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4 怎麼回事?梅州龍眼掛果壓彎樹枝,果農卻懶得采……

今年,梅州的龍眼迎來了大豐收,不過價格卻持續低迷。可是梅城的超市、水果店內很少有龍眼的蹤影,而很多果農則將果子留在樹上懶得采摘銷售。

由於產量增加,今年的龍眼價格比較往年便宜了許多。梅城的新中苑市場、梅園市場周邊的水果店瞭解到,店內龍眼的價格普遍為5元~8元/公斤。在蕉嶺,除了搶新上市的海南龍眼賣出了8~10元/公斤的較高價格外,龍眼開始大量上市的時候以及到目前為止,零售端的龍眼價格基本穩定在從4元/公斤跌至2元/公斤,批發價格甚至到了1.4元/公斤。

怎麼回事?梅州龍眼掛果壓彎樹枝,果農卻懶得采……

水果店內龍眼的數量與其他水果相比很少,有些店甚至不賣龍眼。一水果店店主表示,去年的龍眼可以賣10元/公斤以上。他說:“說實話,我們都不太想賣的。你看看那些龍眼樹,就算樹枝都被壓彎了也沒有人去摘龍眼。”來自國家統計局梅州調查隊的7月數據顯示,受龍眼等時令水果大量上市影響:鮮瓜果價格止漲回落,環比下跌8.2%。

怎麼回事?梅州龍眼掛果壓彎樹枝,果農卻懶得采……

因為本地龍眼數量大,價格低,外地龍眼暫時難以進入本地市場。來到梅水路的世果匯水果超級賣場,店內並沒有在賣龍眼。負責人毛先生說,上個月他們賣出了兩批產自高州的龍眼之後就不賣了。“今年是‘大年’,本地的龍眼太多了,外面那些小攤小販都在賣龍眼,我們賣這個根本體現不出優勢,利潤空間太少了。”毛先生坦言道,長期而言,水果的品質決定了市場的輸贏,本地的石硤龍眼雖甜,肉卻比較少。外地的龍眼個大味甜,能多個季節銷售,並賣得高價。另一家只賣外地或進口水果的百果園,上架過18元/公斤的泰國進口龍眼,只賣了短暫的一個月。

按照慣例,大年和小年是相互間隔的。去年是大年,今年也是大年,這種情況讓果農們感到意外。不只是龍眼,各種時令水果由於四五月份有利的天氣環境,適宜的雨水與氣溫的配合,再加上大雨與開始結果的時節完全避開,剛開始結的小果子都完好保留在樹上,所以今年的水果都是物美價廉。樂了消費者,但是也苦了果農。

怎麼回事?梅州龍眼掛果壓彎樹枝,果農卻懶得采……

現在,如何處理滯銷的龍眼是個大問題。蕉嶺的果農梁大伯說,他們會採取加工的方式讓龍眼升值,較簡單的就是把龍眼肉曬成龍眼乾,優質的龍眼乾能成為秋冬的滋補佳品。梁大伯為今年龍眼的低價發愁:“現在急於出手連人工費都難以賺回。”

量增價賤,在今年的水果市場並非獨此一例。先是徐聞的菠蘿,接著是芒果和荔枝,如今是龍眼。水果流通負責人分析認為:“價低賤農,這個情況在我國的水果市場表現得仍然很嚴重。一方面,我們的水果加工能力弱。另一方面,我們的種植端趨利性強,普遍處於粗放增長模式,導致品種不夠好,管理不規範的水果充斥在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