗争,迎来了苏联撤军这一天的到来。


▲苏联军队从阿富汗撤离

并非权威解答,欢迎批评指正。图片来源于网络,具体来源见图片水印,若有侵权立即删除。我是枪与火花,讲述硝烟弥漫中不为人知的故事。


枪与火花


其实从战争的开始,就注定了这不会是一场简单的一边倒的战争

昨天刚回答过了苏联为什么要入侵阿富汗,所以本篇也就简单的介绍一下起因,感兴趣的大佬可以点击黑枪汪的头像然后去看一下更详细的进攻原因。

进攻理由一:越过阿富汗,再去影响巴基斯坦,从而获得印度洋出海口。

进攻理由二:阿富汗处在欧亚大陆的十字路口,控制了阿富汗再去影响巴基斯坦,就当于把欧亚大陆一分为二。

进攻理由三:阿富汗的领导层每一茬都失控,以至于最后阿明甚至开始反苏。

蓝色线段以上全是当时的苏联领土

于是乎,苏联就这样为了控制阿富汗而名不正言不顺的大举进攻。

在战争初期,苏联仅仅用了七天就占领了阿富汗全境,随后苏联就打算扶植一个傀儡政府以便让自己事了拂衣去,毕竟自己打着剿灭叛军的旗号,强行侵占他国领土这锅根本背不起。只是他突然发现,好像走不了了。

为什么走不了?

因为世界各国打着人道主义的旗帜前来支援了!

阿富汗能拖十年的原因!

  • 原因一:暴起的人民

苏联强行镇压了阿富汗并培养了新的政权与领导人后,这个国家的人民突然开始大规模反抗了起来!

于是苏联既要剿灭叛军,又要镇压人民。

这一镇压又引起了更大反弹,于是苏联就陷入了人民的海洋里!

  • 原因二:恶心的各国记者

暴起的人民其实不足为虑,毕竟他们连军人都不如,手里武器更是显得简陋不堪,血腥的镇压一次也就没问题了。但不幸的是,各国记者蜂拥而至了!

这好吗,你无法大规模的清洗人民了!哪怕是昨天朝你开枪的反对派今天在平民堆里被你发现了,你也不能去当众揪出来他并击毙他!因为你有什么证据证明他就是军人而不是平民!

而且记者一来,你就不能明目张胆的使用非人道武器,小到达姆弹、中到生化武器、大到辐射武器,甚至在有记者的情况下都你无法去毁灭一个满是敌对士兵的村子!

虽然就算再小心苏联也还是陷入了国际舆论的漩涡,遭到了一致声讨。

  • 原因三:各国的无底线援助

为什么各国要援助?

你说苏联要是去打非洲的一个国家,各国一片讥笑甚至是理都不理,但是文章开篇就提到了苏联控制阿富汗的影响!

于是美国给最好的物资、给最新型的武器、帮助训练士兵、培养优秀军官,就差没直接派兵进驻了。因为美国认为这就是冷战期间最直接的较量,我要让你输在阿富汗导致国际影响力一落千丈,甚至是让你陷入战争泥潭无法抽身!

而其他国家则没有这么多的想法,他们援助只是因为苏联控制阿富汗就会让东亚与西亚、欧洲失去联系,从而导致地缘政治的影响力被无限放大!

  • 原因四:阿富汗多山区

其实就算你有充足的给养、优秀的士兵、出色的军官、同等的武器,我也不怕你!

可是如下面的这幅地形图中所显示的一样,阿富汗多山区,装甲部队实在无法展开,打游击的话有实在难以剿灭。

于是乎苏联的绝对军事优势就这样被慢慢的拉了下来。

一拖十年,这十年里国际舆论的压力、国内人民的压力、阿富汗战事的压力,都迫使苏联必须撤军了。但这一撤军却让国内人民的质疑声更大了,于是乎这也成为了压倒苏联的最后一根稻草。

不是打不过,实在是没法打... ...


我是黑枪汪~如果认为我的回答对您有用,欢迎点击关注支持我哦!


暴躁的嘿嘿汪


1979年,苏联出兵处死了反苏的阿明,扶植了亲苏的卡尔迈勒上台,紧接着卡尔迈勒公开要求苏军进入阿富汗,于是10万苏军就这么“名正言顺”地在傀儡政权的邀请下进击阿富汗,短时间内占领阿富汗。不过,占领容易,控制难,很快就遭到了反抗,坚持了十年,最后不得不在1989年狼狈撤出,阿富汗傀儡政权灭亡,然后又2年苏联灭亡。苏联最终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严重违背国际道德、国际社会对反苏武装的援助、阿富汗反对力量不屈、地形因素、苏联自身问题。

首先,侵略者这个大帽子必须扣在北方大国头上,苏联出兵阿富汗后,引起了大多数国家的谴责与反对,联合国也通过决议,要求苏联撤军。国际舆论上基本是一边倒的支持阿富汗。当然,苏联不是被骂死的,苏军也不是被骂败的,关键是这种谴责下,还有很多国家对阿富汗反苏势力提供了大量的援助,美国、沙特、巴基斯坦以及其他国不少国家都是出钱出枪出物资,支持阿富汗打击苏军。当然,有的还出地盘,比如巴基斯坦,接纳了大量的阿难民,反抗军实在没地方跑了,还可以跑到巴基斯坦歇歇脚然后再打。

其次,本来民众中还有一部分喜欢苏联的,结果苏联却派大军侵略阿富汗,到最后除了卡尔迈勒政权之外,几乎都是反对苏联的声音。在经历初期占领的胜利之后,苏联军队很快就陷入了阿富汗各种反抗势力的汪洋大海之中。虽然对苏军不能一击致命,但是架不住人多,总是骚扰苏军,时不时放个冷枪,然后就跑,搞的苏军十分光火,但是却无可奈何。

如果都是平原,苏军可以开动机械化部队对这些反抗军形成碾压态势,但是阿富汗山脉众多,大城市之外,不利于苏军机械化部队展开,相反却十分利于游击队的生存,苏军要么不敢追击,要么追来就会吃到美国援助的枪子。最后,苏军只得收缩在大城里和交通枢纽上,出了这些地方,完全是反抗军的天下。

这个时候,苏联内部也出现了问题,在对阿富汗战争问题上不再如以前那么坚决。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后,急于求成,实行了很多激进政策,另一方面也非常想甩掉国际负担,全面收缩,这种背景下,苏联不仅没有增加对阿富汗军事投入,反而是减少,这更加使得苏联势力式微,反抗军坐大,最后不得不狼狈撤离阿富汗。

苏军被击败,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促成,单纯一个因素不足以造成这种后果。


北玄武


阿富汗的地形特别适合打游击战

从地缘结构来看,兴都库什山脉从东北斜贯西南,将阿富汗分为南亚、中亚两部分,并且与东亚相隔离。伊朗高原从西部往东延伸至阿富汗境内,占据了阿富汗近半壁江山。

阿富汗境内多山,高原和山地占全国领土的4/5,北部和西南部多为平原。但是,由于阿富汗是大陆性气候,全年干燥少雨,也使仅有的平原变成沙漠。

总体来看,阿富汗的地缘环境并不好,而且算是比较差的类型,再加上缺乏自然资源,所以阿富汗生产力能力较差。由于境内多山地、高原、沙漠等地形,导致了阿富汗交通条件极其闭塞。

然而,就是这样极端闭塞的地区,地缘位置确实出奇的好。阿富汗位于东亚、南亚、西亚、中亚的交汇处,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经之地。因为外来势力一旦占据了阿富汗,向东便可以进入东亚大陆,南下便可以进入印度次大陆,向西便可以通过伊朗高原进入西亚,向北便可以进入中亚地区。

然而,阿富汗多山区的地形,令苏联的机械化武器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大规模的阵地对抗战那是苏联的强项,并且有强大的火力支撑,势不可挡。可是在山区打游击战,这些重型武器却派不上什么大用处,这大大削弱了苏联的优势。

阿富汗是部落联盟国家,占领城市并不能征服全国

虽然苏联军队凭借强大的装甲部队占领了阿富汗主要城市,但是阿富汗是部落联盟国家,地方部落都有自己的武装,即使城市被占领了,全国很多地方依然控制在各地的部落手里,只要你敢去,他们就敢打你。

阿富汗山民具有超强的战斗力

阿富汗地处四通要道,自古以来周边强大的国家在扩张的过程中大都将阿富汗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但是中央政权一旦衰落,阿富汗也是自然最先分离的。能够在这一地区生存下来,没有超强的战斗力早就被淘汰了。所以,不要看阿富汗很穷,但是却具有很强的战斗力,打跑了英国人,拖垮了苏联,又使美国长期陷入阿富汗。

阿富汗的战略地位,使其不能受外来势力控制

就是由于阿富汗处于四通要道,一旦外来势力控制了这里必然会威胁到现有周边国家的利益,自然都不愿意看到阿富汗被外来势力控制,周边国家自然会支援阿富汗人民抵抗外来势力的侵略。这也是苏联未能征服阿富汗的一个重要原因。

苏联虽然靠强大的军事实力占领了阿富汗,但是时时刻刻遭受到阿富汗人民的抵抗,以致于深陷阿富汗长达10年之久,最后苏联坚持不下去了,不得不撤军。


铭苏先生


苏联是1988年从阿富汗撤军的,阿富汗没有打败苏军,是苏军无法战胜阿富汗游击队。对于苏联来说,打不赢就是一种失败,这和美国在越南战争中的处境是一样的。阿富汗(越南)可以无限期耗下去,但苏联(美国)耗不起,最后只能草草收兵。

苏联入侵阿富汗的原因是当时阿富汗的总统阿明不听招呼,苏联遂起了杀机。1979年12月127日,苏联经过精心策划和准备,采用突然袭击的方式,出动9个师,十几万人,以陆空协同的突击行动入侵阿富汗,7天之内席卷阿富汗全境,建立了苏联直接控制的卡尔迈勒政权。傀儡政权是建立起来了,但阿富汗人民并没有屈服,他们开始组建游击队,为反抗苏联的军事占领进行了顽强的斗争。

其实与越南相比,阿富汗游击队实力更弱。越南北方当时是得到国际社会承认的主权国家,此外还有南越共产党的游击队。而阿富汗官方站在苏联一边,抵抗的是游击队,所以资源更加有限。

但是与越南一样,阿富汗也有两大优势,这是导致苏联最后撤退的主要原因。第一,地形。阿富汗是高山国家,地势崎岖不平,对于苏联的机械化军队来说,实在不是一个理想的战场(越南的丛林对美军也是一样)。但对于游击队反而更合适。本拉登在阿富汗躲了那么多年,塔利班到现在也消灭不干净就说明了问题。苏联军队的假想敌是北约,战场是中西欧的大平原和山地,到阿富汗打仗实在是用错了地方。

第二,阿富汗有外援!!!越南没有中苏两国的帮助想扛得住美军怕是那么容易,阿富汗没有外援也不行。当时帮助阿富汗的国家很多,最大的后台老板是美国。不说别的,毒刺防空导弹美国陆军刚装备就送给阿富汗游击队了,从86~88年,美国向阿富汗游击队提供了900~1200枚毒刺。阿富汗游击队总共发射了340枚毒刺,击中目标269个!本来,面对没有防空系统的阿富汗游击队,苏联红军最大的优势在空中,结果毒刺的到来让战争局面完全改观了。你想啊,飞机直升机接二连三地被打下来,对士气该有多么大的影响!政府的压力该有多大!阿富汗战争在苏联国内引起的反对与越南战争之于美国如出一辙。

1988年4月,苏联痛下决心,结束这场代价惨重、不得人心的战争。说到苏联解体,阿富汗战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诱因。同样的超级大国,同样卷入不该卷入的战争,同样是面对不屈服的弱国,同样灰溜溜地撤出,但是结局完全不同。美国凭借海湾战争打了个翻身仗,苏联却一蹶不振直至最终解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