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1 转载|教你读懂企业财务报表的“三张表”

本文转自得到专栏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有删改,未获得授权,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那么要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健康,就需要有体检表。财务报表就像一个企业的体检报告,从中你可以看出关于企业健康状况的信息。

这张“企业的体检表”一般分为三张表,叫做资产负债表、利润表,还有现金流量表。

一、资产负债表

首先是对企业的财富状况和负债水平做一个整体评估,叫资产负债表。一个企业健康与否,很容易在这个表上面看出端倪来。

这张表特别容易理解,下面这张图的右边就是钱的来源,我们把它称为负债或者权益,左边是钱的去处,我们把它称为资产。

转载|教你读懂企业财务报表的“三张表”

1.资产

先看资产。资产包括什么呢?像住宅、商铺这些叫房产,还有股票、债券、理财产品、黄金,还有现金,还有一些就是你可能投资了的一些项目。

在资产这边怎么排列呢?正确的排列顺序是按照资产的流动性来排。你把现金放在最前面,依次排下来。然后到房产这种最不容易变现的固定资产排在后面。

排在最后的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资产,叫做无形资产。无形资产就像你的个人声誉、才华、技能等等,这都可以算作你的无形资产。你看要是钢琴家郎朗,这一项可能价值很高。而我们普通人,可能这一项的价值相对就会低得多了。

看公司的财务报表也是一样,现金、银行存款、金融资产、厂房机器、商誉,都属于企业的资产。

这么多资产,到底我们在关注企业的时候,应该关注哪一项呢?

其实不同的企业会有完全不一样资产类型。比如,如果是一个制造业企业,它可能有厂房、机器这些东西,它的固定资产的比例很有可能会比较高。而对于那些互联网企业,可能是人力资本、知识产权这些无形资产会比较高。一个企业轻资产或重资产运营,其实就是通过看资产负债表看出来的。

2.负债

要记住一个原则,就是资产负债表一定是配平的。也就是说所有资产一定会和所有的负债权益是恒等的。

你可以把所有的资产拆解开,看看买下这些资产的时候,钱是从哪里来的。如果是自己攒下来的,我们就把它算作权益类。如果是从银行、信用卡里借的,这就是负债类。同样对应在公司上,一个公司如果是发行股票或者自有资金,就属于权益类。如果是银行贷款,或者发行债券,就属于负债类。

同样地,你可以按照负债的紧急程度,最急着要还的那些钱,像短期负债,把它放在前面。

什么样的负债率对一个企业就是合适的呢?

没有一个绝对合适的负债率。但你有两点你要记住。

第一点,要看一个行业平均值,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负债率。房地产这种行业,因为抵押品比较多,所以负债经营的可能性比较高,负债率较高。但是像那些轻资产运营的服务型企业,它们的负债率相对会比较低,所以要跟它的行业平均值来比较,这是第一点,横向看。

另外一点要纵向看,就是要区分经济上行期还是经济下行期。在经济上行的时候,钱也比较“便宜”,这时候增加负债率,其实是对自己的公司有好处的。经济下行的时候,企业经营会比较困难,这时候,负债率过高就会可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3.资产规模幻觉

很多企业、家庭,都有一种幻觉叫资产规模幻觉,特别喜欢看到自己的资产规模有一个很大的数字。但是他们往往只关注了自己的资产。就像有的人,数了数自己有五套房子。但是忘了,这些房子里面绝大部分都是来自于银行贷款,说不定你的银行贷款占到了你的房款的70%、80%,这时候可能真的就是一个资产规模的幻觉,因为你的债务压力非常地大。这一条,对企业也是同样适用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说,我们要把资产负债表作为一个整体来看。

二、利润表

第二张表,就是利润表,也叫损益表。

转载|教你读懂企业财务报表的“三张表”

1.净利润

这张表反映的,就是这段时间你的收支状况,收大于支,就是利润,否则就是亏损。

收入我们可以把它拆分成,主营业务收入,还有营业外收入。对应在家庭里面,主营业务收入就像工资收入,营业外收入就像房租收入、投资收入等等。

支出我们也可以把它再细分,支出可以分为成本,比如说工资、原料、销售费用等等,还有营业外支出。那么从家庭角度怎么拆解这个支出呢?家庭的必须支出,比如房贷、车贷、伙食交通费、孩子学费,这些算主营业务支出。像奢侈品消费、旅游、娱乐,这些可以算作营业外的支出。

净利润,既总收入减去总支出,数字为正,这个企业自然处于一个不错的财务状态。如果这个数一直为负,就意味着在“坐吃山空”。

2.收入支出结构

这一张表除了看净利润这个数以外,其实最重要的,是看它的收入和支出的结构。收入和支出的结构,对于家庭和对于企业有完全不一样的指导作用。

从家庭的角度来讲,我们总喜欢说一个人要追求“财务自由”,你可以用这张表来测算一下,你和你家庭的财务自由状态。假设说你们家的主营业务收入,也就是你的工资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非常非常之大,那可能你还没有实现财务自由。或者说你们家庭的必需支出占你们家总支出的比重特别大,也意味着你们家还没有实现财务自由。所以就是说,财务自由度越高,这两个比例会越低。

那么把这个比例放在企业上,就是完全不一样的结果。什么是好企业呢?那种主营业务非常“干净”的企业,也就是说它的收入和支出主要都是来自于主营业务的。那种营业外收支占比很大的企业,从财务的角度讲,一般都是多少有点猫腻的。像A股市场上,当然有很多出问题的企业,都是呈现出营业外收支比较复杂的趋势。

三、现金流量表

第三张表就叫现金流量表,就是这段时间内,对你的家庭,或者说企业的流动性的检测。

转载|教你读懂企业财务报表的“三张表”

这张表和利润表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说你已经拿到手的工资收入,就会在这张表里记入经营活动的现金收入,而付出去的钱,相应地记入现金支出里。

但是,利润表和现金表有一个很不一样的地方,利润表实施的是权责发生制——即使是没有实际发生的金额,也会被计入到利润里面。现金流量表不一样,它要求一定是实际发生的金额。说白了就是,现金流量表不管你账面的利润是多少,它只管你到手的钱是多少,出去的钱是多少。

所以一个企业,或者说一个家庭,净利润为负,你可以借债,你也可以吃老本,撑一下。但是一个企业或者家庭,现金流为负就麻烦大了。举个例子,比如说一般租房的时候,我们都是押一付三,所以你每个季度初得准备一笔钱,付出去。所以在这个月的时候,你的现金流量表就很难看,会感到日子很难受。后面两个月,因为你不用再付房租了,所以你的现金流一下子就变得宽松了,日子就好过很多。但这些情况不会反映在利润表里,因为在利润表上,你每个月的房租还是一样的,没有受到影响。

所以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都是关于流量的,侧重点不同。一个重点讨论的是经营能力,一个侧重考虑的是流动性。

所以在理想状态下,一个主业很单纯,应收或者应付账款也很适度,也不追求过度扩张的企业,现金流和利润应该呈现出高度相关或者一致的局面。那么如果利润表和现金流出现大规模背离的情况,这种企业就值得我们大大地打一个问号了。

划重点:

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是存量概念,是对财务状况的整体描述;现金流量表和利润表是流量概念,它描述的是企业的收支平衡和流动性。

这三张表一定是连续的,自洽的,平衡的。所以表上的任何异常点,都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理解了这三张表,也就是理解了企业的整体财务状况,企业动态的收支平衡状况和企业的流动性。把这三点把握好,一个企业到底值不值得投资,基本上你就心里有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