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4 怎么回事?梅州龙眼挂果压弯树枝,果农却懒得采……

今年,梅州的龙眼迎来了大丰收,不过价格却持续低迷。可是梅城的超市、水果店内很少有龙眼的踪影,而很多果农则将果子留在树上懒得采摘销售。

由于产量增加,今年的龙眼价格比较往年便宜了许多。梅城的新中苑市场、梅园市场周边的水果店了解到,店内龙眼的价格普遍为5元~8元/公斤。在蕉岭,除了抢新上市的海南龙眼卖出了8~10元/公斤的较高价格外,龙眼开始大量上市的时候以及到目前为止,零售端的龙眼价格基本稳定在从4元/公斤跌至2元/公斤,批发价格甚至到了1.4元/公斤。

怎么回事?梅州龙眼挂果压弯树枝,果农却懒得采……

水果店内龙眼的数量与其他水果相比很少,有些店甚至不卖龙眼。一水果店店主表示,去年的龙眼可以卖10元/公斤以上。他说:“说实话,我们都不太想卖的。你看看那些龙眼树,就算树枝都被压弯了也没有人去摘龙眼。”来自国家统计局梅州调查队的7月数据显示,受龙眼等时令水果大量上市影响:鲜瓜果价格止涨回落,环比下跌8.2%。

怎么回事?梅州龙眼挂果压弯树枝,果农却懒得采……

因为本地龙眼数量大,价格低,外地龙眼暂时难以进入本地市场。来到梅水路的世果汇水果超级卖场,店内并没有在卖龙眼。负责人毛先生说,上个月他们卖出了两批产自高州的龙眼之后就不卖了。“今年是‘大年’,本地的龙眼太多了,外面那些小摊小贩都在卖龙眼,我们卖这个根本体现不出优势,利润空间太少了。”毛先生坦言道,长期而言,水果的品质决定了市场的输赢,本地的石硖龙眼虽甜,肉却比较少。外地的龙眼个大味甜,能多个季节销售,并卖得高价。另一家只卖外地或进口水果的百果园,上架过18元/公斤的泰国进口龙眼,只卖了短暂的一个月。

按照惯例,大年和小年是相互间隔的。去年是大年,今年也是大年,这种情况让果农们感到意外。不只是龙眼,各种时令水果由于四五月份有利的天气环境,适宜的雨水与气温的配合,再加上大雨与开始结果的时节完全避开,刚开始结的小果子都完好保留在树上,所以今年的水果都是物美价廉。乐了消费者,但是也苦了果农。

怎么回事?梅州龙眼挂果压弯树枝,果农却懒得采……

现在,如何处理滞销的龙眼是个大问题。蕉岭的果农梁大伯说,他们会采取加工的方式让龙眼升值,较简单的就是把龙眼肉晒成龙眼干,优质的龙眼干能成为秋冬的滋补佳品。梁大伯为今年龙眼的低价发愁:“现在急于出手连人工费都难以赚回。”

量增价贱,在今年的水果市场并非独此一例。先是徐闻的菠萝,接着是芒果和荔枝,如今是龙眼。水果流通负责人分析认为:“价低贱农,这个情况在我国的水果市场表现得仍然很严重。一方面,我们的水果加工能力弱。另一方面,我们的种植端趋利性强,普遍处于粗放增长模式,导致品种不够好,管理不规范的水果充斥在市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