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古诗词到底可以给我们带来些什么?

SFNBN


怡情:古诗词自小就有“感觉”。比如,这时下起雨,我就会想起“柳祠”。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虽然没有柳永的词句。但也“秋情”起来!感受秋天不一样的感受:寄秋无悲伤。读秋有感慨!

闲适:诗词是心的“家”!我很佩服古诗词的意境。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你对诗词的理解越深,你的心就越宽。读杜甫的诗,让我理解世间的悲伤是一种高境界的情感。诗人愁苦不忘家国。临终前也写出令人生怜的“绝句”。对比起杜甫,我们应感受到眼前的美好,为自己生于今生而幸福,闲适于心,忙而乐乎!

传承:来到了今日头条,有这么多爱诗词的网友,让我感到欣慰。没有同道人,会很多的不如意,有了同道人,人生更自信!



闲适人家


个人认为古诗词能带来三个方面的益处。

一.传递人的情感,引起人情感的共鸣。《毛诗序》中写道:“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是表达诗人情感和志向的形式。人是有七情六欲的,我们对爱情,亲情,友情,事业等都有着自己的感受。关于爱情,我们希望能“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在友情方面,我们渴望“谁知江上酒,还与故人倾。”;在事业上,希望能“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人的情感是不会随时间的流逝而改变,有些情感哪怕千年,依旧令人感动。当我们读到“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会热血沸腾;当我们读到“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会伤感。这些都是古诗词带给我们的,很难被替代了。

二.真实的再现历史中的某些场景。杜甫的《三吏》、《三别》很多人都读过,生动形象的再现了当时百姓的艰辛。《诗经》和汉乐府中的许多诗是取自民间,有着史书记载不可比拟的优势。让我们能更好的了解历史,了解过去发生的事情。

三.精炼优美的语言。诗词中的语言都是经过诗人反复的推敲才写出的,是讲究语言的声韵对仗,能带给我们视觉上的享受。

每一时代都有每一时代的文学。古诗词虽然在时间上与我们相隔较远,但是心是相通的,对美的欣赏是相通的。如果没有了古诗词,中国的文化必然失色不少。


阅读与思维


古诗词是我国的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学习的人可以提高个人的境界,修养,以前的科举考试就是古诗词的写作,肯定有相当多的理由哦。总之太多了,古诗词带来的美,哲理,思考。一辈子也受用不尽。

诗是对自己灵魂的救赎,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写出来的,它能够超越时空的限制撼动人的心灵,跨越千年万载有共鸣。写诗,只是一个爱好。

就是像同事们、或是湮没在人海中的那些打工者的喜好,

是缓解压力、平衡情绪,保持淡定的一条渠道。

仅此而已,没什么大不了。

就像你喜欢游泳跑步健身,

他爱好喝酒唱K泡吧打麻将一样。

大家都是平凡、普通人,

就像对待普通人一样呗。诗是一种意境,诗是一种情怀,诗是一种憧憬,诗是一种超凡的美,无论是何种载体她所散发出热的热度,如水的柔情,风一样的凉爽,拧可食无肉,不可无诗趣。抒天下万物与情怀,叙事写真身边的点点滴滴。附上自己的原创几首,请大家斧正,谢谢沟通哦。

步入婚姻 2008-10-10原创 轻启爱情幸福门, 且不甜,苦几分。 谁不奢望找对人? 串角色,道义喷。 寻常度日煲家温。 踏实顾,做留痕。 莫以嫌情饰花盆。 珍惜过,先感恩。

寒风吹雪煞白波,

一夜摧我白发摸。

痛不欲生宜泪水,

满床凶梦坠银波。

应城求医

冰寒风疾卧榻哀,

半百多病复术台。

凄苦催泪面淌洋,

应城求医悠苦抬。

往返多次复诊乖,

冬霜冻雪迈步难。

唯忆门前古松老,

雪压挺拔白花开。2018-01-20原创 请斧正

尾字押韵很重要,

音节律文恒推敲。

第三句自由虚幻。

苦思冥想诲暮朝。

情景交汇巧知慧,

字斟句酌一路遥。

工整对仗高格调。

映韵通篇细尽掏。

冬夜思

患疾求医卧榻上,

自古人生谁无央。

治数天,依然烫。

两袖清风坦荡荡,

距万水,子女忙。

千山无处话凄凉。

纵然视频仍可识,

衰满面,鬓染霜。

雪来衬梦早还乡,

小院窗,披白妆。

相顾点头欠哈腰,

止不住泪千行。

忆得丝丝伤心处,

冰雪夜,坚如钢。

小白头翁 2018-01-10原创 北国室暖好越冬, 城里求学车接送。 零下九度冻鲁甸, 唯独速跑上学童。 冰雪路向寒风冲。 雪花打扮读书龙。 严酷冬天博生记, 劳其筋骨储英雄。

冬雪思归 飘飘雪花北风呼, 盯盯肩上重担窟。 家中岁月摧父母, 爹娘从不言辛苦? 孩子成长续独孤, 儿女学习谁人抚? 拍拍他乡满尘土, 冰冷铁轨招唤路。 列车疾奔踢脚步, 窗外溜走梅家坞, 回家才是真幸福。 抛开多年漂泊苦, 擦干泪往心头流。 归心似箭告沉浮。 鼻子一直恨酸楚, 当代中国谁在哭。 2018-01-18初稿

求职 2018-01-18初稿

圆月扫星空,

倦鸟掩林中。

明知漂泊苦,

偏向外地冲。

人生风雨

2016-01-08初稿

憧憬梦幻唯敢想,

背井离乡闯四方。

冰冷水泥吞钢构,

改头换面粹安祥。

陌生都市恨彷徨,

日月故事抵风霜。

真知灼见毅归故,

破败不堪咨身扛。

回家过年

2018-01-19初稿

汹涌商海立锥地,

隐隐漩涡险翻身。

滚滚红尘千帆尽,

异乡漂泊都城人。

可怜父母翘首盼,

幼小儿女哭梦喊。

又值春节冬雪睐,

克难求归抖精神。

故乡情悠

冬夜飞雪梦故乡,

依见母校居中央。

铁门铁栏运动场,

因材施教储栋梁。

喜鹊枝头唤富响,

拜年拱手敲门墙。

乡音未改人未返,

数历释归尽思娘。

2018-01-19初稿


憧憬明天唯敢想

含泪别离闯四方

冰冷水泥堆高厦

阑珊灯火映安祥

陌生都市脚彷徨

日月尽书脸上霜

思乡尤甚回芳土

泣泪满床夜更长

2018-01-18初稿

乡愁

茫茫人海独孤舟,暗暗漩涡任飘流。

滚滚红尘随风去,淡淡霜发耳后球。

橙橙霓虹灯下坐,弹弹沙土静静心。

奶奶翘首站村头,常常驻挨五更牛。

乖乖很听爷爷话,爸妈年底就开溜。

抱抱我的小宝贝,吻吻我的肉球球,

天天挣钱无尽头,卷卷铺盖续春秋。

平平安安日夜度,老老少少皆数牛!

2018-01-18初稿

借酒消愁2018-01-19初稿

世不见,汉北河水山涧来,奔流入江不复回。

唯不见,卧室瞧镜怜白发,春冉青丝冬披雪。

人生得誌自由还,待酌高杯空对月。

天生我材须尽数,财富梦醒从头来。

家常小菜自操办,谁信欲饮三漫杯。

陪友朋,掏心窝,将进酒,杯莫停。

盼友诗一首,请朋帮我徐思量,

才疏学浅不足道,但愿长吟不贪醉。

古来圣贤解寂寞,惟有饮者淡利名。

富豪时时宴舞乐,尊酒多多众欢歌。

主人本是勤俭持,心直口快对友酌。

五角星星中国行,万国风雨论阴晴,

翻瓶藏柜烫好酒,陪友释杯勿借愁。

人生百味,难解心中苦,

世间万千,毅明善俭欢。


严文兵


在我们看来,学习古诗词似乎已经脱离了时代。但仔细想想,我们就会发现古诗词的魅力。

想想当你迎着落日晚霞,想到的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还是太TM美了。

想想当你看着门前绿柳白鹭,想到的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还是看大鸟。

想想当你看见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想到的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还是太TM壮观了。

想想当你看到一个美女,想到的是: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还是美女我稀罕你。

想想当你回忆过往,想到的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还是一句不说默默哀叹。

想想朋友哥们聚会,席间高唱: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还是喝,喝到吐。

。。。。。。

会古诗词并不一定改变你的人生,但一定会影像你感触自然的心性。这时再多的物质也达不到的。也这是中华文明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想起以前和朋友憋出的一句词:奈何桥头奈何人,可怜等待久。每次读到都很伤感。这就是古诗词的感染力。


最后发个福利,多读书的好处。

浅酒人前共,软玉灯边拥。回眸入抱总合情,痛痛痛。轻把郎推。渐闻声颤,微惊红涌。试与更番纵,全没些儿缝,这回风味成颠狂,动动动,臂儿相兜,唇儿相凑,舌儿相弄。——赵佶  

谁能想到这首词会是一位皇帝,宋徽宗所写!  请问,写黄书的人哪个能写出这种水平,哪个能写出这种韵味,淫诗能写到这个地步,纵然宋徽宗为金人俘虏,仍不得不说:他做皇帝是不配的,但诗词中的皇帝也只有他配!后面几句就不用解释了,大家应当自己就能看出味道来了。

《红楼梦》的一首,在该书第二十八回“蒋玉菡情赠茜香萝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一章描写贾宝玉和薛蟠、妓女云儿等人饮酒行令,如云儿唱的:  豆蔻花开三月三,一个虫儿往里钻,钻了半日钻不进去,爬到花儿上打秋千。肉儿小心肝,我不开了,你怎么钻?

没文化真可怕,我还是赶快复习《金瓶梅》去了。


物理PAPA


作为一名普通的诗词爱好者,我认为带来了三种东西:

带来了身处逆境,依然豁达乐观的平常心;带来了即使地位卑微,不忘心忧家国的爱国心;带来了即使老迈,却奋斗不止的自强心。

逆境中的豁达

《定风波》 苏轼 【宋】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该词通过写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质朴中见深意,表达了旷达超脱的胸怀!


卑微中的忧国

《病起书怀》 陆游 【宋】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此诗贯穿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位卑未敢忘忧国”这一传世警句,是诗人此刻内心的真实写照,也是历代爱国人士的真实写照。



虽老迈的奋斗

《龟虽寿》 曹操 【汉】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全诗跌宕起伏,心思缜密,充满哲理的光辉,并迸发出奋进之情,抒发诗人不甘衰老、不信天命、奋斗不息的壮志豪情!




文第二


孔子总结诗歌的作用便是“兴观群怨”。

《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那这四个字是什么意思呢?

  • 看见什么东西,突然有所触动,写下来,用以抒发情感表达志向,便是兴;如骆宾王的《咏蝉》

《咏蝉》骆宾王丨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 “观风俗之盛衰”,便是观,什么意思呢?从诗中看一朝之风气、民俗之盛衰,了解这个朝代人民群众道德之高低,以便教化之功。比如诗经中的《关雎》;

  • 群,通俗点讲就是交朋友,以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发展....比如诗词中的酬唱之类,便是用之以“群”。


  • 怨,这不是说怨天尤人,而是对政治上、社会上,一些君子看不惯的事产生的“怨”。比如白居易的《长恨歌》。

当然,这都是古时,诗的作用,那时候文化传媒落后,大家除却诗歌,基本上没有别的交流凭借,所以诗的作用尤高。但由于社会的进步,使得诗的社会地位愈来愈低,以至于成为历史被束之高阁,仅共小部分人作为爱好来学习。到这时候,诗词能带给我们的东西已经不多了。


诗的兴观群怨,在如今看来,只剩下“群”-----也就是交朋友的功能了。但作为“爱好”这个属性来看,能带给我们的东西也不算少数,但是我们也需要正确的看待。

第一点便是自我满足。这是所有“爱好”带来的、共通的愉悦感。诸如爱好诗词的,看懂一首古诗的好处,喜欢数学的解出了一道难题,喜欢烹饪的做出了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佳肴,这都是满足感-----但这些都是不需要与人言的东西。但事实上很多人都是用古诗词去吹牛,逢人就说周邦彦的词多么多么牛逼,你看看我写的诗词如何如何.....这跟孔乙己问“茴”字有几种写法一样蠢。


第二点就是交朋友了,在自我满足之后,很多人不意闭门造车,进而选择与有同样爱好的人互相交流印证所学所得,这时候,你去跟同志们讲某词多么多么好,边不显得突兀,而且还能得到认同,或是批正,在褒贬中越发进步,并且能获得友谊,有句话讲的讲“吾道不孤矣”便是如此。


第三就是自信了,人一旦有特长,就不容易自卑,因为你会自我肯定------不管这个爱好是主流还是小众。额,特别是在贫穷的时候,会获得某种‘啊Q精神’的加持,不至于陷入悲观。所以李白才敢写“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要是一无是处,就连愤世嫉俗的资格都没有。


以上,便是诗词或者说一种爱好能带给我们的东西。当然,对于诗词,很多人并不是真的喜欢,而是只是想拿出来与别人炫耀。比如我看到的一个回答,截图如下:

作为一个旧体诗作者,我都觉得这样很神经病,你跟你朋友吃饭喝酒,你朋友不懂诗词,你跟人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别人当你是个傻子,跟美女谈:人生若只如初见,你看美女会不会鸟你一下.....这种人便是典型的“孔乙己型文青”----不敢跟真正的内行谈,只想着怎么去忽悠外行罢了。

至于说哲理,品德,弘扬民族自豪感之类的东西......严嵩能写出一手好字,元稹还能写出好的情诗----这去谈品德?要谈品德谈约束,党章就够了。至于弘扬民族自豪感....噗哧,感情生活在现代就没自信了?非得去讲过去的辉煌才能让你捡起可怜的自尊?


说到底,诗词到现在,已经成了一个小众的爱好而已,而诗词能带给你的东西,也就是爱好能带给你的东西。



无聊到巅峰


古诗词不能带来现实的荣华富贵、功名利禄,但是她在滋养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方面,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我首先引用一段媒体对著名的古典诗词的研究者、德高望重的叶嘉莹先生的采访,来说明古诗词对一个人具有的宗教信仰般的意义,然后简单的谈一谈我个人的经历,即我是如何活在唐诗宋词中度过人生中的四十年的。

那篇介绍叶嘉莹先生的文章写道:"'腹有诗书气自华',是诗词滋养了她饱满的精神世界,是诗词给了她度过艰难的力量,是诗词慰藉了她多灾多难的一生。一句话,诗词是叶嘉莹最好的养生法宝,是其健康长寿的精神支柱。"

这一段写的真好,是对古诗词那种宗教般的净化人的灵魂、支撑一个人精神信仰的最好的描述和诠释。

下面说一点儿我的经历和体会。

一九七七年十二月我参加了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一次考试,我过了分数线并参加了体检,但最后没有被录取。这以后我处在极端的痛苦和绝望之中,真想一死了之。但是是李白的诗"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和"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激励我勇敢的活下去,战胜人生的逆境,杀出一条血路,开辟一条生路,最后我在北京市的电大考试和自学高考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古诗词,尤其是屈原的楚辞、唐诗宋词和孔子、孟子、庄子的著作一样,是我人生中最大的精神支柱,是我人生信仰和力量源泉。

"才力犹可倚,不惭世上雄!""饮酣视八极,俗物都茫茫!""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这些振聋发聩的诗句,永远激励着我努力奋斗、勇敢攀登、自强不息、高山仰止,知其不可而行之,无怨无悔!!

而在庸常的生活中,我咀嚼、沉浸最多的当然还是那种"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楚塞三湘接,荊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又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等等无数优美的意境。

古诗词是我精神世界中最可宝贵的支柱,不可须臾离开!!!


云涌千山


古诗词能带给我什么

文学分类有四种,诗歌、散文、小说、戏剧。这是一个粗略的大类。小说有通俗小说,戏剧有低俗戏剧。但诗歌,却没有通俗诗歌,低俗诗歌这种说法。因为诗歌是从灵魂中生长出最纯净的花朵,是人类献给神的牺牲。它从来没有和污泥混染,也未曾沦入凡间。

只有阳春白雪,没有下里巴人。

在所有艺术,音乐,绘画,雕刻,舞蹈之中,诗歌是最特殊的一种。音乐、绘画、雕刻、舞蹈都是对自然,对生活,对存在的低劣模仿。只有它是以灵魂为材料进行的礼祭。这让诗人独得上天恩宠,“像铃兰花从石缝间生长出来,从未沾染半点污秽”。

好了,现在来回答一下,古诗词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如果你说的是物质。不行。

如果你说的是气质。不行。

如果你说的是美德。不行。

它并非带给了我们什么。它就像阳光一样,当你看到光明,便感觉到温暖。这并非是带来的,而是同时抵达你的身边。当你理解了诗,就净化了自己的灵魂。净化了灵魂有什么用?没有什么用。

当然。

对于一个普通人而言,阅读诗词,只是体会其中如音乐般的节律之美,如绘画般的形色之美,如舞蹈般的主题之美,如雕塑般的塑造之美。

而美,总是让人心生愉悦,满怀幸福的。是吧?


青丝蘸白雪Cy


首先是,如果真的喜欢或者爱诗词,不会在意他能带来什么,他会潜移默化的改变你,改变你的精神世界。其次在谈诗词的作用或者影响。我想,一是共鸣,年少读诗,年老读诗,不同的阶段读诗。读豪壮的,读婉约的,读凄恻的,无不是在读人生,读世界。不管人生、世界怎么变化,感受却极近相同。二是通鉴,诗词是历史,同样,现代诗也会成为后世了解我们当代的钥匙,中国人历来有尊崇先贤的基因,这样看诗词便是钥匙。三是艺术,为何唐宋能在文学史是称霸古今,成熟的诗词艺术便是两朝的底气,我们只能望其项背,所以从了解和热爱再到钻研,无非是学习(但愿后世能超越)。作用还有很多,甚至可以达到修身养生的作用。就不一一例举了


柳无期


腹有诗书气自华,古诗词能传承到今天,已经证明了其强大自生命力。它到底能带给我们什么呢。我认为它能带给我们美的意境。你看杜甫的:二只黄鹂鸣翠枊,一行白露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多美。再看他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鸣呼,吾庐虽破受冻死亦足的广阔胸襟。酒债寻常处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再到他的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回家。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豪迈,散脱,美不美。古诗词也给我们带来哲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对戍边战士的敬佩与豪爽,酒卧疆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总之太多了,她的我们带来的美,哲理,思考。一辈子也受用不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